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步態的影響研究論文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步態的影響研究論文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有許多老年人在公園或者廣場運用二十四的簡化太極拳進行鍛鍊。那麼二十四式太極拳對老年人的步態有何影響,本文就太極拳的作用,採用實驗法、數理統計法對24個老年人進行試驗觀察。並透過資料得出相應的結論:透過練習二十四式太極拳的老年人的步態一致性更高,偏差小;透過練習二十四式太極拳的老年人的步態更加穩健;經常鍛鍊二十四式太極拳有利於老年人的下肢健康。

  關鍵詞:二十四式太極拳;老年人;一致性

  1 研究物件和方法

  1.1實驗物件

  某小區24名沒有學習過太極拳的老人。

  1.2 研究物件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步態的影響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實驗法

  1.3.2 數理統計法

  2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分析

  根據實驗設計,將找到的24名經常鍛鍊的老年人,但是都不會太極拳的老年人進行分組。進行隨機分組的方法,但是前期還是要檢測步態的差異性,基本上符合實驗的標準,然後將實驗組進行太極拳的學習。然後開始太極拳鍛鍊。

  表12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步態各項指標影響的差異

  訓練前訓練後

  指標 實驗組 對照組 實驗組 對照組

  平均步頻(c/s) 0.89±0.21 0.91±0.111.02±0.23 0.97±0.13

  分數 79.23±9.52 82.41±6.2399.25±6.45 96.13±6.35

  右腳步長(cm) 46.47±5.1249.29±3.1366.36±6.16 62.32±4.12

  左腳步長(cm) 49.49±6.11 51.51±5.1467.67±8.13 64.24±5.13

  右腳支撐時間(%) 46.68±3.37 46.72±3.1247.52±3.68 47.22±3.23

  左腳支撐時間(%) 53.35±3.56 53.24±3.3552.56±3.78 52.63±3.56

  右腳相關變異(%) 27.34±10.03 27.43±27.2426.53±11.32 26.5811.23

  左腳相關變異(%) 29.96±11.18 29.92±9.2327.13±9.91 27.79±9.34

  24名老年人,先進行前期的隨機分組,得出基本上相同的指標,然後分別將24名老年人分為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太極拳的訓練,透過六個月訓練後進行步頻,左右腳步長,左右腳支撐時間,左右腳相關變異的`測量,透過測量進行統計分析,整理資料,得出如表1 的資料。可以透過表1 看出,透過六個月的太極拳鍛鍊實驗組比對照組的各項步態指標都有明顯的差異。實驗組在平均步頻上改變的是比較多,這說明步速加快。實驗組老年人在鍛鍊的步態指標變化中,分數呈顯著性差異,平均步頻、左右腳步長指標未表現出顯著性差異但數值增大,表明在經過太極拳的鍛鍊後,老年人的下肢力量會增強,而且會使身體更加平衡,透過六個月鍛鍊太極拳老年人的柔韌素質也有一定的提高,老年人的關節周圍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比對照組的更加好,實驗組的關節的運動幅度比對照組的大,在對照組中可以看到步態的幅度小,說明在不進行太極拳的運動的時候關節活動範圍比較小。然而關節的幅度的大小直接決定老年人的步長的大小,實驗組太極拳練習者透過練習可以增大關節活動度,因為在進行太極拳的準備活動和進行每一式打拳的過程中,太極拳的練習者經常會做出下肢拉伸或者下蹲的動作,這樣練習者長期的太極拳鍛鍊便可以使老年人仍然保持較好的關節活動幅度。所以在從步態中觀察到太極拳鍛鍊者步長明顯優於對照組。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透過實驗可有看出長期進行太極拳鍛鍊能夠很好的提高老年人關節活動度並且可以很好的增強老年人下肢腿部和核心腰腹部的肌肉力量,透過練習太極拳還可以很好的改善老年人在前後左右方向上對身體平衡的控制能力,從而提高老年人步態穩定性和步子的幅度,這些都是太極拳鍛鍊改善老年人關節活動度和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機制之一。太極拳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動作簡單易學,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調節氣血,可以使得血氣舒緩流暢,鍛鍊的功效顯著,太極拳的鍛鍊比較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老年人的健身要求,同時對場地及天氣等其他因素要求較低,適宜作為老年人增強平衡功能及預防跌倒損傷的健身專案之一。

  參考文獻:

  [1] 陳君,石鳳英等.預測老年人跌倒危險的平衡和步態功能性評定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04,19(9):713-714.

  [2] 劉瑞峰,袁月.社群老年人健身方式的調查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4,1(23):15-17.

  [3] 姚保龍,蔣小毛,霍文景等.長期活動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誌,2005,27(9):571-572.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