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科學技術對身體倫理學的影響論文

試論科學技術對身體倫理學的影響論文

  論文關鍵詞:科學技術 身體倫理學 生命倫理學

  論文摘要: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造成了身體的不確定性。建立在傳統主客二分基礎上的生命倫理學,卻依然在尋求相對普適的生命倫理原則。身體的缺席,使得生命倫理學的主要原則變成了追求普適價值的抽象概念,在具體的倫理實踐中失去了它的有效性。身體倫理學批判地審視生命倫理學的困境,將具有不確定性的身體納入自己的研究範圍,在變動的實踐中開拓自己的生長點。可以說,科學技術的發展凸顯了生命倫理學的困境,也為身體倫理學的提出和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土壤。

  一、高新生物技術應用引起的傳統生命倫理學困境

  隨著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的飛速發展,倫理學在實踐方面的有效性正逐漸減弱,越來越多的倫理學難題挑戰著生命倫理學。生命倫理學所面臨的實踐有效性的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個人身份變得含糊不清。生命倫理學建立於自我和他者,思維和身體,主觀和客觀,正確和錯誤,真理和假象,人類和動物,人工和自然等明確的二元劃分的基礎之上。在這樣一個美麗、清潔、有序的現代世界中,世界往往被感知為確定的、可控的和安全的,在它理想的模式中,不允許一點不確定性、易變性或者暫時性。顯而易見,在這樣的一個對任何事物都實行簡單的二元劃分的世界中,與主流不一樣的個體卻被邊緣化、被打壓,被迫在"無盡的、正確的話語"下審視自身、改造自身,重塑著個人的生活。正如福柯所認證過的:"從古希臘以來,西方各種知識一直都是同西方人看待和總結其自身基本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在西方的知識結構中,包含著西方人對自身、對他人、對社會生活和對世界的基本態度。"①那麼,身心二元論基礎上的生命倫理學,就深切關係人的生活本身。於是,當生命倫理學成為一種固化的、確定性的知識的時候,就成為了大多數人遵從的準則和道德的評判標準。例如:男人和女人的分野,在兒童時代,自他/她出生以後就已經被社會納入固化的道德正規化之中。無論是從著裝、髮式,還是行為教導方面都遵從著社會的道德正規化,這種道德正規化來自於現代醫學、倫理學以及社會的意識形態。其中行為規訓著兒童的身體行為,夾雜著意識形態的'學習規訓著兒童的心靈,這種分野是粗糙的,是建立在現代哲學的主客二元論基礎之上的。

  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倫理邊界消融,是非難以判斷。"自由是倫理道德的本體論條件,而倫理道德是自由所採用的反思形式。"②生命倫理學所遵從的自由原則,伴隨著一種對意識自由的預設,這種預設又根源於心身的分離的預設。也就是說忽視身體的維度的根源在於對心身關係的認識。這種預設的懸置使得在生物醫學中,生命倫理學對身體的態度是機械的、冷漠的,只要維持生命的存活的效果,以保證意識的自由可能性,哪怕這種意識的存活並非病人的意願。這種追求目的性和效果性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形成一種強迫式的拒斥"死亡"。而這種強迫式的拒斥本身就是一種對自由的束縛,就像波德里亞所言:"只有被征服的、服從法則的死亡才是’好的’死亡,這就是自然死亡的理想。"③現代醫學技術發展到現在,依靠呼吸機、心臟起搏器維持生命特徵已經不是一件難事,植物人的出現使得生與死的界限變得不確定。而這種傳統"貴生"的觀念又使得"安樂死"成為一個觸及法律和道德底線的問題而保守爭議,至今經過法律授權能實施安樂死的國家也只有荷蘭,而我國第一例為病人實行安樂死的醫生甚至被拘禁493天,即便是病人家屬不忍親人遭受極端痛苦,而主動要求該醫生對其實行安樂死的情況下。④   二、科技發展帶來的身體的不確定性

