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反思範文

六年級語文《最後一頭戰象》的教學反思範文

  本學期,楊主任對六年級特別關愛,親自走進課堂,指導我們的工作,使我們六年級老師倍受鼓舞!於是我也早早地備好課,準備真實地開放自己的課堂迎接主任的到來。

  於是我順應教學進度,選擇了第23課《最後一頭戰象》。這是一篇文字優美而又悲壯感人的動物小說。它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讓人久久難忘。由於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在進行本課第二個課時學習時,我主要訓練學生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快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展開教學。首先,我帶領學生概括了課文主要寫了嘎羧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做了哪幾件事情?(即:重披象鞍、告別村民、重返戰場、莊嚴歸去)然後引導學生從這幾件事情中感受這是一頭怎樣的戰象展開教學。學生很快說出嘎羧的“英勇、善良、忠誠”等特點。

  為了避免跟別人的雷同,我特意從四件事情中去具體感受戰象的形象。透過抓文中的重點詞句,我帶著學生細緻地感受著嘎羧物件鞍,對戰友的懷念,告別時對村民的`不捨與感激,見到夕日的戰場時的那份激動與悲傷……課中我很注意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當看到很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舉手,想表達自己感受的時候,我給了他們充分的時間。由於理解到位,所以讀書時,能入情,我陶醉在他們的讀書聲中。這節課很多平時不發言的孩子都舉手了,因此我並沒有因趕著完成教學任務而一帶而過。當我知道自己的設計無法完成時,我並沒有慌張,也沒有捨棄某個環節,因為我知道我設計的內容需要我的孩子消化吸收。至於後面課沒上完,別人怎麼評價,那是他的事情。我這堂課沒上完,下節課,繼續深入學習!無需為了所謂的完美匆忙了結!這就是我的真實課堂!

  當然,這堂課中,有許多不足。如果反饋時語言簡練些,課堂還緊促些,我想我和孩子的收穫會更多!繼續加油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