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庭事蹟材料通用15篇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通用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藉助事蹟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物件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擬起事蹟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安家庭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

  棉花坪村支書洪世軍一家,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該社群家庭的楷模。

  一、遵紀守法,和睦相處,做守法文明之家

  和諧的家庭是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洪世軍一家4口人,他一家人和睦相處,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和各級規章制度,擁護黨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他和愛人知法守法,積極倡導無暴力、無犯罪、無違法的“三無”文明戶的宣傳活動,努力做到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在家庭中,夫妻倆對於雙方的老人,都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經常買上營養品去探望,並常常與老人家談心,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讓父母生活的快樂、健康。雙方老人的生日,他們都記在心裡,總會燒上一手父母喜歡的可口飯菜;逢年過節,也總是不忘給老人買些禮物;天寒了,給老人買來保暖衣,讓老人心裡暖烘烘的。

  二、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做學習之家

  走進洪世軍的家,你會發現家裡從大人到小孩都待人和氣有禮、文質彬彬。洪世軍和愛人高度重視對孩子教育,他們家從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為教育好兒子,他們無論工作多忙總要抽出點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並一道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兒子的健康成長也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精神食糧。他們總結了幾點體會: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二是對孩子即要嚴格要求,又要交朋友,輕說教重引導,鍛鍊她思考問題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能溺愛,要養成孩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

  三、樂於助人,做愛心之家

  在村裡,他們和鄰里的關係相處的也非常好,每當誰家有困難,他們都熱心幫助,儘自己所能為別人解決矛盾。隔壁鄰居都非常喜歡他們,他家和鄰里從沒紅過臉,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遇事有商量,相處的很融洽,周圍居民都稱劉建軍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平等互愛,老有所養,鄰里和睦,共建和諧,在這個家庭裡每個人都在努力實現著自身價值,為社會大家庭在盡職盡責,“平安和諧家庭”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在她家的帶動下,周圍居民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範意識,也積極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溫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社會也才會更和諧。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2

  時輪村程國良一家現有五口人,一家人和睦相處,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擁護黨的規章制度、方針、政策。程國良夫妻倆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在事業上,妻子賢內助,兩人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取得了家庭、事業雙豐收。程國良一家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係和鄰里關係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範措施的學習。平時最關注電視裡的法制欄目,積極參加鄉、村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範技能,提升安全防範意識,並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舍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3

  社會的和諧穩定事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廣大群眾安居樂業,事關廣大群眾生存發展,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礎。作為社會的組成細胞,個體家庭的和諧平安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巧珍一家堅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家庭中無吸販毒、酗酒、賭博等違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發生。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里,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為廣大村民樹立了榜樣,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突出貢獻。

  張巧珍和愛人結婚以來一直互信互愛,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很少吵架,更沒有出現過動手打人的現象。在家庭大事決策方面始終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在對重大家庭事件作出決定前都要召開“家庭民主會”,徵求各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妥善做出決定。他們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相互支持者,在家裡時常交流溝通,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援。

  張巧珍一家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係和鄰里關係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範措施的學習。平時最關注電視裡的法制欄目,積極參加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範技能,提升安全防範意識,並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作為一名黨員,張巧珍同志組織開展“七一”黨員志願者進社群活動。為華僑新村社群居民提供政策、教育、計生和安全使用天然氣諮詢活動。透過志願者進社群的便民活動,是歸僑僑眷不斷增強法制觀念、安全意識,同時也加深了農場機關黨員、社群支部黨員以及黨員幹部與僑民之前的聯絡。

  在張巧珍家庭的帶動下,她身邊的每個家庭、每個成員都樹立了建立意識,“建設文明新農村、構建和諧是每個居民的職責”深入人心,營造出和睦美滿的家庭環境、守望相助的鄰里環境、誠信友愛的人際環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環境、文明安全的社群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懂法守法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健康文明意識、和睦相處意識、男女平等意識,農場整體保持和諧穩定。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4

  含山縣銅閘鎮塔崗村小飛的家庭,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上互相照顧,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當地所有家庭的楷模。

