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計劃

勞動力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勞動力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勞動力計劃1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生產經營裝置的現代化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對工人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為了適應未來時期的勞動力需求,必須制定勞動力資源計劃,以保證企業在未來時期有足夠的能夠操縱高難度現代化生產經營裝置的專業技術人員。

  一、企業勞動力資源計劃的確定。企業勞動力資源計劃,主要包括企業發展目標、企業勞動力使用計劃和企業勞動力發展計劃三部分。

  企業發展目標是指企業今後若干年所要生產的產品及其所需勞務的種類、數量、質量的預測和要求,以及其現有的生產經營資金、同行業的產品和所供勞務的市場競爭情況、現產品和現供勞務的衰減曲線,以及新產品或新供勞務的生產經營週期、經營場所、裝置等,而且要考慮現有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新產品或新供勞務所要達到的專業技術程度。

  企業勞動力使用是指為了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而對未來時期各類勞動力的需求情況進行的測定。這是制定企業勞動力資源計劃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在生產經營規模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採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往往會使企業所需的職工總人數減少,而專業技術水平更高的人員將要增加,在編制勞動力使用計劃時要充分考慮這一情況,如果對需要增加的各類勞動力的時間及數量測算得不準確,就有可能出現新的機器無人會操作,或專業技術人員沒有新的機器可操作。因此,制定勞動力使用計劃,既要考慮企業現有各類勞動力的適應程度,又要對企業在未來時期需要新增勞動力的型別、數量和時間進行比較準確的預測。

  企業勞動力發展計劃是指對企業現有人員工作技能的檢驗和企業在未來時期需要新增各類勞動力的預測。制定企業勞動力發展計劃也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對現有人員從事新產品生產或新供勞務的適應能力進行技術測定,以便為未來時期提供現有人員的技術資料;二是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基礎上,預估需要新增技術人員的型別及數量。新增專業技術人員的來源,一是由專業技術學校分配;二是對有技術基礎的現有人員進行再培訓;三是調劑其他單位過剩的專業技術對口的人員。不論採用哪種形式,確定流進人員的流進時間和培訓人員的再培訓時間是必要的。

  二、企業勞動力資源的管理。為了有效地實施企業勞動力資源計劃,企業應根據計劃要求從管理思維角度出發,對企業的勞動力配置、勞動力管理和勞動報酬等作出管理決策。

  1、實行全員合同化管理制度。不論是固定職工,還是合同制工人、臨時工,均實現合同化管理。企業對職工應堅持先培訓、後上崗,考核合格並簽訂上崗合同後方可上崗,轉崗也需要接受轉崗培訓。這樣,不僅有利於鼓勵職工走崗位成才之路,鑽研技術業務,而且也有利於增強職工熱愛企業、熱愛工作的責任感、光榮感,提高他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於穩定生產第一線的骨幹力量和企業的生產發展。

  2、採用先進的勞動報酬制度。職工的工資所得與其勞動技能的高低、勞動責任的大小、勞動強度的輕重、勞動條件的優劣,以及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工作量的多少相掛鉤,透過考工晉級促使技能晉級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這樣,可以鼓勵職工學技術、學業務,促進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有利於妥善安排各類人員,克服分配上工資等級與技術等級相脫節的現象。

  3、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制度。要建立職工終身的業務教育制度,新進職工要接受一段時期的基礎教育,轉崗職工在調進正式上崗前,要接受一段時期的上崗培訓,企業開發一個新產品或從事一項新勞務,要組織全體職工學習新產品的效能、用途、工藝流程、操作方法等。所有職工在不同階段必須受到相應的業務培訓,直至退休。

  4、採用合理的勞動力配置辦法。企業由於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有可能出現工人多餘的情況。對多餘職工的處置,應區別其政治、業務素質和年齡、工作年限等不同情況,對有專業技能的,可透過勞務市場,開展勞動力餘缺調劑;對有勞動能力的,可進行再培訓,使之能從事企業的其他工作,或開闢新的生產經營門路,興辦第三產業,或自謀職業;對業務技術素質較差的中青年職工,應進行文化、業務技術培訓,使之能再就業,對年老體弱的職工,應安排其力所能及的工作。

勞動力計劃2

  一、試點地區工作要求

  200 年是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工作全面啟動階段。各試點地區及所在省要做好各項基礎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建立規章制度,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積極穩妥地推進試點工作。

