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探討性論文
論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探討性論文
摘要:本文從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與歐元貶值的角度入手,針對中小外貿企業在外匯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介紹外匯風險涵義、種類、構成要素及其關係,提出解決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關健詞:中小外貿企業 外匯風險 存在問題 對策與措施
一、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長期從事外貿的企業,總體上對外匯風險管理有一整套管理方法。但是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和外貿經營權的放開,許多新批准建立的中小外貿企業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匯風險管理的方法。具體表現在:有的外貿企業沒有外匯風險意識;有的外貿企業雖然意識到外匯風險的存在,但是缺乏一套科學的方法;有的外貿企業有規避外匯風險的方法,但是相應的方法不科學。因此,在從事國際貿易的同時,如何規避外匯損失的風險,獲得外匯風險收益是值得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針對中小外貿企業在外匯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介紹外匯風險涵義、種類、構成要素,提出解決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二、外匯風險涵義、種類、構成要素及其關係
下面介紹外匯風險涵義、種類、構成要素及其關係。
1.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是國際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金融等活動中,以外幣計價的資產與負債,因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其價值上漲或下降所造成的損益的可能性。
2.外匯風險的種類。外匯風險一般分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交易風險是以外幣計價或結算,從交易發生到完成的這段時間裡因匯率發生變動而使得實際收到或支付的本幣價值發生變化的風險。前面本文講述的就是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又稱折算風險,是指跨國公司的母公司在與海外的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中因匯率的變化所引起資產負債表某些專案產生賬面損益的風險。經濟風險是由於外匯匯率發生變化而引起國際企業未來收益變化的一種潛在的風險。中小外貿企業關注的和本文討論的主要是交易風險。
3.外匯風險構成要素及其關係。外匯風險是由三個要素構成,即本幣、外幣和時間。本幣是企業衡量經濟活動效果的共同指標。外幣是國際企業衡量對外貿易商品價值的經濟指標。時間是構成外匯風險的主要要素,一般來說,時間越長意味著風險越大,這就是說預期收到或支付的外匯,時間越長外匯風險越大。
三、中小外貿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存在問題的對策與措施
針對外匯風險,中小外貿企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採取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與貿易對手協商
與貿易對手協商,在對外貿易合同中採取以下相應的防止外匯風險措施:
1.做好進出口商品計價貨幣的選擇,最佳化計價貨幣組合。一般選擇可自由兌換貨幣,例如,美元、日元和歐元等。出口以硬幣作為計價貨幣,所謂硬幣是指未來具有上浮趨勢的貨幣。進口使用軟幣,所謂硬幣是指未來具有下浮趨勢的貨幣。
2.可以利用保值措施,在合同中設立外匯保值條款。外匯保值條款是指貿易雙方在合同中規定交易貨幣匯率變化幅度,從簽訂合同到結算日這段時間內,交易貨幣匯率變化幅度超過雙方商定範圍,則適當調整匯率,實際收付的外匯金額也按調整後的'匯率計算,以避免交易一方承擔過大的外匯風險。
3.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好結算方式。可以採用即期信用證或遠期信用證,在具備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採用託收來防止外匯風險。國際企業出口收匯的原則是“安全及時”。安全就是出口收匯不致遭受匯率波動的損失,外匯收入不遭到拒付。及時是收匯的關鍵。在出口業務中儘量採用即期信用證結算方式。
4.與貿易對手簽訂易貨貿易協定,採用易貨貿易來防止外匯風險。但是相對來說,易貨貿易比較困難。但是,這也是一種規避外匯風險的措施。
(二)與外匯銀行協商
與外匯銀行協商,採取相應的防止外匯風險對策。有時與貿易對手很難協商一致,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與銀行協商,採取相應的防止外匯風險對策。外匯銀行是經營外匯業務的商業銀行。外匯銀行有許多外匯業務,如即期外匯合同、遠期外匯合同、期權外匯合同、擇期外匯合同、外匯借款合同等。
1.即期外匯合同。即期外匯合同是指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國際公司與外匯銀行協商一致後簽訂賣出或買進即期外匯合同。即期外匯合同交割時間可以在簽約後2天內進行。例如,杭州東方公司2007年8月15日向美國西方公司出口機械裝置一批,2天內有300萬美元的外匯收入,假設出口交單日(8月15日)即期匯率銀行買入價為1美元=7.5810元人民幣。為了防止近2天內美元匯率的下跌風險,東方公司與當地外匯銀行簽訂了出售300萬美元的即期外匯合同。2天后,東方公司將收入的300萬美元按合同規定的價格與銀行進行交割。假設交割日的即期匯率銀行買入價為1美元=7.5410元人民幣。由於簽訂了合同,避免了300×0.04=12(萬元)的經濟損失。
2.遠期外匯合同。遠期外匯合同是指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國際公司與外匯銀行協商一致後簽訂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合同。出口商的具體做法是:出口商在簽訂貿易合同後,按當時外匯銀行規定的遠期匯率預先賣出與合同計價貨幣與金額均相同的遠期外匯,在收到外匯貨款時再向外匯銀行辦理交割。
3.期權外匯合同。期權外匯合同是指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國際公司與外匯銀行協商一致後,向外匯銀行支付一定的保險費,在約定的有效期內或規定的合約到期日,有權按照合約規定的匯率履行或不履行合約,行使或放棄自己購買或出賣遠期外匯的權力,並進行實際交割或不進行交割而與外匯銀行簽訂的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合同。期權外匯合同按照國際企業行使權力的時間不同可分為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美式期權是指國際企業(期權的買方或賣方)在與外匯銀行簽訂期權外匯合同後可以在期權到期日前的如何一個工作日的紐約時間上午9點30分以前,決定執行或不執行購買或出賣期權合約。歐式期權是指國際企業(期權的買方或賣方)在與外匯銀行簽訂期權外匯合同後只能在期權到期日當天的紐約時間上午9點30分以前,決定執行或不執行購買或出賣期權合約。美式期權比歐式期權要靈活,但保險費要高。
4.擇期外匯合同。擇期外匯合同是指具有外匯債權或債務的國際公司為了消除外匯風險與外匯銀行協商一致後,約定在遠期外匯合約的有效期內的任何一天,有權要求外匯銀行實行交割,而與外匯銀行簽訂的賣出或買進遠期外匯的合同。
5.外匯借款合同。外匯借款合同是指有遠期外匯收入的國際公司,透過改變外匯風險時間結構,與外匯銀行簽訂一份即期借入一筆與其遠期外匯收入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貨幣的外匯借款合同。
因此,中小外貿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對有損失的外匯風險可以有選擇地採取上述相應的對策與措施加以規避,同時也採取上述相應方法獲取外匯風險收益。總之,中小企業在外貿外匯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舒年.國際金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2]徐榮貞.國際金融與結算.中國金融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