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論中華民族傳統祖國的意義結構的論文

題為論中華民族傳統祖國的意義結構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華民族;祖國;鄉土;民族文化

  [論文摘 要]中華民族傳統祖國是“三位一體”的意義結構體,“天下”為體,故土家鄉是根基,政治國家是保障,倫理文化是支撐,是“鄉土之國”、“中國”、“中華”的有機統一。

  中華民族在相對封閉隔離的內陸生存環境中,在自然經濟、政教合一的宗法農業社會,在認識改造自然社會、創造中華文明的實踐話動中,對個人與民族國家的價值關係長期思索、反覆定位,歷史地形成並不斷髮展完善了“三位一體”的祖國的意義結構。所謂“一體”指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天下”),“三位”指村社共同體(鄉土)、多民族共同體(“中國”)和倫理型的民族文化(“中華”)。其中,村社共同體是基礎,是聯絡個體的情感心理紐帶,多民族共同體(國家)是調控個體社會生活的政治保證,而人倫文化則是調節整合個人和民族國家的價值關係的精神支撐。三者相互聯絡、相互滲透,密不可分,構成有機整體。

  一、“天下”: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

  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始終構成其所熱愛的祖國的價值核心,維護和發展祖國的根本利益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這種價值理念不斷內化,歷史地積澱成“天下”人文觀念。

  人們一般地把“天下”理解為實體性的空間地理概念,但在儒家的話語系統中,“天下”具有特定的人文內涵。總的來說,民眾是“天下”的主體力量,民族是“天下”的最高意義。“天下”具有神聖性,其利益不可侵犯。是故,“天下”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天下”是傳統祖國的根本意義所在。

  首先,民眾利益是“天下”的基本意義。“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堯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為天下位天下也。”“天下”是“天下”民眾的“天下”,而不是君主一人的私利。所以,天子的職能不是剝奪、佔有“天下”利益,相反,天子是為天下民眾的生存而治理天下的。是故,在天下、國家、君主的價值序列的選擇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黃宗羲認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經營者,為天下也。”他批判君主專制獨裁,說“豈天下之大,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強調“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王夫之也倡導“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總之,儒家特別是明清之季的啟蒙思想家都認為民眾是“天下”的主要力量,民眾利益比君國利益更重要,但沒有也不可能確立人民主體論的政治觀。

  其次,民族利益是“天下”的最高意義。王夫之以“天下之大公”為最高價值尺度,闡釋了愛國主義的價值序列的層次性。指出了民族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價值,高揚了民族愛國主義的信仰。他說:“有一人之正義,有一時之大義,有古今之通義,輕重之衡,公私之辯,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義,視一時之大義,而一人之義私也;以一時之義,視古今之通義,而一時之義私矣;公者重,私者輕矣,權衡之所自定也。”“一人之義”“一時之義”與“古今之通義”都是在“公”的層面上按照價值普遍性的大小從低到高的排序。也就是說,以“天下之大公”來衡量三者,個人的正義最低、君主國家(“一時之大義”)利益次之,民族利益(“古今通義”)最重要。當三者發生矛盾衝突時,“不可以一時廢千古,不可以一人廢天下”,而應該舍小義,取“大義”,全“通義”。這就是說,民族利益是“天下之大公”的體現,從而是“天下”的最高價值意義,“天下”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象徵。顧炎武曾經嚴格區別了“國”與“天下”。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致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國”指一家一姓之王朝,是一己之私利,而“天下”則是不因王朝更迭而永恆存在的民族及其整體利益。兩者在價值序列的選擇上,顯然是“天下”重於。國家”。“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由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為超越時空界限的民族愛國主義宣言書,對民族整體利益的自覺認識和維護,成為“祖國”觀念的價值核心。

  再次,“天下”人文觀成為社會正義原則,具有神聖的價值意義。“天下”既然是永遠高於專制國家的價值理想,是衡量現存國家合理性的最高尺度,對於現存國家始終具有批判超越性的一面。這樣,它就取得了與中華民族的祖國在價值觀念上相契合相對等的地位和意義。不妨說,它是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象徵,是傳統祖國之根本價值意義所在。因此,它構成中華民族傳統祖國觀念的價值之源和意義之本。

  二、村社:中華民族的“祖國”原型

  中華民族在形成之早期,不像希臘等為代表的西歐社會,經過了私有財產充分發展的歷史階段,社會分工和交往掃蕩了氏族公社的血緣殘餘,以地域性的社會組織進入了文明國家階段。相反,它沒有經歷私有財產充分發展之階段,而由氏族進入國家階段,這樣,國家就保留著大量的氏族殘餘。農村公社就成為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社會基礎。我們民族自覺不自覺地把村社共同體看作是生養自己的最直接最具體最現實的“祖國”原型,幾千年來積澱成深厚的戀土思鄉的情感,成為中華民族難以拂拭的集體無意識。所以,我們認為,故土家鄉是我們民族祖國觀念的基礎和紐帶,是產生“中國”和“中華”民族自我意識的前提。

  1.公共土地構成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價值本源。維繫氏族共同體的物質力量是農村公社的公共土地。公社成員對屬於每個人的公共利益的維護和追求,成為他們認同、歸屬該共同體的價值前提。雖然說專制君主剝奪了共同體成員的這種神聖的公共利益,但中華民族始終把“公天下”作為其追求的價值理想。一部沉重的散發著原始民主精神的大同思想史,正是對這種公共利益的價值理想追求的歷史體現。所以說,鄉土情結的價值指向乃是農村公社的公共土地,公共土地構成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價值本源,村社共同體是傳統祖國的價值原型。