  20世紀60年代後,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飛速發展,器官移植、輔助生殖技術、假肢、安樂死等雨後春筍般湧現,人類在掌控自己的生命和死亡方面擁有了更大的自由。

  輔助生殖技術讓未婚女子有了透過高科技手段生育子女的可能,這也造成了一些倫理上的爭議:計劃外懷孕,這是否是對傳統家庭構成方式的挑戰?是否影響家庭的穩定,繼而波及社會的和諧?亦或這是一種造福於人類的技術,幫一些想生育卻因為某種疾病而無法生育的家庭實現了生育孩子的願望?而且這種透過輔助生殖技術產生的孩子們的家庭社會地位又如何定位呢?呼吸機和心臟起搏器的使用,維持一個植物人的正常心跳已經成為現實,這又引起了關於死亡標準和生命價值的大討論,一個沒有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植物狀態的人是否還可以稱之為人?以心臟跳動與否、呼吸是否停止來判定生與死的標準遭遇了挑戰,無限期的維持一個失去感知能力生活的毫無尊嚴的"人"是否符合生命倫理學的原則?這樣是否尊重了病人的自主選擇權?又保障了誰的利益?是否傷害了病人的生命尊嚴?是否傷害了那些因醫療資料有限而無法得到及時救治的病人的權益?在腦死亡標準判定人的生死佔據主流後,對長期處於植物狀態的"人"實行安樂死是否符合道義?在腦已經死亡而還有心跳的"人"身上取走一些器官,救治其他病人是否可以?

  三、身體倫理學在實踐中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生長點

  這些問題或從道德角度,或從實踐角度挑戰著傳統的生命倫理學,讓生命倫理學在倫理實踐中陷入日益尷尬的局面。一方面是日益豐富的倫理實踐也不斷挑戰著生命倫理學中身體的界限,而另一方面,隨著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許多已經被解決的問題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人的生命開始於何時,又結束於何時?是從脫離母體第一聲啼哭開始,還是從受精卵開始?如果是後者,是否處於胚胎時期的"人"就應該享受到人的權利?那麼胚胎幹細胞療法是否允許?遺傳物質與個人的身份特徵是什麼關係?隨著對基因的研究,基因決定論者甚至認為基因不僅決定一個人的外形,還決定人的行為,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靠理性建立起來的整個人類文化社會,又何以立足呢?什麼是健康,什麼是疾病?康尼島的短指家族,矮人族是否應該被列為疾病的行列,被規約,被診治,甚至被冠以道德上的不潔?擁有XY染色體的女人,想做男人的女人或者想做女人的男人,是否因為異於常人,就要驚恐地壓抑地生活在他們異樣的目光中,在他人的評頭論足中隱藏了自我?這些被邊緣化被壓迫被忽視的人,他們的利益如何保障?隨著生物技術迅猛的發展,克隆甚至可以構造出新人類的情況下,這些有問題的身體越來越多的時候,什麼才是一個正常的身體呢?

  因此,科技發展所帶來身體的不確定性問題,表現在上述的兩個方面:一個是高新生物技術應用帶來的身份認同上的不確定性,另一個則是生命科學的發展所帶來的對於身體的重新認識與倫理反思的滯後性之間的矛盾。這兩方面的問題,在豐富了倫理實踐的同時,也挑戰著生命倫理學的規範和界限。於是,這些與涉身直接相關的問題,也讓身體問題成為生命倫理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由此科技發展使傳統醫學倫理學的困境呈現出來,並讓身體重新的回到了倫理學的視閾之內,可以說科技發展是倫理學革命的導火索,是身體倫理學得以生髮的重要因素。

  註釋:

  ①馮俊等著:《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63頁。

  ②馮俊等著:《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465頁。

  ③[法]讓·波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M].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頁。

  ④參見王前,楊慧民:《科技倫理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238頁。

  參考文獻:

  [1]馮俊等著:《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2][法]讓·波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M].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版

  [3]王前,楊慧民:《科技倫理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