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麥當勞化現象分析論文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麥當勞化現象分析論文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麥當勞所追求的高效率、數字量化、可預測性以及可控制性的理念已經席捲全球。工具理性的日益嚴重、自身獨立性的缺乏,評價方式的單一,使得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合理性逐漸凸顯。因而,反思當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不合理性,探尋合適的發展方式,對高職院校以及受教育者的健康發展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學管理;麥當勞化;規避

  麥當勞作為美國快餐業一個巨頭,已經風靡了全球。麥當勞快餐店的文化也跟著走遍全球,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麥當勞化”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生活便捷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是否也成為“麥當勞化”的戰利品之一?教學的“麥當勞化”管理會出現什麼問題?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1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麥當勞化”現象

  “麥當勞化”一詞首先出現在美國社會學家喬治裡茨爾的《社會的麥當勞化》一書中,麥當勞化所貢獻出來的核心概念是“效率”、“可計算性”、“可預測性”與“可控制性”[1]。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政治、經濟、法律等已經日益變的“麥當勞化”,教育亦不可避免。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過程中,諸多表象已經反映出在管理中“麥當勞化”特徵日益顯著。

  1.1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高效率”

  “高效率”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一個經常性提及的詞彙,同樣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中,這也是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在“效率至上”的原則下,知識常常被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資訊點,教學即將這些知識點細緻周全地傳遞給學生[2]。教師按照製作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知識的傳授。目前,放眼很多高職院校的課堂,“灌輸”仍然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班級授課制”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也是教學管理中一個追求“高效率”的手段。“班級授課制”產生的動因就在於對“效率”的追求,以實現“在最快的時間裡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理想,因此,現在的學校教育採取“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不可避免地要追求效率[3]。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許多專業、班級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在高職院校中,一兩百人的大課隨處可見,試問這樣的課堂,效率有了,而教學效果呢?

  1.2教學管理過程中的“數字量化”

  “數字化”是資訊社會的標誌,它能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化。在教學管理中,數字量化隨處可見,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在年終考核以及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科研論文、課題、課時、公開課等等都有數量的要求,教師的職稱評定拼的不是課上的多麼優秀,而是你課題、論文方面的含金量。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在每學期的期末,都會進行教師和學生的互評,學生為老師授課打分,老師為所教班級學生打分,這種互相打分的形式,顛覆了教育的本意。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對教師有著不同的要求。一些幽默感強、課堂輕鬆的教師往往很受學生歡迎,而一些課堂嚴肅的教師卻並不一定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分數高低顯而易見。學生對教師的評分,間接地影響了老師未來的職稱評定和年終考核。教師對學生的評分,也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影響,這種互相的打分,其背後是一種微妙的博弈,而教學管理者以此“數字量化”的方式進行著教學管理。

  1.3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可預測性”

  “可預測性”是以標準化和程式化為前提,對事物進行有根據的判斷,所有人都必須按照其既定的模式來完成工作。當把這種方式運用到教學管理中的時候,便使得高職院校的教育越來越強調秩序、形式、系統,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專業設定、課程設計、教學計劃等方面都是類似的,教師的教學主要就是依據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大綱進行。在這些不知不覺中,學生變成了生產線上整齊劃一的“產品”,教師則成為了生產線上的“操作工”,按照既定的標準和程式,教學演變成為了千篇一律的產品製造。除了教學之外,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評估的時候,由於原初已經制定好了各個評價指標,分好了評價等級,其中諸如科研經費的使用、精品課程的多少、教學名師的人數等等這些硬性指標的出現,就使得高職院校要想在評估中達到一個好的成績,就必須完成這些硬性指標。因此,在本學校內部,這些硬性指標又被分割開來攤派到各個教學系部、各個任課教師身上。教學管理者接下來就可以對這些方面進行跟蹤控制,按照指標標準進行監督,甚至有些時候透過制定一些懲罰政策,來促使教學系部、教師完成任務。哪些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都被事先的預測逐一的解決,這樣也就很容易地預測未來的結果。

  1.4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可控制性”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等在內一體的教學環境,教學的雙方原本是一個個靈動的生命個體,教學的過程原本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系統,是複雜的,更是開放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外”發生,這些“意外”的出現,並不是全都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不利影響,有些時候恰恰是這些“意外”,能讓教學雙方都會產生對生命的體驗。而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依然按照麥當勞快餐連鎖店的工作模式運轉,這是不現實的,也不會有多好的效果。教師的權威體現在教師的話語權上,很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會經常使用一些禁止性的語言來嚴厲地管理學生。有些教師甚至有些時候會說一些傷害學生自尊的話語,透過這些禁止性甚至有些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語,使得學生們認識到了作為教師的“權威”。學生長期生活在教師的話語霸權之下,失去了對自我的認同,失去了作為主體人所具有的自尊與自信,同時也失去了對外部世界更好的認識[3]。

