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範文

《不進位加法》教學反思範文

  今天在二(10)班上了新課時,非常榮幸的得到了以孫曉燕校長為領銜的數學課組的指導,聽罷孫校長的評課,結合自己的教學感受,不禁唏噓不已,感觸良多,故寫下本篇反思,以促進步!

  新課《不進位加法》 的教學重難點在於學生掌握豎式的算理與規範的書寫格式,教具的準備上,用到了計數器、小棒、課件,雖然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但一節課下來,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教學目標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具體這節課的不足有:

  一、教學重點的把握

  本節課我是將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一位數)和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內容一起完成的,是在觀摩老教師的課後自己進行的嘗試,為了完成這一設定的內容,我基本沒讓學生進行練習,而教材設計中,這部分是分成兩個課時去上的。孫校長指出,作為新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規範,比較嚴格地按照教輔說明來上,不能看著老教師課上的快,就跟著快。我想這的確是我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另外,課堂上應注意【精講巧練】,把練習的機會還給學生,練習時間大於講解時間,正如名言一樣“我聽過的,我就忘了;我做過的,我就記住了;我教過的,我就理解了!”

  二、口算鋪墊的開展

  課堂一開始,我設計了十道口算題,主要是一年級已經學過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透過PPT形式呈現,請舉手的同學發言。為了讓學生說類似“25加30等於55”而不是直接冒答案“55”,我幾次提示“完整的說”,在評課中孫校長提出可以採用開火車的形式,並在做提前明確要求“看算式說得數”,還可以以如“轉盤、卡片”等更【有趣形式】展開教學,另外口算的練習數量可加多一些。

  三、課堂節奏的調節

  在第一個知識點“不進位加法(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教學既用了小棒,又用了計數器,比較費時,其實只用一個方法讓學生理解算理即可,但這部分內容我已用時大約25min,課堂節奏拖沓,學生到後面的'學習都比較煩躁,孫校長提出,課堂教學應注意【勞逸結合】,學生的注意力大約15-20min,過了這段時間,就容易走神,這時候,請孩子們靜靜休息,或者玩一些比較輕鬆的數學遊戲如“我拍3,我拍7(10的組成)”將會提升教學的效果。

  四、課堂常規的處理

  低年級學生更需要【明確規定】,運用豐富手段進行教學激勵。如請學生做題時,提出指令“左手拿筆,右手拿尺子”;學生髮言精彩、課堂表現突出,要不吝於發小紅花等;上次聽課,張老師也指出我的課堂調控能力比較欠缺,加強課堂常規的訓練,對我來說,的確刻不容緩!

  五、教學內容的深化

  本節課,我認為自己在上課時,沒有深化【豎式的算理】,寫在十位表示幾個十,寫在個位表示幾個一。另外一個班的課,我決定還要增加練習鋪墊如:下面的數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73、26、31、4、40),以便學生對豎式書寫注意的地方“個位與個位對齊,數位要對齊”有更深的理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