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讀後感(通用12篇)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通用12篇)

  茶在幾千年前被我們的祖先發現和利用以來,就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那麼讀完茶文化的著作後有什麼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國茶文化》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1

  《中國茶文化》內容概要:全面地介紹了中國茶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而且從哲學層面論述了其由技而藝,由藝而道的核心精神,以及儒、道、佛各家的茶文化特點和思想……

  來自亞馬遜卓越網的網友:《中國茶文化圖典》,寫的是茶文化發展的大脈絡;在茶文化形成過程中與禪、藝術、民俗的種種聯絡;因茶派生出的雅事趣事。不論慣喝茶或是不慣喝茶的人,從歷史角度來講,這本書的價值都十分高。即使不喜歡讀歷史,書中也有許多有關茶的民間小故事,可以聊供消磨時光。熱愛旅行的人,也能從這本書中獲知各民族亦或地域的吃茶傳統。少年時,家中養了一株白茶花。特意種植在大花盆中,擺放到院子西側。院子東側,一半是花卉,一半是蔬菜。花卉多以紅黃紫為主,蔬菜大抵皆是綠色。東西院對比,東院錦簇招展,西院潔淨清幽。祖父習慣喝茶。

  同事或是親友知曉他的愛好,時常送他好茶,但他都不喜歡,只喝市場買來的袋裝茉莉茶。把茶葉放在杯子中,再採三兩朵白茶花丟進茶杯,用滾燙的開水一衝,茶香與新鮮花香便四溢開來。水波平穩後,細細碎碎的白茶花會飄浮到最上面,襯著一杯茶色,讓人單是看已心曠神怡。記得一句話,應該是汪曾祺書中寫過的,但忘記最初是誰寫來:記得舊時好,跟隨爹爹去吃茶。門前磨螺殼,巷口弄泥沙。最是人生顛沛流離處,回憶少年時分,會覺得別有滋味在心頭。茶花、花盆、院子,應該都被另一戶陌生人家剷除了。關於這些的印象,也在腦海中逐漸模糊。

  唯一記得清楚的,是祖父摘花沏茶時的動作。用大拇指與食指的指甲一掐,放在嘴邊吹去上面塵土,再放進杯子。現在說來是簡單的,可是當年,對於尚年幼的我來講,其實極具誘惑性。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到現在我也喝茉莉花茶。雖然再沒有新鮮白茶花堪佐之,但總算可以慰籍一分思舊之情。古往今來,茶的名字都很好聽。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2

  我曾經在潮汕地區服兵役,那時我粗略知道潮汕人對茶的鐘愛。也知道潮汕人每天喝下的不僅是潤心潤肺的茶水,喝下的還有他們悠閒的人生滋味。在我讀了廖琪的《茶道無道》一書之後,才更進一步瞭解到潮汕茶文化的深邃內蘊。也可以說,《茶道無道》就是一部揭示潮汕茶文化深邃內蘊的書。

  用《茶道無道》書中的話來說,潮汕人是在茶水裡泡大的,潮汕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日無茶。也正因如此,功夫茶成了潮汕地區最為古老最為獨特的文明象徵。也才讓“茶鋪多過米鋪”的香城成為小說主人公的活動場所。

  廖琪的《茶道無道》採用了家族為主線的敘述方法,敘述的時間跨越了四代人,幾十年的歷史,小說中描寫的大多數重大事件都是秦氏家族命運的轉折點。在講述賽茶的過程中,小說開始倒敘過去發生的事情。丁世昌,原本秦文輝。從此展開了敘述的翅膀,秦老太爺、秦老爺和秦鳳丫。給我們展示了潮汕地區秦氏家族四代茶人的起伏跌宕的命運。就賽茶這一情節就把中國的茶文化的精髓全部展示給讀者。作品透過茶葉、茶壺、泡茶的手法很酣暢淋漓地展示給讀者,那種好茶在巖韻、清韻、水韻上的分別,一把陶壺由新壺到養成茶壺的繁複過程,可以說是潮汕茶文化的精髓所在。

  廖琪的《茶道無道》不是無道,而是下筆有道。將中國茶性精神與深邃的傳統進行了有機的完美組合。他很巧妙地將中國茶文化的文字記載安排進一場賽茶的情節中。讓讀者感受中國古代茶文化源遠流長。在柳二公上臺講述烹茶的三沸,我就想到林清玄《茶味》中說到的五泡,在第一泡時苦澀,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濃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過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茶道無道》,在我多次讀過之後,我想到了,小說是個體記憶的歷史反思。反思不是否定。這種以茶喻人,又以人寫茶,面對重大歷史事件,茶人的淡定和高遠的潔身自好,很隨意就穿越了歷史風雲,從茶人身上給我們展示了茶的精髓和恆久的魅力。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因此,廖琪在書中就有這樣的感嘆:丁世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舊式“茶仙”,鳳丫則是一位大慈大悲、大徹大悟的現代“茶觀音”。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3

  “閱遍人間笑浮華,莫若細品一杯茶”。茶道對於我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相當浮躁的社會,品品茶,論論道,會對我們的身心大有裨益。由於我老是心浮氣躁,容易衝動,對茶也頗為喜愛,就在暑假讀了兩本關於中國茶文化的書,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但也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是關於茶最早的傳說。茶源於中國,這一點是我們國人值得自豪的地方。茶經歷了食用,藥用,飲用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也並不是完全分開的,只是某一個在某個時代處於主導地位而已。原始社會時代,由於食物缺乏,人們把茶當做食物,食茶佔有主要角色。隨著食茶而帶來的益處,人們又瞭解了茶的藥用功能,茶開始以藥用為主導。茶被作為飲料是在漢代,但是這個時候茶僅僅作為興奮提神和解酒的飲料,“傾須精爽鍵,忽似氛埃滅”,但並沒有上升到精神內涵。當然這個轉變已經顯示出我們祖先認識事物並加以運用的超凡能力。茶被賦予文化內涵是在魏晉時代,陸納以茶待客,劉琨以茶解悶,“茶祖”諸葛亮以茶養德的故事體現了那些政治家們提倡的以茶養廉。自此,茶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茶文化在唐代達到極其繁盛的地步,茶道正式出現,“茶聖”陸羽也出現於這個時代。宋代出現鬥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晚明時的茶更是上升到了藝術的高階段,茶畫茶扇很流行。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把茶上升到精神階段,是我們祖先的高明之處。茶道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茶道正式出現在唐代,其精神內涵也在唐代以後不斷豐富和發展,但其基本精神包括四點,即和,靜,怡,真。

  和,儒家從太和的哲學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如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時表現為“春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倫之美;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儀等。

  靜,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靜以修身。中國茶道正是透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與大自然渾然一體,達到天人合一。儒家和佛家也把靜視為歸根覆命之學。古往今來,無論是道士高僧還是文人雅士,抑或達官顯貴都把“靜”視為茶道修習的必經之路。

  怡,是指人們在茶事活動中的精神享受,可謂雅俗共賞。這點主要體現在不同型別的人對茶的追求不同。王公貴族重在炫耀權勢地位,附庸風雅;文人墨客重在修身養性,託物抒懷;佛家道家重在參禪悟道,成佛化仙;普通百姓則重在生津止渴,享受生活。

  真,乃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道家講究返璞歸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真茶,真香,真味;茶具要真竹,真木,真瓷;待人也要真誠。茶事活動中的每一步都要求“真”,真真切切,真心實意,懷質抱真。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僅僅幾百字的介紹是難窺全豹的。至於茶藝,茶禮,茶俗,甚至茶葉種類也遠非隻言片語所能說清楚的。下面談談我透過對茶的體會而對中國社會現狀的思考。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奇葩異朵,具有鮮明的中國內涵,它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個學派的精華,體現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精神追求。古時候,開門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存在的,更是待客的必備飲品。從中國的古代詩集,傳說典故就知道茶在古時候對人們的重要性。但是反觀現在,茶已經不是必需品了,還有多少人懂得品茶,真正懂得茶的內涵。讓人們喝茶,我們聽到的往往是太苦了,沒味兒之類的酸言辣語。即使有人喝茶,也只是體現自己的品味,附庸風雅,根本不懂茶。更可恨的是,人們把茶作為一種奢侈的禮品贈送給達官顯貴,這已經失去了茶儉的內涵。這些都體現了當今社會精神文化的相對落後。人們富裕了,有錢了,那是要付出時間和體力的。你讓人抽空品品茶,論論道,他們往往說還要上班掙錢,沒時間。茶就是被這種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態冷落的。當今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協調已經是顯而易見。