  2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麥當勞化”現象的成因揭示

  2.1高職院校的工具理性化嚴重

  從英國哲學家斯賓塞以來,知識的實用價值就一直被強調。而德國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則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個理性化的過程,在西方社會中,理性化已經植入西方文明中,在某種程度上促使西方社會不斷向理性化的方向前行。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對效率的追求,透過對實踐的途徑確認工具(手段)的有用性,從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為人的某種功利的實現服務。工具理性深深地影響著當代教育的發展,教育不斷朝著標準化、職業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影響下淪為了社會快速化發展的一個工具,當前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工具理性的追求是十分嚴重的。比如,現在的高職院校在評估的過程中,往往過於強調數量、規模,等等;學校的面積、學生的數量、教師的學歷、科研文章的發表數量,等等,這些都和排名息息相關。排名靠後,在競爭中就會處於劣勢,將來得到的辦學資源就會相對減少,這直接影響了學校的發展。所以,追求高效率是達到既定目標的最佳手段,高職院校的“麥當勞化”一個顯著特徵由此可見。

  2.2高職院校的自身獨立性缺乏

  高職院校的發展,除了借鑑別人的方式方法之外,更應該具有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辦學方向。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現代化的發展,教育的產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學校教育更加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高職院校,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立性,要與社會保持適當的距離,而目前的高職院校自身獨立性缺乏,功利性和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管理的過度麥當勞化。

  2.3高職院校的評價方式單一

  在對教師的考核中,強調課程的標準課時數、公開課的次數、發表論文的數量、主持或參與課題的情況,等等,這些都採用可量化的指標體系來進行評測。每年期末組織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打分,把教師任教的每門課透過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形式進行分類,包含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等多個方面,讓學生進行逐項打分,最後形成對每個教師的最終得分,分數成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試問,這樣的評價方式真的能夠全面、客觀的評價一個個生命個體嗎?這樣的評價方式真的能夠表現學校的發展狀況嗎?評價方式的單一,缺乏多維度的審思,使得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活力。

  3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去麥當勞化”

  3.1推進教育管理理念的革新

  教育的良性、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高職院校屬於高等教育的一分子,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社會。教育活動的雙方是生命個體,師生的道德素質、個人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這些都是不能用一個一個“冰冷”的數字來評價和衡量的。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管理者,不要僅僅為了追求所謂的效率,不要僅僅只從學校的名聲、利益方面來考慮,盲目設定一些不合理的指標,來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數字量化的評價。高職院校的管理者更應該要做的是革新管理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堅定不移的走科學發展觀的道路,這才是辦教育的本意。

  3.2堅守高職教育教育性

  高職教育在目前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放眼過去的十年,我們國家的高職教育可以說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當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存在著非常嚴重的技術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過分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認為只要學生獲得將來所從事某種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就足夠了,卻忽視甚至忘記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這顯然背離了教育的本質。高職院校教育是教育事業的一部分,同樣需要在教育本質的引領之下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追求,雖然教育是一種社會活動,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也是為了社會的發展服務,但是教育者首先要為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他們良好的道德習慣,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人、職業人。高職教育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與社會培訓機構有明顯的區別,必須嚴格堅守高職教育的教育性,才能使得高職教育朝著健康化、快速化的方向發展。

  3.3普及多元化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應該仔細選擇,因為人與人有能力、興趣和需求的不同,這些方面是不能用一元化的評價方式來進行的,這與我們提倡多元化的培養方式是背道而馳的。作為教育者,要真正明白教育的真諦,真正明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應該擁有的教育智慧,要能夠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實行生命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學中體驗日常生活,體驗生命的意義。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而我們當前對學生的評價手段卻是單一枯燥。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方式,高校教學管理者應該能做到以人為本、知人善用。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工作和學習環境。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看考試分數。對教師的評價,不能僅僅只看發表了多少篇論文,主持和參與了多少個不同級別的課題。學生的成長、師德的提高是需要從多方面、多維度來進行的。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普及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美]喬治裡茨爾.社會的麥當勞化[M].顧建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版,1999:16-19.

  [2]劉雲杉.課堂教學的“麥當勞化”——一個社會學視角的檢討[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2):41.

  [3]李寅瀅,張磊.班級管理的“麥當勞化”[J].教學與管理,2008(11):26-2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