  上半年,主要是開展基礎工作,修改完善試點方案,制定勞動力開發就業計劃。各試點地區要在總結現有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加強基礎調研工作,全面掌握農村勞動力資源和就業的基本情況,建立勞動力開發就業資料庫。在此基礎上,對試點方案和勞動力開發就業計劃進行必要的補充和完善,使所確定的試點目標任務、工作步驟和對策措施切實可行。

  下半年,主要是研究制定針對試點內容的政策措施。各試點地區要根據本地區試點內容,研究擬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對方案或計劃中所提出的對策措施,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並著手擬定。既要總結吸收實踐中已有的成功經驗,又要大膽探索,有政策突破,有制度創新。

  試行城鄉統籌就業的地區,要研究制定城鄉就業融通、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政策和制度。研究農村勞動者進入城鎮就業的社會保障政策。同時,探索如何建立面對城鄉所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力市場資訊網路和就業服務體系。

  開展轉移培訓試點的地區,要研究建立統籌規劃、分工明確、協調運作的培訓工作機制。探索如何依託現有條件和設施,擴充套件農村職業培訓和推動培訓的市場化、社會化。

  開展西部開發就業的試點地區,要圍繞西部大開發的整體推進,研究制定促進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的政策措施。同時,進一步完善西部勞務協作區的協作機制,為擴充套件西部勞務協作奠定基礎。

  開展返鄉創業試點的地區,要研究確定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的計劃目標和方式方法,完善鼓勵扶持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

  與此同時,還要做好工作人員培訓、經費安排、宣傳發動等工作。按照總體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全面實施試點工作。

  二、國家專案指導小組工作安排

  為指導好試點地區的試點工作,200 年國家專案指導小組擬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召開指導小組會。1月中下旬,在北京召開指導小組會,討論審議指導小組工作安排。會後下發20xx年工作安排,以指導試點地區做好200 年度工作部署。

  2.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把調研和指導試點結合起來。邊調研邊指導邊檢查,以調研促工作。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農村富餘勞動力研究、城鄉統籌就業調研、農村職業培訓工作研究、勞務輸出調研。同時,指導試點地區所在省做好相關調研和政策研究工作。

  3.開展專題研討。七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關於我國農村就業問題的總體研究報告,提出促進農村就業的政策意見和建議;一季度,召開農村就業統計與調查專題座談會;三季度召開小城鎮就業政策研討會;四季度舉辦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工作研討班,交流試點工作情況,為試點地區提供政策研究和諮詢服務。

  4.對試點地區提供指導和服務。

  (1)上半年,指導各地搞好工作人員培訓。

  (2)二季度,指導東部地區與中西部試點地區的農村職業培訓機構、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開展對口幫扶、技術援助、人員培訓和經驗交流等活動。

  (3)三至四季度,組織試點地區農村職業培訓基地或職業培訓集團師資的業務培訓。結合開展西部勞務協作活動,指導西部勞務協作區工作人員進行勞務協作、資訊科技及勞動力市場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業務培訓。

  (4)為經濟困難、工作積極的試點地區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國內考察提供幫助。

  5.開展工作督查和評估。加強試點工作的督查和評估。今年要對10個以上省的試點地區工作安排和實施進展情況進行調研,覆蓋面要達到試點地區的三分之一。年底,對試點地區年度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評估和檢查。

勞動力計劃3

  一、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

  第一、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難度較高。我縣是農業大縣,也是全省經濟欠發達縣之一,全縣農村勞動力38萬多人,培訓工作面廣量大。農村勞動力居住分散,高度集中培訓個人負擔較重,參培積極性不高;加之參培人員對技能要求、參培時間選擇多樣,形成一定規模班次較難;文化水平、年齡等參差不齊,統一教學、考核不容易。

  第二、培訓機構整體水平不高。現有31個職業培訓機構,除一兩個能開設3―5個工種專業,年培訓能力達千人以上外,其餘的均存在專業工種單一、規模較小等問題,加之多數培訓機構建在縣城,農民難以就近就地參加培訓。

  第三、培訓經費存在很大缺口。按省、市要求對城鄉新增勞動力和貧困勞動力培訓給予補貼,據測算,我縣年培訓農村勞動力約8000人,如每人補貼400元,共需資金320萬元。即使省、市補貼資金到位後,所需地方配套50%左右,但由於縣財政困難,能安排的只有幾十萬元,缺口很大。經費不足,又影響培訓人數和培訓效果,制約培訓機構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年組織職業技能培訓10000人,培訓合格率達92%以上,培訓後就業率達85%以上。(詳見附表)