  茶館越來越少,門可羅雀,酒吧越來越多,熙熙攘攘,可樂們大行其道,即使是什麼冰紅茶之類的也是甜品,這些進一步說明了人們文化追求的層次低。西方國家都是小孩子,西方文化遠不如我們的高深,我們華夏民族是個滄桑的智者,他們不懂品味,層次低,沒內涵,就是追求刺激,我們還要跟著學嗎?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但是你看看現在的孩子,他們大多被西方文化所包圍,不知茶為何物。與之對比的是,古時孩童都知道起茗泡茶的技藝。現在就是隨便找一個大學生問問他鐵觀音是綠茶還是青茶,碧螺春是炒青還是烘青,他們都不一定知道,更不要提茶的精神內涵了。這一代如何成為棟樑,如何繼承我們那些博大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根都不記得了,談什麼中國崛起,談什麼偉大復興。繼承傳統文化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的地步。茶,書法,這些藝術從以前的必須到了現在的稀有。有人會反駁說這些不符合時代潮流了,不適應時代發展了。等到時代發展了,物質豐富了,如果看著茶不知為何物,看著茶畫不知道上面的人是在幹什麼,這難道不是民族的悲哀嗎?如果我們的祖先知道了現在的慘狀,他們會心如刀絞地說我們不孝,沒品位。

  我們要富有品味,我們要豐富精神世界,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傳統精神。不要為了物質忽略了內在,丟掉了修養,降低了層次;不要為了圖個輕鬆自在焚燬了祖先的遺物,糟蹋了古時的華麗,埋沒了老輩的結晶。

  滿室茶香,佳客共賞。塵寰極品,一旗一槍。談經論道,流溢芬芳。半山小亭,風清月白,二三子相對,品飲清茶,可謂千古之妙事。透過對茶的瞭解,也對社會有了深刻的認識,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追求。對於社會,我有的只有呼喚和身體力行。對於自己,只有努力追求了。“初次飲茶,生津止渴;繼之飲茶凝神靜思;再次飲茶,了悟大道”。就讓我在凝神靜思的路上了悟大道吧!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4

  “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姜醋茶”“閱遍人間笑浮華,莫若細品一杯茶”。茶道對於我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相當浮躁的社會,品品茶,論論道,會對我們的身心大有裨益。由於我老是心浮氣躁,容易衝動,對茶也頗感興趣,就在寒假讀了一本《中國茶文化》,雖然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也是頗有感觸,對中國茶的歷史有了認識,對茶道的講究也有了一點點了解。

  印象中,在家裡爸爸是最愛喝茶的,因此家裡有了大大小小、瓶瓶罐罐的不同茶葉。看得茶葉雖多,可我是很少喝茶的,既不懂茶葉的製作、品質、更不懂的茶葉的產地來源。碰上這次機會拿到了《中國茶文化》這本書,書裡全面介紹了中國茶文化形成、發展歷史的過程、而且從哲學、儒學、佛學的角度論述了其由技而藝、由藝而道的核心精神。讓我對“茶道”“茶文化”“茶藝”有了一些瞭解。曾幾何時,經過大街小巷,偶爾會看到一家古香古色的茶葉店,覺得十分好奇,這些店開起來就是為了賣茶葉嗎又或者是吸引客人來吃茶?或者只是因為店家個人對茶的愛好罷了。在翻閱《中國茶文化》之後,似乎知道了那麼一些。換做我也渴望有那麼一家古樸的茶葉店,可以約上三五好友,聊聊天,談談人生,品茗吃茶,那是何等的有趣呢。

  說起茶的歷史,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國也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古代上至文人墨客、儒、道、釋各家。下至挑夫販夫,平頭百姓,無不以茶為好。茶葉最早在漢代已被人飲用。人們常說,不吃梨子,不知梨子味道。飲茶更是如此。研究茶文化就要有茶文化的實踐,各種茶展、茶節、茶會和茶樓、茶坊的興起,是茶文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中國的文人喜歡坐在茶齋裡做學問。書齋固然必要,但僅從書中是無論如何也體味不到中國茶道的真實意境。陸羽一生致力於茶文化的研究,才寫出了名垂千史的《茶經》。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少數民族婚俗中的茶。少數民族的婚姻向來比漢族要自由得多,茶禮在少數民族的婚禮中除了表示愛情的堅貞和美好的祝願等積極思想外,還烙印上了所謂三媒六證、三從四德等封建觀念。邊疆民族中的“茶”則更多了些純貞、美好、活潑的內容與精神。尤其是西南少數民族、生活在茶的故鄉,婚姻又相當自由,“茶”主要不是“媒證”,而是“媒介”。在雲、貴、川、湘的少數民資,把茶引入婚俗是相當普遍的。尤其是在雲南、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總是離不開茶。相比而言,在西北少數民族,除了表示堅貞、敬禮之外,則更多的是表示財富。在我國,婚俗中的茶禮原來運用得如此普遍。

  在我們江浙滬一帶,女方接受男家聘禮叫“吃茶”或“受茶”;結婚儀式中,見長輩要“獻茶”,以表示女兒的敬意。長輩送些見面禮,稱為“茶包”。北方女子出嫁三天要回孃家,叫做回門。浙江一些地方卻是第三天由父母去看女兒,稱為“望招”。至時,父母要帶上半斤左右的烘豆、橙皮芝麻和穀雨前茶。可見,無論是在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我們的茶文化是非常豐富的、深入民間。

  第一次讀《中國茶文化》,僅僅是記住了一些關於茶的歷史和茶禮的習俗。以及對茶道的深深喜愛。如果有機會要好好學習茶道,泡製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茶。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5

  近來讀了一本名為《中國茶文化》的小書,說它小是因為書很簡短,只有九十頁,但是內容卻很廣博,從思茶源、賞茶藝、悟茶性和攬茶情四個方面,把茶道的歷史文化盡顯無疑。在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歷程中,有兩種事物與它密不可分。一種是酒,另一種就是茶。久而久之,兩者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前者強調熱鬧,而後者講究靜謐。前者體現出剛烈張狂,而後者表達出柔綿仁禮。所以茶更能找到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點,更符合中國人的思想,甚至受到佛家、儒家的追捧。

  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茶道從萌芽開始,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其中最好的體現便是“禪茶一體”。佛理廣博精深,但以“四諦”為總綱。其一為“苦”,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所有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參禪就是要看破生死,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即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茶性也苦,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徵中,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其二為“靜”。佛教主靜,而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也為靜,茶人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坐忘的必由之路。其三為“凡”。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就是從細小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佛法也要求禪僧透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領悟大道。其四為“放”。人生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法特別強調“放下”。品茶也強調如此,偷得浮生半日閒,將手頭的工作放下一下,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細細品味著香茗。可以說,茶是佛家禪者最好的“朋友”。

  儒家也對茶情有獨鍾。茶道的平靜、和諧正好與儒家的中庸仁禮不謀而合。儒家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友情;飲茶時,可以更多地審己、自省,清醒地看待自己,認識別人;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品茗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古雅去虛化,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

  無論各家對茶道有什麼樣的見解,我想大家都喜愛茶歸根結底是茶的超然。達官貴人“紅泥小爐、孌婉卯童”烹煮的茶香醇精緻;妙玉道姑用“梅花上收的雪”泡出來的茶香醇幽然;布衣市民用粗瓷大碗衝的粗茶甘冽芬芳。“白菜青鹽米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如此粗茶淡飯的生活,鄭板橋卻過得情趣盎然。茶味好壞不在於茶品的優劣,而在於心境的陰晴圓缺。人生即是如此。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6

  週六從暄桐教室上完課的下午就要出差,順手拿起這本《中國茶文化》。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手不釋卷,一口氣看完了大半本,還興奮地劃下好多有感觸的精彩語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不少閱讀心得和感悟,內心久久充盈著一種難言的感動。

  在看這本小書之前的一段日子,由於開始在暄桐學習,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忙於寫字畫畫,從一橫一豎一轉彎起筆,從寫生線描開始,加上此前就在學習的太極拳和古琴亦是在基本功訓練階段,生活變得異常充實而不覺辛苦,重複而不覺乏味。正是在這樣透過不斷重複一些簡單動作和細節來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突然覺得自己悟到了一些人生中無比重要的東西,好像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可以清晰地看到和感受到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性,原本愚鈍的心慢慢變得敏銳起來。