  小飛現有3口人,他一家人和睦相處,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擁護黨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帶頭踐行科學發展觀俞宏芳同志自xx年擔任塔崗村委會婦女主任後,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積極上進,為全村的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勤勤懇懇的耕耘。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標兵戶的活動中,作為全村的帶頭人,她和愛人知法守法,積極倡導無暴力、無犯罪、無違法的文明戶宣傳活動,努力做安全文明之家。在她的帶動下,全村所有家庭全面開展了爭創文明戶家庭活動,全村社會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居樂業。

  在家庭中,俞宏芳是一名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對於雙方的老人,她在繁忙的計劃生育工作之餘,總是要抽出時間,買上營養品去探望,還要為老人端茶送飯,從未讓老人家吃過一口冷飯剩菜;並經常與老人家談心,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讓父母生活的快樂、健康。為教育好孩子,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她的丈夫是一名駕駛員,工作特別忙,(x)因此一切家務活兒及照顧老人的事情都她一個人承擔,但她從未有怨言,盡心盡力做好家務事,不給丈夫添一絲煩惱,全心全意支援丈夫的事業。無論工作多忙,一回到家,她總要抽出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

  在村裡,她不僅細心的照顧孤寡老人,和鄰里之間的關係也相處的很好,每當誰家有困難,她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隔壁鄰居都非常尊敬她,她和姊妹之間更是無話不說,相處得很融洽,她們之間從未紅過臉,姊妹間總有說不完的話,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遇事有商量,謝村民都稱小飛家是一個和諧、幸福、平安的家庭。

  老有所養,平等關愛,有事業上的成就,也有學業上的飛躍,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努力實現著自身價值,為社會大家庭在盡職盡責,“平安家庭”就在這裡得到了清楚地詮釋。在她們的帶動下,全村村民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全村的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5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和諧穩定事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廣大群眾安居樂業,事關廣大群眾生存發展,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礎。作為社會的組成細胞,個體家庭的和諧平安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宅鄉立信居委會小鳳一家堅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家庭中無吸抽菸、酗酒、賭博等違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發生。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團結鄰里,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為廣大居民樹立了榜樣。

  小鳳和愛人姜亨和結婚近三十年來一直互信互愛,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很少吵架,更沒有出現過動手打人的現象。在家庭大事決策方面始終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在對重大家庭事件作出決定前都要召開“家庭民主會”,徵求各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妥善做出決定。小鳳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相互支持者,在家裡時常交流溝通,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援,彼此間的共同觀點是做人放在第一位,不管社會上的環境如何變化,堅持走自己的路。

  為教育好孩子,夫妻二人付出了很多艱辛。無論工作再忙,回到家,總要抽出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她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小鳳和愛人雖然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但小鳳從來不搞“家長專制”,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從沒對孩子制定過任何強制學習目標,也沒強迫孩子學習過任何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

  在生活中,小鳳和愛人既是生活中的知心伴侶,又是孩子的好父母,更是父母的好兒女。夫妻二人對於雙方老人關愛有佳。父母年齡大了,沒有經濟來源,為了讓老人安度晚年,小鳳夫妻商量後,主動承擔老人的經濟支出。作為人妻、人母和人媳,小鳳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孩子和老人,關心體貼丈夫,並不因工作和學習而有絲毫的怠慢。家人的生日,她記在心裡,放在心上,總會燒上一手家人喜歡的可口飯菜;逢年過節,她總是不忘給家人買些禮物;天寒了,她早早地就為父母們送上棉衣棉被,還為他們買保暖內衣;天熱了,就及時為他們裝上電扇。平時還總是給老人們買營養品,讓他們加強營養。小鳳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關心,經常與老人談心,讓老人心裡暖烘烘的。

  身為一名黨員,小鳳主動和鄰里之間處好關係,每當誰家有困難小鳳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和困難。多年裡小鳳一家從來未與鄰居紅過臉,吵過架。村民們都說小鳳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

  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係和鄰里關係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範措施的學習。特別是鄉、社群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範技能,提升安全防範意識,並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老有所養,平等互愛,鄰里和睦,共建和諧,“平安家庭”在小鳳家裡得到了很好地詮釋。在小鳳的家庭的帶動下,周圍群眾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範意識,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全居的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6