  三、工作措施

  1、任務層層分解。將培訓人數分解落實到各鄉鎮,根據參培人員申報專業(工種)和就近就地的原則,再分解落實到各職業培訓機構。

  2、實行兩項補貼。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扶持政策,實施農民培訓券制度,使所有參加培訓人員都能享受一次減免費培訓,提高素質,增強市場競爭就業能力。

  3、建立聯動機制。動員和引導縣城培訓機構,與鄉鎮就業管理機構、培訓機構加強協作配合,到鄉鎮、到村辦班,就近就地培訓。建立就業管理、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機構聯動機制,提高培訓後就業率,及時轉化培訓成果,實現培訓促進就業目的。

  4、完善培訓機構認定製度。每年從現有的培訓機構中,定期認定一批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專業設定合理,師資隊伍較強,管理制度健全,培訓輸出業績明顯的培訓定點機構,承擔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任務。

  5、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勞動力市場資訊系統鎮鎮通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延伸到培訓機構、用人單位的統一勞動力市場資訊網路。加強鄉鎮勞動保障所和村級勞動保障協管員隊伍建設,完善定員、定崗、培訓和考核制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質較高、相對穩定的基層勞動保障工作隊伍,以便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查、培訓組織發動、就業資訊採集、培訓就業政策宣傳等基礎性工作。

  6、籌措培訓資金。在取得省市支援的同時,爭取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解決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資金缺口。加強培訓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和發揮最大效益。

  四、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縣成立實現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協調開展這項工作。加強與教育、農業、扶貧、科技等部門的密切合作,建立協作機制,共同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

  2、實行目標責任制度。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把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各鄉鎮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3、嚴格獎懲考評。年底組織對培訓機構的考核評議,獎勵前三名和通報批評後三名,凡培訓機構被確認為後三名的,限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取消其職業培訓資格。

勞動力計劃4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農業部等部門-20xx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的通知》和國家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要求,結合我鄉當前實際情況,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能力,促進再就業,實現勞動者個人價值,推動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擬定於7月30日-10月30日舉辦一期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班,培訓地點設婁星區雙江鄉農校,培訓人數為60人。為做好培訓工作,特制訂如下教學計劃。

  一、培訓物件

  本鄉境內農村戶口,年齡16-45週歲的青壯年農民。

  二、培訓目的

  這次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的`目的是: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和就業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實現穩定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體來說就是:透過此次培訓,讓受訓的農村勞動力人員全面瞭解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基本掌握勞動合同的訂立、社會保障及社會保險制度、安全生產常用知識,熟練運用養殖業常用知識和食用菌栽培技術等技能,提高他們的致富本領,為他們在今後的轉移就業和生產勞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訓內容

  1、勞動法律法規;

  2、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及社會保險制度;

  3、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4、礦工安全生產常用知識;

  5、食用菌的栽培技術;

  6、養殖業常用知識。

  四、培訓課時

  總課時數:580 理論授課:235 技能操作:185

  實地實習:160

  五、教學要求

  1、基本知識

  透過教授學員相關的勞動法律法規、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及社會保險制度等基本知識,使學員對這些基本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並能夠將這些法律、法規和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

  2、專業技能

  透過教授學員安全生產常用知識、食用菌栽培技術和養殖業常用知識,並經過學員的實際操作,使學員能夠熟練掌握一到兩門專業技能,提高學員的自身素質和致富本領。

  3、培訓形式

  本次培訓為全日制培訓,採取理論授課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形式。

  雙江鄉勞動保障站

  XX年七月二十日

勞動力計劃5

  1、確定人員需求量和擁有量,合理地安排補充人員,組織培訓或調整勞動組織和生產組織,都必須有計劃地進行。

  2、編制勞動力計劃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編制定員標準為基礎,在確定計劃期內員工需求量以後要以崗位責任為標準,從人員素質、技術要求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平衡。

  (2)經過勞動資料的統計和分析,及時修訂勞動力計劃的有關資料,對現行勞動力安排要切實符合結構合理、平衡協調的要求。

  (3)制定勞動力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勞動力成本控制,培訓福利支出,薪酬等因素。

