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心經》中的大乘道次第思想

解析《心經》中的大乘道次第思想

  《心經》蘊含了整個佛法的精髓,可以從中觀的角度,也可以從唯識的角度進行解讀,龍樹菩薩的《中論》是中觀解讀的代表;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是唯識解讀的代表,分別體現了佛法中的深見道和廣行道。此外,還有一個可以觀待的角度,就是大乘道次第。佛法在傳承上分了兩大車軌:一個深見,一個廣行。

  深見和廣行結合起來便形成大乘整體道次第。若是站在大乘道次第的立場上,就不難發現,深見、廣行在《心經》中不斷交替,展轉增上,直至究竟圓滿。

  一、開宗明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的宗旨,也是整個佛法的宗旨,透過這一句話表現了出來。深見和廣行在這句話的每一部分都有結合。

  先看“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分成兩部分:觀自在和菩薩。先看“觀”。我們學習《大乘五蘊論》,知道有五個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之所以稱為別境心所,是因為這五種心理活動對應的所緣境都不同。特別是定和慧,它們所對的所緣境有個特點,面對的是所觀事。觀自在的“觀”,唯有和定及慧結合起來,才是“觀”,它和欲、勝解、念,也就是平常的散心是不相應的,心在散的時候沒有辦法觀;心只在靜的時候,乃至修禪定的時候,才能觀,才能開啟智慧。“觀”只和定、慧的狀態相應。透過定與慧的修持,“觀”才能夠自在。“觀自在”所體現的就是深見,內在對諸法實相的觀照,深入精髓。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縮寫。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內在觀自在以後,外在還要覺有情,所以菩薩體現的是一種廣行。內在智慧開啟以後,就要覺有情。觀自在,自覺;菩薩,覺他。菩薩完全無我利他就是佛。佛在因地上就是菩薩,做事不考慮自己,內心的所緣境就是眾生、一切有情,完全是覺他的一種狀態。如果考慮自己,那就不是菩薩。只是覺他,要以自覺為前提。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六度最後一度是般若度。行般若度,怎麼體現深見和廣行的結合呢?般若度有一個載體,不是單單坐在那裡觀叫行般若,它一定是在行前五度的過程中展現出來。如果沒有前五度這個載體的話,般若度就如同是空中樓閣,發揮不了大作用。當我們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在行六度,而且是六度圓滿。前五度對應福德分,累積福德資糧。因為有般若觀照,所以在累積福德資糧的同時也在累積智慧資糧。福德分是廣行,智慧分是深見,也就是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兩大車軌就圓融為一體了。

  “照見五蘊皆空”,是觀的結果的體現:觀心自在,觀境自在。它體現的是智慧分,屬於深見的部分。“度一切苦厄”,要在一切眾生的份上去解脫這樣一種苦,是廣行。

  這句話裡,深見、廣行、深見、廣行……不斷迴圈,是要避免我們一味深見,那就走向瞭解脫,沒有累積福德分,眾生的苦也沒有解決,只是自己的問題解決了。或者一路廣行,結果就是“大象戴纓珞”,最後大象很有福報,上面坐著國王,後面跟著隊伍,很多人都看它。智慧的升起如同前面講到的,是有次第的,欲、勝解、念、定、慧。由此可見所求很重要,欲決定了我們生命的方向。如果欲滿足的是受,是五欲的享樂,那麼積累的就是福報。有福報的人,首先滿足的是五欲的快樂。如果一個人傾向於內心的解脫,看透五欲的快樂,就開始出家修行,到深山老林苦修。苦修的話,很明顯不會滿足五欲的快樂,追求內心的解脫。所以,世間人看修行人很苦,修行人看世間人也很苦,這就是內心追求的欲不一樣。欲不一樣,後面的方向就不一樣。“修福不修慧,大象戴纓珞;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百業經》裡好多這樣的故事,比如小駝背,目鍵連等尊者想方設法幫助他,就是吃不上飯。因為他在因地上虐待過母親,百般阻撓不讓母親吃上東西。可見證聖果和福報沒有必然聯絡。越苦,也許出離心越強,智慧生起得越快。可是如果要成佛,沒有相應福德的累積,那就是不可能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佛是多麼悲心切切,希望我們修福修慧,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都去累積,路子才走得比較長遠。

