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狀態及應對方案論文

高校青年教師師德狀態及應對方案論文

  高師院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教師的搖籃,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僅是學校辦學水平和實力的主要標誌,更是教育發展和師範教育規律的根本要求。教育與人才是增強我國院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實質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核心。因此,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科技、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主要是教師的競爭。高師院校作為培養教師的基地,師德師風如何,直接關係到未來中學教師的整體素質。

  一、加強師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師德是職業道德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遵循的行為規範準則和應具備的思想品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的情操,師德作為行為準則和規範,是透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和社會之間的關係,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師德作為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應有的道德面貌和道德境界的客觀反映,對教育活動的開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1·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從業者要具備更高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的勞動物件是人,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各種層次的人才,向年輕一代播種希望的種子,開拓未來。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主要是在學校階段確定形成的,學生往往是從教師的言行中吸取合理的觀念,這反映出教師對社會負有的職責和義務,因此,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水平,比其它職業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從教育勞動的手段看,教師所憑藉的是知識水平、道德品質這兩個最重要的工具及完整的個性,教師勞動是以腦力勞動為基礎的一種集體協作勞動,是在個體勞動之上進行教育、教學的思考改革和設計,大部分時間是靠個體完成、個體執行。教師勞動效果取決於各個方面的因素,教師是否盡心盡力,質量如何,很大程度是靠教師的自覺性,外界很難監督檢查,這就涉及師德水平的問題。教師勞動自由度大,教師個人的覺悟和責任心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教師勞動的空間範圍也較大,涉及到校內外、課內外,在其他社會活動中也透滲著對學生的教育問題,有很大靈活性,行政手段不可能完全制約,很多時候就要靠教師的覺悟和師德水平來自我約束。

  “學者無心、教者有意”,“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育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創造性工作,需要更高的師德水平作基礎。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言“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於發展的陽光,教師的品格就是教育事業的一切”。

  2·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教師職業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新經濟模式,必然要求作為上層建築的教師道德與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作為一種新的經濟關係的建立,而新的道德體系尚不健全,在新舊不同的教師道德交替互補時,市場經濟必然同教師道德產生密切關係。它不斷地豐富教師道德的內容,也對教師道德產生影響,市場經濟更需要道德而且還必須以一種新的道德思想作為其觀念基礎。任何社會為維護一定的秩序,促進政治經濟的發展,都要透過一定的道德規範去協調規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教師道德作為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必須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而變化,具備新的時代內容,提出新的要求。由於市場經濟的作用,打破了原來的人際關係範圍,商品貨幣作用的擴大,使人們充分重視經濟利益,產生圖利思想,在等價交換和競爭原則下,金錢意識、拜金主義、唯利是圖觀念必然會浸入社會生活和倫理道德領域,而目前許多地方教師經濟地位不高,使教育和教師必然會受到經濟的巨大沖擊。在教師這一特殊職業中,當道德規範和經濟利益發生衝突時,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作出客觀的評價與選擇,對於每個從業者來說,需要更高的職業道德建樹,才能作出正確的評價與選擇。

  3·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需要教師有更高的師德建樹。

  社會不斷髮展,教育也日益發生著深刻變化。現代教育趨勢,正從單一向學生傳授知識向著重開發學生智慧的趨勢發展,教育的顯著特點正由單純的傳遞性轉向開發性、創造性、指導性、綜合性、社會性和終身性;先進教學裝置的逐步運用和知識的不斷創新,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教與學的差距拉大,學生學習內容的選擇性增大,學習的自主時間增多。同時,教育的範圍擴大、手段拓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權威式的教育逐漸被改變,教師的權威受到衝擊,教師和學校已不再是求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教師的作用有一部分被分解到各種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上。如何認識傳統教育的作用和現代教育的特點,如何認識現代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將是學校和教師面對的一大課題。怎樣處理好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關係,以適應現代教育的新變化,把握現代教育的規律等,都要求教師必須對教育物件、教育內容、教育教學方法等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需要教師具有更高的師德修養和建樹。

  二、當前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於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隊伍逐年壯大,特別是青年教師增多,使得高校教師年齡結構不斷趨於年輕化,並不斷成為高師院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力量。但由於年輕教師對教育的原則和規律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職業心理和職業品質還未完全養成等原因,使高校年輕教師隊伍在師德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同高師教育發展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有:

  1·政治素養不高。年輕教師隊伍中,許多是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很快從一個受教育者轉變為教育者,地位和身份變了,思想認識上還未完全轉變,不可能從一個受教育者在政治覺悟、理論水平、認識能力等方面一下子轉變為一個全面的教育者,他們對一些社會問題和現象還有模糊認識。

  2·敬業精神不足。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教師這一職業更應如此。因諸多因素,部分年輕教師缺乏足夠的敬業熱情,表現為有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安心於本職工作,卻熱衷於第二職業,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對本職工作應付了事,敷衍塞責甚至討價還價;有的不思進取,不思創新,備課馬虎,教學方法內容單一;有的缺乏必要的職業紀律,隨意遲到早退,隨意調課,課堂中隨意接打電話等。

