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思考論文

試論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思考論文

  論文摘要:關鍵能力是與具體職業和專業課程無關,而對現代生產和社會執行起關鍵作用的能力。本文從職業教育關鍵能力開發體系、培訓體系、標準體系和理論與實踐研究等方面,對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學生;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是與具體職業和專業課程無關,而對現代生產和社會的順利執行起關鍵作用的能力的總稱。加強關鍵能力培養是當今社會對職業教育提出的現實要求,培養關鍵能力已成為當代國際職業教育、人力資源開發的熱點。然而,我國對關鍵能力開發的理論研究還很不充分,還沒有專門針對關鍵能力開發的法律法規出臺,也還沒有建立起較完善的培訓機制;行業和個人對關鍵能力培訓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我國關鍵能力標準體系還很不完善,且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的職業資格證書多為各行業自己的行業證書和上崗證書,證出多門,各種證書間缺乏通用性,這種狀況已經不能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對勞動者職業素質的高要求以及關鍵能力培養的需要。因此,就目前情況看,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建立職業教育關鍵能力開發體系

  這關係到職業教育學生的關鍵能力開發體系,應從以下四點入手:

  政府應承擔起推動職業教育關鍵能力開發工作中的職責應不斷完善《職業教育法》,出臺一些推動職業核心能力培訓的政策和規章制度,如對青少年實行關鍵能力培訓計劃、建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實現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互通,實現關鍵能力課程學分的通用化,成立關鍵能力培訓考核機構等。這些措施都能很好地促進關鍵能力的培訓,但這些措施的實施離不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援。政府應協調教育機構與行業企業之間的關係,使兩者很好地協調到關鍵能力開發工作中來;政府還應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認識到培養關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個體主動參與到關鍵能力培訓中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

  教育機構對關鍵能力開發應發揮其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學任務中,應把關鍵能力培訓課程滲透到教學和培訓中,把關鍵能力培養目標納入日常教學目標考核中來;教師要不斷探索和研究關鍵能力培訓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其關鍵能力。

  行業企業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關鍵能力培訓工作中勞動者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行業企業的效益,行業企業應根據其不同需要加大對勞動者關鍵能力的培訓。政府可以出臺一些政策來鼓勵和提高行業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如對那些積極主動為員工進行關鍵能力培訓創造條件的行業企業,可從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而對那些不參與關鍵能力培訓的行業企業,應有相應的引導和一定的懲罰。

  個人提高認識,自覺地參與關鍵能力培訓,提升素質在這個變遷的社會,市場需求變化多樣,職業流動性增大,這些都對個體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掌握終身受用的關鍵能力是應對這些變化的有效途徑。每個人都應主動地參加關鍵能力培訓,對參加培訓的個人應給予各方面的方便和政策支援。

  完善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培訓體系

  在我國現有職業教育關鍵能力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該體系,可按如下思路進行:

  獨立開發的關鍵能力培訓體系要與現有培訓體系相配套從他國現有的關鍵能力開發經驗可知,關鍵能力的養成可從個別的職業技能培訓中獨立出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將關鍵能力培訓與現有的職業技能培訓人為地劃開一道鴻溝。相反,建立關鍵能力培訓體系還應發揮如下方面的特殊作用:首先,要滿足全社會對提高關鍵能力的需要,為設立專門的關鍵能力培訓機構提供支援和服務;其次,要滿足在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需要,為普通教育和職業培訓機構提供關鍵能力培訓的模組及教學方法;此外,還要滿足各類在職人員終身教育的需要,為他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高關鍵能力提供自學的內容和方法。

  獨立開發的關鍵能力考核體系要與現有的考核體系相配套我們知道,如果脫離職業的要求和勞動者的本職工作獨立地考核一個人的創新能力等核心技能,這種考核就會脫離為企業發展和勞動者終身教育服務的目標。因此,推行專門的關鍵能力考核和認證體系,不能遊離於現有體系之外;相反,關鍵能力考核體系應對現有資格考核體系的深化發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首先,要滿足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認證的需要,為建立專門的核心技能考核認證機構提供支援和服務;其次,要適應各種職業特定技能的考核向其他技能層次發展的需要,為之提供配套的核心技能模組及相應的考核方式;此外,還要滿足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為他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關鍵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自我考核的方式和渠道。