  二、明般若義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觀世音菩薩有了“照見五蘊皆空”這樣內證的境界,就開始告訴舍利弗五蘊皆空的內涵,五蘊即:色、受、想、行、識。

  “色不異空”這是一種空觀。我們對色、受、想、行、識都有一種執取,要用空觀來對治。這個空包括四個方面:無常性、苦性、非我性、空性。透過無常的觀察,慢慢趣入對空性的觀照。但這個空觀還不是中道實相,不是佛證到的空觀,它是對治有,對治色法的一種空觀,目的是破除凡夫對色蘊乃至識蘊我的一種執取,屬於深見分。這個深的程度雖然不夠,但已具有般若的一分內涵。到“空不異色”時的“色”已經是緣起上的“色”,不是凡夫所執取的那個“色”,目的是破除聲聞乘行者對空的執取,這就是廣行。

  從前面兩句話來看,佛一生講三乘法乃至五乘法,是根據聽者不同的根性,對他們執取的.對治和糾正。一般民眾偏於求福報,不求智慧。我們一般到廟裡燒香拜佛,有幾個說:佛啊,請保佑我,和您一樣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都是:佛啊,保佑我發財,發大財,做官,做大官,財運、官運亨通,或者生個寶貝兒子等等,這就是福報。如果往上引導的話,那就會會從慧上去引導,慢慢向上去趣入,就是從深見上講。而對於二乘行者來講,不要墮於空見,告訴他緣起的有,讓他從單單求深見的狀態裡突破自己,去廣行。越來越多的人來向佛求法,佛就把工作分配給弟子,各渡各的人。一方面,這些人和不同的弟子有緣,一方面,也是給羅漢弟子培福報,累積福德資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個境界已經是中道的空觀和中道的假觀了。前面針對凡夫對有的執取的破除,和針對聲聞乘對空的執取破除後,開始進入菩薩乘。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菩薩的境界。菩薩在進入中道實相的時候,“色即是空”,他再去觀待色的時候,這個色就是緣起的色,是“空不異色”中緣起的色,用唯識的觀點來講,就是依他起的現象,依種種因緣而生起的有。根據這個色能夠體會到空性的內涵。體會到空性的內涵,就進入圓成實性,也就是唯識性,這個就是一種深見。有深見後,再進入“空即是色”,從圓成實性,再去現起依他起性,在緣起相上去歷練,這又是廣行。

  這裡的兩個“依他起性”有沒有區別?“色”有沒有區別?

  “空不異色”的“空”與“色不異空”的“空”並不是一個意思,前者是對後者的執取,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裡的“空”則是一體的。但這裡兩個“色”,一個是見道之前的依他起,一個是見道之後的依他起。在證入空性之前,有一個對諸法的認識,也就是聞思上有一個勝解,這是緣起的,但還沒有證到勝解的內涵。見道後現起的緣起性就是實證的緣起性,這是聞思和修之間的區別。一個是依著聞思現起的一個認識(“色即是空”裡的色),一個是透過修證得的(“空即是色”裡的色)。這裡的修都是狹義上的修,指見道之後的實證。

  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是一個輾轉的過程:深見、廣行、深見、廣行。菩薩老是擔心大家走錯道,或者說,在一個環境下說的話是對的,但擔心大家執取,菩薩就馬上開始講,這個也不行,要往那邊走。這樣慢慢去引導,直到趣入中道實相。

  可見佛菩薩講法是沒有定數的,而我們講話是則不斷在執取、執著。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夫子問“士”。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說了話一定要去做,做了一定要求結果,這是什麼形象?小人的形象。