  在家庭中,小美是一名好媳婦、好妻子、好媽媽。對於雙方的老人,她在繁忙的計劃生育工作之餘,總是要抽出時間,買上營養品去探望,還要為老人端茶送飯,從未讓老人家吃過一口冷飯剩菜;並經常與老人家談心,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讓父母生活的快樂、健康。為教育好孩子,她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她的丈夫是一名醫生,工作特別忙,因此一切家務活兒及照顧老人的事情都她一個人承擔,但她從未有怨言,盡心盡力做好家務事,不給丈夫添一絲煩惱,全心全意支援丈夫的事業。

  無論工作多忙,一回到家,她總要抽出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在村裡,她不僅細心的照顧孤寡老人,和鄰里之間的關係也相處的很好,每當誰家有困難,她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隔壁鄰居都非常尊敬她,兄弟姐妹之間更是無話不說,相處得很融洽,她們之間從未紅過臉,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遇事有商量,村民都稱小美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平安的家庭。

  老有所養,平等關愛,有事業上的成就,也有學業上的飛躍,在這個家裡每個人都努力實現著自身價值,為社會大家庭在盡職盡責,“平安家庭”就在這裡得到了清楚地詮釋。在她們的帶動下,全村村民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全村的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7

  “國是由社會和家族組成,社會是國的血肉,家是社會的細胞。家和,則社會和諧,國家穩定;家興,則社會興旺,國家興盛;家庭平安,則社會團結,國家穩定。”到社群參加活動的居民,經常能看到一位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向居民們講述家庭和諧、社群平安的重要性,做好“七無一好”的必要性。他就是屏城中學高階教師吳文勝。

  吳老師的家庭是一個學習型家庭。父親吳培銓原是屏南職專一位德高望重的高階教師,退休後筆耕不輟先後編撰了《蘭陵坑頭吳氏族譜》和《屏南吳氏聯譜》,為弘揚祖國源遠流長的家譜文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妻子劉金華是屏南二中一級教師,省小提琴協會會員,為屏南培養了大批小提琴人才。女兒吳星瑾就讀於集美大學,曾獲得校配音大賽一等獎,廈門市英語口語秀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學金,被學校推薦優秀學生。吳文勝為福建省作協會員,常利用課餘時間鑽研鄉土文化,在《福建文學》《山東青年》《閩都文化》《生活·創造》等數十家文學刊物發表文章200多篇100多萬字,曾獲得“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全國第三屆“書寫人生第二春有獎徵文”二等獎,“中華情懷·旅遊故事”全國首屆旅遊美文大賽三等獎等多個全國性獎項。20xx—20xx年,被借用到屏南縣委宣傳部負責輿情資訊和口黨委辦工作,所負責的輿情資訊工作年年都名列全省前茅。五年間,他個人受省級表彰一次,市級表彰三次,縣級表彰一次;集體受省級表彰兩次,市級表彰三次。

  吳老師的家庭還是一個助人為樂型家庭。鄰居陳某,夫婦倆皆好賭,常常早出晚歸。孩子小汪十分優秀,因長期缺乏管教,體驗不到家的溫暖,逐漸厭學,成績一落千丈。夫婦倆先是互相指責,最後竟動手打架,孩子嚇得大聲尖叫,吳老師夫婦聽到後,立即上門做思想工作。經疏導,夫婦倆和好如初,並戒掉賭博陋習。兩年後,小汪考上大學,夫婦倆心存感激,特意給這一對好鄰居送上了喜糖。

  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是一個以12座明清古民居為展館,展出文物30000多件的民間博物館。文物在防火、防盜等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吳老師充分發揮文字特長,一家三口人經常前去幫助館長張書巖建立文物檔案,建立文物資料庫。並從“七防一好”的角度出發,建設法律、廉政、消防、耕讀、健康文明、平安安全和拒絕毒品等文化知識長廊200多米。博物館免費開放七年來,接待23個國家地區遊客30多萬人次,皆平平安安,未發生安全事故。為建立平安博物館打下堅實基礎。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8

