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後感(精選10篇)

《孟子》讀後感(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子》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孟子》讀後感 篇1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曾說“求觀聖人之道,必自孟子始”,當代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曾說“三十歲後,我做人處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譽為亞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將孔子的思想發揚光大,構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體系,提出有許多重要的思想創見。孟子主張“仁政、兼愛、非攻,和平,反對戰爭,人性向善”。個人感覺《孟子》比《論語》更為豐厚可讀,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今天,我坐下來靜靜的攤開這本書,再次讓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遊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這幾篇文章我反覆誦讀,頗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認為:王道和仁政是立國的根本。為政者應該施行王道,反對霸道,實行仁政,反對暴政。仁義的準則應該是為政者處理國家政事的根本立腳點。仁義的思想應該貫徹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句話說的是,如果在經濟上能使大家安居樂業,社會自然就安定,政權自然就鞏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樹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樹立起仁愛的觀念。在關心民眾疾苦,要為解除民眾的疾苦而盡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在這篇《梁惠王上下》中,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安定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到優則與民同憂,樂則與民同樂。在《公孫丑上下》中,孟子倡導仁義,主張施行仁政。他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強調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氣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節操;要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在我認為,孟子是懷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負的。在《離婁上下》中,講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來,修、齊、治、平,從本質上說,就是施行仁義之道。得天下,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在於行仁政。孟子是以整合儒家的道為己任的。在《萬章上下》中,透過對歷史的闡述,宣揚“君權神授”的思想,在《孟子·盡心上下》中“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感觸最深的是《告子上下》這篇,在闡述行善論的學說。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說:“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有無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屬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於人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識。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人們存在著內在的鮮豔的道德意識,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們的行為如有不善,是由於後天的外在環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邊不善。第四,對於這種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須著意的加以培養。培養的途徑和方法,在於專心致志的存心養性。

  作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對中國的影響長達幾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為人處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華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窺豹摘錄下自己淺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厲害之處在於不管是闡述怎樣施行仁政治國平天下,還是做人處事,他都能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總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每次誦讀都會使人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它可以平和我們煩躁的內心,可以讓我以聖人的精神為指導,在現實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讀後感 篇2

  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鼻祖。

  在瞭解孟子以前,我都覺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這本書剛開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實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時候,孟子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很崇拜孔聖人,十幾歲的時候,它還去過魯國,相知孔聖人的門第來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經去世了,於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這時,司徒牛也已經是個駝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師(孔子的學生是最重視的學生,不過,一場疾病導致了他不敢見人,也能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一個錛俿角癇,於是他隱居與樹林裡,誰也沒見過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聽了孟子的講述,決定收他為徒,三年後,司徒牛讓孟子離開了那裡,勸他去更加開闊的地方展示才華。

  孟子淚令老師後,回家興學育才,憑藉著他的本領,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師。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帶著幾個門徒去了齊國。起先,他受到齊威王的歡迎,齊威王知道他是一個人才,但孟子齊國不被重用,因為他堅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齊威王確性霸道,他想要把整個天下櫃為己有,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說話滔滔不絕,有因為他學識淵博,知道的東西很多,隨後就能說出大道理來,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說服齊威王行仁政,他給齊威王講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腦海裡基礎的知識,要是我是齊威王,都會聽得暈頭轉向呢!

  78歲時,孟子決定辭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覺得在怎麼,也得綠葉歸根,於是,在眾人的挽留下,孟子熱淚盈眶地回了家,在齊國35年。

  85歲,古稀之年,孟子帶著鄒國百姓的嘆息聲,徒弟的哭聲,去世了。

  出殯這天,雪更大,風更狂,連天地山川都為一顆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鄉,披麻戴孝,在風雪的呼嘯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實,就算是聖人,我也覺得他會有錯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為,孟子總是說,孔子說的都是對的,然而,孟子的動勳遠大於他犯下的錯誤,他謙虛,他好學,他還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孟子》讀後感 篇3

  小的時候,外公經常和我面對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給我讀著經典,如:《桃花源記》、《岳陽樓記》等;我長大點了以後,爸爸、媽媽便開始讓我讀著帶有拼音的詩詞,並背;上了小學,老師讓我們讀《孟子》。經典詩文,處處都在我們的身邊,老師會讓我們學習、掌握、運用經典詩文。在學習中,經典和我們形影不離,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是它讓我們掌握更多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在我讀過的書中,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孟子》。

