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對痛風患者的影響論文

自我管理教育對痛風患者的影響論文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痛風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痛風遷延不愈,反覆發作,難以根治,對患者生活、工作等有嚴重影響,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透過對痛風患者進行飲食、運動指導及藥物治療,可完全控制痛風急性發作,阻止病情加重和發展,逐步改善體內嘌呤代謝,降低血中尿酸的濃度,減少其沉積,防止併發症。因此做好痛風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是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避免痛風急性發作的重要內容。為此,筆者所在科室對76例痛風患者進行了系統性自我管理教育,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1物件與方法

  1.1研究物件選擇2010-05 - 2013-12在我科療養的痛風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溼病協會制定的痛風診斷標準。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33-76歲,平均(57.6±6.2歲);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36-78歲,平均(59.3±5.9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及職業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

  1.2.1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組。由具備專業自我管理知識的護±組成自我管理教育小組,指導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1.2.2自我管理教育形式開展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如一對一個體化宣教、多媒體集體授課、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等,講解堅持科學的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及家屬瞭解相關的自我管理知識,鼓勵患者間相互交流。出院患者發放聯絡卡、開展電話隨訪及諮詢活動,讓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

  1.2.3自我管理教育的內容

  1.2.3.1痛風的疾病知識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如疾病程度、文化水平等講解痛風的病因、急性發作的誘因、臨床表現、治療要點及預後等。

  1.2.3.2飲食指導飲食應清淡、易消化,避免進食動物內臟、海鮮、肉類、豆類等含嘌呤高的食物,不食用刺激性調味品,勿飲酒,指導患者進食鹼性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以減少尿酸鹽結晶的.沉積。每天至少飲2 000ml水,以便於尿酸排洩。

  1.2.3.3休息與活動急性發作時要絕對臥床,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負重,區域性制動,直至疼痛緩解後72 h方可恢復活動。間歇期和慢性期應適當休息,加強功能鍛鍊,避免過度勞累。若運動後關節疼痛超過1-2h應暫停此項運動。禁止長時間持續重體力勞動,交替完成輕、重不同的工作。經常改變姿勢,保持受累關節舒適。活動時儘量用大肌群,若關節腫痛,儘量避免其活動。

  1.2.3.4服藥知識的宣教良好的用藥依從性是有效控制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和減少併發症的關鍵。應告知患者堅持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並教會患者觀察藥物療效,及時處理不良反應。

  1.2.3.5病情觀察觀察關節疼痛的部位、性質及間隔時問,有無午夜因劇痛而驚醒等;觀察受累關節有無紅腫熱和功能障礙;觀察有無暴飲暴食、飲酒、過度疲勞、受涼、潮溼、精神緊張、關節扭傷等痛風關節炎的誘發因素;有無痛風石體徵,結石的部位有無潰破,有無症狀。

  1.3評價指標採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在出院前1d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遵醫服藥、病情監測。

  2討論

  實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滿足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需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透過對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理解程度,讓患者知道痛風雖不能徹底根治,但透過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科學用藥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觀察組患者在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遵醫服藥、病情監測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於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0.01)。說明對痛風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增強其自我保健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從而提高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實施自我管理教育極大地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其主觀參與意識。透過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調動了患者主觀能動性,使患者透過自身來增進健康、監管自身疾病症狀、降低疾病對自身功能的影響,從而提高了患者健康意識,對消除不良心理具有積極作用。

  實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於控制痛風的急性發作。透過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增加了痛風有關知識後,對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等方面可進行主動的自我調控,從而達到控制痛風急性發作的目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