  在磚牆鎮三和村前和自然村,人們傳頌著一個平安家庭的感人事蹟,讓人十分欽佩。

  40歲的周小雙和39歲的妻子王美美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獨生女兒在磚小讀6年級。同胞兄長周大雙和妻子卞迎花在xx長期打工,獨生女兒在寧讀初中,父母親都已有60多歲。他夫妻倆尊老愛幼,寬容謙讓,鄰里和睦,為人熱心,尤其是在開展'平安建立家庭'建立活動以來,更加增強了家庭成員的懂法守法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健康文明意識、和睦相處意識、男女平等意識,積極參加各項'平安家庭'的系列活動。

  周小雙是原我鎮一個廠裡的下崗職工,因廠裡倒閉自己在家中開辦了一個個體加工廠,白天時間做好本職工作,晚上時間積極參加'紅袖標'活動的巡邏工作,在巡防中配合村委做到'四防',即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使村上鄰里更加文明融洽、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穩定。

  妻子王英英也主動投入到平安家庭建立中去,原來老長輩(爺爺奶奶)的老框框思想,兄弟倆雙胞胎都是生的女孩,老長輩的意思是要生男孩,加上兄弟倆雙胞胎是屬一胎生育,無照顧二胎,二孫媳婦的態度就是很堅決,生男生女都一樣。

  在爭創文明家園示範中,在村組織每次的'五五普法'學習中,能夠不僅做到自己帶頭,刻苦學習而且對別人也一樣。前二年,五星文明戶的評比工作最為激烈,同胞兄弟是五星戶,而自己卻是四星文明戶,找不出差距,後經村委幹部提示找出了差距,最後還是得到了好評,拿到了五星家庭的牌子。

  周小雙一家在實施文明新風進家庭,開展美德進農家活動中,能夠引導全家人遵紀守法,大力樹立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倡導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敬老愛幼,鄰里團結,拒絕黃、賭、毒等不良現象對家庭的影響,用家庭的和諧文明促進了社會的和諧進步。《平安型家庭事蹟材料》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9

  第三社群劉建軍一家,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該社群家庭的楷模。

  一、遵紀守法,和睦相處,做守法文明之家

  和諧的家庭是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劉建軍一家3口人,她一家人和睦相處,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和各級規章制度,擁護黨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他和愛人知法守法,積極倡導無暴力、無犯罪、無違法的“三無”文明戶的宣傳活動,努力做到防拐賣、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四防”,做安全文明之家。

  在家庭中,夫妻倆對於雙方的老人,都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經常買上營養品去探望,並常常與老人家談心,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關心老人,讓父母生活的快樂、健康。雙方老人的生日,他們都記在心裡,總會燒上一手父母喜歡的可口飯菜;逢年過節,也總是不忘給老人買些禮物;天寒了,給老人買來保暖衣,讓老人心裡暖烘烘的。

  二、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做學習之家

  走進劉建軍的家,你會發現家裡從大人到小孩都待人和氣有禮、文質彬彬。劉建軍和愛人高度重視對孩子教育,他們家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為教育好兒子,他們無論工作多忙總要抽出點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並一道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兒子的健康成長也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精神食糧。他們總結了幾點體會: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二是對孩子即要嚴格要求,又要交朋友,輕說教重引導,鍛鍊她思考問題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能溺愛,要養成孩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

  三、樂於助人,做愛心之家

  在單位他們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在社群,他們和鄰里的關係相處的也非常好,每當誰家有困難,他們都熱心幫助,儘自己所能為別人解決矛盾。隔壁鄰居都非常喜歡他們,他家和鄰里從沒紅過臉,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遇事有商量,相處的很融洽,周圍居民都稱劉建軍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平等互愛,老有所養,鄰里和睦,共建和諧,在這個家庭裡每個人都在努力實現著自身價值,為社會大家庭在盡職盡責,“平安和諧家庭”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在她家的帶動下,周圍居民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範意識,也積極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0

  家住東僑國泰小區1號樓504室的餘根田,曾經是一名非常優秀的社群工作者,家庭能夠幸福平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互敬互愛,家庭和睦

