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讀後感(精選7篇)
藍花讀後感(精選7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藍花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藍花讀後感 篇1
我讀完《藍花》這本書,發現裡面充滿了憐憫,飄散著悲哀的氣息,涼絲絲的。故事中的銀嬌奶奶,好可憐。她窮,只能靠自己為別人幫哭,幹這些晦氣的事情。她可憐的女兒小巧,在很小的時候跌入池塘,永遠的睡著了。最後銀嬌奶奶走了,還帶著那朵幫哭時帶著的小藍花。我想:“銀嬌奶奶也許是想帶著曾經所有的怨恨,無聲無息地走了。可是,把她當成奶奶的小秋永遠忘記不了她那張熟悉的臉龐。
藍花的愛包含著這位老奶奶多少心意,多少淚水。那份愛,永遠飄蕩在每一個人的心田。每個人都會離去,一生當中都會碰到過種種困難。可是秋秋卻用自己的那份愛和那束藍花,表示對銀嬌奶奶的尊敬,希望她能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幸福快樂。
這些愛,都散發著淡淡的藍花香。我不知道每一個人是否真心愛過一個人,獻出自己最崇高的愛。人有不同,愛有深淺。有一些只是在某種利益上對這個人好;有一些卻是用心交流,相互傳遞愛。不用說,人人都想要第二種愛。可是,到最後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本性,選擇了第一種。只有最純潔的愛,才能感動人心。如果假惺惺的,也只是圖有虛表罷了。每個內心深處都有美好的東西,能夠把握好愛。好比是一朵純潔的小藍花,它也同樣在抒發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愛。我們也應該,用心去感受。
只有純潔的愛才能永駐人間。
藍花讀後感 篇2
暑假裡,我按學校的要求,看了《藍花》,有很多感想。
在《藍花》這篇小說裡,竟然連“幫哭”也成了一種謀生的工作,還將年輕時的盛況和年老時的力不從心作了對比描寫,看了令人感到心酸,產生了同情;正好我最近又坐了飛機,所以對《坐飛機》印象深刻,它寫出了坐飛機時的真實感受,如從飛機上往下看,人像螞蟻、房子像模型、好玩的積木;《難忘與你同行》真實反映了行動的艱難,和大家形成一個團體產生的力量;《老驥》描寫了“大洋馬”有靈性,與主人心心相英心靈相通的感情,它能知道人的意思。這一篇篇文章都很精彩。
除了看學校指定的書外,我還看了《上古神話演義》(四本)、《興唐傳》(四本)通俗易懂的歷史書,使我初步瞭解了中華民族起源、強盛的那段歷史,增強了我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藍花讀後感 篇3
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這本書裡的文章全部都是獲得過冰心兒童文學大獎的,這裡面的文章都特別的感人。下面我就來說一說我最喜歡的故事吧。
我就來說一說《雪狼白蹄兒》。這個故事說到,“我”和小舅,去雪山上找舅舅,發現了一條小狗就把它抱回了家,後來過了幾天才知道那不是一條小狗而是一頭狼,後來幾天裡他們把它(那隻小狼)蒙著眼睛把它送走了,可是過了幾天它又跑回來了無奈之下只好把它
養著了,就給他取名叫白提兒。後來有一天他就走了,有一天,“我”和小舅遇到了狼群,後來還是白提兒救了我們。
我們在書上在電視裡看到的狼很壞,其實狼也不怎麼壞,我知道狼是食肉動物,可是它會報恩,如果你救了它,和它(狼)陪養了深厚的感情或者從小養育了他,如果你遇到的什麼危險它一定會拼死來救你,不要以為它會吃了你,如果你給它包紮傷口它反而會報答你的。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憎恨、排斥的目光來對狼,有的時候狼仁慈的目光讓你以為他就是一條小狗。
