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與激勵方法論文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與激勵方法論文
摘要:民辦高職院校由於生源質量、學校條件、就業競爭力等特點,在教學、學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具有特殊性。以西安思源學院為例,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探討適合高職類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尋找有效激勵學生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定位;管理;激勵
國家對民辦院校的投入遠不如公辦院校,其發展也不如公辦院校,加之社會、家庭長期以來對高職院校的錯誤認識,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遇到更多的曲折,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對此,應從糾正學生與家長對大專、高職教育的看法,以及教學改革、課程設定、學生管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當前高職類學生思想迷茫、學習動力不足、紀律散漫、就業競爭力差等現狀,從而改變整個大專、高職類院校的精神風貌,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
一、幫助學生重建信心
長期以來,高考被認為是人生的第一場博弈,而高職學生由於在這一場博弈中結果不太理想,從此被貼上了“失敗者”的標籤,使他們對未來的競爭失去信心,選擇的大學更多是出於無奈,難免對大學生活抱混日子的態度。對此,輔導員應透過公開課對新生進行積極引導,向新生闡述高考只是實現教育公平分配的一種手段,不是鑑別優劣的標準,也不是學生學習的目的。進入高職院校,並不意味著自身不優秀,更不等於失去成功的機會。透過講解本校一些成功的例子,或邀請優秀校友做講座,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自己的選擇並沒有錯。引導學生重新定位自我,重新發展自己。對於改變較緩慢者,採取個別談話的方式,促其轉變觀點,積極調整心態,讓他們覺得在這裡學習有希望。
二、強化學生紀律意識
目前,我校的課堂缺勤現象較嚴重,學生自律性差。對此,學校首先要加強管理,採取制度管理與學生自治相結合,正面激勵與負面懲罰相結合的措施,制定細緻的校規、班規,加強考勤。每堂課做考勤,要求學生自我考勤。上課紀律以學生相互監督、班幹監督為主,輔導員、上課教師監督為輔。有條件的應增加輔導員的配置,可讓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或兼職輔導員,充實學生工作隊伍。實行班幹輪換制,讓大部分上進的學生都有機會擔任班幹,且每個人擔負起紀律管理的一部分責任,利用律他的機會律己,達到人人自律。另外,學校教務部門可設紀律督導員,努力幫助學生培養自覺性。雖然大學生個體意識較強,過多的管束會讓他們覺得不自在,但過於放縱會使學習生活秩序失控。對於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只有加強管束,同時給紀律好的學生充分的自由,在對比之下,使其認識到,只有遵守紀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從而形成一種良性迴圈的紀律管理模式。此外,要充實課外活動。我校學生自律性差,生活散漫,集中精力聽課不是他們的愛好,但好動活潑是他們的專長。參加體育比賽、文藝表演既可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贏得喝彩,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搗亂惹事”的機會。
三、改進教學方法
我校學生由於中學階段基礎較差,進入大學要面對新課程,理解概念頗有難度,課堂積極性不高,不願獨立思考問題,消極應付考試,學習非常被動。而自主學習是大學生基本素養和獲取知識的最主要手段。要改善這種現狀,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減少理論課時,增加實踐學時。壓縮專業基礎課,開設職業技能課,為學生進入社會的職業資格考試做準備。其次,教學方法上,儘量實現多媒體教學,採用立體形象的圖片、影片代替刻板枯燥的板書、公式,將學生的興趣吸引到課堂上來,然後才是對知識的傳授。儘量讓學生接觸實物,充分發揮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再次,要減少概念題、簡答題、名詞解釋題等死記硬背式的閉卷考試,採用學生自命題、課程答辯、課程設計、提交成果、調研報告等考查方式[1]。此外,我校學生對專業目標的`定位不明確。對此,學校教務部門應增加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考試等與社會需求接軌的培訓。將此類培訓、考試的成績計入學分。
四、改進激勵措施
民辦院校有很多學生自身具備很好的潛力,他們的天賦並不比重點大學的學生差,只是由於種種原因長期被貶低、被忽視,在家庭缺乏關愛,在學校缺少鼓勵,這使得偶爾的一次鼓勵顯得尤為珍貴,精神動力一旦被激發,就會煥發出巨大的能量。在課堂上,教師應儘可能地抓住每一次機會去表揚他們。如提出一些容易理解、無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創造性地回答,抓住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認真點評,然後給予表揚,使學生樂於答問,樂於展示自己的見解。有部分學生由於長期被貶低,自尊心不強,對批評有很強的免疫力。對於這類學生,可進行正向激勵,不批評差的,只表揚優的。當批評變得很罕見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受到批評的情況有多麼嚴重。
五、結語
針對高職類學生思想迷茫、基礎薄弱、自律性差等特點,高職院校的管理部門應在思想上努力幫助其重新定位自我,豎立信心;在教學上要調整課程設定,與社會職業需求無縫接軌,採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學生管理上應細化獎懲機制,採取多重激勵方法,用豐富的文體活動充實學生的業餘時間。
參考文獻:
[1]陳仕光.大學課程考試學生自命題方法與意義探討[J].中國科技教育,2012(3):64-65.
作者:王翠萍 陳仕光 單位:西安思源學院經貿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