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高校網路環境下教學資源建享及其措施論文

淺論高校網路環境下教學資源建享及其措施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網路教育 資源建設 必要性 資源享用 存在問題 措施

  論文摘要:隨著網路時代的迅速發展,作者對目前高校網路資訊資源建設及享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對策與措施。體現了網路技術為教育資源的享用提供的平臺與保障,以供參考!

  1網路環境下對高校教學的影響

  網路環境改變和拓展了傳統的教育教學功能現代的教育教學功能從校內延伸到校外,改變了學生必須親自到學校才能夠接受教育的傳統方式。網路中蘊藏著大量內容豐富、範圍廣、新穎性高的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資源,同時網路資源又呈現出無限、無序的特點。因而如何對網路資源進行再組織,將之和本校本專業的資源融為一體,與網上資源互動儲存後供學生學習參考,將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功能。網路環境打破了傳統教育管理侷限,建立了最佳溝通平臺。自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教育傾注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傳統的學校教育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社會需要,關注孩子的成長不僅是父母的心願,也是全社會的使命。在孩子身心發育的成長時期,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特別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及時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學校管理,校方與家長的交流只是透過家長會、電話和家訪等形式是有侷限性的。然而,透過網路資訊科技手段,建立網上學校,才能打造出家長與學校乃至社會的最佳溝通平臺。

  Internet建設促進了全球資訊化的發展,網路伸延到各個角落,使教育教學手段更先進、複雜和高效,基於資訊科技、網路技術為基礎的網路環境的發展,對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網路環境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賴以生存的內外環境網路環境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學賴以生存的內外環境,使學校變成全球網路中的一個結點,以網路為基礎的電子化、虛擬化和數字化成為學校的發展方向。正如有的專家所言:Internet將把學校推向繼聯機化和整合化以後的又一個新階段。Internet把普通高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政府部門、各行各業、家庭、企業以及整個社會緊密聯絡起來,這將導致一個全國性的遠端開放性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與教學管理的新系。在這個新體系中,教育教學的業務操作、管理模式和教學方式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同時也更徹底地改變了傳統封閉注入式的教學環境。

  2網路技術下高校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性

  後現代課程觀的必然要求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應能重複使用是課程的必備條件。網路教學資源作為網路教育的“課程”也不例外,任何資源都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多爾教授指出:後現代課程必備4R:豐富性(Rich)、迴歸性(Recur)、嚴密性(Regorous)、關聯性(Related)特點。其中,迴歸旨在發展能力——組織、組合、探究、啟發性地運用某物的能力,它的框架是開放的。提高課程的利用率和投資效益的必然要求為推動網路教育的`發展,國家和各高校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教學資源建設上,卻沒有產生與之相應的教學效益,一些資源開發出來後很少再被利用,這與網路教育最大限度的實現全民終身教育的目的相違背,與網路教育的低投入、高產出的教育特點也不相符。教學思想與經驗交流的重要途徑在各高校共建網路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只有解決了教學資源設計中的共建問題,才能實現優勢互補,各學校也才能享受到各學科專業一流的師資、一流的資源,促進各院校之間強勢學科的相互學習和優秀教學經驗的交流,全面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3高校資訊資源建享的問題

  高校資訊資源共建共享的現狀日前我國各高校校際間的資訊資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各高校為實現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不但加入國家級的資訊資源共享體系,而且自發建立區域性的資訊資源共事體系。如:各種圖書館聯盟的建立等。中同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LS)是經國務院批准的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總體規劃中3個公共服務體系之一。高校資訊資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問題網路技術條件下,高校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存在的問題如下:(1)體制與觀念的陳舊。目前,我國高校管理體制中的部門所有、條塊分隔現象,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管得過多過死,以及高校評估體系中過分強調硬體條件等是妨礙資源共享、造成資源浪費的根本性原因。一些人把資源視為自己或部門所有,寧肯浪費,也不願共享。(2)網路資訊科技的滯後。目前,各高校雖然已經開始進行了網路技術的建設和規劃。但是各個學校網路技術的普及的程度較為懸殊,同時網路資訊缺乏前瞻性、相容性和規範性。甚至有的還需升級換代。網路建設的缺乏遠景規劃,各個學校的網路資源僅為滿足學校自身的需要,網路互聯程度極差。因此,只有在網路資訊科技日逐完善和成熟的條件下,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共享。(3)相關管理及工作人員的素質偏低。資訊時代網路環境下進行教育資源的共建與共享,必將促使傳統的工作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在資訊的採集、組織、加工、應用等方面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的相關工作人員素質結構遠遠不能滿足相關要求,如:具備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識和技能;熟悉各種網上檢索工具的特點,掌握網上資訊檢索的技巧;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計算機事故處理技術;懂得設計和製作主頁,能把資訊資源的概況、服務專案介紹給讀者,作好“網上導航員”等等。

  4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建享的相關措施

  對網路教學資源的評價採取專家評價、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網路教學中,雖然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教學方法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教育的目的仍然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衡量網路教學資源的有效性,一定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評價的核心標準。在實施評價時,評價方式從時間上可分為事前評價和事後評價。事前評價,透過成立專家、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資源評價小組,根據事先制定的教育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編寫不同的問卷來獲取評價資訊;事後評價,從資源釋出後的一些統計資訊和使用者在資訊平臺上釋出的評論資訊,並據此來完善該資源的不足之處。

  網路教學資源的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定要認真研究教育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綜合事前評價與事後評價,充分考慮網路技術、網路課程建設、教學效果等因素,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國網路教學規律的行之有效的質量保障及其評價體系。以資料庫的建設和利用推動資源網建設資料庫是整個社會資訊開發和利用的基礎,是網路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網路技術及資訊科技的發展,資料庫的作用日益顯得重要,可以說,如果沒有大量的資料庫支援,網路也形同虛設,資料庫的建設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資訊資源的特色化。在加大力度建設資料庫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加強資料庫的特色化,沒有特色的資料庫,甚至多餘、過時、重複的資料庫,在網路中只能充當資訊垃圾的角色而妨礙網路資源的建設,建設有特色的資料庫,可以增加網路中的有用資訊資源,同時剔出了無用資訊,提高了有用資訊的濃度和純度,可極大地方便使用者對資訊資源的獲取,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2)資料庫建設應遵循標準化。標準化是各行各業必須遵循的原則,在建設資料庫時也不例外,規範化和標準化是資訊資源共享的必要前提,沒有規範的介面和統一的技術標準,資源共享將成為空談。目前網路上普遍採用的標準有:通訊標準(TCP/IP)、字元編碼標準、檢索語言標準、安全標準等等。(3)利用網路加強虛擬資料庫的建設。由於網路資訊資源具有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分佈廣泛、變化頻繁等特點,讀者使用網路資源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成資源,我們要搞好虛擬資料庫的建設,所謂虛擬資料庫就是組織人員收集網上的有用資源,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整序,從而使網上無序的資源變為有序的虛擬資料庫,指導使用者使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資訊資源的共建與共享,人才是關鍵,如果沒有一大批既懂得現代資訊服務技術,又能鑽研創新、開拓市場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即使有了充足的財力、物力,也無法實現資源的共建與共享。人才培養要“兩條腿”走路,一是加強從業人員能力的培養,二是引進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傅鋼善,秦磊.我國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建設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4(7).

  [2]徐祗祥.使用Asp.net技術開發網上書店[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3]徐祗祥.深入.net平臺和C#程式設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