  (4)建立年度人員需求計劃申報制度。各部門人員需求應堅持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做到申報理由充分,人員補缺合理,計劃安排科學,避免計劃需求數和實際使用數不相符的現象。人力資源部應制定酒店近中期人員要求計劃,做到用人情況心中有數。

  (5)年度人員增補申請計劃須經酒店領導批准後實施,並由人力資源部存檔備查。

勞動力計劃6

  一、勞動力的組織調配計劃

  我單位在投標時,已擬定了投入本合同段的主要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專職試驗人員,形成了以專案經理為核心的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並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施工管理人員、試驗人員等認真學習,使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掌握本合同段的工程特點、工程技術標準、施工要點及竣工驗收要求等,為工程的正式開工做好準備工作。接到中標通知書3日內主要管理人員進入施工工地,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經初步測算計劃單項工程最高投入勞動力約500人。勞動力計劃安排表見附表(三)。

  二、保證措施

  1、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後,我公司將根據勞動力計劃表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到位。

  2、專案部將根據工程進展情況,隨時對各處、隊的工程內容、工作數量進行新的組編調整,即人員實行相對穩定,但又動態流動的管理方式。

  3、我公司有充足的人力資源的貯備,保證滿足本工程的勞動力。

  4、施工過程中我公司保證不拖欠民工工資,保證按月發放工人工資。

  5、所有施工人員在按計劃分期分批進場前,必須做好戰前動員和技術安全交底工作。

勞動力計劃7

  為了貫徹落實“培訓促進就業,學習提高競爭能力”的精神,切實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我校以“培訓為就業服務,培訓和專業相結合”的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根本,以開展職業技能為重點,多渠道,多形式的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並制定XX年農村勞動力培訓計劃。

  一 培訓目的:

  1.全面提升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及就業能力。

  2.拓展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方向,提高就業率。

  二 培訓物件、地點及頻次:

  1.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和青壯年及閒散勞動力為培訓主體。

  2.具有相對條件,並有創業意向的群眾給予創業指導。

  3.本年度,我校計劃在XX年12月至XX年4月期間,在烏蘇市九間樓鄉、夾河子鄉開展中式麵點、中式烹飪職業技能培訓班17班次,共計850人數。

  三、培訓內容及方式:

  1.中式麵點職業技能培訓內容:如麵包、油條、包子、抓飯等特色小吃。

  2. 中式烹飪職業技能培訓內容:如常用鮮活原料的初步加工,乾貨原料的漲發,出肉、取料和去骨,刀工技術,配菜,火候技術,調味技術,冷熱菜製作技術等。

  3.培訓將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首先專業教師授課,課

  後疑難問題解答及後續專業問題指導,其次對所授內容進行實操演練並對所培訓人員結業後的創業進行跟蹤式指導等方式。

  四、具體做法:

  XX年12月--XX年4月,主要開展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

  XX年5月--XX年11月,技能培訓學校對以培訓的培訓資料進行整理,並辦理職業資格證書。同時完成“三定”培訓任務。

  建立健全學員培訓檔案管理。每期培訓辦班結束後,要將所需的材料按期裝訂成冊整理歸檔,並上報縣勞動就業中心。辦班所需的材料:

  1、封面、材料目錄表;

  2、花名冊;

  3、作息時間表;

  4、課程表;

  5、教師授課計劃表;

  6、學籍卡;

  7、考勤表;

  8、試卷(另外裝訂)等。

  五、培訓效果:

  透過此次培訓,實現對培訓物件理論知識考試透過率為80%,在糕點、麵點技術上實現所有學員的熟練掌握.

  六、培訓後服務:

  本校在培訓後將建立培訓相關專業創業指導站,為所接受培訓的學員開通技能培訓、創業熱線,隨時為學員提供相關資訊諮詢。

勞動力計劃8

  為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根據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和省區政府轉發省農委、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等部門《關於20xx年全省農民工培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要求,今後一個時期,我社群將積極組織和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與成人教育等資源,按照“培訓為就業服務、培訓與就業相結合”的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努力提高農村轉移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為“加快發展、富民強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現提出實施教育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的工作方案。

  一、培訓的目標任務

  我社群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目標任務。有關學校要強化服務“三農”的意識,從勞動力轉移培訓需要什麼、就業崗位要求什麼為著眼點,以積極主動、求真務實的精神,以承擔下崗失業人員轉移培訓為重要契機,培育並充分發揮職業學校技術培訓和推薦就業等方面的優勢,努力適應我社群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的需求。

