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如何促進“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論文

淺論如何促進“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論文

  題目: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摘要:“混凝土結構”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中的必修課程, 是一項基礎性和專業性較強的課程, 重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和獨立思考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為了能夠滿足當前教育的發展要求, 需要對課程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設計, 以混凝土結構系列課程改革為背景, 將提高教學質量為基礎,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 提升課程改革效果。本文以“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 為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 課程設計; 實踐教學;

  “混凝土結構”課程作為一項實踐性教育課程, 課程設計內容包括課程設計、課程實驗及認識實習等教學環節, 要求學生將課程設計作為主要的課程實踐內容, 重在培養學生課程理解及掌握能力, 確保能夠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應用。近年來, 在教育改革實施的背景下,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得到了師生的重視,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模式, 加強課程改革, 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

  一“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具體內容

  (一)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教學特點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施工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 也是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化課程。混凝土結構理論知識及計算方法是建立在前人實踐及構件效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存在計算方法規律性差及理論知識理論性不強等現象, 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 實踐機會較少, 不能很好的理解各種構件的計算原理及受力機理。因此, 加大對混凝土理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成為現階段混凝土結構理論課程中的重要內容。

  (二)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教學目標

  “混凝土結構”課程將“重實踐、強能力、實基礎和突特色”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 注重培養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要致力於為學生提供提升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機會, 加強學生對混凝土結構理論的瞭解, 深刻的瞭解到混凝土結構設計內容, 能夠透過混凝土結構理論知識解決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1]。

  二“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實習階段教學實踐性不夠

  實習階段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 有助於夯實學生的專業知識, 提升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為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分析問題提供渠道。但是目前“混凝土結構”課程在教學設計過程中, 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處於教師講和學生聽狀態, 大多數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由教師來完成, 例如鋼筋製作、混凝土澆築、貼應變片及鋼筋綁紮工作, 嚴重影響著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提升。並且學生沒有參與到設計方案的製作中來, 大多數設計方案主要由教師來完成, 學生不能體驗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影響著學生實驗課程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僅是按照教師的指導來完成教學內容,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無法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

  (二) 對實習課程的重視力度不夠

  加強對實習環節的認識, 主要是將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 提升學生的'土木工程課程學習興趣, 強化學生對土木工程施工結構及建築基本概念的理解。透過對目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解可知, 大多數學生存在對實習課程不重視情況, 學習態度不端正, 實習積極性不高, 實習課程的大部分內容主要由專業的人員負責, 教師自身掌握的專業性經驗較為欠缺, 無法針對課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學生積極進行溝通和探討。並且在實習現場缺乏技術人員的指導, 導致實習的內容存在不全面, 實習重點不突出等現象。並且選擇的實習場所大多是臨時才確定的, 導致實訓地與實習的內容常出現不相符現象, 很難找到與課程內容相一致的實訓基地[2]。

  (三) 教學設計安排不周到

  當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中在教學設計中存在安排不周到現象, 學生不熟悉混凝土結構方案制定、載荷導算、配筋設計及內力分析等內容, 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工程結構設計訓練方案, 無法全面的掌控結構設計的步驟、方法及設計要點。並且實訓指導教師的數量存在嚴重的不足, 不能針對學生在實踐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嚴重影響課程設計質量及設計效果。課程設計存在重點不突出、題目單一化, 抄襲現象嚴重等情況。

  三促進“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 提升對實習環節的重視, 豐富實習階段教學內容

  在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進行設計時, 要提升學生對實習環節的重視程度, 使學生認識到總體到區域性、從構造到施工的整體教學內容, 強化學生對混凝土結構相關知識的瞭解, 將知識上升到實踐層面, 使學生從前對知識的感性認識逐漸向理性認識方面轉化。學校要與本地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加強精品課程建設, 建立課程實訓基地, 定期帶領學生到實訓基地參與課程實踐訓練, 提升學生的課程實踐能力。在實習過程中, 教師要充當引導者, 在實訓基地對學生進行現場教學, 針對學生不理解的問題, 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使學生了解到鋼筋混凝土的配筋方式、構件截面尺寸及構造要求等內容,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達到鞏固知識, 提升動手能力的目的。

  (二) 促進實習教學模式轉變, 提高實習課程教學水平

  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對學生認知混凝土構件進行積極的引導, 使學生掌握混凝土的破壞特徵及受力肌理, 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擺脫以前的教學模式, 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將學生分成小組, 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內容要與課程內容相一致, 確保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去, 教師要承擔引導者的重任, 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混凝土構件設計中來, 構件設計的內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材料選擇、鋼筋長度及配置圖繪製等, 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貼應變片、鋼筋骨架製作、混凝土澆築及支模工作中來, 對實驗方案進行分析, 對實驗結果進行整理。透過開展“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工作, 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為學生構建了系統的實驗技能訓練課程, 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及基礎內容的理解。

  (三) 豐富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 開拓學生視野

  在進行“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內容設計中, 要為學生參與課程設計提供途徑, 學生可以自主進行選題, 有效避免了學生選題存在重複性, 豐富了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 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教師鼓勵學生在進行施工圖設計時, 要加大對結構設計軟體的應用。將軟體課程設計作為課堂授課的重要環節, 加深了學生對剛學過知識的瞭解, 教師參與到課程指導上來, 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需求, 自行選擇授課教師。在課程考核方式上, 考核分數由平時成績、評閱成績和答辯成績三部分內容組成, 對學生的考核更具完善性。為了充分了解課程設計的總體情況, 主要是採用指導教師互評的方式, 每位指導教師對其他教師的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具備一票否決答題權的權利。而在過程管理中, 指導教師承擔平時成績的給定, 指導教師在出具指導意見後要簽字[3]。

  四結語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實踐性較強, 需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計劃, 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透過對目前“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的設計情況上來看, 存在實習階段教學實踐性不夠、對實習課程的重視力度不夠、教學設計安排不周到等情況, 影響著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在“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教學改革中, 要提升對實習環節的重視, 豐富實習階段教學內容、促進實習教學模式轉變, 提高實習課程教學水平、豐富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 開拓學生視野, 確保教學設計內容與課程實踐內容緊密的結合起來, 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利用能力, 提升“混凝土結構”實踐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6, (10) :104-106.

  [2]宋巖.基於卓越工程師計劃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3, (12) :83-84+87.

  [3]秦力, 魏春明, 劉士彬.“混凝土結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 2013, (01) :152-15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