  正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看到這本關於茶道的書,茶道雖然是自己並不熟悉的領域,卻與其他我所正在接觸和了解的領域有著驚人的相似與契合。難以形容閱讀過程中的喜悅和快樂,甚至像書中所說是那種“因興奮而顫抖”的奇妙感受。

  在這裡,我也記錄下這本小書帶給我的若干種幸福。

  一、關於學習的種種

  1、學習的階段——從無法立即理解到豁然開朗

  作者森下典子小姐從20歲開始學習茶道,書中詳細記錄下她25年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感悟和體會。學習任何學問大抵所經過的階段都差不多,也都需要有正確的心態和方法。對於我這樣久已離開學校沒有系統學習過什麼的“新同學”,看到書裡的種種,收穫良多。

  關於學習的不同階段,典子小姐認為世上的事物可歸納為“能立即理解”和“無法立即理解”兩大類。無法立即理解的,往往須經過多次的交會,才能點點滴滴領會,進而蛻變成嶄新的事物。而每次有更深刻的體悟後,才會發覺自己所見的,不過是整體中的片段而已。學習過程中不必太在意是否能理解,不妨將之分階段視為集水的小水杯、大水杯、特大水杯,順其自然等待杯中水滿溢,便可飽嘗那一瞬間豁然開朗的醍醐味。

  尤其喜歡這句“飽嘗那一瞬間豁然開朗的醍醐味”。“醍醐”,指的是酥酪上凝聚的油,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真正的好東西,大抵都要經過一番周折才能得到的。就像看一本好書,也許不能立即理解,但如果能堅持看完,甚至看第二遍第三遍,一定能有更深刻的體悟,豁然開朗的感覺。典子小姐說,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這給我們以重要提示,學習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終能不斷有所領悟和成長。某種意義上,“不求甚解”的狀態很正常,無需苛求從最開始就完全理解,堅持下去時候到了自然瞭然於胸。

  2、學習的心態——歸零和用心

  書中關於學習的心態,我總結一為歸零,一為用心。歸零的心態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有難度。拿書法來說,由於小時候曾經跟老師學過一點皮毛,自己本身也喜歡,近幾年沒事就自己練習、摹貼抄經,對筆墨紙硯可能比一般人更熟悉些。因此,可以說,一開始進入暄桐課堂的心態並不是“歸零”的,覺得憑自己的書法基礎,寫字並沒有那麼難,落下幾個月的作業並沒有那麼難補,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寫得和別的同學一樣好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和練習,我為這種自視過高的想法深感羞愧,因為我看到自己和同學的巨大差距,除了在書畫方面的知識和理論嚴重缺失外,書寫水平也與大家相距甚遠;看到同學們做的古代書畫家對比PPT簡直具有書畫專業研究水準;看到已經非常棒的學習委員每天堅持大量的線描臨摹,精益求精地追求每一個細節;看到老師在各方面的學識涵養以及對教學的用心。

  典子小姐在書中說,真正的學習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將自己歸零,敞開心胸從頭學起。無聊的自傲,只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甩不掉的心理包袱。一定要捨棄這些包袱,讓心淨空無一物,才能無所窒礙的容納任何事物。謹記謹記。

  學習除了要有歸零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記得上課時,糊糊老師點評大家的《水滸葉子》線描作業,曾經說過質量比數量重要,不要趕作業,每一筆都要穩定、肯定。這說的其實就是每一筆都要用心。只有用心做每一個動作,茶道才能展現出應有的魅力,寫字畫畫也是一樣。

  3、學習的方法——不斷重複

  典子小姐在一開始學習茶道時,覺得茶道的動作太複雜、細節太繁縟,完全不能記住,有一次帶了筆記本想要記下來,結果卻被老師制止,老師告訴她“說是學習,不如說是養成習慣!”不可以死記。上課時多練習幾次,手腳自然就知道下一步要做些什麼。

  經過經年累月的重複練習,作者終於可以不經老師提示不經大腦思考,自然而然地將不斷重複的一個一個的小動作,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不知不覺間串成一條線。

  這讓我想起古琴老師曾經告訴我的,不要去記譜背譜,一首曲子當你彈奏足夠多次後,自然而然你的手會彈完一個音接著彈下一個音。太極拳也是一樣,那麼多招式記不住怎麼辦,沒關係,持續練習,直到有一天,身體自然知道下一個動作該怎麼做,聽身體的感覺行事。書畫也是一樣,糊糊老師要求每天都要摸摸筆,不斷重複之後,不管寫字還是畫畫,筆畫線條才會有質量。

  二、關於茶道的種種

  典子小姐在書中詳盡地描寫了學習茶道中所見到和感受到的關於茶道的種種,在這裡略寫一二。

  1、形與心

  老師告訴典子:茶道,最講究的是“形”。先做出“形”之後,再在其中放入“心”。

  書中講述茶道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有講究,從帛紗摺疊的形狀,到用帛紗在裝抹茶粉的“棗”蓋子上寫特定的平假名;從捧“水指”(裝水的器具)時手肘和手指的動作,到榻榻米一疊走六步,第七步要跨過榻榻米的縫邊;從“茶筅”轉圈攪動三次,每次攪完要拿到鼻前看看,到用白色的茶巾擦拭茶碗口三圈,每擦完一圈要將茶巾放在碗底下轉動,寫另一個特定的平假名……等等,諸如此類。書裡有一段關於老師茶道動作的描寫非常精彩,摘錄如下:

  老師的每個步驟都沒有新增特殊動作,也沒有任何故意引人注意的花招,更無省略或不正確慌亂之處,一切均依照平日對我們的指導那樣自然往下進行。或許就像是從未經汙染的山間湧出而被稱為“名水”的水吧!未經新增也不必過濾的好水,如玻璃般無色透明,也無味無臭,暢飲時絕對不會哽咽在喉嚨,而是一路沁涼暢快到底、通透全身。我們眼睛追逐著老師手邊的動作,頭腦卻意外覺得清新愉悅,就好像是用眼聽音樂一樣。

  “用眼聽音樂”的比喻很有意思,的確,我看太極拳老師打太極拳或者古琴老師彈奏古琴時,那種行雲流水般的流動感、暢快感,動作的放鬆舒展,真是賞心悅目。茶道也是一樣,書裡說,順暢、不出差錯的過程中自有深意。即便是中規中矩的動作、單純的敬禮,自然表達的動作展現出人體內的“氣”,身體的語言是無可比擬的。

  我們現在學習書法和國畫,也是從“形”的訓練開始,不管是摹貼還是線描,首先要摹得像、描得對,有了“形”,在其中放入“心”,最後才能有“神”,才能“氣韻生動”。

  2、不一樣的鞠躬

  書裡讓人印象頗深的有一段,是序章寫典子的母親描述武田老師的鞠躬,說“雖然是很普通的鞠躬,可是就是不一樣”,“沒見過那麼漂亮的鞠躬方式”。讀到這裡,我猜大部分人會跟我一樣,好奇這個武田老師的鞠躬到底是怎麼樣的“不一樣”和“漂亮”。作者並沒有馬上揭曉謎底,而是在後面的章節中的一段順其自然地描繪了這個不一樣的漂亮的鞠躬:“光是這樣一個動作,就讓我感動不已。老師鞠躬的時候,就像是鳥兒瞬間展翅抖動身軀,再輕鬆回覆原貌般優雅自然。她優雅表達敬意,富謹慎含意,卻毫無卑躬屈膝之感。”

  我想到我的太極拳老師,李毅多老師,他的鞠躬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好幾年前,我們還是在一個辦公室工作的同事,李老師那時忙於傳播傳統文化,已經很少來律所。正值律所調整分配辦公室,我和李老師夫婦被分配到一個辦公室,但還沒有機會見到他。有一天臨近中午,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門一開,李老師對著我近九十度鞠了一躬,說“呂律師,中午好!”我當時怔了一下,然後見他很自然地起身,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又對著我輕輕一鞠躬,“很抱歉!請問我在這裡用餐您介意麼?”這時我才注意到他進來的時候手裡拎著一盒飯。徵得我的同意後,李老師才坐下,開始用餐。而我,坐在電腦前,為李老師的舉動感動不已。就像書裡的武田老師,他“優雅表達敬意,富謹慎含意,卻毫無卑躬屈膝之感。”

