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篇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由美國作家威爾·鮑溫寫的心靈勵志書,其內容豐富精彩,語言優美幽默,簡潔的話語中卻透露出了一種人生哲學,是一部難能可貴的佳作。以下是小編帶來《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篇1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說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莫生氣”道:“人生就像一場戲,由於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輕易,是否更該往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往。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可見,我們之所以會“氣”,只因我們總在“抱怨”。
實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時候抱怨是一種發洩的途徑,重要的是,抱怨之後,我們接下來的行為,是積極地停止抱怨改變心態,還是消極地不停抱怨直至內傷。
有時我們總是很愚笨,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使自己變得不開心。與其抱怨別人哪裡哪裡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哪裡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個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個很簡單很老套但卻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臉,一鄰居問其原因,只聽老人家抱怨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生意不好,下雨的時候小女兒的生意不好,無論天晴天雨,我總要想到有一個女兒生意不好就會傷心流淚。”那個鄰居開解道:“那您應該感到開心啊,天晴的'時候小女兒生意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生意好,無論天晴天雨,總有一個女兒生意好。”於是,那個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開心不已。
這便是心態!“不抱怨”就是一種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正面樂觀積極地態度往面對生活與工作,往與人相處,則自己開心了,四周的人也會被感染而變得快樂,工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隨著幸福美滿了。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於你是否帶著紫手環,而在於你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闊達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心態。放下所有的不滿、失看吧,不抱怨了,心裡的包袱就會隨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會過得輕鬆有趣。或者這個過程很難,但一起為之努力吧,相信會有收穫的!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篇2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透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遍遍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裡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
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篇3
一口氣讀完《不抱怨的世界》,感悟頗深。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在抱怨:工作忙了,消費水平漲了,家庭壓力大了,生活環境差了,或是感冒發燒頭疼了,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錢至上,怨命如紙薄......似乎藉此可以發洩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可是抱怨過後,一切照舊,問題怎麼解決還得怎麼解決。
我還想引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給加西亞的信”。羅文在爾知道加西亞將軍的名字而沒有任何聯絡方式,沒有援軍也沒有同伴,也不知道如何尋找的情況下,歷經磨難穿越戰火紛飛危險重重的古巴叢林,最終成功的將信交到加西亞將軍手中。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驚訝的事!換做我們,肯定會一通懷疑或抱怨:“沒有電話和地址我怎麼找到加西亞將軍,要穿越古巴叢林才能到達目的地那是多麼愚蠢的事!我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羅文是一個偉大的信使,這正是他異於常人之處,他沒有任何抱怨,毅然決然的踏上征途,最終完成使命。
在學習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解決難題嗎?不能!那甚至會是問題越來越糟糕!互相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的影響,形成惡性迴圈。試想,將抱怨的精力用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