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程裝置物資管理問題和方法論文
國際工程裝置物資管理問題和方法論文
摘要: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的背景下,我國大量的建築施工企業正積極開拓國際工程專案市場,並已承接了越來越多的對外承包及援建專案。中國電建承建的專案主要位於南亞、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的物資十分匱乏,物流運輸也還相對落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就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裝置物資的管理。以斯里蘭卡K壩專案為例,結合自身在對裝置物資管理工作中的親身經歷,簡要論述國際工程專案中,裝置物資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和應對方法。
1裝置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由於國際市場裝置物資價格波動較大,在進行裝置物資採購前需要提前瞭解市場價格,調整採購策略,市場價格的波動對裝置物資採購價格的把控和採購數量的確定帶來了一定的風險[1]。典型的例子是近期鋼材價格波動較大,鋼筋價格持續上漲,但是對於鋼筋的採購既要綜合考慮滿足現場施工進度的需要,又要充分考慮鋼筋採購對專案部資金佔用的影響,應針對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進行分批次採購,而不能盲目為了規避價格波動的影響而一次性採購大量鋼筋,造成庫存過大,資金積壓。在工程專案投入中,裝置物資的投入在整個投入中佔有較大比重,價格的波動,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會造成專案工程的材料成本的變化,對整個專案的造價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影響了工程的效益和企業的利潤。因此,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是國際工程施工需要進行重點的控制的風險之一。
1.2對專案所在地市場不熟悉,制約採購時間
在國際工程中,裝置物資供應市場與國內有著較大的差別,裝置物資的供應鏈以及常用的裝置物資型號規格都與國內有著很大的不同[2],因此,對專案所在地裝置和材料市場不熟悉,會耗費大量的採購時間,還未必能採購到需要的裝置物資,從而對現場施工造成一定的影響。如,現場經常需要採購五金、工具、配件等常用材料,如果對專案所在地裝置和材料市場不熟悉,不掌握常用材料的供貨商或者供貨地點等情況,在實施採購的過程中就會因為盲目尋找,而不能及時將現場需要的物資按要求採購到位,影響了現場的施工。同時,對價格行情把握不準確,也會造成採購成本的增加。
1.3對裝置物資型號規格和標準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了採購和管理的難度
對工程專案的'施工裝置和常用物資材料的熟悉程度,是裝置物資管理人員在進行裝置物資管理和採購過程中實現工作成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在國際工程專案中,專案所在國家採用的標準和命名的習慣都不一樣,如材料的尺寸,在我國是以國標作為標準,而有些國家採用的標準是英標等標準。在裝置物資採購和管理工作中,對裝置和材料的不熟悉,對專案所在地標準習慣的不瞭解,在很大程度上會給裝置物資的採購和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是影響裝置物資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對裝置和材料不熟悉,很可能會出現對採購計劃中所列的裝置物資無從下手進行採購的情況,或者即使藉助圖片將裝置物資採購到位了,因為對用途和功能不清楚,就會出現採購到的裝置和物資無法用於現場施工或者勉強能使用,但是達不到最佳效果的情況;不熟悉裝置和物資,對裝置和物資的管理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雖然知道現場人員需要領用的裝置材料和配件的名稱,但不知道實物是哪一種,因此無法向現場施工人員正確提供所需要的材料,或者見到實物卻不知道是什麼裝置或材料,不清楚如何歸類,從而無法正確開具領料單據的情況。
1.4裝置物資等材料的質量,對裝置物資管理造成的影響
國際工程專案的裝置物資採購,是一項技術性強,程式複雜的工作。如果採購人員不熟悉施工合同技術條款對裝置或材料的技術性能和質量標準等的要求,在採購過程中就會造成失誤,同時,供貨商提供的裝置或材料質量不合格,或者不符合監理業主有關要求,不能在工程中使用。在採購過程中,如果採購到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裝置物資,輕者會導致部份工程不達標[3],重者將直接影響到工程專案的質量、工期,給專案部造成經濟損失,降低專案部的信譽。
1.5供貨商信譽的好壞,對採購的效率有直接的影響
一個信譽良好的供貨商,對採購和管理的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4]。受斯里蘭卡國情和國民習慣的影響,部份供貨商信譽不良,時間觀念較差,比如:斯里蘭卡當地有部份信譽不良的供貨商,當向他們訂貨採購物資材料時,供貨商承諾一天或兩天內會送貨,結果往往需要四五天甚至一週時間才會送貨,而且不能送貨也不提前告知,當向他們詢問不送貨的原因時,他們又總會有很多客觀理由。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是現場急需使用的物資材料,就會直接影響到現場的生產和施工進度。
1.6對裝置物資進口相關政策瞭解不夠,未按要求進口,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裝置物資進口的相關政策、貨物進口審批及清關流程瞭解不夠,未按要求進口裝置物資,會給專案部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K壩專案部,根據施工合同和貨物進口相關政策,進口裝置物資時,每一項都需要有對應的業主頒發的進口許可,對於進口特殊的有限制的裝置物資,需要先獲得有關部門批准,才能辦理清關手續。缺少一項許可或者一步手續,都有可能使貨物遭遇滯港或是被罰款的情況。比如:進口對講機,需要先獲得電信管理委員會的許可,進口雜油,需要先獲得石油公司的許可,等等。斯里蘭卡K壩專案分包商就曾因為不瞭解相關政策,在進口對講機時,未取得電信管理委員會的許可,清關過程遭遇海關檢查,扣留對講機的情況。
