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能忽略物質資源的整合徵文2000字

創新不能忽略物質資源的整合徵文2000字

  小時候父親講過一個故事:有個農民在城裡的飯館吃肉,覺得非常好吃,於是農民買了肉,詢問飯館老闆怎麼做,老闆熱心告訴了他,還將菜譜詳細寫在紙上。農民拿起肉揣著菜譜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半道上農民上廁所,把肉掛在廁所外面結果被狗叼走了,農民沒有去追狗,不慌不忙掏出菜譜,對著狗說:“選單在我這,看你怎麼吃?”狗見農民沒追,就大大方方當著農民的面將肉給吃了。農民一看,大罵老闆,城裡人真壞,明明可以生吃,還要給我什麼菜譜?

  這個故事不是譏笑農民,而是想用來說明技術創新的另一個問題,我國高度重視技術創新,過度的輿論導向已經產生了偏差,使企業陷入技術創新痴迷症和商業模式痴迷症,尤其是有的企業光顧了商業模式創新而忽略產品本身的品質,事實上絕大部分產品能夠在市場上暢銷經過一個長長生產鏈,包含了多樣因素,其核心還是在於產品本身的品質以及消費者的體驗。在我國常被提及的“微笑曲線”中只提到了研發、製造、銷售三個環節,我們過分強調研發的作用似乎忘記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由原材料加工而來,如果沒有原材料,根本談不上產品的生產,古人非常清楚這一點,總結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成語。要把肉做成美味的菜餚首先必須要有原材料——肉,飯店老闆為了吸引食客,需要不斷改進做菜的工藝、流程、配方等,將一塊普通的肉做成食客嘴裡的美味佳餚,飯店的改進可以看做是技術創新,按照現代的專利法做菜的工藝、流程、配方等都可以申請相關的專利。老闆透過各方面的改進及創新,一塊平常的肉加工成食客喜歡的菜大大提升了附加值,飯店老闆因此大發其財,這個道理用現代時髦的智慧財產權行話解釋起來很容易:因為他掌握了核心技術。但是對農民來說並非如此,老闆給了他菜譜,相當於免費得到了老闆的技術許可,可是當他的`肉被狗吃了以後,他擁有這個技術變得毫無意義。狗使用最最原始野蠻的方法生生地吃掉了這塊肉,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讓人譏笑,但是狗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農民有技術卻只能乾瞪眼。對於吃肉而言有沒有技術創新不過是口味差別而已,但是有沒有吃與口感不好則完全是兩碼事。肉是原材料,將肉做成美味的方法是技術創新,沒有創新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差些,但是如果沒有原材料面臨的則是生死的危機。

  蔣百里將軍在其《國防論》中提出:國家的國力由人、物(資源)和組織(制度)三個要素構成,而國家的生死存亡取決於制度。中國雖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就是制度落後,因此近代受到諸列強的欺凌,被日本佔去了半壁河山。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那麼我們也要引入戰爭的思維介入商務競爭,企業間的競爭是綜合實力的競爭,企業實力猶如國力,同樣由人、物和組織三要素構成,現代企業制度差異不大,很大程度上企業實力取決於資源。企業的業態不同對資源的定義也不同,不過將技術創新作為主要競爭資源的企業集中在少數產品領域,只有很少的企業具備這樣的競爭力。更多的行業和企業還是以物質作為主要競爭資源,如火力發電企業可以透過技術創新提高煤的燃燒效率,減少煤的使用量,但是沒有煤只能停機,煤價直接決定了發電的成本。技術創新和專利戰略佈局固然很重要,但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不能將眼光侷限在創新一個點上。我們需要創新,但是更需要對產業鏈條進行垂直的整合,重視對物質資源的整合,為了對物質資源的佔有可以發動戰爭。我國在資源整合方面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在專利佈局缺失的損失,比如鐵礦石,石油等已經讓我國企業付出慘重的代價。

  企業競爭是綜合實力的比拼,企業忽略對資源及產業鏈的整合,其結局可能陷入農民一樣的尷尬:肉都沒了要菜譜幹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