  《孟子》一書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名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後世將他和孔子併成為“孔孟”,有“亞聖”之稱。

  在《孟子》一書中我個人最喜愛《成才先吃苦》,是說上天要把重大的責任加給這個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肌體飢餓,使他身體睏乏,使他做事時行為受到干擾,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讀了這一則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的磨難,要想鶴立雞群,變成天才,就要從多方面去鍛鍊自己,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這是我想到了愛迪生說過的一句話:“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難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不能成功嗎?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數學題。做前面幾道題的時候都是“一路順風”的。可是誰知,半路卻殺出一個“程咬金”,搞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敵軍,後有追兵”,進退兩難啊!做了十幾分鍾後,我便開始頭腦混亂了,真想把這一篇撕碎!可又轉念一想,哪一個成功之人的背後不是勤奮啊?他(她)們也同樣承受過,而且做得很好。同樣是人,難道他(她)們行的,我就不能嗎?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樣我要和他(她)們做的一樣好!想好後我又重新從書桌上拿起筆,繼續在草稿本上演算著……哈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算出來了,我高興得雙手狂舞+高聲尖叫!媽媽聞訊而來,看到我的樣子大吃了一驚。我發覺後,馬上收斂了許多,紅著臉,低下頭去繼續做……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當然啦經典是對我們有好處喲!所以我們還是要讀經典的!

  《孟子》讀後感 篇4

  王立群讀《孟子》,沒有介紹《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離主題,得出“強勢人格”的結論,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著,列舉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時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透過舉例,說明“強勢人格”的結論,給我的初步感覺,王先生是脫離了主題,偏離了《孟子》,很是意外。

  後來晚上作夢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實,我看王先生演講讀《孟子》的時候,用了“曲筆”的手法。之所以這樣說,我有我的理由:

  其實,王先生想透過年少時代的坎坷,對比國家當時的.不仁政。當時,讓一個初中學生在深夜幹一種拉車的重體力勞動,是曲折的表現當時國家的“不仁”。也給我們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國學開始興旺了,但這樣的潮流,才剛剛開始,從於丹開講國學,到現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講諸子百家,很是熱鬧,但是真正敢於講《孟子》的仁政,時機還不十分成熟。換言之,還不適合在如今20xx年夏天講仁政這個題目。起碼講仁政這個題目,不能夠用直筆。但是講孟子,你又不得不說仁政,怎麼辦呢?講仁政的話,你舉例說明,難免舉例用到當代的例子,誰有勇氣直接批判當代呢?恐怕是沒有的,如果孟子那種咄咄逼人的口氣批判時弊,恐怕可能招徠不必要的麻煩。正是來自這樣的擔心,講仁政的時機沒有成熟。

  王立群學習了《史記》,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還有“曲筆”的做法。象王立群先生,用的“曲筆”,十分隱蔽十分巧妙的說明了非仁政帶來的後果,反方面說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張,一般讀者,是可以對付過去的,深層的說,也對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也真是難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講壇》開始講《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無論曲筆直筆,都應該喝彩。

  《孟子》讀後感 篇5

  讀大學時,那位古代漢語的老教授對我們要求極為嚴格,那《孟子》是要求全書背誦的,也許就是因為這特別的機緣,我一直特別喜歡《孟子》。

  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喜歡孟子散文中那種雄辯的氣勢。孟子具有豐厚的學養,剛健的氣質,機智應變的能力,不僅以“好辯”著稱,而且極為善辯。我常常慨嘆,要是孟子生活在當今時代,他一定是一個出色的律師。讀孟子的文章,我總是因此而想到藝術作品中那些大律師的“雄辯”或“詭辯”的場景,那些有經驗的律師去質問對方律師的委託人時,只要求回答“yes”or“no”,從而讓自己處於主動地位,牽著別人的鼻子走。孟子正是那樣,讓那些國君被他牽著鼻子走,從而成功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

  近來再讀《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辯風格所折服。

  《孟子·梁惠王上》中說梁惠王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之前,自詡“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然後以賑災救民為例,申說自己治國勝於“鄰國之政”,“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而“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面對這樣的問題,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國之中的不足,那樣會讓好大喜功的君王難以接受,於是他以“王好戰,請以戰喻”巧妙地將話題轉到有利於自己的方面來,接下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讓梁惠王明白並承認,自己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