只要有生命就一定有感情,哪怕是一些食肉的動物,他們也有感情,就如我們家養了一隻小貓,已經三個月了,我和他的感情也與日俱增,一開始我把它抱回來它就害怕過了一個月後它已經和我成為了好朋友了。我們要知道動物也有感情的。
藍花讀後感 篇4
我最近看了一篇曹文軒的短篇小說,小說的名字叫《藍花》,故事情節非常感人,我一會兒就把它看完了。
這本書講了一個叫銀嬌的哭喪婆的故事。銀嬌小時候就父母雙亡,被五奶奶收留,五奶奶死了,他的家人開始哭泣,忽然銀嬌跪了下來,也開始哭,而且她哭的比別人都好,她不停的“數落”五奶奶的善行。後來她被僱傭去給其他去世的人家哭喪,她哭得很好,因為她哭的聲音很洪亮,她會數落別人的善心,而且不會把醜事說出來。
後來她和一個教書的先生結婚了,生了一個叫小巧的女兒,銀嬌要出去一年為別人哭喪,一年後銀嬌回來了,可是那個先生卻與自己的學生結婚了,她只能帶著小巧離開了家。不幸的是,小巧在過河的時候被淹死了,以後的每年,銀嬌都會坐在一條小船到那的小河上撒一些錢,說是給小巧的零花錢。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前,那時悲苦的人不止她一個,銀嬌不只是在為別人哭喪,也是在為自己的父母、為小巧、為五奶奶哭,更是在為她自己的命運哭泣。
現在已經沒有了哭喪婆這個職業了,因為現在的人們都很幸福,像銀嬌這樣悲苦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藍花讀後感 篇5
《寶藍的花》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兒童散文,這篇散文嚴格來說是一篇出色的狀物寫景散文,其對景色的刻畫之細緻讓人有種樂此不疲去閱讀的魅力。“寶藍色的蘿蔔花,又是一望無際,心情為之震懾不已,那藍色的蘿蔔花,花形有如蝴蝶,隨風翻飛,藍得像是天空或是大海。”這一段的設想有些天馬行空,從兒童的眼光開始對這一片的蘿蔔花開始展開想象,突然意境大開,一片蘿蔔花怎麼會是大海怎麼會是天空,其想象凸顯的大膽讓人覺得有種孩子的頑皮性。一腔童趣躍然紙上。
“我走入蘿蔔田裡,屏住呼吸,感覺自己快要被一片寶藍色融化了,這時,看見幾只嫩黃色的蝴蝶正在藍花上飛舞、採蜜,使我有一種天鵝飛翔於藍天的想像。”這一段將自己開始融入情境之中,朦朧地引導我們的開始走向一個審美的角度,開始讓我們學著去審視這片景色的美。但是又顯得並不是那麼深奧,就對意境構成的要素而言採用蝴蝶,蜜蜂等讓孩子們熟悉可以想見的意象構建美的圖畫,再引領孩子去了解,這樣一個情境如何的美,自然這樣的美是讓我們有一種翱翔於藍天的感覺,而且是一隻天鵝。就孩子的角度看,顯然迎合了孩子想象的需要。從文學角度,他有表現了兒童散文的理趣性。
這些審美角度讓孩子在讀的時候逐步深入,從童趣,理趣這個一感性一方面理性的方面發現其中的趣味性,對眼前的景色,林先生給孩子一步一步的臺階引導他們遨遊在幻想的天空,顯然本文的趣味性緊緊扣住孩子喜歡幻想,開始展開,讓人越讀越想讀。
然而,沒有思想中心的'文章不稱之為散文,沒有知識性的散文不稱之為兒童散文。本文給孩子傳遞的是什麼樣一個知識呢?這點是讓本人實在喜歡的一點。其實給孩子傳遞知識,不僅僅如現在一些文章傳遞的全是一些科普知識,一個技術上的知識。這種知識使得孩子思想僵硬化。是將孩子完全當做一個儲物袋,講一本又一本的字典,十萬個為什麼塞給孩子。而林先生給孩子傳遞的是一種方式,是一種學習,乃至以後生活的方式。要去思考,只有思考,每一天的生活學習,都是有意義的。自然林先生又沒有那麼故賣關子,讓孩子迷茫。孩子們在幻想的天空遨遊之後,至少得有收穫,得有著陸點。於是林先生,直接告訴了他們的目的地。那就是“惟有尋求美的心和真正的美相撞擊,我們才會在平凡的蘿蔔花上,看見藍寶石、天空與大海的光輝呀!”
