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讀後感3篇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3篇

  《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虛構了一個美麗的小鎮,透過前後反差的對比開始論證化學用品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下面小編告訴為你帶來寂靜的春天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篇1

  “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說,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許多人談論著它們,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慄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著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營田野、樹林和沼地。是什麼東西使得美國無以數計的城鎮的春天之音沉寂下來了呢?這本書試探著給予解答。”

  這本書開篇就虛設這樣一個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個這種翻版的城鎮,對齊的一景一物作細緻的描寫,以此來帶領讀者進入這本書的主題,同時也讓讀者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這種環境變化的迫切感。《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書中描述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作者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於1962年出版。這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這本書同時引發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促使環境保護問題提到了各國政府面前,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於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環境保護事業。

  蕾切爾·卡遜1907年5月27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泉溪鎮,並在那兒度過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間供職於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魚類及野生生物調查所,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環境問題。在此期間,她曾寫過一些有關海洋生態的著作,如《在海風下》,《海的邊緣》和《環繞著我們的海洋》。這些著作使她獲得了第一流作家的聲譽。

  蕾切爾在本書中強調了人類自身對地球的環境的作用,“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動物的自然形態和習性都是由環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時間的整個階段而言,生命改造環境的反作用實際上一直是相對微小的。僅僅在出現了生命新種——人類之後,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圍大自然的異常能力。新情況產生的速度和變化之快已反映出人們激烈而輕率的步伐勝過了大自然的從容步態。”主要闡述了人類新型的化學產品或者生化武器給大自然的平衡帶來很大的破壞,而且遠遠超過了其自身修復的能力,已然造成無課挽回的傷害。分別從人們從小就接觸的各種化學生產的非自然的藥品食品開頭,其中透出了深深的無奈,這是每個地球人都無可避免的,再從整個大自然的迴圈鏈子來展開,汙染了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海;汙染了土壤;“地球的綠色帳篷”——植皮也隨之被汙染;小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地方都被汙染了,同樣的也遭殃了……這一切都是人類不加節制的破壞環境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森林中生命的協同互濟關係就變得完全失調了,而且寄生蟲災害反覆出現的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因而,我們不得不結束這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粗暴作法,這種粗暴作法現已被強加到留給我們的、至關重要的、幾乎是最後的自然生存空間之中。”作者在書中最後一章提出這種結論,綜合了前幾章分別舉出的例子,呼籲人們要重視自然規律。“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發明了許多新的、富於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方法;隨著這一形勢的發展,一個要反覆提及的話題是:我們是在與生命——活的群體、它們經受的所有壓力和反壓力、它們的興盛與衰敗——打交道。只有認真地對待生命的這種力量,並小心翼翼地設法將這種力量引導到對人類有益的軌道上來,我們才能希望在昆蟲群落和我們本身之間形成一種合理的協調。”這就是作者呼籲麻木無知的人們要開始進行環境保護的話,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走,即使發明了什麼厲害的科技,也要以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為首要考慮因素。

  同時作者還提到“控制自然”的想法很幼稚,我們人類想要更加順利更加長久的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靠的不是所謂的“控制自然”的狂妄想法,而是用心的去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去愛護大自然的一切。畢竟誰喜歡寂靜的春天?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篇2

  也呼籲我們,要尊重生命,謙卑為上,不要自以為是。否則將有一天,會為人類帶來無可挽救的災難,毀滅性的滅亡。

  當初,瑞秋。卡森女士,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曾遭到利益團體,化學藥品製造商們的打壓和抹黑。但瑞秋。卡森女士,以其專業的認知,和對生命的悲憫,不畏流言,說出事實的真相,提醒世人:瞭解化學物質,毒害地球的真實事件,和環境生態,所面臨的嚴重危機。

  作為一個學者與作家,卡遜所遭受的詆譭和攻擊是空前的,但她所堅持的思想終於為人類環境意識的啟蒙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

  確實,長期流行於全世界的口號——“向大自然宣戰”、“征服大自然”,大自然僅僅是人們征服與控制的物件,而非保護並與之和諧相處的物件。人類的這種意識大概起源於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續到20世紀。沒有人懷疑它的正確性,因為人類文明的許多進展是基於此意識而獲得的,人類當前的許多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也是基於此意識而制定的。