  還有那次孟子見到齊宣王,為了宣傳他的“仁政”思想,他從“好樂”切入話題,他先是運用轉換話題、偷換概念的方式避開容易引起齊王反感的音樂的雅俗問題,借題發揮,巧妙把音樂話題轉為政治話題,從而激發了齊王的興趣,他忍不住主動問道:“可得聞與?”但孟子並沒有就此闡發他的道理,而是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兩個問題,讓齊王很容易地同意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數人樂樂不如與多數人同樂,從而誘匯出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與民同樂的觀點,於是他滔滔不絕地“為王言樂”,引匯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結論,意即:與民同樂,推行仁政,人民歸附,便能統一天下。

  但是我們知道,齊宣王真正關心的是“霸道”,他一心想著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這與孟子的“王道”主張是完全相對立的,可是孟子憑藉著他的口才說服了齊宣王,成功地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我真的佩服兩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難怪後人要尊他為“亞聖”了。

  可是此次再讀《孟子》,我卻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結果上:齊宣王傾心於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業,即位後任用名將田忌、孫臏等,伐魏大勝,後又攻伐燕國等弱小國家,最終未能採納孟子的政治主張。因此,我不得不慨嘆這口才的蒼白無力的尷尬了。

  我還想到我們這些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們雖然不一定有孟子那麼敏捷的思維,那麼雄辯的口才,但面對學生,我們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許學生所持的觀點與我們的觀點完全相反,但我們總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去說服他們,可是我們過後往往會發現,學生表態挺好的,過後落實在行動中卻效果不佳,有時甚至收效甚微,我們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口才的尷尬”嗎?

  當然,學生是成長中的孩子,是孩子,註定他們就會犯錯誤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但這不也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和家長來反思嗎?如何用一種最有效果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去選擇,而不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去規定、去限制。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是卓有成效,我們才能解決這口才的尷尬問題。

  《孟子》讀後感 篇6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經典鉅著,系統的為我們闡述了治國之道和孟子思想。與孔子相比,《孟子》對中華儒家思想也有著極其深厚的影響,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傳承與完善,是剖析“仁愛”精髓的亞聖之作。每次讀《孟子》,都會有洗滌心靈的感覺。

  與孔子時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僅僅是傳承,而且還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釋。“仁”本來是一個空洞的概念,沒有理論基礎來解釋,孟子修繕了理論基礎,彌補了不足。對於“仁”的理論基礎,孟子認為這一切都來源於人的本能。他認為這是人與身俱來的人性,這是與禽獸最大的區別。善一直存在於人的心中,只不過有些人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做的壞事,這是私慾對於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對於“人本善”的提出無疑是對“仁愛”的最好解釋,這也是對後人道德修養方面最大的啟發。道德修養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內容,孟子認為個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對於教育來說,更顯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動的接受,而個人對於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昇華。一個人要有好的修養,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學習,反覆思考和反思,這樣才會有進步。對於反思,也就是孔子《論語》所說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宋明理學家們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是孟子在政治主張上一個縮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君王個人德行的重要性,這是才是仁政的基礎。君王對待子民就應該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樣,子女對於父母也要順從。當然,在那個時代,這些先進的理念有著歷史的侷限性,孟子沒有考慮到封建階級制度的根深蒂固,這些都是不能實現的”空談”。但是這些政治主張的提出也從側面體現了孟子對於民間疾苦的同情。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夢珂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讀《孟子》,就是學做人、為政。這是兩千年多來《孟子》一直深受我們喜愛的原因。

  《孟子》讀後感 篇7

  讀了孟子的《孟子》,我深深的被他博學而又仁愛的偉大胸襟所折服。以前就知道我們的古人很厲害,但是他卻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比我所想的還要高出很多。現在讓我來談談讀了《孟子》之後的感想吧,主要是關於國家發展這一問題的。也希望你可以從孟子身上學到一些於你有益的知識和精神。

  一直很喜歡孟子的一段話:“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它的大概意思是說,因為老百姓快樂而感到快樂的(統治者),老百姓也會因為他的快樂而感到快樂;因為老百姓的憂愁而感到憂愁的(統治者),老百姓也會因為他的憂愁而憂愁。因為天下人的快樂而快樂,也因為天下人的憂慮而憂慮,如果能做到這樣卻不能稱王天下的(統治者),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因為這段文字,我聯想到了我們中國的當今社會。因為我們是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政治制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關係著國計民生。因此中國共產黨一定要保持著思想上的先進性,始終堅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群眾方向,走群眾路線。只有做到這樣,才能保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程序不偏離正確的方向。

