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網路創業自我效能感與創業意向的關係研究論文
大學生社會網路創業自我效能感與創業意向的關係研究論文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目的意義
1.1.1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化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經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繁榮時期。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打造"創業型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健康可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創業活動,而我國青年大學生群體想要在知識經濟時代,將自身擁有的知識資本,投入時間、精為轉換為產出,就要摂除擬棄陳舊的就業觀念和不良的就業心態,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充分利用自己的社會網路資源,汲取他們的業務管理的經驗、技巧和能力,增強自主創業的信心,學會發現並抓住發展機會,建立企業,推動經濟發展,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因此本文結合所學專業和研究方向對大學生創業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研究者分別從創業者個體特質、創業背景、社會資本等方面探討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創業是個體獲取資訊,整合資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創業個體需要廣泛依賴其自身的社會網路。研究發現個體在創業過程各種創業資訊和資源來源於其所在的社會網路,社會網路在大部分成功創業個體創業過程中產生重要影響。
社會網路研究主要關注個體在社會網路中的資訊交換和資源共享,但是關於社會網路對個體的心理特質,特別是對創業自我效能感影響的研究甚少。而在創業自我效能感研究中,Bandura認為在社會網路中資訊和資源獲取的難易程度,不僅會導致個體對其自身創業能力的認知偏差,更會影響其對創新效能、對機會的識別、風險的容忍程度、關係協調感,進而影響個體創業意向和創業行為。
綜上所述,本文選擇我國大學生社會網路為自變數,創業自我效能感為中介變數,創業意向為因變數,研究我國大學生社會網路、創業自我效能感和創業意向之間的關係。
.............................
1.2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1.2.1研究內容
我國對創業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個體行為特徵和創業過程,對創業意向的相關研究還處於"萬里長征第一步"。已有研究文獻表明;創業主體社會網路對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較少,將創業主體的社會網路與創業自我效能感結合起來探討創業意向影響的相關實證研究更加匱乏。本文以此為契機,針對社會網路如何影響創業意向,引入創業自我效能感為中介變數,試圖開啟創業自我效能感在在三者作用機理中的黑箱。本文旨在研究在校大學生群體創業自我效能感對社會網路和創業意向的影響機理。
1.2.2結構安排
本文主體結構共分為6章,如下:
第1章為緒論。本章主要以中國特色國情為研究背景,闡述本文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分析問題,提出研究問題,並對本文整體研究結構的劃分進行了解釋說明。
第2章為理論回顧和文獻闡述。針對本文提出的研究問題,分別闡述分析了社會網路的相關概念及測量維度、創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測量維度、創業意向的概念及測量,瞭解三者相關關係理論的研究現狀,試圖開啟創業自我效能感在H者作用機理中的黑箱,明確本文研究的方向。
第3章為理論模型與假設。本章依據上一章節相關的文獻研究和綜述,提出創業自我效能感對社會網路和創業意向的的作用機理,提出相關的研究假設,明確各變數資料來源,包括社會網路的度量、創業自我效能感的度量、創業意向的度量,最後構建了本文的結構方程模型。
第4章為實證結果分析。透過問卷發放,收集並整理調査樣本資料,對樣本的基本資訊做了描述性統計,對問卷變數做了描述性統計分析,並驗證了問卷的效度和信度,為第5章模型的驗證做鋪墊。
第5章為結構方程模型驗證。針對所得到得樣本資料,運用SPSS21.0及AMOS20.0統計軟體對文章提出的假設進行統計檢驗,驗證創業自我效能感對社會網路和創業意向的部分中介作用。
最後是本文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本章總結研究結論提出分析建議,並根據文章的研究結果和研究侷限提出對未來研究的深入規劃。
...........................