  餘根田在家庭中和妻子之所以能和睦相處的最大秘訣就是相互之間互敬互愛、經常溝通交流。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都是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誰說的'對就聽誰的,很少在小事上爭爭吵吵,做到辦每件事都讓大家心情舒暢。他曾經說過:我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傢俱用品,洗涮買燒也都和妻子、子女共同商量,從不在小事上發生矛盾。

  二、重視教育,培養子女成才

  老餘家中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首先,老餘認為教育他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努力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其次,在生活上嚴格要求,他說:家是我們共同的家,所有的家庭責任要每個人共同承擔,要養成持家的良好習慣,讓子女都來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務,讓他們懂得父母的辛苦,把精力同時用在學習、工作、家庭上。另外,老餘夫妻以身作則,給子女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經常給他們講一些做人的道理,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教育他們從小就要做一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在他們的嚴格要求和教育下,子女都非常爭氣,曾經在學校成績優秀,團結同學;在單位工作出色,同事讚揚;在家幫助鄰里,受到鄰居的好評。

  三、團結鄰里,服務社群

  餘根田雖然現在不在社群工作,但是經常接觸社群的方方面面,經常參加社群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目前,僑興社群有什麼大事小事,大家依然誠懇的請教他,他都熱心幫助,依然發揮著潛能,還常常走訪社群困難群眾和老黨員,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了社群的安定穩定,他真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平時在小區裡,老餘不論見誰都是笑臉相迎,經常為社群群眾講解國家的各項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為充實自己,老餘每天都抽出時間認真學習國家法律法規、社群服務常識和各種安全知識,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質,還讓家裡人跟著學習,一起宣傳,繼續做好居民群眾工作。

  老餘的家庭雖然不太富裕,但一家人都遵紀守法,勤儉節約,和和睦睦。對待子女上,耐心細緻,嚴格要求;對家人,關心體貼,家庭成員之間寬容、謙讓、平等。他經常說:時間不等人,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要用心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開拓創新,建立學習型家庭,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平安家庭”示範戶。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1

  朱秀嬋家庭,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工作上互相照顧,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在生活中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尤其是在我鄉建立“平安家庭”的活動中樹立了榜樣,成為所有家庭的楷模。

  朱秀嬋和曾雲弟建立家庭已有27個年頭,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作為留水村支部書記的朱秀嬋,帶頭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政治學習,擁護黨的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積極上進,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的活動中,她和愛人曾雲弟知法守法,積極倡導無家暴、無邪教、無糾紛等“七無一好”的文明戶宣傳活動,努力做安全文明之家。每天穿梭在留水村和乍洋鄉之間,做群眾工作,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巡視村裡的衛生,解決群眾的訴求。尤其在“鎮鎮有幹線”專案中更是忙前忙後,村裡村外的跑。自8月任職以來,她已完成村裡的汙水處理工程、路燈安裝工程、村委樓裝修、防洪渠建設等多項民生工程建設,並做好睏難戶的慰問、扶持及村裡糾紛調解工作。去年,留水村民吳玉斌,欲到上級婦聯狀告其夫袁忠金未盡孩子的撫養義務,16歲女兒生病的醫藥費都不給付。後經秀嬋及鄉下派幹部介入調解,一場即將惡化的婚姻家庭糾紛和解,夫妻倆重歸於好。朱秀嬋在宣傳和推動村平安建設中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朱秀嬋、曾雲弟夫婦出生貧困,懂得如何節儉,也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即使現在的家庭條件比以前富足,在生活中,他們也儘量做到不浪費一滴水,一粒米,一度電,更經常教育孩子要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浪費。夫婦倆省吃儉用下來的錢,一部分用來做公益。自乍洋鄉未來助學基金會成立以來,曾雲弟每年都會出資相助。三十幾年來致力於社會公益,捐資助學、訪貧問苦並積極參與愛心捐助,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在家庭中,朱秀嬋既是一位好妻子,還是一個好媽媽。她們夫妻倆在家裡時常交流工作體會,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援。在朱秀嬋的培養教育下,女兒醫科大學畢業後現就職於廣生堂藥業。