2對裝置物資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應對方法
2.1將價格鎖定在某一範圍內
針對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與供貨商簽訂框架協議[5]。與供貨商簽訂階段性的採購合同以鎖定價格,避免價格上浮時對專案的生產造成影響,這是規避價格上漲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例如,K壩專案部就曾與鋼筋供貨商簽訂採購協議,訂購一定數量的鋼筋,在執行過程中以實際需求分批次交貨到現場。在合同訂貨數量內的鋼筋價格上漲不超過5%時,供貨商仍按原價格向專案部提供鋼筋,超過5%時,雙方再進行協商,這一措施,為專案部節約了不少成本。
2.2全方位多渠道的瞭解專案所在地的裝置及物資市場情況
深入施工現場,掌握現場需求,全面瞭解常用的施工裝置和物資、零配件的種類、規格及消耗水平,根據不同的裝置和物資,有針對性地,以不同的方式對周邊市場進行了解,及時收集及掌握相關的市場資訊,這樣,在採購過程中做到有的放失,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經常進行供應商的調查,直接到供貨商的店鋪實地進行走訪、採購和洽談,掌握各家店鋪銷售的材料種類、價格水平資訊,並將供貨商電話等聯絡方式分類進行歸類,以便日後查詢和聯絡;也可以充分利用網路,上網查詢不同的材料供貨商,讓供貨商提供材料資訊和報價,必要時提供樣品,根據價格和材料質量,擇優進行採購;還可以向附近施工單位進行諮詢,共享供應商資源,統一進行商談,避免對市場不瞭解而盲目找尋供貨商的情況。
2.3對照實物,熟悉常用裝置和材料
作為一名裝置物資管理人員,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瞭解當地國家的標準習慣。熟悉常用的裝置、物資和配件是裝置物資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對裝置和材料的熟悉程度,直接影響到對裝置物資管理的好壞,而熟悉裝置和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照實物進行記憶,對常用但是自己又不熟悉的裝置、物資和配件,可以到倉庫和施工現場檢視,同時將實物以照片的形式儲存,並以中英文命名,日積月累,對裝置、物資和配件的熟悉程度會有很大的提高。
2.4瞭解常用裝置的用途
常用物資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掌握簡單的檢驗和判定材料質量好壞的標準和方法作為一名裝置物資管理人員,除了做好日常的採購詢比價工作以外,還需要了解專案施工相關裝置的用途,物資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效能等主要指標,在採購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合同技術規範中對物資材料的材質效能等相關要求,比對供貨商報價中所提供材料的技術引數;必要時,要求供貨商提供樣品,進行相關的試驗;對用於工程實體的主要材料,需要供貨商提供生產廠家資質、材料樣品的材質證明、試驗證明等資料,並報監理審批;由於當地市場所限,對不能提供完全滿足技術條款要求的材料,讓供貨商提交上述資料及樣品試驗外,需對照技術條款和規範,進行論證後,選擇滿足實際要求的物資材料,並報業主監主等相關單位進行審批。只有符合規範要求或滿足現場實際要求的材料,才能實施採購,只有質量符合要求,價格合理的材料[6],也才能最大程度的滿足現場的施工需要。
2.5加大對供貨商的管理力度,拓寬同類物資材料供貨商的範圍
為了避免不講信譽的供貨商給採購帶來的影響,專案部除了按管理程式要求進行供方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外[7],還需要積極拓寬供貨商範圍,對同一材料的供貨商,儘可能的選擇3家或3家以上作為合格供應商,採購過程中進行詢價比家,用“貨比三家,擇優採購”的原則進行選擇,對於信譽好的供貨商,相互間建立並保持長期合作的意向,並在資金的穩定性上給予保障。經常性的對供貨商進行評測,定期開展供貨商評價,建立供貨商等級,實行優勝劣汰制度,對於個別信譽差的供貨商,可以警告、暫時或者永久性取消其供貨資格。
2.6加強與清關代理的溝通,查閱海關網站相關資訊,全面瞭解裝置物資進口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嚴格按照要求進口裝置物資
在斯里蘭卡,進口裝置物資的前提條件是要有業主頒發的進口許可,在取得業主進口許可,且進口數量不能超出業主批覆的條件下,才能進行進口,對於部份有特殊限制性進口的裝置物資,還要獲得有關部門的批覆。為此,裝置物資管理人員平時應加強與清關代理的溝通,查閱和學習斯里蘭卡海關網站的相關知識,全面瞭解裝置物資進口的相關政策,嚴格按照有關政策進行進口。斯里蘭卡K壩專案吸取分包商無業主許可進口對講機的經驗教訓,在第2次進口提供給監理業主使用的對講機之前,透過監理工程師和業主的一步步指導,完成了向電信部門申請進口對講機的所有程式,順利的取得了電信管理委員會進口對講機的許可,按斯里蘭卡海關有關規定進口了對講機。
3結語
國際工程專案中裝置物資管理方面出現和麵臨的問題比國內專案複雜得多,只有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和研究,逐一解決和改進,並結合海外工程專案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採取多種策略進行靈活處理應對,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田昌奇.施工企業物資採購風險之我見[J].鐵路採購與物流,2011(4).
[2]謝坤,唐文哲,漆大山,等.基於供應鏈一體化的國際工程EPC專案採購管理研究[J].專案管理技術,2013,8(11):8.
[3]劉培.國際工程物資採購和管理風險分析與對策[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4(5).
[4]王晶.淺析供應商關係管理[J].管理觀察,2015(5).
[5]穆冬莉.框架協議採購在物資供應工作中的應用[J].管理觀察,2014,4(17).
[6]劉宏.保證進貨材料的質量和控制採購萬古的上升[J].電子質量,2005(4):34-35.
[7]於文雲.規範物資管理 提高建設公司效益[J].河南化工,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