第2章理論分析與文獻綜述
2.1創業相關理論
對於創業的概念,多數研究者都認為創業是和各種創新行為相聯絡的,創業是企業建立、維持和發展以利潤為目標將新產品、新工藝、新組織和新市場組合有目的性的市場行為。也有學者認為創業是一個主動尋求機會或機遇,並藉此機遇將資源整合進而建立企業的動態過程。Daviidsson研究發現,創業過程是發現並抓住機遇,並建立或設立新組織、輸出新產品或新服務的過程,並在此過程初期構建其化會網路。陳震紅等認為創業是發現、把握潛在機會為最終消費者創造或増加價值的過程,此過程需要個體透過特定的組織形式在動態的時間和動態的環境中進行。周偉明和呂長春認為個體創造、塑造、識別並捕捉各種機會,利用自己的網路關係,創造未來增值的創業過程,發揮他們的智慧和才能。Timmons認為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創造、革新的基本能力,高超的商業技能、通盤的管理技巧、及充分的網路關係。
創業是一個獨立個體尋求機會,抓住機會,整合資源,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並承擔相應風險並獲取利潤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風險,風險由創業者自己承擔,這就要求創業者必須尋求共同承擔人或者分散風隱,最科學有效的方法是創業者付出時間、努力、財力,尋求相應的社會資本的投入,讓市場和社會承擔部分風險,創造新的產品或新的服務和新的價值,並得到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
2.2創業意向相關概念及理論
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青年群體,激發並瞭解大學生的創業意向是瞭解其創業行為的重中之重。創業意向研究在整個創業相關研究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有關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研究備受研究者青睞,毋庸置疑對個體創業意向的關注是探索該現象的前端研究。
作為目前在創業意向領域運用最廣泛、最可信的TPB和SEE模型兩者被大量的運用在實證研究當中。在這些模型中,個體創業意向的形成取決於感知創業可行性、感知創業渴求度以及感知創業行為傾向等前因變數。其中,感知創業可行性包含感知行為控制;感知創業渴求度包含感知行為態度和感知社會規範。同時,起到"移置作用"的意外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個體既有的慣性軌跡,誘發個體的創業行為。
創業意向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研究者著重探索的領域,創業意向是創業意願的決定因素。隨著學者對創業意向研究的深入,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意向研究愈加關注。個體心理特質對創業意向作用研究成果並不突出,在2007年後,關於個體的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圍繞個體所處的社會網路和背景因素集中呈現。
..........................
第3章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設...............18
3.1假設模型.............18
3.2研究假設...........18
第4章問卷及變數的資料分析............25
4.1各因素的描述性統計..............25
4.1.1性別分佈...............25
4.1.2學歷分佈..............25
第5章結構方程模型驗證..............33
5.1變數間的相關分析..............33
5.2結構方程模型驗證................34
第5章結構方程模型驗證
5.1變數間的相關分析
本文采用相關分析法來檢驗多個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變化規律,為後續的研究奠定基礎。相關分析用Person相關係數表示變數之間相關關係的強弱,相關係數的絕對值介於0-1之間,係數為正表示正相關,係數為負表示負相關。相關係數的絕對值介於0-0.2區間,表示兩變數相關性很弱;絕對值介於0.2-0.4區間,表示兩變數間相關性較弱;相關係數的絕對值介於0.4-0.6區間,表示兩變數呈中度相關;相關係數絕對值介於0.6-0.8區間,表示兩變數間的相關性較強;相關係數的絕對值介於0.8-1區間,表示兩變數間相關性很強。
.........................
結論與展望
現代社會是一個發展的、開放的時代,更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是創業創新的主力軍。現在存在的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創業意向較低,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業意向是推動創新創業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的研究為提高大學生創業意向及我國政府鼓勵雙創政策和太學的創業教育改革提供參考價值。
第一,本文透過對恃定群體大學生創業者進行研究,尋找其創業自我效能感、關係強度與創業意願之間關係的實證研究,印證了創業者的社會網路關係、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具有正向影響的結論,進一步揭示了創業者社會網路關係中所含的強關係與弱關係對創業意向的不同影響,分析了社會網路關係在大學生創業意向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產生的影響。
第二,本文印證了社會網路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顯著影響。大學生潛在創業者在構建社會網路強度,運用網路關係時,應該耐心積累,潛在創業者在較鬆散的弱關係維護過程中提高創業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將弱關係培植成強關係。我國在校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意向受到其所處的社會網路強度(強關係和弱關係)和網路規模的正向影響。Bloodgood研究提出家庭和社會支援系統能更好的幫助創業行為,大學生在讀期間應該不斷強化自己的強關係,例如老師、同院系同學、朋友等強關係增強大學生創業自信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大學生處在高校文化氛圍濃厚、創業資源豐富、創業機會集中地高校中更加容易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加創業比賽,並參加創業相關活動拓寬自己的社會網路,突破網路的侷限性,加強與弱關係的聯絡頻率,不斷將弱關係發展成有效的強關係,激發創業意願。
第本文印證了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創業意向具有顯著影響。創業自我效能感,包括關係協調效能感、機會識別效能感、創新效能感、風險承擔效能感的部分中介效應。但是大學生對創業效能感的敏感度在初期創業過程不高,而創業行為伴隨風險,擁有機會識別的預先資訊和機會認知能力才能快速識別機會,降低資訊
搜尋成本,並捕捉商機,減小在機會發現和開發過程中風險損失。在創業意向形成的過程中,大學生透過創業類的大賽或者教育培訓來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自我效能感的敏感度進而提高其創業意向。另一方面高校組織應適應變化,主動改革,積極尋求更加貼合實際的創業課程,支援和幫助大學生拓寬社會網路,增加網路節點,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濃郁的創業氛圍,增強創業自我效能感的發生的敏感。敏感度是成功創業者的水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