  在小區裡,她和鄰里之間的關係也相處的很好,誰家有困難,她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樓上樓下鄰里相處得很融洽,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樓裡有事主動熱心調解,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愛戴。

  在這個家庭裡,夫妻恩愛,子女尊重長輩,長輩更是關心愛護子女,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建造著一個溫馨、和諧、向上的平安家庭。大家都稱朱秀嬋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平安的家庭。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2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和諧穩定事關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廣大群眾安居樂業,事關廣大群眾生存發展,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礎。作為社會的組成細胞,個體家庭的和諧平安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宅鄉立信居委會李泉鳳一家堅決擁護黨的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家庭中無吸販毒、酗酒、賭博等違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發生。夫妻相敬相愛,遵紀守法,平等互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在生活中家庭和睦、尊老愛幼,教子有方,團結鄰里,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家庭、事業的雙豐收,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為廣大居民樹立了榜樣。

  李泉鳳和愛人姜亨和結婚近三十年來一直互信互愛,有問題出現就及時溝通,心平氣和地商討解決,很少吵架,更沒有出現過動手打人的現象。在家庭大事決策方面始終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在對重大家庭事件作出決定前都要召開“家庭民主會”,徵求各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妥善做出決定。李泉鳳夫妻即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相互支持者,在家裡時常交流溝通,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支援,彼此間的共同觀點是做人放在第一位,不管社會上的環境如何變化,堅持走自己的路。

  為教育好孩子,夫妻二人付出了很多艱辛。無論工作再忙,回到家,總要抽出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她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李泉鳳和愛人雖然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但李泉鳳從來不搞“家長專制”,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從沒對孩子制定過任何強制學習目標,也沒強迫孩子學習過任何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

  在生活中,李泉鳳和愛人既是生活中的知心伴侶,又是孩子的好父母,更是父母的好兒女。夫妻二人對於雙方老人關愛有佳。父母年齡大了,沒有經濟來源,為了讓老人安度晚年,李泉鳳夫妻商量後,主動承擔老人的經濟支出。作為人妻、人母和人媳,李泉鳳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孩子和老人,關心體貼丈夫,並不因工作和學習而有絲毫的怠慢。家人的生日,她記在心裡,放在心上,總會燒上一手家人喜歡的可口飯菜;逢年過節,她總是不忘給家人買些禮物;天寒了,她早早地就為父母們送上棉衣棉被,還為他們買保暖內衣;天熱了,就及時為他們裝上電扇。平時還總是給老人們買營養品,讓他們加強營養。李泉鳳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關心,經常與老人談心,讓老人心裡暖烘烘的。

  身為一名黨員,李泉鳳主動和鄰里之間處好關係,每當誰家有困難李泉鳳都能熱心幫忙,為她們解決矛盾和困難。多年裡李泉鳳一家從來未與鄰居紅過臉,吵過架。村民們都說李泉鳳一家是一個和諧、幸福的家。

  在努力搞好家庭內部關係和鄰里關係的基礎上,更是不斷加強對各項法律法規和安全防範措施的學習。特別是鄉、社群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學習安全防範技能,提升安全防範意識,並將學來的知識技能向鄰居們傳授,帶領左鄰右里一起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和諧,尤其是在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的活動中,積極倡導無家庭暴力;無吸、販、制、種毒;無違法犯罪;無不良嗜好。努力做到防盜竊、防搶劫、防隱患、防詐騙“四防”。

  老有所養,平等互愛,鄰里和睦,共建和諧,“平安家庭”在李泉鳳家裡得到了很好地詮釋。在李泉鳳的家庭的帶動下,周圍群眾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質,提升了安全防範意識,也倡導了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全居的移風易俗做出了貢獻。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3

  說起龍河社群居委會主任田XX那可是婦孺皆知。從九九年底開始從事社群工作至今已有16個年頭,但是每每談起社群工作她都會滔滔不絕,侃侃而談,那份對社群工作的執著溢於言表之中,那份對社群工作熱愛的全寫在臉上。難怪她愛人和孩子都調侃她說:你呀一回到家就唉聲嘆氣的,不是這兒痛就是那兒不舒服,一出家門你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那叫一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話雖這樣說,但是對於她的社群工作還是非常理解和支援的。在這個幸福的家庭裡,她們已經幸福的度過了瓷婚,二十多年來她們夫妻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真誠相處。

