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日記》讀後感3篇
《馬燕日記》讀後感3篇
《馬燕日記》是法國《解放報》駐京記者彼埃爾·阿斯基(中文名韓石)在寧夏西海固採訪時偶然發現的一個失學女童的日記,2002年由韓石整理後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法國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馬燕日記》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馬燕日記》讀後感1
“媽媽,如果我上不了學,我的眼淚一輩子也流不幹!”馬燕在《馬燕日記》中這樣寫到。我不知道馬燕在寫這句話時有沒有流淚,但我在看到這句話時真真切切地被震撼了,一股說不清是感動還是心酸的情緒席捲了我的全身。
馬燕,生活在寧夏西海固,這裡土地荒蕪,是一個思想落後、生活貧困的地方,是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這地方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我認識馬燕,是在《馬燕日記》裡。馬燕用稚嫩的肩膀承受著生活貧困的壓力,把自己對上學的渴望、對輟學的擔心都寫到了日記裡。她的日記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優美的比喻,但足夠感動每一位讀者;她的日記裡沒有生動的故事,沒有形象的人物,卻讓人感到無比真切。
看到這一篇篇沉重的日記,我才知道我是多麼幸福。生活上,馬燕連一頓多餘的面飯都吃不上,為了買一支鋼筆,竟需要積攢兩個學期的零花錢,我真想不到在我生活的世界裡竟還有這樣的事。想想我自己,在家裡挑三揀四,這個太淡了,那個太鹹了,這個不好吃,那個太難吃,不管有沒有營養,不管會不會讓燒菜的人難堪。我專挑自己喜歡的吃,沒有喜歡的,就生著悶氣不吃飯。學習上,馬燕在短短的小學五年時光裡,兩度輟學。她極度渴望求學卻踏不進學校的門,她渴望知識卻眼睜睜與知識擦肩而過。我呢,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卻不知道珍惜,甚至有過討厭上學的念頭。馬燕寫信、寫日記,請求媽媽讓她上學。還說自己上不了學,眼淚一輩子也流不幹,而我呢,卻差點留下家書離家出走……如此一想一比,淚,悄然溢位眼眶。
馬燕是好樣的,她是如此堅定、頑強,決心要取得成功,不達目的不罷休。《馬燕日記》是好樣的,書中的字裡行間處處充盈著積極向上的力量,充滿著頑強的奮鬥精神。馬燕用執著用勤奮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馬燕日記》以震撼人的力量享譽中外,成為暢銷十年不衰的書。讀著《馬燕日記》,我心潮澎湃,這個寧夏小姑娘,給了我太多的激勵。她的堅強,她的勇敢,她的好勝,在我的心頭回蕩。
如飢似渴地讀完了《馬燕日記》,正是晚霞滿天之時。窗外,翠湖水半江瑟瑟半江紅,窗外,仙華山被火燒雲燃成了金色的了。幾隻小鳥掠過,留下了一地清脆的鳥叫。看看封面上那馬燕掛滿汗珠的微笑的臉,我也不禁笑了。雁過留聲,水過無痕,願每個人都能真切感受馬燕精神,擁有馬燕精神!
《馬燕日記》讀後感2
看到馬燕的故事,覺得很神奇,也很感動。故事要從2000年左右說起,一個在中國貧窮小山村的小女孩因為在日記裡表達自己對上學的強烈渴望,吸引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捐助,重返校園。
或許這樣神奇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只有足夠強烈的渴望才能創造奇蹟。
從五年級就開始寫日記,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小姑娘,日記中流露出她對讀書和改變自身命運的強烈渴望,還有她深深的感恩之心,所以才會如此幸運,因為這本《馬燕日記》,她重返校園,還幫助了很多像她一樣的女孩子。
說真的,我們的條件沒有她那麼艱苦,想想她,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為了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努力。
《馬燕日記》的第一部分是小學生的流水賬,幾乎都是日常瑣事、生活點滴,看到第二部分,才明白是到了亮點,這是初中生的手筆,不再是單純的流水賬,更有文采,也更有思想。而看到馬燕上大學,走出國門的部分,才真正看到了精彩之處,她能更詳細的描述她的心路歷程。
雖然這個女孩出生在貧瘠的農村,條件艱苦,但因著她強烈的渴望,不僅沒輟學,反而能感召到愛心人士為她助學,甚至靠日記出版的版稅供養她整個家庭和其他失學兒童。
命運對她是殘酷的,出生在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但同時命運又是垂青她的,因為即使是現在,出國留學對普通人而言也並非易事,更何況是10年前。或許只有在你努力拼搏後,上天才會真正給你收穫。
而馬燕正是如此,曾經遭受的苦難都變成了滋養她的養料,讓她成為一個感恩,被愛包圍,有能力選擇人生的人。確實,連讀書上學的資格都能爭取到來自陌生人的捐助,還有什麼能阻擋她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呢?