  能做出這樣“不一樣”的鞠躬的人,一定是心無雜念、恭敬謙卑、和敬清寂之人。

  3、禮法與自由

  作者一開始認為茶道的約束太多,幾乎每一個動作細節都有規矩,有禮法。然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作者卻意識到:茶道只有“禮法”,禮法本身又要求嚴格,幾乎毫無自由可言。可是,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制約。在強調自我的學校教育中,人人為競爭而感到不自由;嚴格要求禮法、受約束的茶道,反而容許個人的樣貌,享有莫大的自由……。

  的確,禮法與自由看似一對矛盾,實質上卻不然。有句話說,沒有堤岸,哪來江河?自由只能存在於一定的束縛當中,或者說要先經歷一個約束階段才可以達到真正的自在。

  4、一期一會

  所謂“一期一會”,就是“一生一次機會”的意思。即使聚集相同的人進行多次茶事,任何一次都不會一樣。所以,一定要抱持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心情。

  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抱持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法的四法印之一就是“諸行無常”,即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無常意味著死亡,意味著變化。認可無常,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在當下。

  5、細節體現尊重

  書裡有一段講作者參加茶會,看到一位茶道老師給弟子錢的細節,對於這個老師的舉動真是非常歎服,當然,也很佩服作者的細微觀察和生動描述。那位年約七十的老師要還弟子替她墊付的錢,她並不是直接把錢拿出來當眾塞給弟子,而是“先從手提包中取出錢包,再從和服腰包中抽出懷紙(裝盛果子的紙——注:是那種非常精美雅緻的紙),像是不想讓弟子直接看到似的,側身將錢包入懷紙中。我被她手指靈巧的動作吸引。這位老師又從手提袋中拿出一根唇筆,以為她要塗嘴唇,沒想到她拔去唇筆蓋,很快在懷紙包上寫了一些什麼。然後,她將唇筆放回手提袋,兩手捧著懷紙包,對弟子說非常感謝。”懷紙上寫了兩個字,根據譯註,是表示附加在禮物上的禮箴。這一段細節,體現出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反思自己的很多類似舉動,真是倍感慚愧。

  三、品味季節,活在當下

  中國人自古是非常重視季節和節氣的,除了春夏秋冬四季,一年還有24個節氣。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

  每個季節隨著太陽位置變化,氣溫寒暑差異,從農耕生產、飲食勞作到作息養生都要對應季節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節氣相應會有不同的農事和節氣活動。然而現代的中國人卻很少能熟知每一個節氣,更別提知道不同節氣應該注意什麼做些什麼了,甚至,隨著空調暖氣和農業大棚的使用,春夏秋冬四季都變得不再那麼分明。

  而日本傳承至今的茶道,卻總是圍繞著季節進行。不同的季節所使用的茶具不同,茶室的佈置不同,茶道的動作流程和細節不同,就連牆上掛的字畫、吃的和果子等等都全然不同。“立冬”時,要移去茶室中間的榻榻米,開啟爐,也開始茶人的“正月”。“立夏”時,要在爐上蓋上榻榻米,開始夏季的茶道。春夏秋冬,每年季節不停地迴圈。

  事實上,除了季節還有一個更大的迴圈不斷重複,那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干支。在“初釜”(每年新年的第一個茶會),必定有符合該年干支的道具登場。也就意味著,某樣在初釜用過的符合該年干支的茶具,這次用過之後,下一次拿出來使用就是12年以後了。茶道環繞著季節,也永遠環繞著干支的迴圈演出。相較之下,人的一生再長壽也只有六七次的干支迴圈而已。

  因此,作者說,二十四年來,漸漸由茶道中體悟日本季節的況味。以前老是抱怨“為何不一直進行同樣的御點前”,如今卻認為享受其中的變化正是茶道的樂趣。雨天聽雨,下雪日觀雪,夏天體驗酷暑,冬天領受刺骨寒風……無論什麼樣的日子,盡情玩味其中就好。將身心都放在這裡,好好運用五官,專心品味當下,這樣便能有所領悟。自由之道,其實一直存於當下、這裡。一味考慮過去與未來,當然無法安心過當下的日子。其實,人生的道路不只一條,何不好好體驗當下。唯有忽略過去與未來,專注當下這一刻,人才能無所罣礙、自由自在地活著……。

  書裡還說,在真正入冬的“冬至”用柚子皮泡澡暖身,一年之中都不會感染風寒。我打算在今年冬至的那天(12月22日)試一試。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那一天開始畫“九九消寒圖”哦。

  四、茶禪一味

  書中最精彩、讓我印象最深的的章節之一,是“雨天聽雨”,講作者在一個下著大雨的週六,經過到底去不去上課的糾結最終決定冒著大雨去上茶課,在茶事進行過程中傾聽雨聲的體驗。無法概括描述出書中的內容,只能原句進行節錄如下:

  從未如此專心聽過雨聲,覺得自己似乎正深入探索雨音密林的奧秘,心中怦然不已。心裡雖然恐懼如此真切的感覺,卻又想更深入探索。我的耳朵也因此變得更加敏銳。感覺聽力忽然擴充套件,而且一口氣想要突破什麼……。

  莫大的空間裡,突然只剩下我一個人。這裡究竟是哪裡?沒有任何東西阻礙著我。

  身心完全自由享受著溫暖大雨的沖刷,一切的喜悅、快樂,皆有如孩童在雨中玩耍般歡欣鼓舞,即使視線因雨過大而看不清楚也毫不在意。生平初嘗如此自由奔放的感覺。

  無論到多遠的地方,皆可看見自我開闊的前景。可以一直在這兒,哪兒都不必去。沒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也沒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任何的不足夠。完全滿足於當下。

  當敏銳聽力消失,發現自己依然坐著。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親切自然,情感自然流露,這一章節極為準確而透徹地描述了“當下”的那種狀態。當然,這樣的精彩描述離不開譯者夏淑怡同樣精彩而準確的中文翻譯。這樣的文字讀起來真的有一種興奮和感動。

  作者典子小姐在書中還有一些類似的描述:“為了避免再出錯,我們只有專注眼前。這麼一來,腦海裡不再胡思亂想,甚至有數秒處於真空狀態。那一瞬間才能完全抽離現況。”“就這樣靜默了數秒。我的腦海也呈現真空狀態,什麼也不想,什麼都不考慮,獲得數秒比睡眠還深沉的靜歇。我屏息感受這一刻,心情卻很愉快。”“在數秒的空白中,只感到無限深邃的空間。”

  雖然一個是茶道中的體驗,一個是佛法修行中關於心性的開示和領悟,但你會發現它們具有相同的內在本質。其實,日本的茶道一直以來都和佛教、和“禪”聯絡在一起。日本流傳至今的茶道來源於中國宋代流行的禪院的點茶方式,在宋遊學的僧人榮西禪師在浙江的天台山取種,帶回日本栽種,京都附近的高山寺茶葉就此存活,並被宇治茶農移栽。宋代的點茶,由榮西禪師帶回日本後,經過千利休時代,逐漸結合日本的器物,用自己的禪宗思維和審美創造了一套日本的茶道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茶事就像是一場淨心清魂的佛事。茶道從其根源上可以說是禪的化身。佛法修行就是在食住行臥中修煉身心,了悟心性,茶道亦是如此。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7

  上完茶文化後,我感觸良多,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老師的和藹可親讓我對茶文化的課更是興趣極高,很高興也很幸運可以選到一門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茶道知識並能瞭解人生道理的課。

  就快畢業了,以後的路不知道怎麼樣,心中的理想是那麼的廣大,但是有抱負沒有行動是不行的,在茶文化中我瞭解了一種叫三味茶的少數民族的茶,先苦後甜,就像人生一樣,必須經過拼搏才能得到成果,懶懶散散,毫無上進,沒有吃苦能力的人生是沒有作為的,作為我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這個道理告訴我們,不要有大學生的優越感,凡是要從低做起,要能吃苦才能感到苦後的甘甜。