簡簡單單地告訴孩子,怎麼樣在一片普普通通的蘿蔔園裡去暢想遨遊的快樂,那就是有尋找美的心,和真正的美。所以要孩子保持那種對美的幻想,開朗的性格。
可以說這篇文章既體現了文章的思想性,又體現了趣味性。既不讓文章膚淺沒有內容,又不至於讓孩子看不懂文章真正的含義。所以我對於本文可以說是樂此不疲的讀了一遍又一遍。
藍花讀後感 篇6
小說的主人公是銀嬌奶奶。故事講述了她悲慘的一生。這個與“哭”相伴相隨了一輩子的女人,為了生活,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頭插藍花,以給人幫哭為賺錢手段,一天天一年年,從一個少女哭成了白髮老太。然而,命運卻偏偏跟她過不去。就在她懷著憧憬,拼命地賺錢時,丈夫拋棄了她,女兒也不幸夭折。她失去了支撐的精神支柱,但堅強的女人並沒有被擊倒,依然插著藍花,四處漂泊幫哭。她用哭聲傾訴著心中的苦楚,直至老到哭不動了,回到曾經給她無數傷痛記憶的家鄉,在一個寂寞的雨天,孤獨落寞的離開了人世。
銀嬌奶奶的一生是苦難飄零的,就像一片樹葉一般,柔弱的沒有來起來反抗不公的命運,只有用哭聲來發洩。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銀嬌哭得這麼好,她心裡有苦,是個苦人!”
“田野很靜,靜靜的田野上,輕輕地迴響起一個小女孩幽遠而純淨的哭聲。”
銀嬌奶奶的人生苦難讓我在讀小說的時候陷入了深深地同情之中,讓我為她的痛苦而痛苦。
可秋秋的成長又讓我欣慰不已,一個人經常是因為認識了一些特別的人,經歷了特別的事而成長。那秋秋嗚嗚咽咽的哭聲停留在心中,怎麼也品不出個滋味。
村中的人的冷漠和秋秋的溫暖成了再鮮明不過的對比,卻混在一起,也許只有化作田野上的悠悠慟哭,才能真正詮釋這份美麗。
藍花讀後感 篇7
“我回來了……回家……”我回味著這句話,回味著那揹著藍花包袱的銀嬌奶奶,心裡真不是滋味。
銀嬌奶奶是《藍花》中一位很老很老的主人公,她的故事可多了,怪不得秋秋一有空就去找她。其實她自己就是一個故事,一個長長的迷人的故事。
她以幫哭為生,銀嬌奶奶幫哭在當地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不管誰家去世了人,她都會把自己哭成淚人,誰勸也勸不起來,所以那時只要誰家辦喪事都會請她。
銀嬌奶奶東奔西走,經歷了千辛萬苦出去掙錢,蓋起了大房子,她為了丈夫和女兒能活得體面些,又一次去了江南,可當她回來時,丈夫已經扔下女兒並拋棄了她們。從此她們母女兩互相依靠——相依為命。
現實對銀嬌奶奶是很殘忍的,很不公平的。不久她的小巧又永遠離開了她,這對銀嬌奶奶來說是天大的打擊。這以後,銀嬌奶奶話也沒有了,成天坐在河邊等她的女兒回家……
有一次,可以說是銀嬌奶奶最慎重也是最後一次幫哭了,那天她在小河邊,用清清的河水好好洗了臉,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換了新衣裳,從田埂上採了一朵藍花插在頭上就去了。
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家家煙囪裡冒著淡淡的炊煙,可銀嬌奶奶家的煙囪再也不冒煙了,她的手也冰涼了,眼睛閉上了,她去世了。帶著藍花去找小巧了……
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正是銀嬌奶奶的寫照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為別人做點什麼呢?哪怕是一小點。
看完《藍花》,我的眼睛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