越到後來,我越能體會到她的感恩之情,發自內心的感恩,而且特別的單純,只有讀書、學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沒有其他的功利心。文中她因為不停被記者採訪影響到學習而心生煩惱,只想安靜讀書。甚至在錄節目時被主持人反覆問到她的想法時,沒有其他,就是讀書。
而且讓我也有一種感受,雖然馬燕生活貧窮,但實際上她是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在外,由於讀書是由好心人士捐助的,她收穫了無數善意、真誠的愛;在家裡,她也收穫了父母的愛。
雖然因為經濟貧窮,她的父母也時常爭吵,但是從她的字裡行間,我還是能感受到她父母是非常相愛的。因為她媽媽會因為爸爸牙齒不好說自己只喜歡吃骨頭而把吃肉的機會讓給爸爸,而爸爸其實明白媽媽的心思,所以即使是一塊肉讓他先吃,他也只會吃一點點,然後把剩下還很大塊的肉都留給媽媽。她媽媽性格要強,爸爸生性木訥,但是每次爭吵時都會讓著媽媽。
我覺得一個男人並不會因為性格的原因選擇退讓,而真正讓他這麼做的理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愛,馬燕的爸爸很愛她的媽媽。即使是在那個包辦婚姻的年代,她父母的結合也有愛的成分,所以相愛的父母也能給到子女足夠多的愛。
所以我覺得馬燕是幸運的孩子,收穫這麼多的愛,哪怕成長過程中經濟是窘迫的,但是精神是富足的。這一點非常可貴,也讓我體悟到一點:養育孩子健康成長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我們真正能夠給予孩子的,除了金錢,還有很多。
看完這本書,深深的感動,她的故事就像傳奇,雖然她的日記能被自己的媽媽送給外國記者,甚至能被出版都是偶然事件,但是她的努力和從未停息的渴望讓這些變得必然。
從未停息的渴望,永遠都是最強的動力。特別佩服她,這樣一位勇敢、堅強,敢於同命運抗爭的女孩,祝福她的人生越來越好!
《馬燕日記》讀後感3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馬燕日記》。馬燕家住在寧夏山區,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家裡太窮輟學了一次。她媽媽不忍心看著馬燕這麼小就在家裡忙裡忙外做家務,純粹變成一個勞力,於是跑東跑西好不容易借錢交了學費,這才讓馬燕重新回到學校。馬燕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五年級時馬燕又一次面臨輟學,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來她們這裡考察的兩位好心人,透過他們的支付幫助,馬燕終於順利完成了學業。
讀完這本書,我受到很多啟發。馬燕家雖然很窮,但她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而是抱定一個夢想:努力學習,透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了這個夢想她每天都在努力,與她想比,我覺得很慚愧。我們不愁穿不愁吃,還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卻沒有馬燕那麼努力刻苦。其實這一切都是父母給的,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如果離開了父母,我們就失去了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因為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
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習態度,得過且過,馬馬虎虎,成績稍好一點就洋洋得意,馬上鬆懈下來;成績下降了,又趕緊抓一抓。總之,缺乏長遠目標,缺乏人生夢想。其實,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當一名宇航員,只是沒有堅強的意志來推動我朝著夢想前進。讀了這本書,我要向馬燕學習,把自己的夢想作為人生的動力,更加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長大了,飛向藍天,為祖國的宇航事業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