  茶道是一門學問,在古代,古人一對茶道的禮儀就有很嚴格的要求,就像做人處事一樣,嚴謹得體,高貴典雅,學習茶道後我瞭解了一些古人的引茶心得,掌握了一些對自己文學方面很有幫助的古文知識,從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在我看來茶道不僅是一門學問還是一種藝術一種人生道理 。

  茶的一生也同樣像人的一生,必須經過很多的荊棘與曲折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峰,才能把茶最濃郁的清香散發出來,用平和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事、物,提升自己的修養是靠自己的努力。即使面對困苦與艱難,也要用一種淡定,寧和的心態對待,用修養的力量讓自己更加美麗動人

  茶文化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不同的風格的茶藝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選對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領會茶的滋味。這個學期的茶文化課上完了,以後我相信還是有機會接觸有關茶道的,現在學到得知識將為我以後奠定基礎,我會緊跟老師教導及茶道人生道理去迎接我接下來面對的社會,好好生活,堅強做人!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8

  (一)茶文化的概念與範疇

  1、茶文化的定義

  中國是茶的故鄉,擁有數千年的種茶、飲茶歷史,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和更迭,逐漸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且底蘊深厚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開始形成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此時正值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政局大動盪、思想大碰撞時期,文人雅士無處施展抱負,清談之風漸興,茶有提神益思的功效,便成為文人清談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此,茶逐漸走入文化領域。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則是在唐朝時期。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政治經濟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受到佛教興盛、科舉制度、詩風大興、貢茶制度、禁酒策略等方面的綜合影響,不斷髮展走向成熟。公元 760 年,陸羽《茶經》的問世標誌著中國茶文化的正式形成。由此看來,中國已有數千年的茶文化歷史,然而現代學術意義上的中國茶文化研究則開始於上世紀 80 年代。在臺灣,1982 年,婁子匡在為許明華、許明顯的《中國茶藝》一書的代序—“茶的新聞”裡,首次使用“茶文化”一詞;在大陸,1984 年,莊晚芳先生在發表的論文《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中,首倡“中國茶文化”。1此後,不少學者都對茶文化的概念和定義進行了不同層面的闡釋。

  陳文華在《中國茶文化學》一書中指出:“茶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所有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2劉勤晉在《茶文化學》一書中說明:“茶文化是生活在華夏大地的中國人,3000 年以來在發現、種植和利用茶作為食品、飲品、禮品、貢品和祭品的過程中,以茶作為載體,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各種理念、信仰、情感、愛憎等思想觀念的各種文化形態之統稱。”1姚國坤在《茶文化概論》一書中提出:“一般認為,茶文化就是人類在發展、生產、利用茶的過程中,以茶為載體,表達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各種理念、信仰、思想感情、意識形態的總和,所以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以物質為載體,反映出明確的精神內容,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和諧統一的產物。”2程啟坤在《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與未來》一文中說“一般認為,茶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解釋(根據《中國茶葉大辭典》),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解釋,茶文化是有關飲茶的文化,即對各種茶的欣賞、泡茶技藝、飲茶的精神感受以及透過飲茶創作出的文學藝術作品等。”3綜合上述學者們對茶文化定義的表述來看,雖然表述的`角度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是都表現出一個共同點—茶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本文所理解和使用的是廣義層面的茶文化,包括與茶葉相關的所有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內容。

  2、茶文化的結構層次劃分

  茶文化包羅永珍,內涵外延相當豐富,包括與茶葉有關的所有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內容。因此,瞭解茶文化的層次結構劃分,將有助於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茶文化的概念。對於茶文化結構層次的劃分,學界目前主要流傳“四個層次說”和“三個層次說”。姚國坤、陳文華、丁以壽等持“四個層次說”,他們把廣義的茶文化劃分為物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精神)文化四個層次。陳文華還指出,心態文化層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程啟坤、楊江帆二人則主張茶文化結構的“三個層次說”。他們認為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與茶有關的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以及處於中間狀態的制度層面。除了對茶文化進行文化學意義上的層次劃分外,還有部分學者持茶文化的“中介文化說”。王玲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認為茶文化是一種中介文化,它以茶葉為物質載體,同時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高度統一,是一種典型的“中介文化”。1這裡不再對茶文化進行明確的屬性層次劃分,而是把茶文化看作一種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相互交融、和諧統一的中介文化形態。茶文化內涵豐富,涉及廣泛,實難進行清晰明確的劃分界定。本文所研究的茶文化採用廣義的茶文化內涵,並著重研究其物態文化層、行為文化層、心態文化層的開發利用。

  (二)文化產業概念的表述與界定

  1、文化產業概念的起源與表述

  從概念層面來說,文化產業一詞最早起源於阿多諾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業”概念。“文化工業”這一名詞在 1947 年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兩人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中首次提出,二人用“文化工業”代替“大眾文化”的專門概念,指稱大眾文化的產品和過程。2隨著文化產業概念的出現,各國都在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實際應用的前提下對文化產業作了不同的引申和界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產業的定義是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的,即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英國政府把“文化產業”稱作“創意產業”,強調的是文化創意的重要性。4美國把“文化產業”叫作“版權產業”,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歐盟將“文化產業”定義為“內容產業”,指那些“製造、開發、包裝和銷售資訊及其服務的產業”。5在日本,“文化產業”被稱為“娛樂觀光業”,是因為日本的娛樂業及觀光旅遊業較為發達。

  2、國內學術界對文化產業的界定

  文化產業的概念引入中國後,相關的理論研究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學者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產業進行了定義,這裡將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來做一些探討:

  江藍生等在《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中指出“文化產業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現代文化產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群’,它們建立在大規模複製技術之上,履行最廣泛的傳播功能,經商業動機的刺激和經濟鏈條的中介,迅速向傳統文化藝術的原創和儲存兩個基本環節滲透—將原創變成資源開發,將儲存變成展示,並將整個過程奠定在現代智慧財產權之上”。1這個觀點詳細描述了我國現代文化產業生產的主要方式,並且突出了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花建將文化產業概括為“以生產和經營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為主要業務,以創造利潤為核心,以文化企業為骨幹,以文化價值轉變為商業價值的協作關係為紐帶,所組成的社會生產的基本組織結構”。2這一觀點,將文化產業生產的目的、核心表述的很明確。

  李江帆認為“文化產業就是國民經濟中生產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務產品和實物產品的單位的集合體”。3這一定義,是從產業概念的角度提出的,存在的缺陷是隻重視了文化產業的生產環節,而忽視了流通、銷售等重要環節。

  鄧安球認為“文化產業是指為市場進行創造、生產、流通、銷售具有文化含量的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之有聯絡的各種支撐、參與等活動的集合”。4該定義明確了文化產業是為市場服務的本質,同時將文化創意納入了產業構成環節。

  綜上所述,不同國家關於文化產業的定義和所包含的行業範圍都不盡相同,文化產業的概念範疇是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髮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而不斷演進的,其內涵豐富,包羅永珍,實難給出一個精準的定義。本文所理解的文化產業是指以工業化、資訊化、商業化以及標準化方式,生產和傳播既能創造良好社會經濟效益又能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三)茶文化產業概念的界定與特徵

  1、國內學術界對茶文化產業概念的界定

  隨著近年來文化經濟的發展,文化不斷向產業滲透,我國文化產業在市場經濟領域異軍突起,各地不斷湧現出茶文化產業化發展的實踐,於是關於茶文化產業的理論描述也持續出現。

  茶文化產業的概念,首次出現於《三峽茶文化產業建設的研究報告》一文。文中對茶文化產業下了廣義和狹義上的兩個定義;廣義的茶文化產業是有文化內涵的茶產品和以茶文化服務為主的產業集合,泛指與茶文化產品和茶文化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直接相關的行業以及其它能夠較多體現茶文化特徵的行業,狹義的茶文化產業則是指與茶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直接相關的行業。

  無論是狹義的茶文化產業,還是廣義的茶文化產業,它都強調的是茶文化的體現性,把茶文化在產業中的作用,定位為增加茶葉產品附加值的工具。

  詹羅九在《中國茶葉經濟的轉型》一書中對茶文化產業進行了簡單的說明:“茶文化產業系統是藝術產業與休閒產業之集合,具有感染性和怡情性。茶文化是發展茶文化產業的深層次動力”。這裡的茶文化產業已漸有脫離原有茶產業範圍之勢,在資訊、創意、科技等生產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漸發展成為獨立於傳統茶產業而存在的新型產業形態。

