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氣工程基礎的教學革新論文

論電氣工程基礎的教學革新論文

  一、改革教學模式

  透過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較高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培養的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學有所長。師生在討論式互動教學過程中坦陳已見,做到良好溝通,促進教學良性迴圈,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教師既要在課堂上講好本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計算、分析方法,又要指明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整體把握。這就要求教師講課時能夠做到突出重點,牢固基礎,透析各知識點的內在聯絡,連線好知識網路。對於本課程和相關領域內的新知識點、新技術應用及時適當補充、說明,拓展學生視野, 以適應其工作需求。對於本課程教學中的一些相對次要內容,可以採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或引導、幫助有興趣的.學生課後學習。這種針對不同教學內容採用不同教學手段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裝置的功效。所採用多媒體課件和模擬實驗、配電櫃裝配、試驗檯操作等的先進教學手段,可以較好地改變過去的教師講、學生記的弊端,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透過直觀化圖形、動畫教學課件使學生理解相對容易,並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其學習興趣。並不是要求所有課程內容都採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要根據不同章節的不同知識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於電力負荷計算、導線截面選擇、短路電流計算及電氣裝置校驗等內容,仍採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講授好重點知識,學生透過課後習題、作業等對知識點進行加深理解和拓展。對電氣工程基礎等基本概念,繼電保護裝置整定計算,工廠供配電裝置防雷與保護接地,高低壓供電線路選擇、設計與敷設,變電所地址選擇與供電系統設計、佈置,以及系統無功補償與高/低壓放電實驗等內容,可以採用計算機模擬教學、觀看現場錄象和校外供電廠實習基地教學等手段,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該知識點和領域的掌握與理解程度。對變壓器和高低壓供、配電裝置,如各種配電櫃等的結構、原理、設計方案和設計標準等內容,則充分利用校外配電櫃實習基地的便利條件,以下廠培訓為主,實物教學為輔,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消化相關內容。

  二、增加課程設計環節

  電氣工程基礎課程設計是對學生進行工程概念滲透和培養的重要教學環節,也是電氣工程基礎課程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透過課程設計訓練,可以讓學生集中精力進行課程複習與設計,包括工廠供配電系統設計方案經濟、技術比較,方案選擇,具體設計步驟及設計內容等,保證了課程設計質量。透過課程答辯,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到企業後經比較短的見習就能較快適應本專業技術工作。

  (一)選擇設計題目

  通常選擇10/35kV變電所作為設計藍本。在設計中,提供給學生較新的參考資料,如設計規範、裝置手冊等,供學生設計時參閱。這樣,可以使學生課程設計內容與當前電氣工程基礎技術相適應,不至於落後甚至流於形式。同時,採用AutoCAD等工程設計軟體,使學生能夠跟上社會發展,滿足社會對畢業生工作技能的要求。

  (二)加強過程管理

  加強並做好課程設計過程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併發揮班級學生幹部和學習骨幹的帶頭作用。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小組中選出一到兩名學習成績較好、責任心較強的學生為小組長,全面管理本小組設計工作,如制定設計方案,合理安排設計程序,對設計任務和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配與協調,定時進行考勤和組織討論等,向教師提供本小組的設計成果,並進行總結與報告。指導教師主動、及時與小組長聯絡,既不包辦,也不放任。指導教師可以提出指導性建議和意見,培養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使學生課程設計能夠圓滿完成[7]。

  (三)注重總結和考核,及時點評

  要求學生提供完整的課程設計報告。設計內容可包括設計題目、設計任務(個人的設計專題部分)、設計要求、正文以及參考資料、設計收穫、體會與建議等。其中,報告正文部分應該包括詳盡的供配電系統方案分析、選擇與確定,引數設計、計算與校驗,裝置選擇與各種校驗,以及繪製圖紙等。設計結束時對申請成績或評定成績為中及以上學生進行設計答辯。答辯氣氛嚴肅認真,可由指導教師提問,也可以由其他組的同學提問,或以抽取題簽的方式回答問題。由指導教師對學生設計成果和報告說明等進行總結和點評,認真做好成績考核與評定工作。

  透過課程設計及答辯,指導教師在肯定學生設計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同時,要使學生認識到諸多不足,指出應該改進的方面,並根據具體情況建議其今後的學習方向,為工作做好儲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