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規劃的創新發展論文

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規劃的創新發展論文

  摘要:城市居民的休閒娛樂需求推動了現代城市休閒空間的建設,對其規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可持續規劃的視角出發,透過深入分析“巴塞羅那模式”,探討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規劃的創新發展措施。

  關鍵詞:巴塞羅那模式;休閒空間;現代城市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科學資訊科技日趨完善,共同迎來了現代城市休閒文化的發展。城市休閒空間則是其休閒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場所,當今中國現代休閒的公共場所主要包括公園、廣場、道路、商業步行街及其他公共設施等。工作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加快,都需要休閒的公共空間得到放鬆。因此,在借鑑巴塞羅那城市規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加強中國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合理規劃,對於以人為本國家政策的落實,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小康社會意義深遠。

  1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規劃的現狀

  1。1城市休閒空間的發展

  城市休閒性空間是城市空間的一種,從古希臘的集市、羅馬的廣場到中世紀的市場、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廣場,城市休閒空間作為城市肌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經長期社會發展演變形成的,還是經過規劃或建築師設計構建的,其空間形態在城市整體環境中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其產生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特殊的歷史產物。當代休閒學權威傑弗瑞?戈比提出這種空間是“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併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在西方國家,先後經歷了從受“形體決定論”思想而單純改善主要街道、公共建築、公園、開放空間形象等手法的“城市美化運動”,到“人本主義”開始注重城市休閒空間功能的改造,其過程體現了城市休閒空間從非理性到理性的更新發展。特別是“人本主義”的思想是城市休閒空間改造的精神和靈魂,它反映了規劃者思索附近居民對休閒空間使用偏好的可能性,是人類歷史上城市發展的進步。

  1。2中國城市休閒空間規劃的現狀

  對於中國而言,現代意義上的城市休閒空間設計還暫處於初級階段。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城市迅速發展,高樓大廈等水泥建築拔地而起,城市休閒空間逐漸被壓縮,改造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動也日益增多。至此,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的規劃建設特點,筆者總結如下:

  (1)單一性:中國城市休閒空間的物質形態太過單一,層次感不強,周圍沒有與其遙相呼應的景觀設計,無法引起附近居民形象標識物的認同,居民對其光顧的頻率相對較小,這樣既不能節省資源,又不能真正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

  (2)雷同性:全國同級別的城市休閒空間設計雷同性明顯,呈現千篇一律的面孔,不注重和當地地理環境、歷史、民族風情、社群文化特徵等結合,忽略本土特色化的突出,而一味地追求氣宏偉氣派、華而不實。

  (3)短暫性:中國目前的城市休閒空間的設計總體來說缺乏長遠性,可持續性不強。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沒有長久性的規劃建設方案,規劃建設方案就是有,其建設往往也隨著執政者的更替而終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

  2巴塞羅那模式簡介

  2。1巴塞羅那模式實施背景

  20世紀70年代以前,巴塞羅那由於大力發展工業,導致很多環境汙染,城市的基礎建設幾乎處於空白。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環境質量很差,造成了大量青年知識分子的出城,使城市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活力和動力。針對工業的衰敗導致的土地利用率和市民生活質量降低,剛上任的`新政府開始採取從點上改善公共休閒空間的措施,效果立竿見影,這些新的公共空間如今成了巴塞羅那城市引以為傲的休閒空間資源。

  2。2巴塞羅那城市公共空間改造歷程

  2。2。11980—1985年:“巴塞羅那模式”萌芽期

  城市設計者的目標是著重規劃廣場、街道和公園以提高城市生活質量,在城市空間點上尋找突破口,並在這一幾乎毫無經驗的領域內定下規矩並形成技術。五年內在一些公共場所質量聲名狼藉的外圍街區一共打造了超過140項工程,初步完成了對巴塞羅那區域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文化資源進行可持續的重組創新,充分顯示了市政府改造巴塞羅那的決心。

  2。2。21986—1992年:“巴塞羅那模式”成長期

  以1992年主辦奧運會為契機,城市規劃者的目標是繼續改造和發展巴塞羅那城市公共空間,實施更大的工程全面展開都市規劃與建設,重新審視城市公共空間改善中的問題。政府明確提出奧運相關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要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相結合,注重城市各區域發展的相對平衡和城市資源的統籌配置,實現區域層面的“巴塞羅那模式”空間改造。

  2。2。31993—至今:“巴塞羅那模式”成熟期

  城市設計者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城市文化資源保護和創新為核心,主要完成了更大範圍的區域空間改造和開發,如地中海海岸的濱海區域等,目標是營造一個有文化、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間場所。另外,政府利用已造休閒空間的吸引力,制定預案併發起相關活動來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來此奉獻自己的藝術成果,為巴塞羅那城市的休閒空間增添藝術氣氛,以文化來促進城市經濟的騰飛。

  2。3巴塞羅那模式改造休閒空間的特色

  巴塞羅那公共空間規劃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實驗,巴塞羅那經驗認為:城市公共空間,一個政治和公共事務發生的場所,是一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設計使其人性化,並適合人的居住,是一直要恪守的價值核心。巴塞羅那經驗的特點是實用性強、見效快,可以實現的點上規劃,譬如整理一座廣場,鋪一條街的人行道,建造博物館、學校、圖書館,種一些樹等。結合目前其城市空間改造中的一些成功案例,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2。3。1土地空間的持續改造