  3·職業意識淡漠。教師作為社會一種特殊職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不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師的最高道德境界,是社會賦予教師的神聖使命。教師的天職就是育人,其意義已經超出職業本身。部分年輕教師把教書當作單純的謀生手段,只教書不育人,認為育人是校系領導、班主任及政工幹部的事情,自己的任務只是教書,只注意課堂上幾十分鐘,很少不注意和研究從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學生,有的甚至在課外與學生一起猜拳行令,發洩牢騷,對學生一些違紀違規及不良行為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4·重科研輕教學現象較為普遍。高校相對基礎教育來說擁有較好的智力資源和物質手段,開展科研活動本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更好地服務提高教育教學,開展科研活動是對高校教師的一個基本要求,理應倡導。就學校來說,科研和教學都不能誤,必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但部分青年教師因評職晉級的需要,潛心研究,撰書立著,用功甚深,因而忽視或難予顧及教學。教學上只能是完成任務了事,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有的科研究雖獲得一定成就,但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很多情況下,教學和育人工作只能是倉促應付。

  三、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師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李嵐清同志也曾多次講過:“高尚的師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教師隊伍的建設可以說事關教育大局,關係到高師教育的未來和發展,提高教師師德師風水平更是當務之急。

  1·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領導機關、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要在作風建設中起表率作用”。“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一個學校,一個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作風,關係到這個學校、部門的總體面貌,這是已被實踐證明了的事實。一所學校,黨政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直接影響到學校中心工作和任務的完成。抓師德師風建設,首先要抓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建設。“首先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抓好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其次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第三,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增強領導幹部密切聯絡群眾的自覺性”。

  從根本上說,就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廣大教職工,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以師生是否滿意,是否擁護,是否贊成,是否答應為標準,從學校實際出發,統一認識,做好每一件關係學校大局的事情,在學校發展建設上決好策,掌好,帶好頭。

  2·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規學習,提高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青年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除了學習專業之外,在思想上更有所進步,……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於沒有靈魂”。師德的提高,關鍵在於師德的內化。從政治的高度對師德本質的認同,自覺實踐和體現崇高師風。因此,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必須加強教師的政治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觀點和政治態度,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加強對政策法規特別是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政策法規水平,這是作為教師先要具備的。教師就要理直氣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政治上必須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境界,要著遠於國家民族的未來,認識到高師教育的`深遠意義,認識自己所擔負的神聖職責和使命,才能保證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

  3·逐步完善職稱評聘工作,調動青年教師積極性。職稱評聘工作對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無疑是一支強心劑,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因多種原因,目前尚未有效解決教師評職中重科研、重論文“硬體”,輕教學“軟體”的現象。因教師職業的特點,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等,不易量化,教師評職晉級必然會把大量精力放在“硬體”指標上(這是目前評職的主要標準和依據),影響了教師對教學的投入,對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會產生負面影響。加強師風建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評職晉級上逐步建立起教學質量和師德師風評價指標,進行量化,避免重科研輕教學狀況。應根據不同的學校層次,不同的地區實際和教師結構,在指標上有一定彈性,明確教學佔相當的比重,兼顧到教學和科研。對教師的教學評估,堅持質、量並重,把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態度和效果、學生、同行、領導等外部意見反饋納入評定體系。把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職業品質作為一項評價指標,這樣才能調動教師積極性,對於規範教師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師德修養都有著積極作用。

  4·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引入激勵競爭機制。倡導愛崗敬業精神,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方面要縮小不同地區之間教師的收入分配差距,切實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高校教師待遇,使高校教師勞動得以普遍充分的尊重,教師的勞動價值得以充分的體現;另一方面,又要拉開校內的收入分配差距,引入激勵競爭機制。根據學校教育科研實際,因事設崗,淡化身份,強化崗位,公平競爭,競爭上崗,實行評聘分開,限期聘任;根據教學任務和目標,對教師教學、科研定期全面系統考核,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逐步實行全員聘任制。有危機感才有緊迫感,有緊迫感才會有責任感和崇高的敬業精神,才會有高尚的師德師風的形成。

  5·加強骨幹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師德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已為成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高校骨幹教師隊伍處於高校教師隊伍新老交替的中間區域。是學校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不僅影響著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的走向,而且影響著青年教師的成長。近年來,各高等學校本著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知名度,把建構、保護和引進骨幹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有的不惜重金和依靠區域優勢大量引進人才,條件較差的學校也千方百計提高待遇來引進和留住人才。這些對辦學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同時由於對骨幹教師隊伍關心多,要求少,褒多貶少,難免出現骨幹教師隊伍功利傾向,帶頭作用和骨幹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青年教師難免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師德師風水平,對整個高師青年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有著普遍的意義。

  6·加強正面引導,營造高尚師德氛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教師來說亦是如此。一種高尚人格的影響,甚於空洞的說教。要大力表彰先進,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堅持榜樣引導,典型示範,大張旗鼓地營造學趕先進的良好氛圍,抓典型,重培養引導,激勵廣大青年教師樹立高尚的師德。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小平同志指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於教師。”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對高師院校尤為重要。師德師風的提高,將大大促進高師教育的健康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