  舒曼等在《競爭環境與茶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文中指出:“所謂茶文化產業,是指從事茶文化產品和茶文化服務的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為這種生產和經營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產業,基本上有以下內容:茶葉經營、茶具經營、茶藝館經營、茶藝師培訓、茶文化產品廣告傳媒和各類茶文化活動(包括茶文化旅遊、茶文化藝術節等)”。

  此時的茶文化產業具有較強的內部關聯性及外圍輻射性,茶文化處於這個輻射圈的核心位置,其他一些既體現茶文化特徵又兼具其他文化屬性的產品與服務行業是圍繞這個核心的外圍相關層,同時也輻射到那些具有茶文化內容的行業。

  夏良玉在《論我國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選擇》一文中對茶文化產業做了如下界定:“茶文化產業是一個集合型概念,是指生產和提供具有茶文化內涵的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的行業門類的總稱,泛指透過工業化、資訊化和商品化方式所進行的茶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直接相關的行業或領域,並把茶文化產業基本分類如下:茶文化產品(茶文化藝術之都、茶文化生態園、名茶、茶具、茶畫、茶書等)、茶包裝設計、茶館業、茶會所、茶文化旅遊、茶文化藝術節、茶器設計經營、茶業職業培訓、名茶營銷模式開發、茶文化動漫業、茶文化廣告傳媒、茶文化音像製品開發等和各類茶文化活動”。1夏良玉學者所指的茶文化產業內涵豐富,門類多樣,不僅把以茶產業為基礎的傳統茶文化產業行業囊括在內,還將以創意、資訊、科技為支撐的新型茶文化產業門類納入其中。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不難看出,茶文化產業是茶文化與文化產業各行業門類的融合,本質是茶文化的產業化開發,基本立足點是茶文化,而茶文化自身內涵豐富,涉及歷史、文學、民俗、科技、美學、養生等學科,所以茶文化產業必然是一個綜合型概念,泛指那些和茶文化產品與服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直接有關的行業以及其它較多地體現茶文化特性的行業。

  2、我國茶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

  茶文化產業是中國文化產業領域的一個新分支,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我國茶文化產業處於起始階段,與傳統茶產業經濟的聯絡十分緊密。茶文化的宣傳普及,推動了茶葉消費的增長,最終帶動了茶業經濟的發展。茶文化貫穿茶業經濟發展過程的始終,茶文化產業與茶產業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晰。

  2.傳統茶文化產業已有一定基礎,創意茶文化產業發展欠缺。在現有的人才、技術以及資源環境條件下,以茶館業、茶文化節慶會展、茶文化培訓等為代表的傳統茶文化產業已有較好發展,但對創意和科技等要求較高的茶文化動漫遊戲、茶文化影視傳媒、茶文化創意設計等新型茶文化產業發展不足。

  3.茶文化產業理論研究滯後於實踐發展。目前,關於茶文化產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探討階段,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發展指導理論,很多地方的茶文化產業實踐走在理論研究的前面。我國茶文化產業的概念特徵決定了本文研究的特殊性,它不是一個由理論研究到指導實踐的過程,而是一個從實踐分析到規律總結再到指導實踐的過程。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9

  一:本班主題的由來

  一天早上,因為嗓子痛,泡了一杯胖大海茶放在桌子上,胖大海在開水中越變越大,小朋友都覺得很好奇。問:“老師,這是什麼東西?”我回答說:“這是胖大海,是治嗓子痛用的。”周璐鵬問:“胖大海是什麼東西呀?”“是一種中藥茶。”時宇昊說:“老師,我爸爸也喝茶的,他的杯子裡放的是茶葉,綠顏色的。”劉廷鈺說:“我爸爸最喜歡喝紅茶了,他喝的是雲南生產的紅茶。”小米說:“老師,這個中藥茶苦不苦呀?”……聽著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議論,我們意識到他們對“茶”已產生了興趣。但孩子們在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只是關於茶的一些零散的知識經驗,他們對茶葉、茶道、茶具的印象以及其中所蘊含的美的體驗不深。為了讓孩子們全面感受我國的茶文化,我們把中國茶文化拓展成一個主題活動,與幼兒一起全面搜尋了許多關於“茶”的資料,構建廠一個主題網路,開始了全面有關“茶”的探索活動。如果主題是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那麼孩子們會非常感興趣的。

  二:主題的過程

  “茶”這個主題的實施過程也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透過文字和圖片認識茶場和茶的製作過程;在認識茶的品種時,老師和孩子一起蒐集了大量的實物,如綠茶、紅茶、青茶等等,利用各色各樣的茶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在感知茶具的特性、功能時,我們和孩子一起蒐集了許多茶壺、茶杯、茶道工具等,讓孩子親眼觀看、親手製作,感受生活中有了茶的樂趣;回到家裡,孩子與家長一起學習有關茶的知識……“茶”這個主題的實施過程已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社會生活實踐過程。“生活化”的學習手段不僅引起了孩子的興趣,更萌發了孩子積極主動探索的慾望。孩子們在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中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我們開展茶的起源、製茶過程、好喝的茶、茶的用處、茶樂、精巧的茶、茶文化等一系列活動。

  “茶”所蘊含的教育內容是多方面的,如,茶的種類、茶具、茶道以及茶文化的美等等,我們利用“整合”這一模式,將五大領域的內容綜合在“茶”的整個主題活動之中,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能整體地感知有關茶的一些知識。如在藝術方面,透過欣賞茶具,讓幼兒感受茶具的造型、色彩、圖案美;在社會方面,通過了解中國茶的由來,幼兒可產生民族自豪感,等等。

  另外,讓幼兒以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去表達、去和同伴們分享生活經驗也是我們整個主題活動的一個特色。在“茶”的活動中,我們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如:有的孩子把家中的茶帶到了幼兒園與同伴分享;有的孩子帶來了家裡收藏的茶具;還有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從網上下載了許多有關“茶”的故事……以分享生活經驗為主的表達方式,不但使孩子獲取了自身知識結構以外的內容,更有助於孩子交往能力、協作能力等的發展。

  總之,透過本主題探索,孩子們獲取有關中國茶文化的知識,也對茶文化知識有了全面的認識,也在本次主題活動中培養幼兒細緻觀察、大膽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為其終身奠定基礎。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10

  茶和可可、咖啡被列為是世界三大飲料,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的好處數不勝數,並且其中蘊含的文化韻味更是值得品評的。中國作為茶的故鄉,茶文化更是原汁原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茶也是有獨特感情的:當有客人來到家中時,沏上一杯熱茶是熱情和禮貌;週末和好友一起喝一杯清茶是輕鬆更是快樂;獨自一人時沏一杯好茶看一本好書是精神的收穫更是身體的享受。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中國的茶文化。

  一、茶的起源

  對於茶的起源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起源於漢代,也有人說起源於唐代,而更有學者研究說早在神農時代就已經有茶的出現了。不管怎樣,茶都是中國文化的產物,在中國發展和成熟,之後又流傳到日本韓國等地區,而如今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國際交往的擴大,中國茶文化更是備受關注。

  茶文化悠久而綿長,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茶出現的初期是作為藥材來使用的,因為它有許多特別的功效,是一種很重要的藥材,如今也是如此。後期經過長期的發展,茶才演變為今天的傳統飲料。

  茶在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離不開的茶,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茶。中國有許多俗語中也時常出現茶的身影,如“清晨一杯茶,餓死賣藥人”,“飯後一杯茶,老來不眼花”,“若想百歲翁,與茶打交道”等等。這些俗語也充分證明了人們對茶的重視程度。

  二、茶的種類

  茶有分許多種,有紅茶、綠茶、花茶等等。綠茶是最原本的茶,是種植茶樹然後採摘、曬乾等工序之後製作而成的。對於茶的採摘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據說好茶採摘的必須女孩而且是未婚的妙齡女子,採摘什麼樣的葉子,用怎樣的手法,怎樣晾曬等都是非常有講究的。而紅茶,是指綠茶經過發酵以後製成的,它與綠茶不同,泡製之後會成紅色,味道也別有一番。

  花茶便是各種花的花瓣晾乾之後製作成的,有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等,它們的引用也有許多不同的功效。當枯萎的花朵在杯中再次綻開的時候,還真是別有一番風趣。