  巴塞羅那城市休閒空間的改造不是靠擴張土地規模的方式,而是採取單點突破的手法,巧妙地利用了一些廢棄的空間,如城北的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廢棄的火車站、城市多車道公路等,持續利用的城市空間重新煥發了這些城市空間的生機。設計者把巴塞羅那城市北部的一個廢棄採石場,結合其特殊的山地地形和工礦業背景,創造出了幾近完美的庫萊伍艾塔?德魯?考魯公園(Parc de laCreueta delColl),滿足了附近居民不同年齡群的需求,既減少了開發成本,又能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在保留原來車站建築的基礎上,設計者們把廢棄的火車站內部打造成了體育活動中心,外部加上大面積的草坪、“沉落的天空”和“旋轉的樹林”等大地藝術景觀,改建成了富有藝術氣息的北站公園;對於多車道的聖約翰(Sant Joan)大道,設計者採取的措施是縮減車道,新生道路社群公園,開闢市區鬧中取靜的一條綠色隔離帶。

  2。3。2文化、藝術資源的滲入

  好的公共空間是需要藝術品的填充,巴塞羅那城市中公共空間內藝術品隨處可見,藝術氛圍濃重。藝術家把藝術品本地化與當地居民的喜好感情相結合,使得藝術不再專屬於博物館,而成為了活生生的藝術。文化、藝術資源的滲透提升了休閒空間的文化品味,使空間活動多樣性,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別是在城市外圍地區,藝術品的擺放使公共休閒空間特色突出,藝術本身也成為該休閒空間的新地標乃至城市的地標,如米羅的代表作《女人與鳥》等。

  2。3。3建築材料的簡單化

  在巴塞羅那城市的公共休閒空間改造中,沒有使用任何複雜的建築材料,都是對一些現成材料的稍加改造,創造符合自然生態的空間雕塑,如伊加力雅大道的傢俱、加泰隆尼亞的達拉德斯紀念碑、馬西亞紀念碑和作品“受傷的彗星”等。其中伊加力雅大道的傢俱由簡單耐用的材料巧妙搭建而成,形狀千姿百態,增加了公共休閒空間的隨意性和親和性;而達拉德斯紀念碑由四段粗割的黑色石材和磨光的淺色石材交錯搭建而成,每塊石頭都保留有自然端斷裂的痕跡,選材造型簡單,但意義深遠。

  3巴塞羅那模式與中國現代城市休閒空間的創新發展

  3。1人性化手法

  該手法主要是受到“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在城市休閒空間改造時注重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巴塞羅那經驗告訴我們:公共休閒空間的主體是人,附近居民是主要參與者。受當今激烈市場經濟的影響,城市居民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城市休閒空間作為城市居民、休息、娛樂、交流、生活的場所,其改造設計要充分考慮城市不同群體居民的需要和情感需求,做到真正服務於當地居民。中國目前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間改造都缺乏這一種平易近人的手法。

  3。2本地化手法

  從上述巴塞羅那成功的城市休閒空間改造案例不難看出,改造後的休閒空間特色化明顯,附近居民對其有這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主要歸功於設計者們深入分析當地休閒空間的特徵,尊重自然、尊重人文歷史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地勢起伏、附近居民的類別及收入水平、歷史傳說等,使得附近居民無論男女老少情感上都能融入,進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都市休閒空間。這點是我們的城市公共空間規劃中普遍欠缺的,全國同級臨近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千篇一律,沒有什麼特色、可識型,造成居民對我國城市休閒空間設計的審美疲勞。

  3。3簡單化手法

  簡單而不乏味的設計手法是巴塞羅那城市休閒空間的又一亮點,特別是公園的設計建造都是這一手法下的傑作。公園的建築用來給居民創造空間以供休閒放鬆,而不是創造一大推沒用而又複雜的造型,相反是使用簡單樸素耐用的素材,以及不用修剪卻又有四季變化的植栽,利用地勢,尊重自然,在此基礎上加以發揮,最後創造了既實用又美觀城市休閒場所。在當下節約型社會建設中,這種畫龍點睛的手法值得我們思索。

  3。4可延續性手法

  休閒空間的創新規劃發展應尊重歷史文化原貌、自然生態,持續經營保證下一代的休閒質量。一方面,城市休閒空間設計應“保護自然和人造環境及自然資源”、“充滿彈性以適應不斷的改變”。另一方面,空間建築風格決不能簡單盲目追求時尚,而應從城市的歷史文化、發展需求出發,創造既能傳承歷史,又具有時代特徵的城市休閒空間。巴塞羅那聖家堂的建造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一代一代繼傳這種文化的財富,鍛造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城市特色。所以要抓住城市本身發展的契機,思考城市未來休閒空間的可持續性,突出城市的風格,這樣城市才能永遠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傑弗瑞?戈比著。康箏譯。你生命中的休閒[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建波,張景祥。中西方城市更新演化比較研究[J]。城市問題,2003,(5)。

  [3]@王瑩。城市商業文化街改造中各種利益矛盾與解決途徑[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2(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