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曲棍球運動防守的現狀與發展論文

我國曲棍球運動防守的現狀與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2016年奧運會女曲比賽前八名比賽隊進行技術統計, 分析發現:各隊戰術佈置與防守方式變化上遠遠高於中國隊, 而我國女子曲棍球隊在防守的訓練及攻守辯證關係觀念上落後於世界強隊。

  關鍵詞:曲棍球; 防守; 陣型佈置; 分析; 研究; 討論;

  目前學術界對曲棍球運動的探討越來越多元化。國內外學者利用體育學中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等從曲棍球技術、戰術、體能和機能監控等多個方面開展研究。曲棍球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曲棍球專項體能訓練的研究;二是技術特點、技術訓練的研究;三是曲棍球機能監控相關研究;四是短角球技戰術特點研究;五是曲棍球比賽戰術分析研究。世界各支強隊在曲棍球進攻與防守的戰術分析與研究上越來越重視並越來越細化。技術進步、規則改變、科學體能訓練不斷影響著曲棍球戰術, 對世界高水平比賽資料的研究能夠進一步分析曲棍球的發展趨勢與規律, 對隊伍訓練的方向、思路起到資料和理論的支援。本文以女曲奧運會比賽資料統計為依據, 結合現階段國內曲棍球比賽狀況, 探討曲棍球的發展趨勢, 為我國曲棍球運動發展提供有益的建議和依據。

  一、曲棍球的防守

  集體球類專案的進攻與防守是永恆的討論話題, 但似乎進攻更令人津津樂道, 球員在比賽中對於進攻投入的熱情也往往大於防守。然而如果你開始認真研究球類比賽, 你會發現, 防守為取得比賽勝利作出的貢獻絲毫不亞於進攻, 曲棍球也是如此。曲棍球的防守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和佈置。

  首先, 單兵的防守技術、能力訓練。單兵防守技術大致有正、反手低重心壓桿防守, 正、反手高重心斷球防守, 捅球防守, 掃球防守, 追擊防守、搶身前斷球防守等。

  其次, 單兵防守意識。控防, 以拖慢對手進攻速度為目的, 不急於搶下球, 以不讓對手形成快速擺脫為目的或把對手引入、逼入一定區域的防守。就地反搶防守, 失去球權的瞬間, 最靠近球的隊員, 無條件實施單兵搶斷, 目的是不讓對手立刻組織起反擊和進攻。盯防, 以不讓對手主力隊員或威脅位置的球員拿球為目的的防守。

  再次, 配合防守。夾擊, 區域性2~3名球員將持球球員引入死角或視野受限區域後, 由球員控制有球員進行搶斷的防守。衝擊斷線防守, 在對手傳接的過程中, 高速接近即將接球的球員, 給予對手強大的心理壓力, 造成對手的技術失誤, 即使技術沒有失誤, 留給該球員的觀察時間極少, 造成該球員匆忙傳球或可傳球線路就一條甚至盲目傳球, 讓後側己方隊員有機會判斷出傳球路線進行搶斷。

  最後, 防守陣型的安排與體系的建立, 防守的理念。進攻有進攻陣型, 同樣防守也有防守陣型, 在防守陣型確定下來後, 防守的體系就是防守的原則明確、分工清晰。誰是第一、第二、第三道防線?每道防線具體的防守要求是什麼?怎麼防?對手進攻到不同的位置, 應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要拿出具體的防守要求, 制定防守的基本原則。

  二、我國曲棍球運動防守的現狀

  (一) 基礎的防守技術訓練少

  從基層的教練員訓練計劃, 甚至專業隊二線、一線隊伍的計劃可以看出, 教練員過於注重運、控、傳、接等技術訓練, 防守技術的訓練比重較小, 不是說運控、傳、接技術訓練不重要, 而是防守技術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不加以訓練?當然防守訓練有著訓練內容不好安排、訓練形式不好設計、訓練對手不易模仿等許多不利因素, 但只要勤于思考, 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關鍵還是在於觀念的更新與轉變。

  (二) 防守的要求不到位

  當然我們也會看到一些防守訓練, 但是在訓練內容、訓練形式、對抗強度等方面不盡如人意。教練員甚至出現明明是一節防守訓練課, 練著練著就開始指揮進攻去了, 漸漸的對防守不聞不問, 更談不上什麼要求。一次對抗下來更多的是對進攻者的點評, 很少將防守的要求講解到位。教練員一定要重視防守訓練, 特別是在隊員年齡較小的時候, 因為單兵防守是將來整體防守的基礎, 將來整體防守體系的建立是以單兵能力為基礎單元的。試想你建立了一套科學的防守體系, 但是單兵的防守能力薄弱, 那麼體現出來的是你的防守體系漏洞百出, 進而根本無法體現防守體系的科學性。所以, 我們要重視基礎單兵防守訓練並要求到位、講解到位, 讓隊員早點體會到防守的重要性, 為將來防守戰術及防守體系的建立打好基礎。所以一次對抗下來, 除了進攻, 我們也應該給予防守足夠多的資訊反饋。

  (三) 防守的區域性配合不重視

  透過對各運動隊調查發現, 防守的配合訓練在各個隊也是訓練難點之一。正確認識防守的配合起到決定性作用。運動員在配合防守的訓練過程中如果能採用先進的、正確的理念來指導訓練, 可以使運動員更加合理、快速地掌握配合技巧, 從而增強實戰能力。在隊員單兵防守能力提升起來以後, 我們對運動員的要求不能僅僅停留在單兵的要求下, 要要求他們學會配合, 告訴他們配合的重要性。防守的配合確實更加不好訓練、不好要求, 需要教練員有足夠的耐心, 空不到位, 再來;搶斷時機不對, 再來;逼不到位, 再來;夾擊不及時, 再來;錯過斷球機會, 再來。我們要一次次地反覆磨鍊防守的配合, 不能因為不好安排、思維較抽象就放棄這個訓練, 久而久之不重視這個訓練, 這是絕對錯誤的選擇。

