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煙嫋細香散文

茶煙嫋細香散文

  無意之中走進蘭墨的部落格,喜歡她文字裡的那份簡單和淡泊,清澈的文字,平和的心境,讓你不經意間就被那種禪意的淡雅和寧靜所感染。讀到她寫的標題,才知道她引用了朱熹的這一句“茶煙嫋細香”,我也瞬間就被這句話裡瀰漫的詩意所吸引。

  也許是因為家裡有人信佛的原因,或許是那些遠離世俗的空靈給我帶來一股別樣的感覺,即使我不像妹妹和母親那樣虔誠的信佛,但我依然相信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境,也喜歡在那些禪意裡暫時忘記俗世的紛擾。

  我雖然不是很喜歡喝茶,但我喜歡那種香味繚繞的境界,正如我喜歡在有空的某個特殊日子,虔誠地跪拜在菩薩面前一樣,我也喜歡那種煙霧瀰漫的狀態,沖淡紅塵俗世裡所有的骯髒和灰暗。

  雲南既是花卉的王國,也是茶葉的故鄉。

  我有幸生長在雲南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一年四季沒有多大變化的氣候,不僅讓我隨時觀賞形式和種類各異的五彩斑斕的鮮花,從小也能親自感受茶園的清涼氣息,也親眼目睹各種茶葉從發芽到成葉甚至枯萎的.過程,當然也知道它們是怎樣從樹上採摘和提煉出來的。

  人們常把茶、煙、酒並提。也許這些字眼都是司空見慣了的,分開並沒有多少新奇感,可茶煙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有了一股別樣的韻味,你想那若有若無的青絲,那纏綿悱惻的哀怨,那愁緒無端的雙眸,那萬語千言的低徊,那嫋嫋娜娜的一抹綠痕……每當茶煙銷歇,總能體味到一種空明潔淨的禪境,體味到些許海市蜃樓般虛幻的無奈與惆悵,足以讓人感慨茶煙是一個很誘惑人的詞語,能夠給人太多的想象空間。

  如果不是無意之中讀到“茶煙嫋細香”這樣詩意的句子,我都不知道它是出自怎樣一首完整的絕句?原來這是從朱子的《茶灶》中引用過來的,你聽,“仙翁遺石灶,宛在水中央。飲罷方舟去,茶煙嫋細香。”多麼讓人驚喜這妙手偶得、意趣天成的佳句,讀罷依然還感覺餘香滿口,意猶未盡。

  如果不是無意間知道了這麼一句詩,我也不知道茶煙的由來,更不知道以下那些關於茶煙的典故。看來,有時,人與人之間,心與心之間,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確還是有某些相通之處,或許這就是我們平常道不清說不明的緣吧。

  據記載:古詩有“茶煙映山起,酒旗傍堤斜”(陸游《湖山》),和“山外全無酒債,山中惟有茶煙”(陸治《題烹茶圖》)等“茶菸酒’’並提的詩句,有人便以為古人亦像今人一樣享受茶、煙和酒,那可錯了。茶和酒在我國源遠流長,吸菸卻是近代的事。其實,詩中“茶煙”是古人做詩常用的詞語組合,專指飲茶煮茶。

  因為,古人飲茶不像今人有開水沖泡那樣方便,而像熬中藥一般,先將茶烤熟碾細,水煮沸,然後將茶放入水中煮。古人認為煮茶燃料以堅木炭為上,且要先“試火”,去掉濃煙,成為“活火”後方可煮茶。唐溫庭筠《採茶錄》載唐李約語云“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明田藝衡《煮泉小品》雲:“試火當先於試水”。“試水”即明許次紓《茶疏》說的使炭“先燒令紅,去其煙焰”。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有句“紅爐炭方熾”,便指活火烹茶。古人的經驗是烹茶最忌濃煙。唐蘇廙《十六湯品》中將有濃煙煮的茶稱為“大魔湯”,是第十六等最差的。《茶疏》也認為“煙氣入湯,湯必無用”。由於飲茶中烤茶、試火、烹煮離不開火,因火成煙,飲茶活動也就總是同煙連在一起,只要有煙起,便知要煮茶了,“茶煙”在詩中也就成了飲茶活動的指代物。唐齊己《嘗茶》有句“石屋晚煙生,松窗鐵砧聲”,靈一《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有句“野泉煙火白雲去,坐飲香茶愛此生”,劉禹錫《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有句“客至茶煙起”,清鄭板橋《小園》有句“竹間煙起喚茶來”等。有人以為茶煙是指“沖茶上浮的氣,如飄浮的煙”。這是將古今喝茶方法沒有區別清楚之故。

  那麼,我母親在火塘邊熬製的罐罐茶倒也很好地延續了古代茶文化的傳統,只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喝茶的人逐漸增多,快捷的方法也增加了不少,那種帶有爐火溫情的罐罐茶也慢慢地成為某些久遠的記憶了。

  我知道,喝茶其實喝的就是一種心情,應該和茶葉本身的好壞無關。

  雖不懂茶道,可我喜歡看那些懂這門技藝的人所做出的精彩表演,我喜歡看茶葉在他們手中變幻成各種色澤,飄出各種不同的清香。

  有時,會因為一些瑣事影響心情,可是讀了一些溫馨淡雅的文字,慢慢體會茶煙嫋細香的詩意,讓我也有一種馬上去泡一壺茶的衝動,讓我也想在這個明媚的春天裡,感受一種別樣的空靈和唯美,想讓那些清雅的幽香慢慢浸染我的靈魂,彷彿那些不愉快也頓時化為雲煙,遺留一份好心情如那絲絲縷縷的茶香,輕輕地飄蕩,慢慢地深入靈魂深處。

  這樣的時刻,我彷彿回到了清脆茂密的茶園裡,彷彿在採摘著那冒著牙尖的茶葉。此時,輕輕的微風拂過,暖暖的陽光滑過,慢慢回味自己的人生,品讀一天的心情,悄悄過濾掉那些鬱悶和煩惱,尋常生活也能如此的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