  2.自然血親情感是中華民族倫理文化的基礎。古代的農村公社,是時間上的血緣和空間上的地緣相統一的社會複合體,其所傳播的文化資訊實質上仍是自然血親人際情感。儒家的禮樂文化是建立在“仁”的根基上的。“仁”不是一種外在性的強制的規範,而是個體自覺的人性意識。儒家的仁學思想是以宗法農業公社的自然血親人際情感為文化心理紐帶的。這種“群體至上”的利他性道德意識,表明了公而忘私,先人後己的.質樸敦厚無私無慮的人際情感。它由父子、夫婦、兄弟推至朋友、鄰里。即由家族推及宗族社會,自然成為個體成員的人生歸宿。因此說,自然血親情感構成中華民族倫理文化的情感心理紐帶。 "

  3.鄉土意識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意識的原型。在古代,由於戰爭、內亂或者種族壓迫,生活在一定地域的公社成員被迫遷徙他地,客走他鄉。生活的艱難困苦和異鄉異俗,常常勾起人們思念家鄉故土的情思。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文明歷程中,逐漸積澱成炎黃子孫的思鄉情結。思念家鄉故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愛國主義情感,不管是偉人聖賢,還是凡夫俗子,無不如此。劉邦稱帝后,還歸故鄉沛縣,和父老鄉親引吭高歌雄渾慷慨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他那“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我們民族那種難以拂拭的鄉土情結。如果把它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聯絡在一起,鄉土意識便溶入了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內涵,從而昇華為一種高尚的國家民族意識即愛國主義精神,因此說,鄉土意識構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意識的原型。

  總之,中華民族把村社共同體理解成自己所熱愛的祖國的原型。原始公社的公共土地、人際情感和鄉土情結,分別構成傳統祖國的價值本源、情感紐帶和民族國家意識的原型。中華民族之傳統祖國觀念,從起源和基礎來看,它首先是鄉土之國。

  三、“中國”:多民族的共同體

  作為“鄉土中國”政治化的歷史產物,中華民族把自己的“祖國”理解為多民族的共同體,凝結為“中國”這一概念。 “中國”之指謂,並不側重於種族之血緣意義,而是強調政治之大一統和文化之大一統意義。政治大一統有兩層意義。其一是對民族內部而言,實行家國同構、君國交織的專制統治。亦即專制君主既是國家的象徵,也是民族的象徵。其二是對於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的關係而言,專制君主是“天下共主”,“中國”與其他民族是宗主國與附屬國的關係。作為政治大一統形態的“中國”,要求個體成員忠君愛國。由此,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實踐中,君與國的交織糾纏,衍生出複雜而矛盾的價值觀念,甚至使忠君與愛國演變成二律背反的歷史悲劇。

  四、“中華”:倫理型的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在本質上把“祖國”看成是具有高度發達之倫理文化的“禮儀之邦”。對祖國的認同和民族個性主要是文化的認同和文化個性。這就歷史地凝聚成一個觀念即“中華”。元人王元亮雲:“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若從炎黃算起,中華文明具有六、七千年的光輝歷史。它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融合了中華民族其他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在漢化和胡化的雙向互動過程中,形成了群體至上的倫理型文化。中華文化把群體至上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強調個人利益應服從於國家民族利益。在義利、公私、群己關係上,崇尚見利思義,“義然後取”,“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群體至上”的價值取向和人生信條,極大地凝聚了中華民族,民族的整體利益被整合成中華文化的價值核心,為個體在愛國主義實踐中正確處理民族、君主國家、家庭和個人之間的多維價值關係提供了思想依據。中華民族把自己的祖國詮釋成群體至上的倫理型文化實體,這與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較,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

  中華文化崇尚天下一家,世界大同,反對民族壓迫和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對於來自周邊民族的侵擾,總是先以和平方式來化解矛盾,迫不得已,才奮起還擊,這叫做“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在對待周邊民族的態度上,反對以血統種族標準貶低、汙辱文化落後的民族,而倡導用寬容的文化標準衡量民族之先進與否。這種酷愛自由、追求和平的人文情懷,為加強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的平等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援,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又為中華民族維護和發展祖國的根本利益提供了鮮活的精神動力。所以說,“中華”是中華民族傳統祖國觀念的靈魂和統帥,是中華民族立足發展的精神依據。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在創造古代文明的歷史程序中,形成了自己的祖國觀念。它以“天下”為根本意義和最高尺度,以村社共同體為價值原型和情感紐帶,以多民族國家(“中國”)為政治依託和政治保證,以人倫文化(“中華”)為精神統帥和思想靈魂。是“天下”之國、鄉土之國、政治之國和文化之國的有機統一體。在這個一體三位的意義結構中,既有明確的價值主體和價值指向,也有深厚的歷史根源感,既有現實的政治依託,也有超現實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底蘊。這就為民族傳統愛國主義的歷史展開拓寬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內容,確立了神聖崇高的理想目標,注入了鮮活充足的精神動力,從而有力推動了傳統愛國主義的發展程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