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在科學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人本主義在科學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人本主義的學習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式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

  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羅傑斯等人從他們的自然人性論、自我實現論出發,倡導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經驗為中心的“有意義的自由學習”,對傳統的教育理論造成了衝擊,推動了教育改革運動的發展。他所倡導的以個人為中心的和以過程為定向的學習方式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如:人類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當學生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目的有關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當學生負責任的參與學習過程時,就會促進學習,以及擺正學生自我批判和自我評價的地位等學習原則對學生完整的發展是會不斷促進的,對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教學內容、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是有借鑑意義的。

  科學課作為一門走在教改前沿的學科,他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他所倡導的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評價要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等教育理念與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這些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論根源是否來自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但是把這種關注人終身的發展,突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思想運用到科學課堂教學中還需要不斷的探究和實踐。如何發揮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優勢,合理整合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精髓,找準科學課課堂教學的切入點,運用人本主義的教育理論指導科學課的教學行為,使科學課的探究學習變得有意義和完整,真正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是真正意義所在。下面就自己對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理解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學習“促進者”。

  在傳統的自然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多年來扮演著一種“更古不變”的角色,在課堂上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這樣的師生關係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是權力的擁有者,學生是服從者;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如講演、考試、分數等)支配學生的`學習。就是這樣的一種教育理論,教師把自己擁有理智的和事實性的知識,灌入學生這個消極的容器。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師生的地位不在平等之席上,何談教學中師生的和諧發展,共同促進。

  羅傑斯的學習觀認為:人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當學生察覺到學習的內容與他自己的目的有關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如果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他會感覺到這種學習是有威脅性的,並往往受到抵制,一方面不容易學習,另一方面又容易遺忘,那這樣的學習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羅傑斯提出廢除在傳統意義上教師的角色,以促進者取而代之!人本主義的教學觀是建立在學習觀的基礎上的。所以,在科學課的教學中,我們老師也要從傳統的教師角色中轉變出來,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變成平等中的“首席”,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就要求我們做到:教師“積極的旁觀”,蹲下身來參與學生的活動中,聆聽孩子們的發言;給予學生心理上的支援,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勵和幫助;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資源,使學生知道如何進行學習。只有這樣學生的內在的潛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才會激發出來。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更希望教師這樣的言行出現在課堂上:教師蹲下身來和孩子們一起探究;我們一起來研究,尋找答案吧!這個問題老師也不很明白,你能告訴老師,教教老師,好嗎?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的距離,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

  所以,另一位人本主義教育家坎姆勃斯也認為:“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規定、傳統、模板、發號施令、欺哄,它也是管理存在的過程。這個角色要求教師是促進者、鼓勵者、幫助者。”當好課堂教學的促進者,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我們科學教師也應該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鼓勵者和幫助者。

  二、主體地位的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多年來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太關注了自己的存在,就象在一些公開課中,所有的學生都在為老師服務一樣。那種導演、演員、觀眾的角色彼此扮演著,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忽視了,本末倒置的結果讓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沒有了。那種課堂上活躍、生機勃勃的現象沒有了。

  因此,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強調教學的目標在於促進學習,因此學習並非教師以填鴨式嚴格強迫學生無助地、順從地學習枯燥乏味、瑣碎呆板、現學現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覺有趣和需要的知識。羅傑斯認為,學生學習主要有兩種型別:認知學習和經驗學習,其學習的方式也有兩種: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認知學習的很大一部分內容對學生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涉及到心智,而不涉及到感情或個人意義,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是一種無意義的學習。而經驗學習以學生的經驗成長為中心,以學生的自發性和主動性為學習動力,把學習與學生的願望、興趣和需要結合起來,因而經驗學習必然是有意義的學習,必然有效的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

  在科學課教學中,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慾望,學習科學應該是他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必須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的經驗之上,提供他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的探究活動,用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來說這才是一種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與效的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才能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如:在《珍稀的動植物》一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會老師播放一些影片資料,讓學生感受動植物的情況,提供這方面的資料,讓學生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學生的主動性、自發性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學生的學習只停留在第一層次上。而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認為:人的潛能是可以完全激發釋放出來的,涉及到學習者整個人自發性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鑑於這樣的一種理念,教學的環節可以重新調整一下:說說你知道珍稀動植物的哪些情況→播放珍稀的動植物的片段→讓學生提出想研究的問題→學習者選擇想研究的問題→根據選擇的問題分小組利用探究網站學習研究→交流彙報、成果展示。這樣的收集資訊→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合作探究→彙報展示的教學流程更能讓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才持久、深刻,而教師只是一個協助者、服務者,科學學習的主體性才真正得到體現。