  三、茶的功效

  茶作為中國人傳統的飲料,也是中國人最普遍喜愛的飲料,它有許多奇妙的功效。

  首先,飲茶可以提神,我們經常在工作和學習需要精力時喝一些茶使自己精神起來。其次,茶還可以消食、健脾胃,人們一般都在飯後喝一杯,這樣可以去除食物的油膩感,達到消食健脾胃的功效,所謂“飯後一杯茶,老來不眼花”就是指此功效。再次,多飲茶能降油脂,不會有得三高的危險,在三高病逐漸嚴重的今天,人們更應該注意生活和飲食方式,預防變成三高人士。所以,飲茶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被推崇。

  最後,其實茶的功效不止這些,還有更多的好處,其中最受現代人歡迎的就是茶有減肥的效果。飯後喝茶能夠去油膩,減少脂肪在體內的囤積,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所以,也非常受女孩子們的歡迎。

  四、茶的今天

  如今,茶越來越受世界人民的歡迎。許多外國人也開始喝茶並且非常喜愛這種飲料。茶不僅為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如今,各種瓶裝的茶飲料越來越多,也因為其口味很好、攜帶方便等因素備受喜愛。

  如中國市場上的瓶裝康師傅綠茶、娃哈哈紅茶、茉莉清茶、茉莉蜜茶等等,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種現象充分說明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

  中國的茶文化悠香而深遠,小小的茶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氣息。茶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中國茶文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瞭解,我們應該更多的宣傳茶和弘揚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11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飲茶歷史最長的國家。我們已經很難確定我國飲茶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也無法證明是誰發明了飲茶。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我國不僅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世界上多數地區的茶文化與茶葉生產理念都是從我國傳遞過去的,可以說在整個茶文化體系中,中國的茶文化有著重要價值和內涵。

  1、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及相關典故分析

  1.1我國茶文化的歷史內涵分析

  茶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一系列內涵和價值,尤其是進入新中國之後,茶文化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相對傳統文化來說,當前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其更注重時代特點和人民需求。可以說,茶文化體系中更講究“寫真”,同時也注重對情感和認知的融入。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們想要有效瞭解傳統文化,就必須對茶文化的特點和內涵進行全面系統化瞭解。首先,茶文化的內涵表現為傳承性。茶文化並不是在一天之內所產生的,如今整個茶文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體系和產業,正是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延續,在不斷沉澱的過程中,其逐漸發展成為成熟的茶文化機制。一直以來,我們的茶文化都沒有斷絕過,其關鍵原因在與茶文化被直接、有效的傳承下來。其次,我國的茶文化並非在一個地區,而是在多個地區都形成了茶文化體系,分佈廣泛、內容多元的茶文化體系成為具有我國特色的文化機制。我們也應該認識到茶文化的形成過程是事物發展融合的產物。在長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元素,將茶文化進行深入剖析,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情況下,茶文化都透過一定文學形式展現出來。因此無論茶文化如何發展,其都需要有一定文學作品做傳播鋪墊。

  1.2我國茶文化中形成的相關典故分析

  典故一:賜茶代酒。現代社交禮儀中,酒是重要的“情感表達”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場合,不適宜喝酒,因此就會用“以茶代酒”來具體代替,既不失去禮節,同時也能有效開展情感溝通活動。這一“做法”的來源事實就是從記載的典故中轉變而來的。根據《三國志》中介紹,吳國第四代皇帝孫皓非常喜歡喝酒,而且每次舉辦宴會時,來賓都要喝很多酒。但其中有一位大臣韋曜酒量並不多,而孫皓非常器重博學有才的韋曜,因此每次當韋曜喝不了酒的時候,孫皓就會讓內侍偷偷的用茶換掉韋曜杯中的酒。這就是以茶代酒的典故來源,從這一典故的形成,其中就是茶文化內涵的一種展現,以茶代酒,實際上是茶文化中以禮待人的具體展現。而之所以能夠形成並傳承這一典故,正是經典著作記錄的結果。典故二:陸納杖侄。實際上,茶在飲用之風興起初期,只是被作為貴族和上層人士品鑑的飲料。陸納杖侄是根據東晉著作《中興書》的記載所流傳至今的茶文化典故。其大概講的是:陸納是一個十分節儉的人,有一次他在接待謝安的拜訪時,僅僅安排了茶果來接待。而其侄子認為接待人是東晉極其有權勢的人,因此就認為整個接待的安排過於簡單,所以便自主主張,用豐盛的菜餚替代了原來的瓜果安排。待謝安走之後,陸納便對侄子這一行為憤怒職責不已,並且杖責其侄子40板子。這就是陸納杖侄典故的來源,這一典故也被成為我國茶文化十大典故之一,而在這一典故中豐富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勤儉節約的道德理念。當然這一典故的傳承,離不開《中興書》的記載。典故三:王蒙與水厄。真正意義上,飲茶從貴族走向大眾,還是唐宋以後的事情,因此在魏晉時期,很多人並沒有形成飲茶的習慣,即使是多數貴族,也沒有形成相應習慣,所以多數人對喝茶並沒有太多興趣。根據《世說新語》中記載,東晉時期的王蒙,非常受皇帝器重,因此也是當時的權勢重臣。而王蒙有個愛好就是喝茶,並且是非常喜歡喝茶,其喝茶的熱度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接受範圍,一旦家裡有客人來,其就一定要來訪的客人和自己一起豪飲,由於多數貴族尚未養成喝茶的習慣,所以每次去王蒙家中拜訪,就表達出自身的擔心和害怕,因此在每次去之前,通常都說今天有水厄。透過這一典故,我們可以瞭解到茶在東晉時期並未形成風氣,同時其也被作為招待客人的重要工具。此外飲茶風氣的形成,應該與權貴推廣有很大關係。

  2、歷史檔案的作用和價值分析

  我們應該認識到歷史檔案是一種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書。其中囊括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和人類文明的文化成果,同時其中也富含了我們幾千年來的傳統觀念,共同信仰和社會風俗等等。可以說,歷史檔案就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字記載,而整個檔案中也包含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因此想要深入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必須體系化瞭解歷史檔案的作用和價值。一方面,我們應該清楚歷史檔案是對人類活動和人類文明的記錄依據,也是幾千年文明的見證者。由於歷史原因,很多證明同時期文明的方式都不復存在,無論是民謠,還是語言,其對原有故事內容記載的內容缺乏客觀依據。而只有歷史檔案能夠對同時期發生的事件進行清晰化描述,後人通過了解和學習這些歷史檔案內容,能夠對故事進行真實有效的還原。除了真實記載價值之外,實際上歷史檔案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但在多數人看來,更在意的是歷史檔案對歷史事蹟記錄的內容,因此其看中的是檔案文化的歷史性和傳承性。隨著我們對文化觀念認知不斷成熟,如今我們在研究歷史檔案時,通常也充分認識到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內涵。透過對檔案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有效認知歷史檔案典故中所記載的歷史事實。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清楚的看到歷史檔案與中華五千年文明深深相融,因此對傳統文化的真實可靠性,以及文明延續性都有極高要求。想要達到中華文明的有效創新、傳承和發展,不能只靠語言,更重要的是依賴可信度極高的文字記載,歷史檔案就一起客觀性成為重要的傳播載體。隨著社會不斷髮展,如今歷史檔案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檔案內容,而是融入了社會發展心態和實踐價值的重要內涵。所以,歷史檔案中所記載的不僅是一種文化內容和歷史資料,更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社會觀念的有效繼承,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