  上面介紹了“五蘊皆空”,下面是明般若內涵: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五蘊皆空”之後,下一個結論:諸法空相是什麼特徵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共三對範疇,六個特點,各有側重:不生不滅是起點;不垢不淨是過程;不增不減是結果。

  它們怎麼來體現深見廣行輾轉增上的過程呢?不生,就是羅漢求的結果,求滅,不求生,不求後有,認為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生導致的,所以不求生,呈寂滅相,智不住三有。有智慧觀照到三界輪迴無不是苦,就不願意輪迴了,這就是深見。不滅,菩薩不求滅,要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要住世,化眾生,是廣行。不生,寂滅;不滅,廣行。

  接下來看“不垢不淨”。不垢,清淨相,聲聞乘行者所求,是深見。“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就是清淨相。蓮花的花瓣如果落上水珠,馬上就滾落,象沒有放過水一樣,不會被垢染,因為它自己不貪著這些境界,不會被各種境界染汙。不淨是應化相。比如,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眾生內心有感,所以菩薩有應。因為菩薩已經觀自在了,他有這樣一種業力和需求,當外在有這樣的需求,他自然而然就應化了。可是他又不是那個樣子,眾生變了,他又隨之變化,應化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束縛。眾生有感,菩薩有應,這就是廣行。羅漢就不是這樣,不淨相,他忍受不了。

  最後是“不增不減”。“不增”,是涅槃德。涅槃,寂滅煩惱的狀態。煩惱不增加,所以“為道日損”。外在的東西越少越好,繁文縟節,無助於減少我們內在的煩惱,是一種深見。為道日損,直到知足常樂,無慾無求。損的是欲,損的是對外在的種種貪著。但菩提功德不能減,所以“為學日益”。學就是覺,覺悟要不斷增加,覺悟眾生,廣行。

  “諸法空相”的空,是圓成實性和依他起性究竟圓滿的時候空的狀態,是般若相。由五蘊皆空,明般若義,這個空相就是般若。般若就是諸法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菩薩求般若,證般若,直至成佛。明般若義後,就要於諸法中實證般若,下面開始實證般若。從什麼地方去實證呢?在諸法中去實證,不能離開諸法去實證般若。般若存在於一切法中,要在一切法中去體會般若的內涵。

  三、實證般若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這一段都是在講實證般若。我們要看諸法到底包括哪些,如何在諸法中實證般若的內涵,深見和廣行在這裡邊又是怎麼體現出來的。

  “是故空中”,體現的是一種深見。從這裡開始,實證的般若都是在空中實證的,這就是修道的過程。自從菩薩見道以後,再去修道,都沒有離開般若的內涵。不僅沒有離開這個畢竟空的境界,而且這個境界,在一點點完善並穩固,一直在深見的狀態裡邊去修改對諸法的執取。在這個平臺裡邊,如何把對諸法的執取破除?“是故空中”,這是根本智。如何在根本智中長出後得智呢?是要在諸法裡邊,在破除執著的時候,長出種種的後得智。如下列舉諸法,就是在廣行,培養後得智。

  無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要先在蘊處界上去實證般若,破除我們對蘊處界的執取,在這三類法中去實證般若。我們現在學習《大乘五蘊論》,從佛對智慧開啟的引導次第來看,講蘊處界是在破除眾生對我的執取。講四諦、十二緣起,是在破除聲聞、緣覺對諸法的執取。“是故空中無色”,如何在根本智裡邊,把對色法的執取空掉。無,就是在修對色法的執取。這裡的“無色“,並不是沒有色的意思,而是如何把對色法的執著破掉。“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復如是。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句話分三個層次:

  (一)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這是在講如何從凡夫的流轉道中實證般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個十二緣起,是在講凡夫的流轉道,從無明乃至老死。加上一個“無”字,就是如何從凡夫的流轉道里去實證般若。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講的就是如何從緣覺的還滅道中實證般若。為什麼是還滅道?因為前面講的是流轉的原因。因為有無明,一直到死,若是無明滅了,行也就盡了,一直到最後,老死也就盡了。還滅道最重要的是破無明。無明破掉,整個流轉道就破掉了,也就還滅了。緣覺走的是還滅道,那麼菩薩就要考慮,如何在還滅道中去實證般若。如此一來,既把凡夫的流轉道空掉,也把緣覺的還滅道給空掉了。“無明盡,無老死盡”,這個法本來就是要破凡夫的執著,如果還要執取對治法就不對了。這一段的物件,既有凡夫,又有緣覺。

  (二)無苦集滅道。

  苦集,講的是凡夫的輪迴道。十二緣起對應的是流轉,苦集對應輪迴。流轉是細相,苦集是粗相。比如,一汪水,一年後,到了大海,再過一年,又回到這裡。這就是輪迴。流轉道就告訴我們,這水怎麼跑那裡去了,如:水是怎麼蒸發的,變成雲……要把這個過程描述得非常詳細。無苦集,是菩薩在凡夫的輪迴道中實證般若。

  滅道,這是聲聞乘的解脫道。上面是還滅,十二緣起要一個個去還滅,環環相扣。解脫道,講道諦,怎麼透過行道諦,最後得到滅的結果。這是個粗相,從輪迴中解脫出來。還滅的時候,是怎麼從流轉的次序裡還滅出來。無滅道,是菩薩在聲聞乘的解脫道中實證般若。

  (三)無智亦無得。

  這裡描述的是菩薩道。菩薩有一種能觀的智,或者叫慧,是一種心所有法,一種能觀的心體。得,是所得的境。無論是能觀的智,還是所觀的境,都要在這個裡邊去實證般若,這個就是“無智”和“無得”。把對智的執取和對得的執取破除,這就是在菩薩道中實證般若。

  佛講三乘法:聲聞、緣覺、菩薩,最後匯歸為一乘——佛乘。再細一點聲聞乘前有凡夫,包括人乘和天乘,對應苦和集,無明至老死,菩薩則要廣學一切乘,並在一切乘中實證般若,最終成就無上菩提。

  四、能度諸苦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開宗明義時提到,最重要的是觀,照見五蘊皆空。在諸法中實證般若的時候,也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從這裡開始到後面的內容,都是在“度一切苦厄”。這一段,是在度自己的一切苦厄。我自己的一切苦厄,我要度掉!一方面要去掉掛礙、恐怖,證得涅槃;一方面,要具足所有功德,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透過菩薩道這樣的修持,一定能得到一個結果,就是佛果,菩提、涅槃兩個圓滿。這是透過自覺,達到自身境界的昇華,屬於深見。但自己度完還不夠,所以後面還要度一切眾生的苦厄。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是在講度一切眾生的苦厄。菩薩自己圓滿後,發現般若波羅蜜多有這麼大的功效,就開始讚揚它,能除一切苦,所以發願去度一切有情。這屬於廣行。

  五、讚歎般若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揭諦:去。第一個是要自己下決定去,屬於深見。

  揭諦:去。第二個是要規勸大家一起去,屬於廣行。

  波羅揭諦:“波羅”是“波羅蜜多”的縮寫,就是“到彼岸”。“揭諦”是“去”。“波羅揭諦”,那就是下決心自己到彼岸,這是深見。

  波羅僧揭諦:“僧”是“僧伽”的簡稱,意思是“眾”。上面是自己到彼岸,這裡是大家一起到彼岸去,屬於廣行。

  菩提娑婆訶:“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娑婆訶”是“速速成就”的意思。大家共同決定到彼岸去,做了這樣一個決定後,就能夠深見廣行無錯繆,少力即脫生死城,因此速速成就菩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