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抒情朗誦稿

三分鐘抒情朗誦稿

  抒情的文章需要抒情的朗誦,我們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三分鐘抒情朗誦稿,歡迎各位借鑑哦!

  三分鐘抒情朗誦稿1

  南方的季節,冬雨淅淅瀝瀝,雖有春雨纖細,但沒有春雨的綿柔,帶有些許的冰涼。

  冬季的早晨,顯得格外的安靜。漫遊在鏡湖的小道,能聽見自己清脆的腳步聲,好像是獨奏的交響曲,越是這樣想,腳下莫名的按某種旋律演奏起來。玩盡興了,在湖邊找了個椅子坐下。椅子設計的都是雙人椅,對此,作為單身感到非常的憤懣,這是明顯的歧視。

  “嘰嘰嘰——”一陣輕快的鳴叫傳來。聲音來自對面的湖心島,透過蔥鬱幽暗的叢林,盪滌在整個湖面上。些許的微風拂過水麵,在暗淡的晨光下綻開縷縷波紋,好像被“鬧鐘”叫醒,露出朦朧的容顏。

  島後的天色漸漸亮開,湖邊的橋上開始有了行人。一會兒是形單影隻,匆匆走過,一會兒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偶爾傳來嘻嘻打鬧聲。

  橋身倒映在湖面,連線著湖心島,不知是誰為這秀美的發鬟插上的銀色簪子。可能是剛起床,正在梳妝打扮。湖邊一縷縷的柳枝在來回飄散,在微風中帶著淡淡的芳香,撲面而來。 “噗嗤——”水面突然一陣響聲。迎聲望去,一隻水鳥剛從水面鑽出來,朝著湖心島揚長而去,在水面劃出一到優美的弧線,猶如一道眉黛。不知是我驚嚇了它,還是它饒了她的夢。我作為不速之客,還是我的緣故吧。

  天色越來越亮,也該走了,心存感激和歉意,不帶走一縷清風。早安!

  三分鐘抒情朗誦稿2

  一直想著寫點東西,以疏解一下近來的心情,可發現自己愈發慵懶,連情緒都懶得釋放了,任由其聽之任之,我想我的這種放肆是不是有些無藥可除了?

  曾經以翩翩君子標定了自己的方向,現在想來委實有些可笑,是的,這幾年不都這樣過來了嗎?笑話過往的自己愚不可及,對訂立的那些目標和自己的拖延頗為不齒,繼而慨嘆稽廢時月,可最後奇怪的發現,卻又在這些無知中慢慢成長過來。

  忘了是否有意為之,去歲曾一度迷戀佛門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的意境,打那以後,我漸漸平靜下來,以致後來學會品味午間的陽光,但也未曾覺得自己拋棄過太多的慾望與夢想,我想這是因為我太年輕、涉世未深的緣故吧。

  不過也不著急老去,其實,慢有慢的道理,平素大家都常說快速思考,但是既然是思考,快速又能思考得出什麼東西?曾經很急躁,快速思考、快速解決、快言快語等等,直至後來發現實質為快意當前而已,結果都是那麼的不盡人意!也許功成名就都比較青睞於良好的過程吧。

  我經常試著以一個90後的視角剖析煩雜的人世,發現滿目世事浮沉與糾纏,我害怕失去前進的動力,害怕因此老去,一度拖著疲軟的'腳步,逶迤向前。我未至而立,一頂花發,“少年白”困擾多時,倍感壓力於外觀審美與旁人的輿論,不過,整體也平添幾分“老氣”的味道,也不知這是否是“看破紅塵”的代價。

  母親總會在催促我找物件結婚之際,給我介紹一些從別人那聽來的去除白髮的“旁門左道”,她表面雖然很平靜,但是我看得出來她是著急了。

  我說我有物件的,母親總是不信。其實她是對的,至少在這一兩年內。我對感情的固執己見也許源於對前任的她給我承諾的哪一杯“續杯一輩子”的可樂吧,甜蜜但有距離,也常常問自己異地的感情難道真的都經不起等待的考驗嗎?但後來我又發現空間上的距離真的會淡化掉感情的,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規律。

  所以我只能伴著疲憊的懶惰一路蹣跚走來,並對那種距離感充滿畏懼。我覺得上天好像是故意的一樣,總是在不經意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嘲笑大眾,上個月剛對活潑可愛懂事的她產生情愫,而下個月我又會因工作調動的原因離她遠去,實際上真的好想跟她好好談一場,但是理智告訴我不能再對此有過多的觸碰,內心好像有種無名的剜痛,無奈繁花殘落,愁緒盛開。關於感情,還是要慢慢來。

  得空,靜靜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思考,慢,那又有什麼了不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