  3、歷史檔案對茶文化典故形成的具體影響分析

  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是文字和語言,只有依託這兩種形式,各種文化才有可能被傳承發展下去,而語言的傳遞方式比較多,比如民歌、民謠等等,但傳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字,透過文字的記載,不僅能最大限度的確保整個傳承過程不發生變質,同時也能實現對整個文化的等量傳遞。因此我們在界定一種文化或者文明時,最有力的證明依據就是其文字內容。歷史檔案無疑是其中最具說服力的證明方式。茶文化如何在幾千年的歷史程序中,不僅沒有消亡,反而日益重大,其關鍵就是有陸續出現了一系列與茶相關的文學作品,乃至經典專著對整個文化內容進行了體系化宣傳和記載。歷史檔案作為文化記錄的重要文字形式,其中記載了整個民族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富含了各種文化元素。相對於文化傳承的另外一種“語言”形式而言,歷史檔案更具有穩定性和真實性,可以說歷史檔案是我們瞭解茶文化的最正面渠道。深度瞭解傳統茶文化,不僅需要了解其文化內容,還要有效認識其外部延伸。所謂傳統茶文化的外部延伸,並不是簡單元素,並非一般人所想到的茶道等。實際上其外圍延伸是融入了精神理念和價值觀念的文學藝術,而這些外圍延伸是我們必須瞭解並且學習的內容,只有深入瞭解這些內容,並且相應融入情感和價值內容,從而才能為有效瞭解、學習、傳承、創新茶文化奠定基礎。歷史檔案所記載的方式比較科學,同時其儲存性比較好,因此其就成為我們傳遞文化,瞭解歷史的重要途徑。有關茶文化所形成的歷史檔案是我們體系化瞭解茶文化的依據和前提,也是我們認知茶文化的重要內容。透過對中國歷史上的茶文化典故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但凡可信度高,而且具有研究價值的典故事蹟都是透過相關經典著作所形成的。因此茶文化的歷史主要依據歷史檔案來實現記載和傳承,如今我們所知道的第一部有關茶葉的著作就是唐代陸羽的茶經,因此當前我們研究、學習茶文化的主要依據也是這些文字記載,因此,可以說歷史檔案是茶文化典故傳承與發展的主要載體。此外,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都有獨特的背景,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因此一直以來,我們在學習和認識茶文化時,都必須深刻認識和理解其中的內涵與價值,這是我們傳承茶文化的依據和前提。

  4、結語

  我國的茶文化不僅體系全面,內涵豐富,更重要的是其承載和沉澱了整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因此我們可以說茶文化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也是融入了整個民族價值觀念的重要內容。經過長期傳承、發展,如今茶文化已經形成了遍佈各地區,涵蓋多種茶葉型別,融入了多種元素的茶文化體系。而記載我國茶文化體系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就是歷史檔案,通過歷史檔案的有效記載,為整個茶文化體系傳承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前提。因此透過對歷史檔案的價值意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深層次分析歷史檔案在茶文化不斷傳承、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價值和內涵。

  《中國茶文化》讀後感 篇12

  茶文化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茶文化彰顯著中華民族的道德傳承、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文明成果的積澱。由此為了提升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利用茶文化構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成了一種有益的嘗試,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1、茶文化的內涵及教育價值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在茶葉生產、加工、銷售和飲用的過程中,我國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禮儀,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文知識和思想。茶文化內涵豐富,如: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提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精行儉德”的精神。首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茶文化內涵充分地反映出了我國社會對人文修養的渴望和重視,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與我國許多學科密切結合,如:傳統科技、經濟、旅遊、醫學等,是我國社會人文知識和精神最主要的外在形式,尤其是糅合了我國傳統的儒道佛家等哲學思想。其次在茶葉技術發展過程中,我國茶文化將雕塑、繪畫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意識內涵,充分反映出我國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及審美能力。茶文化具有融會貫通的功能,特別是茶俗、茶禮以及藝術的表現力,融合了歌曲、小說、詩歌等文學藝術。另外,飲茶目的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生理滿足,茶文化擁有人文道德內涵,將飲茶與處世哲學糅合在一起,追求“天人合一”,並將道德昇華視作最終的追求,注重修身養性。

  自古以來,我國的茶事活動就已經超脫了物質享受的生理侷限[1]。現代社會的專家、學者對茶的精神內涵不斷深入挖掘和探索,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科技手段的湧現,茶文化在現代社會的作用也日益突顯,茶文化功能進一步增強,中國茶文化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在此基礎上,茶的育人功能也在不斷加強,併發揚光大。茶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美育和德育兩個方面:一以茶為媒介,透過茶所囊括的方方面面內容,可以使人感受到美、鑑賞到美、學會創造美,從而增強人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文化;二茶文化的內涵涉及中華禮儀及道德約束等多方面,對於新時代的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對於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來說,合理利用茶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價值,並能夠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來說,人文素質是人所具備的基本品質,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具有極深的影響。21世紀,經濟不斷地深入發展,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成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傳遞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的道理,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可以促進大學生自身素養的全面提升。並且我國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釋道等各派思想,能夠使大學生獲得道德上、心靈上的幫助,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2、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面臨的不足及重構

  通常,工商管理專業對口就業是高、中、底層的管理崗位,人才培養目標都定位於:培養能夠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高層次人才。並且這些人才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和創新能力。而管理者的人文思想決定著組織團隊的人文氛圍,這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主要是培養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和實踐技能,但是這樣導致學生缺乏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面臨著很大不足,需要逐步形成傳統的優秀價值理念,如:諸如家國天下、敬天愛人等。由此,為了教育和培養工商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專業可以利用茶文化中的人文思想成了一個有益的嘗試。

  目前,我國各專業課程體系通常分為三大模組,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而在公共基礎課程設定上,我國工商管理專業略顯不足,課程之間的有一定的重複,人文課程與自然科學課程只佔了總學分的30%左右,內容安排流於形式,尤其是佔據了相當比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後人文與科學素養出現嚴重的問題,一些必要的人文課程與自然科學課程卻不見蹤影。同時,各高校都是遵循教育標準進行排課,而與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相比,工商管理專業基礎課學生知識面廣,包括管理學、微觀經濟學等。基礎課共性有餘而個性不足,過多過泛,專業個性不足。另外,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等方面工作,培養具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高階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力。但是事實上,很多工商管理專業新城了以抽象理論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專業課程設定重理論、輕實踐,與培養應用型人才需求不符,課程體系不顧現實社會對畢業省的真正訴求以及市場的反饋資訊,嚴重偏離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過分追求理論的系統、完整和高深,教育目的依然是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2]。

  3、利用茶文化構建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3.1重視茶文化、增加茶文化在通識類課程中的比重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90後的大學生普遍缺少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與傳統的報刊和浩如煙海的典籍接觸甚少,社交、購物和休閒娛樂等方面,學生差不多都使用智慧手機。為了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道德修養,工商管理專業可以利用茶文化進行通識教育,有選擇地開設關於茶文化課程,如:《中國茶文化》《茶道》等。併為了使學生具備今後作為一個管理者必備的素質,結合學生的日常品行,將所學的經典教義落實在學習生活上,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茶文化,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從而培養學生仁、義、禮、智、信品行。目前,雖然有些高校也設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國茶文化、酒文化》等課程,但是這些課程的學習很難做到將茶文化思想內化為學生的氣質,大多流於形式,課時較少,極少得到真正的重視;或者不重視和德育結合,只當作知識來教學。由此,高校應該改進教學方法,重視茶文化、增加茶文化在通識類課程中的比重。

  3.2增加有關茶葉傳統經營管理思想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比重

  德國史學家利希霍芬曾經說過,猶太人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經商的民族。目前,在工商管理專業中經營管理的相關理論課程中,中國傳統的經營管理思想只是一帶而過,不管是一級學科還是二級學科,主要是以西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為主。這樣的課程設定不利於教學目的的達成,不符合國情。中國茶葉經營管理思想留下很多精華的思想,如:《茶經》就記載了很多精闢和實用的經營管理思想,但卻沒有像西方學術那樣形成體系。並且還有許多關於茶的管理思想散見於歷代經典中。在課堂上,高校可以分門別類編著教材,汲取各家各派思想的精華,從而提升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質量[3]。

  3.3用茶文化強化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鑑賞力和創造能力

  蔡元培曾經說過“並非人人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但是人人都有感情,由於情感推動力的薄弱,就要有待於陶養,才能由弱轉為強,由薄轉為厚。陶養的工具和作用是美的物件,被叫做美育。”利用茶文化進行美育能夠讓人超越個人狹隘的偏見和私慾,由此以茶文化為核心的美育課程可以作為大學生德育教育的良好補充。同時,管理也是一門藝術,一門具有創新精神的科學,只有創新的思維才能使管理進行創新。而邏輯思維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和前提,靈活性和創造性則更加能夠提升管理的藝術性。一個人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具有密切相關的聯絡,一個人的創造力水平是由審美能力高低決定的。黑格爾指出:“審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質”,也就是說,審美是一個人進行非邏輯思維活動的前提,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悅、精神舒暢。在商業經濟中,美育的價值更大地存在於他對學生創造裡的培養上,由此,為了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加大和加強以茶文化為核心的美育教育是一種有益的途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