  完善職業教育關鍵能力標準體系

  關鍵能力開發的成敗決定於關鍵能力標準。我國的關鍵能力標準體系極不完善,在考核內容、考核標準及測評依據等方面的規定都較粗糙,有待細化。對此,可從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標準關注技能還是技術人的技能主要是運用方法和技術的能力,在制定標準時,經常採用“能夠使用某種技術進行某種活動”的描述。但是,標準制定的邏輯出發點到底是技能還是技術,人們在認識上還存在誤區,往往把標準理解為掌握各種技術的要求,而不是對掌握這種技術去完成某種活動的要求。由於這個原因,在一些技能標準裡,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純粹的技術和方法,是一個技法的武器庫,而沒有看到人的主體性和工作活動的目的性。因而,這種標準必然會誤導培訓和考核只注意對技術本身的掌握,而忽視對運用技術的人本身及其客觀外部條件的關注。因此,在制定標準時應體現這樣一個理念:技術只是工具,關鍵是人能夠運用工具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標準等級的設定和劃分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根據什麼來劃分關鍵能力的等級是個技術難題。經驗證明,透過對其外圍因素的難易程度或複雜程度的分析,可比較明顯地區分出能力要素的等級。為此,需要將分析重點從能力要素本身轉向能力活動的物件、範圍、工作條件和可利用的資源等方面。因此,為了更明確地區分標準等級,一方面要求對關鍵能力標準結構中的“能力要求”部分,透過對工作活動範圍等因素的限定來說明差別,另一方面,也要求在“相關知識”、“工作活動”和“考核指導”等部分裡儘可能地體現標準等級的'差距,以提高關鍵能力標準的可操作性。

  考評證據的確定考分決定考生的一切,這是傳統考試體制的弊端。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應採用所有可證明考生能力的證據,包括考分。但在實際工作中,哪些證據可以採用,如何保證證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在技術上和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難度。參照英國的成功做法,可把考評員的觀察作為考核依據的第一選擇,同時也建議採用其他證據,如第三方的證明,以及考生在學習和實習過程中所做出的成果和表現等。但實施這種方法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現場考評和督考制度以及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

  重視職業教育關鍵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從我國職業教育關鍵能力研究現狀來看,目前在這方面還非常薄弱,如在關鍵能力的培養目標、培養策略、課程建設和培養效果評價等方面都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加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內容的研究雖然在職業教育中培養關鍵能力已經在世界各個國家展開,但由於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不同,各國對關鍵能力有不同的認識。我國應根據本國的教育現狀、勞動者現狀及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確定及適時調整我國職業教育中關鍵能力的具體內容。在研究中應突出以下內容:一是關鍵能力內容的超前性。由於產品更新週期縮短,市場需求變化多樣,勞動力市場越來越不穩定,所以,核心能力應該強調當前勞動者的職業變化或年齡增長所需的新內容。二是關鍵能力的內容表述應具有精確性。根據核心能力的培養目標,必須對關鍵能力的內容進行準確的表述。每一項能力應該分解成若干能力要素,用科學準確的語言對每一項能力和能力要素進行描述,力求精準。三是關鍵能力的內容應具有可操作性。對關鍵能力的內容要求和標準應採用功能分析法,即關鍵能力內容應根據模擬情境或實際工作確定,必須使能力透過實際操作或表現展現出來,才具有實際的意義。

  加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培養目標的研究應根據我國實際教育狀況和經濟發展形勢及勞動者的需要來確定科學而有效的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培養目標。恰當的關鍵能力培養目標描述是進行能力培養和評價的關鍵,它能保證不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對這個能力目標和標準有一個統一的理解和認識,使參加評估的人員有“法”可依。

  加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目前來看,世界各國在關鍵能力培養上主要採取三種策略,即整體策略、基礎策略和滲透策略。由於我國對關鍵能力的研究還不成熟、現存多種型別的職業教育形式,所以,我們在研究培養策略時應根據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和各類學校的教學特點,選擇合適的培養策略,這樣才能在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實現全面培養關鍵能力的戰略目標。

  加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課程建設的研究目前,整個世界的關鍵能力課程建設都還有待提高,我國在這方面更顯不足。目前,我國在培訓試點中用到的關鍵能力課程培訓教材大多是參照國外一些經驗而編寫的,具體實施效果如何還有待考評。目前,對關鍵能力課程理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學層面,如何把它應用到職業教育實踐中去還面臨許多問題。如關鍵能力課程對教學條件的要求是什麼、如何評價和管理關鍵能力課程、根據什麼來評價關鍵能力課程、關鍵能力課程應占整個職業教育課程的比例等等,都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加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培養效果評價的研究現在,我國試用的職業關鍵能力標準體系雖然經過專家和學者的精心研究和設計,但其評價科學性和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首先,從關鍵能力標準的制定到評價應建立一個開放的評價系統。這就應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關鍵能力的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應以職業領域需求為導向,積極吸收企業和行業參與制定,而不應僅僅只由教育部門獨自開發。二是關鍵能力評價體系應該是立體的。這個評價體系橫向應由學校、家庭和企業組成,縱向應由學生、教師和上級督導部門組成。其次,注重“證據”考核。由於職業能力包含多種維度,關鍵能力隱藏在多種外部表現的背後,所以,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多項觀察、評估和測試分析,才是科學的評價方法。因此,“證據”考核在關鍵能力考核評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透過模擬工作情景所取得的成績即“證據”來進行的評價,應該是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有效考察。

  總之,職業教育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對現代生產和社會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培養學生關鍵能力是當代職業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在大力提倡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採取多方面措施,加強對職業教育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愈顯重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