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重要作用及保護對策論文
博物館文物保護的重要作用及保護對策論文
文物是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的文物書寫著歷史的文明。每一個民族都是透過本民族的歷史文物來認識並瞭解本民族的,每一件文物都蘊藏著極大地感召力,經典文物的傳承已經成為了民族團結的象徵。文物保護的工作做得好,歷史的痕跡就越明顯與更加清晰,發揮的作用就會越大。
一、文物保護的重要作用
文物在長期的收藏曆史過程中,凝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並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科學有效的文物保護工作,一方面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人民群眾瞭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歷史文化,提高民族意識、品鑑古人的精神文明世界知悉時至今天的發展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科研價值。激發了無限的愛國熱情,促進了人們的思想素質水平與科學文化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教育作用
文物有著傳承歷史精神文明的重要使命,是見證歷史的重要符號,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因此,成為了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每一件文物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承載著特殊的內涵,凝聚著我們民族的優良品質與民族精神,有著強大的感染力。人們從文物的實物中增加了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瞭解到文物的由來,認識文物的歷史背景,詮釋歷史年代的發展過程,有助於教育人民群眾感受民族精神的內涵,產生民族自豪感,激發出民族的自信心。有助於人民群眾繼續沿襲和發揚中華民族熱愛祖國、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不怕困難、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發揮出歷史文物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作用。
(二)鑑古知今
雖然我們知道光陰一去不復返的不可逆轉性,但是從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中,可以隱約看出那若隱若現的歷史痕跡。透過文物的鑑賞,可以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掌握了歷史知識,就是了解了一個民族。鑑賞文物就是在閱讀歷史,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因此,對於文物的從鑑賞古人文明到更加深入的瞭解了今天中華民族的繁榮發展,可以使人民群眾的情操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啟迪、審美得以提高、精神得以振奮,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無可取代的推動作用。
(三)提供科研
文物記錄著一個民族的發展軌跡,是進行歷史科學研究的第一手史料。文物豐富的文化內容豐富了文物考古研究的參考內容,拓展了更多的思路,為歷史的重現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因此,文物在文物的考古科學研究中發揮著史料、證史、正史、不史與科研借鑑的作用。
二、文物保護工作中的措施
文物作為貫徹並嚴格執行《文物法》的重要主體 , 要做好依法保護文物的工作,是保障《文物法》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條件。由於文物的珍貴性與不可再生性加大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難度。因此,保護文物工作需要從健全文物保護制度,加大政府力度獲得政策的支援,在實際的文物保護的管理工作中,分為硬體措施和軟體措施,硬體措施是建築基礎設施,軟體措施包括:數字博物館與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
(一)健全制度,政府加大支援力度
文物保護的工作是建立在健全的支援文物保護的制度上的,因此,要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政策研究,制定出適合本單位現狀的科學、合理、嚴密的規章制度來,並且要依法管理文物、保護文物。《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規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明、保管妥善、查詢方便。因此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可以使這些工作有條不紊的順利進行。在文物保護的資金使用中,文物的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文物保護工作意義重大,需要得到政府政策上以及資金方面的支援。一方面的資金是國家財政撥款,另一方面可以提供開發旅遊專案的政策支援,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增加社會的經濟效益,為文物管理工作的持續化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科學管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科技資訊時代的到來,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對於基礎設施要加強實施措施,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增加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金量,以提高文物保護的管理水平。文物保護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建築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是數字化文物保護管理系統。
(1)建築基礎設施在積極開展館藏文物的保護工作中,國家加強了對博物館的建設,隨著對文物保護的重視程度的加大,文物保護意識的增強,我們的一些建築的基礎設施要向國際化的標準靠攏,向發達國家的文物保護建築基礎設施學習,建築基礎設施主要以發揮合理保護、科學管理文物與重在預防為標準,設計並實施保護措施到位的建築,才有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工作。
(2)數字化文物保護系統數字化博物館是運用資訊、網際網路、多媒體、新媒體等技術手段,整合全省文物資源,使觀眾可以在網上了解、欣賞到眾多珍貴館藏文物。透過文物資訊資料庫、文物資訊採集處理和展示應用系統的開發建設,實現博物館的數字化管理、館藏珍貴文物的網上三維展示、基於地理資訊的全省不可移動文物資訊管理,推動文物在保護利用中“活”起來。數字化文物的三維展示是採用鐳射掃描測量技術、近景攝影測量技術、三維文物建模技術和虛擬模擬技術等高新技術,全方位地展現文物的真實原貌。三維(或曰 3D)鐳射掃描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其獨特的光源投射到文物本體上,形成光條紋。根據光源與機器的相對位置,按照計算機視覺理論,由光條紋的形狀測算出被照射文物的三維游標,最終形成被掃描文物完整、精確的三維點雲模型。然後,透過相應軟體對所掃描文物進行數字化還原,生成被掃描文物的原始數字模型。這是高科技與文物資源的融合。
建立數字化文物就等於給每件文物做了一個“身份證”或“戶口簿”,記錄文物的原始資料。以後當遇到自然災害、人為破壞、被人偷盜、病害侵蝕時,研究人員就可以透過調取“身份證”或“戶口簿”,為修復文物提供充足的科學依據和保障,使文物復原。同時,還可以大力提高文物外展的工作效率。籌備文物外展,從查閱檔案、拍照製表,告知對方,到確定參展文物,數十分鐘之內即可完成。並且文物保護的工作,需要蒐集大量的與文物相關的資料,才能根據文物的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保護方案來。而文物相關的資料蒐集是一個綜合性與系統性的'工程,全面而具體的蒐集工作需要藉助於現代化的數字化系統。
數字化計算機強大的系統功能,不但可以完成複雜的剖所工作,而且還可以對文物進行實時監控,對於保障文物的安全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三)全民參與,以人為本提高水平
文物保護工作要積極開展文物保護法規的宣傳工作,從瞭解文物知識開始,文物知識的普及包括:對文物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以及藝術價值等等,以提高全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都參與到保護好國家文物的工作中來。工作人員要做好基本的日常維護,掌握基礎的維修技術。隨著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技術人員可以透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手段的結合使用,使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問題都得到了實質上的技術性突破。因此,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不斷學習和進步,來獲取這些知識和技能,並且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鑑國內外的最先進的技術,以達到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從政府到博物館,以及到工作人員,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在實踐工作經驗中才能逐步的使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科學化和規範化,有助於博物館文物文化事業的發展、延長文物的存在時間、提高文物的自身價值,為後人的博古通今與行為的矯正起到參考與借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麗雙 . 關於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護探析 [J]. 科技創新與應用 . 2013(02)
[2] 楊勤 . 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探討 [J].大眾文藝 . 2015(14)
[3] 陳曦 . 如何做好基層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 [J]. 大眾文藝 .2015(13)
[4] 張宇軒 . 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的思考 [J]. 黑龍江史志 . 2015(11)
[5] 鄭芸菁 , 張立瑩 , 張軍 , 曹曉東 . 關於數字博物館建設的思考 [J]. 唯實 . 2004(01)
[6] 李慧竹 . 中國博物館學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研究 [D]. 山東大學 2007
[7] 薛超 . 博物館數字化與數字採集中需改進的問題 [J]. 文物世界 . 2004(01)
[8] 董如亮 . 博物館藏品的數字化管理 [J]. 文物世界 .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