  在四十餘年後,書中所提,濫用藥物的情形,不僅沒有改善,更變本加厲。將人類帶入更深、更無可救藥的境地。因為人類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許多事實的真相,被隱瞞和矇蔽。許多人因為無知,陷人類於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不知。

  因此,我們必須停用這種非自然的方法,以儲存最後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間。瑞。秋。卡森女士如此告訴我們。透過新穎、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方式,嘗試去解決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會產生的問題。人類唯有更謙卑、尊重大自然,反省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停止錯誤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類自己。

  環境保護,這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而這在幾十年前卻是僅僅是一些生物學家腦子裡的想象,而真正使環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並直接導致後來將環保列入政策法規中的卻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識又不太熟悉的書——《寂靜的春天》,而這本書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將環保作為主題的書。

  1992年,該書被推選為近50年來最有影響的書。這些年來,各國也開始了重視環境保護,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關注環境保護不僅僅是政府和工業界的事情,更是我們每個公民自己的分內之事。

  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篇3

  毫無疑問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經常在看到一隻小昆蟲,就像剛剛從耳邊嗡嗡擦過的蚊子之後想起這書中提到的關於殺蟲劑激烈的聲討,而不再只是想是要徒手把那隻蚊子拍死算了,還是去點盤蚊香。

  作為一個學生物專業的,我們很早就在生態學課上了解到許多關於環境與經濟利益不論是個人利益還是群眾利益相沖突的實際例子。比如內蒙地區的過度放牧導致的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一些人為了牟取暴利捕獵珍稀動物破壞生物多樣性結構;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將沒有處理達標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大自然中等等。儘管我們也得知國家原先對於經濟發展的要求是“又快又好”過渡到了“又好又快”,但環境問題還是不容樂觀,大多數人短淺而自私的眼光只把目光集中在當前和自身上,對於環保仍未提高重視。

  回過來說《寂靜的春天》,這讓我對環境與利益的衝突的認識達到了新的一個高度。書中將殺蟲劑和殺草劑這些人類引以為傲的發明對人類自身的危害和利益之間的用科學的`論述加以辨析。我毫無疑問是Rachael Carson的擁護者。但同樣毋庸置疑的是這與高速運轉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這不但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同時還是高速發展的,當你看到溫州的爛皮鞋造就了所謂的“東方猶太人”,你就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們追求廉價,也就是說效率已經取代了品質的地位。同樣是為了效率,農作物必須也要遵守“合併同類型”自動歸類,單一的耕作方式,在帶來效率產量的同時其實也會掉了自然的格局與平衡。我們很容易想象,如此低層次的生物多樣性在任何一種相向的矛頭下都會順利倒下,只要有開始的幾隻松線蟲就能順利拿下一片松樹林,只要幾隻蝗蟲就能使中國歷史上出現無數次饑荒,當然為了使能量最多的流到我們的生產鏈中,任何雜草都是可憎的。所以殺蟲劑和除草劑的誕生顯然是歷史長期演變的必然選擇。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化學試劑的濫用。在殺蟲劑發明的初期,那些懂得這些化學品危害性的專家都只顧及小問題,而不聯絡大問題,利慾薰心的製造商和剛被工業革命帶來的重重驚喜搞得暈頭轉向無知人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供求關係。人們不知道這些“高科技產物”已經高階到地球都控制不了了。這些難降解的藥物,不但能殺死昆蟲鳥獸,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像惡魔一樣進入到要還的生理過程中,之後透過生物鏈擴散到全世界地上地下各種生物非生物上,當然也包括人,據研究未出生的胎兒體內也能檢測到殺蟲劑的化學成分的存在。

  隨著科技的發展,已有許多殺蟲劑的代替品或防治手段被接連創造出來。尤其是許多生物的防治手段,將危害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就像書中最後提到的一樣,我們必須與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控制自然”這個詞是一個妄自尊大的想象產物。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盡所能尊重並保護我們的自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