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課程結構提高教學質量論文

調整課程結構提高教學質量論文

  論文關鍵詞:寬基礎活模組 調整課程結構 “單元式”教學模組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材(第二版)的編寫過程,從藝術幼教調整課程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的論點出發,闡述了課程改革的具體內容及“單元式”教學模組的組合方法。並提出了新教材的使用意見。

  一、編寫《音樂》教材的背景

  中等職業學校藝術幼教專業《音樂》教材第二版,在2001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音樂》教材的第一版是1995年9月出版的,由黑龍江省教材編寫小組承擔編寫。該教材對當時的幼教專業諸學科音樂教材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

  為了精簡課程,改革課程結構,我們將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綜合起來,編寫出以“單元為模組”的實驗教材。它摒棄了沿用多年,傳統單科教學的模式,將音樂諸學科綜合化,形成了與課程結構改革相匹配的教材—《音樂》。這種“單元式”教學模組的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在相對少的課時內,在增加教學知識含量的基礎上,提高了教學質量,能夠完成對學生必要的音樂理論與技能的訓練。這本教材從出版至2001年9月之前,一直被認為是中等職業學校幼教專業教學改革的重氨教材。

  經過幾年對《音樂》教材實驗體系改革的探索,依據1995年至2000年11月的“中等職業學校幼教專業課程結構改革實驗課題組的階段性實驗成果”,並聽取了基層學校對改革後教材使用意見的反饋。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了對該教材的研討,並於2002年對此教材重新修訂、調整和完善。

  二、新教材以“寬荃礎、活模組”為專業發展方向

  為了適應了新的社會需求,滿足學生升學與就業的要求,從藝術幼教專業特點出發,2001年9月第二版的《音樂》教材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與今後的發展聯絡起來。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需要音樂素質的培養,《音樂》教材則為他們提供了提高專業素質的學習內容。如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就應該有音樂方面的修養,而《音樂》教材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高考升學的學生要求有較寬厚的專業基礎,在教材中的知識含量及難度,可使他們進人考場。如:音樂專業的學生,有一部分要參加高考升學,而與《音樂》教材相配套的《音樂練習與輔導》著重體現了基本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幼教專業著重培養幼兒教師,但在目前“擇業多選”的形勢下,要求學生多掌握一些專業知識,可以對她們改選“文秘”“社群服務”“空姐”等就業方向大有益處。

  在第二版《音樂》教材的編寫研討過程中,全體參編人員將教材編寫定位在“寬基礎、活模組”的專業發展方向上,使教材適用於藝術、幼教諸專業。

  三、“單元式”模組的課程結構改革簡介

  1.調整課程結構的目的中等職業學校藝術幼教專業“課程結構改革實驗”教學計劃對音樂課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實驗”將幼教專業傳統的學科: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等單科教學綜合為一體“音樂課”。目的之一是減少課程門類,節省教學時數、克服不必要的重複、避免知識與技能訓練上的分散、割裂現象,達到精講多練的目的;目的之二是從系統論觀點看,只有必要的綜合,才能真正使相鄰學科知識與技能相互聯絡、相互滲透、相互補充,把綜合的作用落到實處。這一“實驗”的成果以教材和教學形式固定下來,推廣出去,的確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整體音樂綜合能力。

  2.“單元式”教學模組的組合以往的課程改革多是針對單一課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進行的。學科之間的銜接、進度和相互交融、滲透等問題欠缺。因此,《音樂》教材嘗試了對音樂諸學科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式”模組組合,在各單元內部進行課程內容的改革。“單元式”教學模組的組合如下:

  由於音樂諸學科既有密切聯絡的一面,又有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一面,將傳統的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的單科教學整合起來(變單一為綜合),編寫的教材以單元為單位,每個單元包括: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等四部分。這四個部分的教學內容條塊結合,即從縱向看自成體系,橫向看相互聯絡。教學中以“單元突破,諸科聯絡”為主線,即在每個單元教學過程中抓住教學重點、難點各個擊破,然後將歌曲貫穿於各單元之間,使它們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相互銜接、相互影響,使整個課堂教學不失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 “單元式”教學符合藝術幼教類專業教學規律和特點,它知識覆蓋面廣、實際操作性強、材料集中、循序漸進。“單元式”教學模組的設計是按照藝術、幼教教學大綱及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定位的,能夠培養出適應能力強、“一專多能”的藝術幼教專業畢業生。

  四、新教材《音樂》的使用意見

  1.保證教材使用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音樂》教材共分20個單元,每學期4個單元,二年半完成。因為,新教材中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欣賞四部分專業知識已經覆蓋了音樂專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和技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可任意刪減某一單元的課程(可根據專業的需要對課程進行精講或略講)。要按照教學基本要求的'課程設計,按知識體系的銜接進行有序教學,以保證教材使用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採用電化教學手段電化教學對《音樂》課的學習會產生良好的效果。《音樂》教材提供了全書20首教學歌曲的範唱與伴奏錄音帶,這給聲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我們建議廣大師生充分利用電化手段進行教學。範唱可以給學生了解歌曲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演唱技巧等多方面知識提供第一手音響資料。音樂課上師生共同聽錄音,探討對歌曲技能的學習,尤其是對歌曲進行細緻、深人地分析、挖掘很有意義。當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歌曲演唱的要求用伴奏帶進行“模唱”時,科學的發聲和規範的電化教學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達到整體最佳化的水準。

  3.貫穿主線、突出重點

  ①貫穿主線。《音樂》教材中20個單元的教學,一直以聲樂為主線,由淺人深地將樂理、視唱練耳、欣賞等專業基礎理論課融合起來,從講清、講透理論知識出發,要求學生把理論與聲樂實踐緊密結合。

  ②突出重點。《音樂》教材所涉及的4個學科教學內容就是音樂專業的骨千課程,它們雖然有機的聯絡起來,但每單元教學要注意突出樂理、視唱練耳等課程的教學重點,講清難點。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技能一定要透過精講多練去完成,培養學生嫻熟的專業技能技巧。

  4.建議將《音樂》教村與輔助教材配套使用這套教材從藝術幼教專業特點出發,突出了知識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在《音樂》教材中著重強調了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音樂練習與輔導》和錄音帶部分著重體現了基本技能的培養與訓練。

  《音樂》教材和《音樂練習與輔導》各單元教學內容相對應、由淺人深、循序漸進。《音樂》錄音帶提供了全書20首教學歌曲的範唱與伴奏。本套教材形成了集學習指南、習題薈萃、音響示範於一體的教學實用版本,是一條龍學習、訓練的教學用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