  (四) 沒有形成防守體系, 防守的理念落後

  2016年裡約奧運會前八名名次排名為英國、荷蘭、德國、紐西蘭、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西班牙。透過2016年女子曲棍球比賽技術統計得出, 各個隊都非常重視防守, 陣型的安排上都偏向於穩重, 前八名隊伍之間的比賽, 開場採用3-3-4陣型佔77.5%, 荷蘭隊除一場開場4-3-3, 其餘都是採用3-4-3陣型, 所以如果挑出荷蘭這支例外的隊伍, 其他七支隊伍開場91.1%採用3-3-4開場。即使以3-4-3陣型見長的荷蘭隊, 在與阿根廷的比賽中為了保住戰果, 後期也採用了3-3-4陣型。但是隻有陣型的安排是遠遠不夠的.。觀察國內的比賽, 隊員雖然有了陣型的位置, 但是沒有形成前後呼應、左右呼應甚至前鋒與後衛的呼應。還是停留在各自為戰的層面較多, 沒有真正形成防守的體系。

  三、防守訓練及防守體系的建立

  (一) 循序漸進原則

  反覆的大量的事實證明, 萬丈高樓平地起, 基礎是關鍵。曲棍球的防守什麼是基礎?就是之前說的單兵防守能力。我們要重視基礎的防守技術訓練, 將訓練計劃適當向防守技術訓練傾斜, 加大訓練比重, 注重防守技術動作的合理性、科學性。訓練不可急於求成, 一定要先注重技術的準確到位, 再逐步將技術與強度結合, 再逐步增加對抗, 最後一定要達到高強度對抗條件下的防守能力提高。這是一個持久且痛苦的過程, 我們一定要克服訓練的枯燥性, 克服訓練需要依靠想象力的困難, 反覆訓練、反覆實踐以逐漸提高單兵防守能力。防守訓練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認準方向很重要, 不要懷疑。所以觀念很重要, 觀念不轉變, 你就會懷疑, 就會放棄, 防守訓練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二) 位置差異防守技術的不同

  曲棍球與足球很相似, 有前鋒、前衛、後衛。那麼每個位置都有自己的防守特點, 防守訓練也不可“吃大鍋飯”, 一定要根據不同位置隊員防守特點制訂差異化訓練方案。前鋒要注重腳下移動防守, 重心不宜過低, 因為重心過低會降低移動速度。還要注重捅球、高重心正反手搶斷技術訓練。判斷長線球、封堵穿透球、判斷對方出手時機也很重要。具備以上單兵技術後更加重要的是控防的概念灌輸與執行。前衛同樣要掌握高重心的搶球技巧, 同時要掌握搶身前斷球技巧。在前鋒控制並逐步施壓情況下搶身前防守做得好往往是反擊的轉折點。封堵、斷線、上頂捅球、破壞等都要掌握, 前衛的防守要比前鋒更細化。後衛的防守重心一定要下得去, 後場特別是射門弧區裡的防守要利用壓桿後的面積優勢進行防守, 此時如果重心過高易被造短角球。並且要擁有良好的反應, 對高速球不懼怕, 對高空球有良好的卸下能力。總之, 防守訓練一定要根據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訓練方案。

  (三) 培養團隊配合防守意識, 培養正確的防守的意識, 認識防守的真正含義

  防守絕不是簡單的一個隊員努力將球搶回來, 防守是節奏把握、時機把握、區域控制、空間控制的一個綜合體現。一個人的衝動、不負責任的盲目撲搶, 看似積極主動, 喪失的卻是整體的防守, 不僅使整體防守陷入被動, 並且讓整體的防線組織不起來。在掌握基本的單兵防守技術後, 一定要灌輸整體防守的概念, 學會融入整體的防守配合當中。讓每個隊員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立刻反搶, 什麼時候拖延對手速度, 什麼時候將對手引入我方圈套。

  (四) 形成整體防守體系

  隊員在掌握了單兵的防守技術、掌握了不同位置的防守技巧、培養了利用集體力量防守的意識後, 整體的防守體系建立就在於教練員對防守的認識了。正如文章開始所說,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不要墨守成規, 一支高水平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要形成整體防守已經不是什麼新的事物, 是我們必須走的路。

  四、結語

  把握曲棍球防守新趨勢, 一支球隊在經過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水平的大量的訓練工作之後, 如果整體實力沒有質的提高, 特別是在防守上, 無論什麼對手, 每次都要失分、每次都要被進球, 在總結完隊員年輕、輕敵、精力不集中、裁判失誤、技術不成熟、防守配合不默契等等原因後, 我們要不斷完善和最佳化防守訓練及防守體系, 緊跟世界曲棍球發展的趨勢, 以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武裝運動隊, 進而不斷提高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程冬美.曲棍球運動規律與我國曲棍球運動發展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 2004, 6 (40) :67-75.

  [2]高豔華.對制約我國曲棍球水平提高的訓練問題探討[J].中國體育科技, 2005, 2 (41) :77-80.

  [3]佟遠堂.關於體育後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新課程標準下加強運動員高中文化教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 6 (29) :828-830.

  [4]王楊.中國男子曲棍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 2002, 5 (24) :28-2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