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為本活字治國徵文

以民為本活字治國徵文

  前言:巍巍中華,上下五千。思想積厚,文化昌達。寒心近現,百年恥辱。雄雞一唱,新中國立。幾經周折,風雨籌劃,通經活絡,滄桑鉅變,六十甲子,豪情滿篇。

  1949-2009,共和國已經走過了60個春秋,在人類歷史長河中,60年不過是短暫的一瞬,而就這短短的一瞬,在中國的歷史上卻寫下了驚天動地的輝煌、壯麗恆久的詩篇。

  我不是刻意對比,也不是善於回首,而是事實就寫在昨天和今天。

  對於昨天,不必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必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悠悠幾千年,單就治國,有多少明君名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而這些變法、革命最終或失敗或被暴政淹沒,化作歷史的塵埃,讓後人嘆惜長久……。

  仔細觀之,這些歷史上的改革不能不說是好計謀好策略,但為何不能走得長遠?失之民也!孟子說:“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歷朝歷代的當權者和改革者都未完全認識和實踐這個道理,其所謂的變法,實質是“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其間雖有清醒者,如道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唐太宗,開出“貞觀之治”,但其後繼者並未能真正“後繼”,腐化墮落,與民相背,江河日下、國家衰敗。近代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也是如此,沒有深入民眾,爭取民意,所謂新法,曇花一現,最終,山還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王朝沒落,民不聊生,外敵入侵,百年恥辱,文明古國,痛苦遭殃。

  歷史註定要選擇中國共產黨人,光榮註定要屬於中國共產黨人。雄雞一唱,新中國立。從人民中走來,認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前進的動力”的中國共產黨創立了人民共和國。國運初開,百廢待興,苦求良策、勵精圖治。共產黨人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的意志為轉移,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走過一些曲折、坎坷,但是來源於人民,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黨依然深得人民的愛戴與擁護。

  以民為本,建立人民政府,所有改革都圍繞民生大計展開,這是新中國與以往任何政權之最大不同。“民”為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又是怎樣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呢,答曰:活!

  活!活在思想,活在政策。我們走的是一條前無古人的有中國特色之路,無現成可鑑,有時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面對困難,共產黨人沒有退縮,大膽設想,小心求證,靈活變通,與時俱進,“譬若良醫,病萬變,藥亦忘變”。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大六中全會,從開放搞活到科學發展,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從快速高效到可持續發展,從兩個文明到和諧社會,無不浸透著一個活字,這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08奧運、神七飛天,汶川賑災、西藏平亂、新疆鎮暴,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07金融危機爆發後,黨中央冷靜應對,迅速出臺拉動內需的系列政策,使中國經濟在最短時間內走穩回升,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為中國叫好。無數的事實,無比的成績,讓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是昂首挺胸,大踏步的`由大國向強國邁進。

  活,活在百姓心裡,活在當下。不必看深圳珠海,也不必去上海北京,單到農村走一走,就耳目一新了。如今的農民在黨的新農村改革的指引下,不再拘泥於門前那一畝三分地,還要搞種植、養殖、副業、農家樂,多種經營;其房前屋後不再是髒亂差,蚊蟲亂飛,而是白牆黑瓦,乾淨整潔,還有健身設施;富裕了,還可以出國走走,開開眼界,尋找商機。可以說,老百姓的日子正活起來,火起來、品質起來。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的心態也日趨走向穩定與成熟,甲型流感來了,不慌不忙;震後重建,不等不靠,不偏不激,紛紛呼籲團結,以大局為重,等等,各種社會矛盾和複雜局面都能從容面對了。現在的中國人,握著幸福揣著希望想著未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樂、陽光。這個“活”字,猶如千年前的活字印刷術,永遠閃爍著文明的光芒。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泱泱中華,生機勃勃。共產黨人,高瞻遠矚,以民為本,“活”字治國,百業興旺,復興可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