  結合區政府確定的勞動力轉移計劃,制定年度目標任務,分解任務指標,切實把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二、培訓的內容和重點

  勞動力轉移培訓要以未能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和青壯年勞動力為培訓主體,以開展勞動力轉移前的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以進城務工人員在崗、轉崗為內容的崗位技能培訓為補充,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抓好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在開展引導性培訓方面,要注重對擬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新增勞務輸出人員開展勞動就業的公共知識和務工常識方面的多形式、多途徑的培訓。

  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方面,要以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為目標,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對轉移就業的新增勞動力或青壯年農民工進行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規程的培訓。對具備相應條件並有創業意向的下崗職工開展創業培訓,提供創業指導。當前,要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調整和把握培訓方向,確定勞動力就業培訓的重點領域。如勞動密集化程度高,吸納數量大的加工業、建築業等工種;以及就業方式靈活、就業門類繁多、就業彈性大的餐飲、家政服務、生活用品維修、營銷等服務業。在開展崗位培訓方面,要根據崗位要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有針對性開展在崗、轉崗、晉升等方面的培訓。有關學校和培訓機構要透過舉辦日校、夜校、週末學校等形式,對進城務工人員廣泛開展技能培訓、證書培訓和學歷教育,組織開展城市文明生活和農民工維權知識等方面的引導性培訓。培訓時間一般為公共知識培訓3-7天、職業技能培訓1-6個月,特殊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時間可根據需要適當進行調整。

  三、培訓的組織和實施

  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中等職業學校要做到“五個結合”,即堅持職業技能培訓與引導性培訓相結合,普通培訓與證書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面對面授課與運用現代遠端手段培訓相結合,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實效性。

  1、要全面推進“三教”統籌。探索初三、高三學生有序分流的辦學途徑。組織未能繼續升學並準備進入非農產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勞動預備制度培訓,掌握一定職業技能。

  2.圍繞經濟結構調整和勞動力需求變化,適應一線及技能緊缺型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改革專業設定、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管理模式,強化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組織開展學分制改革試點,推進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改革,實行更加靈活的學習制度,形成學分互認機制。

  3、加強培訓基地建設。組織有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積極申報成為“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勇於承擔培訓任務。。在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作用的基礎上,加大扶持力度,改造和完善一批職業學校,建設一批勞動力培訓示範基地,形成一批優勢專業和特色工種,創立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精品培訓專案,培育推廣叫得響、記得住、有內涵的勞務品牌。。

  4.創新培訓形式。積極探索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等有效的勞動力轉移培訓形式。訂單培訓主要是按照用工單位提出的用工數量和類別、技能標準、時限要求等,與用工單位簽訂培訓合同,按合同要求組織學員培訓,並向用工單位輸送經過培訓的合格勞動者。定向培訓主要是培訓單位透過開展市場調查和分析預測,明確培訓方向,確定培訓內容、培訓標準和培訓規模,開展儲備式培訓,並透過多種形式向社會推介培訓成果。

  四、推進培訓工作的政策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社群要在當地政府統籌領導下,與農業、勞動保障、科技、建設、財政等部門密切合作,按照職責分工,廣泛動員組織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不斷擴大培訓規模。研究解決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研究制定培訓計劃和扶持政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培訓工作。各地教育部門和有關學校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計劃,確定各階段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進度,明確各方面的工作職責,細化政策措施,加強本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確保培訓工作有人抓、有經費、有目標、有考核、有實效。

  2.爭取培訓資金投入。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實行政府、用人單位、社會和農民個人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加強與扶貧部門協調,在扶貧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量的經費,用於貧困家庭學員的轉移培訓;與勞動等有關部門配合,督促用人單位在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所錄用農民工的培訓經費。要採取培訓券等方式,真正發揮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參訓者直接受益。按照有關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由個人支付一定的培訓費用,有條件的學校和培訓機構對家庭經濟貧困的學員適當減免費用。

  3.開展督導和表彰獎勵。,把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列入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實行目標管理。對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實施情況組織檢查,適當時候將組織表彰農動力轉移培訓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要表彰獎勵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成效顯著的學校、培訓機構及先進個人。要透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農民工培訓的方針、政策、渠道、資訊,宣傳先進典型,形成廣泛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良好環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