  而具體地說,就是在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情況下,努力協調和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生產力之間的基本矛盾,解決一切阻礙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就譬如說,在最近的幾年裡,中國在並不富裕的情況下,寧願國民受苦,也傾盡國力去支援一些國家,卻沒有得到友誼的事情讓很多中國人很不滿。在本國國情不容樂觀的情況(中國的失、輟學兒童人數世界第一;九億農民幾乎沒有任何醫療社保)下,為何沒有加大力度解決這些基本問題反而尋求外在的好名聲呢?就我個人而言,當然是覺得黨和國家早日解決這些在百姓眼裡、生活中是大問題,與人民大眾直接相關的事件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有最廣大群眾支援的決策才是最容易施行和收到成效的。我打心眼裡不希望出現“政策的形成和施行吃力不討好,還遭民怨”的事發生,希望我們的黨和國家在今後的決策中可以更關注民生。

  《孟子》讀後感 篇8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麼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汙的氣概。這點即註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臺,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汙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

  《孟子》讀後感 篇9

  孟子的政治主張久久難以實現,他很著急。恰在此時,他的學生公孫丑變便把他與實現霸業的管仲、晏子相比,這更使孟子心中難受,但作為王者師的他有怒而不敢發洩出來,如過他發洩出來,便有時他王者師的身份,於是他借增西發洩了心中的怒氣,真是一舉兩得。一發洩了心中的怒氣,二為自己的仁政、王道找到了藉口,何樂而不為。他看不起管仲、墨子的霸業,但他說:“以齊王,由反手也。”難道他不知到齊國能有今天,正是管仲、墨子的功勞,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公孫丑又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乎?”於是孟子大談闊論,從勇氣談到豪然正氣,其實它真正想談的就是他所謂的浩然正氣。公孫丑問道:“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正氣。”“敢問何謂浩然正氣也?”曰:“難言也……”孟子所謂的浩然正氣,與他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真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娞矣。”孟子教化人們培養仁義之心和浩然正氣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正是由於這種思想的影響,有人走在路上連一隻螞蟻也不敢踩死,正是因為對這種思想的培養,大多數中國人骨子裡就生長著仁義,這恰恰讓一部分小人乘虛而入。當今的世道就有這樣的小人在大小的舞臺上指手畫腳,狐假虎威。我恨小人,因此我恨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論。如果大家都有一點老黑格爾的性惡論的思想,就不至於產生這樣的小人了。

  當然孟子有許多好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公孫丑說:“然則夫子既聖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向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謙虛,從不把自己看作聖人,孔子尚不敢自沉聖人,何況我孟子呢?這正是孟子偉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們缺少的正是孟子的這種人格魅力,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點成績就誇誇其談,自高自大。我要說:孟子尚不敢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孟子》讀後感 篇10

  孟子雄心勃勃,準備幹一番大事業,可是他四處奔波,最終也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為他沒有統治階級那樣的野心,更沒有他們那樣的殘忍之心,他的心裡裝滿了仁義,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難實現。

  面對這樣的結局,孟子無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敗,不能讓自己空有滿腹經綸。於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於統治階級。

  諸侯爭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氣候,這種大氣候註定了孟子的命運,他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四處踫壁,或像一隻皮球被諸侯們踢來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終極結果就是專制。雖然他是一個政治上的失敗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卻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民。他雖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為王者師,他天衣無縫的說理讓王們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講的“利”進行說理,“王曰:‘何以利我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沒有什麼反駁的,但在當時那種大氣候下,梁惠王考慮“利”不是沒有道理的。諸侯爭霸,你不考慮‘利’,也許就會成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聯想到了現實的美國,到處考慮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損害,便進行制裁,甚至戰爭。正因為考慮利,其國家就強大,其人民就富裕,這有什麼不好。

  實際上孟子的許多說理稍微一駁便不堪一擊。比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也,間牛未見羊也。”見牛未見羊未必就是仁術,見了不殺和不見殺之都無法證明他有仁術,說不定見了殺比不見殺的更具有仁術呢!他說:“君子遠庖廚也”,君子未必遠庖廚也,如果君子遠庖廚也,那麼君子遠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說理偏離現實,這只不過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這種推恩理想在現實中往往難實現。

  “仁政”與“民主”無法比擬,“仁”與“自由”無法比擬,我們寧可要“民主”也不願要“仁政”,寧可要“自由”,也不願要“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