  雖然夫婦倆都雙雙下崗,但是她們不等不靠不要,下崗不落志,憑藉著自己的一技之長,重新定位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新崗位。她把事業和家庭完美地結合起來,搭起了一座展示人生風采的平臺。家庭團結和睦,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孩子遵紀守法,樂於助人。一個和諧幸福的三口之家深受鄰里和社群的好評。

  一、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結婚這麼多年,她從未熱鍋婆婆生氣。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呵護關心。婆媳之間相處甚似母女,妯娌之間關係也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家庭。在公婆的心裡、口中是一位乖巧、聽話、懂事的媳婦。結婚二十多年,每逢節假日或“母親節”、“父親節”她都會給公婆買上禮物送去。

  婆婆三個兒子,沒有女兒,有時不免會流露出羨慕別人的眼神。為了不讓婆婆失望,每逢有閏月的時候,家鄉的風俗是———女兒要給娘買鞋,或者買衣服,這時婆婆一定會收到她這個女兒的禮物。因此婆婆也是人前人後的誇,然後穿著兒媳買的衣服到處去“顯擺”,逢人便講、遇人便說,這是我家XX給我買的……在處理鄰里關係上,全家人始終奉行“予人玫瑰 手留餘香”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善待左鄰右舍,鄰里相互守望,並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之間親如弟兄,情同手足。20xx年田XX還被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主委會授予“全國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光榮稱號。

  二、尊老愛幼、助人為樂

  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係中,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對待雙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對兄弟姐妹的子女,他們均視如己出。她們經常教育子女,要尊重老人,禮讓別人。在這樣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的薰陶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每天上學下樓經過鄰居家門口,倘若誰家門口有垃圾袋,他便會悄悄的把垃圾帶下去丟進垃圾箱裡。孩子的行動感動著左鄰右舍,以至於後來樓上的爺爺奶奶都不好意思把垃圾放在門口,因為她們不捨得讓孩子把垃圾帶下去……這是一個學習型的家庭,家庭學習氛圍濃厚。

  夫妻倆人為了不斷提高各自工作的業務水平,她們經常學習業務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同時,每天收看電視新聞,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開拓自己的視野。鼓勵孩子觀看有助於學習的課外書籍和電視節目,讓他了解時實新聞、自然知識、科技知識。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該家庭父母做到言傳身教,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在這樣幸福寬鬆和諧家庭裡成長的他,於20xx年以625分的高分考取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愛人下崗不落志,自學數控機床的維修技術,目前在上海一家大型企業擔任售後服務部門的負責人。

  在這個幸福快樂的三口之家裡,到處洋溢著幸福和溫馨。她們一家的幸福令鄰居羨慕,她們的快樂感染著大家。家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讓快樂住我家!讓幸福住我家!讓愛住我家!家就是幸福的港灣!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4

  小容,是寶源鄉玉豐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擁有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家庭雖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三十多年來,夫妻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她勤勞致富彰顯女性本色。她生長在農村,紮根農村,深刻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她不失時機抓住發展的機遇,順應市場需求和政府需要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廣開門路,多種經營,走出了一條勤勞致富路。1998年,袁她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頭退耕還林,幫助政府改造天然林保護工程100餘畝,承包村民山林300畝發展竹產業,現竹產業已經成為寶源鄉的支柱產業,農民因竹產業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在20xx年榮獲全國"三八"綠色獎章榮譽稱號。