  三、教學策略的實施——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

  羅傑斯認為:情感和認知是人類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彼此是融為一體的。因此,羅傑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養“軀體、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會一體”的人,也就是用情感方式和認知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也就是“完人”,這種完人只是一種理想化的人的模式,而要實現這一教育理想,應有一個現實的教學目標,這就是“促進化學習,培養能夠適應變化和知道如何變化的人”。他認為:只有學會如何學習和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只有意識到沒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只有尋求知識過程的人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在現代的世界中,變化是唯一可以作為確立教育目標的依據,這種變化起決於過程而不是靜止的知識。可見,人本主義重視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內容,重視的是教學的方法而不是教學的結果。

  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傳統的重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發展;重教師“教”忽視學生的“研究”;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策略要不斷轉變。人本主義的觀點認為: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就是一個不“完全”的人,是一個不會適應社會變化的人。所以在科學課的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教學策略,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活動的主要途徑。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也是科學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科學教師要做到:其一、創造一切條件,滿足學生的願望,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學習、體驗的過程,為學生準備有結構的探究材料,讓材料來刺激學生,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其二、教師要注重學生合作探究中的方法指導,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並分工協作。羅傑斯認為,當學生選擇了學習方向,參與發現了自己的學習資源,決定自己的行動路線,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時,就在很大程度上從事意義學習。這類參與學習比積極被動學習的有效多。其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在乎學生的每一點發現,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敢於質疑的思想,並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探究活動學會如何學會學習,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真正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如在《擺的秘密》一課,可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利用材料製作一個擺→讓學生數一數在一分鐘之內擺動的次數,各組彙報結果→讓學生提出研究的問題(為什麼同學們製作的擺在單位時間裡,擺動的次數不一樣)→學生猜想、假設→制定實驗方案→實驗探究、記錄→交流彙報。由於問題是學生髮現和提出的,研究的問題與自己有關,學生就會負責任的積極參與到探究的活動中,就會促進學習,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也會在科學探究活動不斷形成。

  四、教學評價的拓展——關注自我批判和評價。

  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是使自我發起的學習成為一種負責任的學習的主要手段之一。羅傑斯認為,只有學習者自己決定評價的準則,學習的目的,以及達到的目的程度等負起責任來時,他才是真正地學習,才會對自己學習的方向真正的負責。所以自我評價在促 進學習中極為重要。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的指標是多元化的,他包含著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自我批判和評價。羅傑斯認為:當學生以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把他人的評價放在次要地位時,獨立性、創造性、自主性就會得到促進。由於學生的知識層次和個性差異,導致學生的自我批判和評價標準不一樣,教師要給他們機會,允許他們犯錯誤,讓他們自己評價這些判斷和選擇的結果,教師要提供資訊和行為方式,讓他們決定適合自己的準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自我正確的批判和評價中規範自己的行為方式,真正促使學生得到不斷的發展。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評價可以貫穿在教學的活動之中。老師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問學生,瞭解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並及時給予鼓勵!如:你認為你設計的實驗方案哪些地方值得別的小組借鑑;你認為你的設計方案與別人相比有什麼不同;你認為這節課自己的表現怎樣?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等話語。

  人本主義以“人性為本位”的教育理論,認識和重視個體潛能的教育思想等觀點對當時教育的衝擊和促進是不可否認的,推動了教育改革的發展。但他在認識的傾向上過分強調“個體”的重要性;過分強調“自我”和“自我實現”,忽視了社會環境和後天教育對個體發展的重要作用,忽視了系統的教育在對個體發展中的決定性的影響等觀點的提出也是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背景性。如果把他的這些理論完全照搬到現行的教育中來,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作為一個科學教師,如何合理的運用人本主義的教育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行為,我們還要根據科學課學科的特點,不斷的學習和理解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精髓,進行繼承和摒棄,才會有更深遠的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