  她樂觀向上從容面對生活。她只有一個小學文化的弱女子,在她平凡的人生中,卻經歷著一些不平凡的事。當初為了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上山造林,丈夫不理解、不支援她。鄉親們也冷嘲熱諷,認為她一個弱女子上山造林,太不切實際了。可她為了自己的信念,不顧丈夫的反對和鄉親的嘲諷,把3個孩子丟給了丈夫,一個人跑專案,找資金,籤合同,還經常一個人上山植樹造林,並吃住在山上。後來丈夫被她的執著感動了,也加入到造林工程中,夫妻同心,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一家不但提前完成了自家退耕還林專案,還幫助政府完成了天保工程專案,鄉親們也被他們一家的堅定信念感動著,當初嘲諷她的人紛紛豎起大拇指——小容真了不起。現在,她每天都樂觀的生活著,在50歲時還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加入鄉里的文藝隊,自導自演"寶源十八奇",她的樂觀精神感染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她教子有方教會子女做人。她有2女1子,均已成家,現與兒子和兒媳住在一起。她感慨到子女的孝順、懂事是她這輩子的收穫。兩個女兒經常回家看望雙親,兒媳更是把他們當著親爹親媽一樣的孝順。在她的感染下,初中畢業的兒子現正自考大專,他說,因為曾經的年少不懂事,放棄了學業,現在自己已成家立業了,要多學習才能趕上時代的節拍,不讓自己的人生留遺憾。小兩口經營著一家大理石加工店,老兩口在農親時節就幫助他們打理店面,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的生活在一起,正等待著他們的孫子出世。

  她團結鄰里助推社會和諧。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鄉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小容全家人都一直堅持著"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小容說:"她們現在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何帶動當地的村民共同發家致富,兒子準備結合赤水的旅遊產業,在寶源鄉開一家農家樂,帶動寶源的旅遊發展,帶動鄉們就業,共同增收致富。

平安家庭事蹟材料15

  家庭作為社會的組成細胞,個體家庭的和諧平安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住鳳凰街辦大橋社群東江國際小區12棟的居民胡娟娟,今年31歲,這是一個五口之家,家庭中無吸販毒、邪教、聚賭等違法犯罪和不良嗜好的成員,夫妻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在生活中互相照顧,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樂於助人;在今年建立“平安家庭”示範戶“八無三好”的評選家庭中,深受大橋社群和鄰里居民的積極推薦和好評。

  胡娟娟是一名社群的工作人員,丈夫邵文海在私企打工,夫妻倆對待工作都認真敬業,一絲不苟,每天下班回到家後都會主動幫公公、婆婆分擔家務,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在處理家庭大小事務中求大同、存小異,從不爭吵,凡事都能有商有量、平等對待;面對家庭挫折能互相鼓勵、共渡難關。

  在家庭中,胡娟娟是一名好媳婦、好妻子、好媽媽。家人的生日,她記在心裡,放在心上,總會在家人過生日時燒上一手家人喜歡的可口飯菜;逢年過節,胡娟娟總是不忘給家人買些禮物;天寒了,她早早地就為父母、公婆們送上棉衣棉被,還為他們買保暖內衣;天熱了,就及時為他們裝上電扇。平時還總是給老人們買營養品,讓他們加強營養;他們不僅在生活上關心、體貼老人,而且在思想上也很關心,經常與老人談心,讓二老心裡暖烘烘的;每逢節假日,全家歡聚一堂,開展寫春聯、講笑話、朗誦、猜謎語等活動。20xx年,由於公公患有嚴重肩頸炎,在鄂鋼醫院做了手術;看著躺在住院病床上的公公,夫妻倆非常傷心,一方面要掩飾住內心的痛楚,另一方面還有愛撫婆婆的情緒,不讓婆婆傷心。住院期間,都是夫妻倆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將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老人的室友對此都非常羨慕。

  兒子今年8歲了,夫妻倆工作都很忙,平時沒有過多的時間照顧孩子,但為了孩子,兩人還是克服困難,每天回家都要抽出時間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思想狀況,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愛學習、愛勞動、尊重長輩的好孩子。

  在生活中,夫妻倆依據每月的工資收入合理安排開支,以溫飽為原則,克勤克儉,夫妻倆從不亂花一分錢。衣食著裝及生活用品從不追求時尚和名牌,以整潔樸素大方和實用為宜,這個家庭是大橋社群千百戶家庭中的一個縮影,大橋社群推薦該家庭為“平安家庭”示範戶,希望社群居民向她們學習,為和諧社群、平安家庭的發展繼續做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