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3篇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3篇
《松下幸之助自傳》是一部松下幸之助傳奇人生的案例的經營學教科書,松下電器在動盪的社會形勢下多次化險為夷,松下幸之助從中領悟和總結出了獨到的一套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一)
春節放假期間閱讀了《松下幸之助自傳》,透過這本書讓我們看到松下是如何從一個小作坊一步步蛻變為龐大的松下商業帝國。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還是挺大的,從幾件事情上談一談我的感受。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再大的事業也是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松下先生剛成立公司的時候只是一個生產改良的電燈插座的3人小作坊,估計誰也沒想過鬆下能成為今天世界級的500強企業,所以不要瞧不起“小事業”,只要未來方向是對的,小事業也會變成大生意。
這本書給我的第二點感受是既要意志堅定也要順勢而為。松下的小作坊剛成立之初做的是電燈插座的生意,沒想到這個插座賣得不好,成立4個多月還沒怎麼賺錢,松下手頭拮据不得不把自己和夫人的衣服送到了當鋪。一般人意志稍微薄弱的估計早就掉頭轉向繼續回去當技術員了,工作輕鬆拿錢又多。
可松下先生沒有這麼幹,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前途,堅持做。這是松下先生的堅持,認準是有前途的就意志堅定地做下去,看來我們做選擇的時候還是要站在希望和未來的一邊啊。就在小作坊半死不活的到了年關的時候意外接到了某電器商會的定做1000個電風扇底盤的訂單,救活了自己的生意。如果只抱著只做插座的執念恐怕早就完蛋了,這也是現在很多創業者應該注意的,只要大方向不變,活下去才是首先要考慮的這就是順勢而為。
第三個感觸是松下先生對商品定價的看法:松下先生對某些公司為了拓展銷路所採取的手段——不論成本多少,以比成本低的價格打倒同業,然後再提高價格,以便壟斷市場利益——感到非常憤怒。像這樣的幹法只是攪亂業界,妨害社會健全發展,根本不是正確的生財之道。因此,松下電器每次的定價,都是依照成本,加上一定的利之後才確定。
松下先生認為不計成本的價格戰會造成行業的惡性競爭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幾次經銷商要求降價的情況下說服眾人堅持合理的價格賣出。避免打價格戰引發惡性競爭,當下雖然還能看到,但已經成為眾多行業的共識,松下先生能頂住壓力堅持自己的看法實屬不易。這也是一種正確的商品觀,一分價錢一分貨,好的商品一旦確立合適的價格在成本沒有降低之前就不要輕易的降價。
第四個是松下造收音機的故事,當時的收音機故障率不斷,作為行外人的松下一心要造出不出故障的收音機,這在當時的行業內的有經驗的`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可就是憑著一定要做出來的信念,松下不僅造出了故障率極低的收音機而且一幫外行人三個月造出的產品還贏得了當時的收音機比賽。這件事讓我從新審視“經驗”這兩個字,有時候經驗是好的能幫助你解決難題,可是當你否定一件事,認為它不可能實現的時候要小心是不是你的經驗阻礙了你的想象,限制了你的手腳。
最後一個讓我有感觸的地方是為了應對經濟不景氣產品滯銷很多企業不得不裁員,松下先生卻採取了生產額減半但員工一個也不許解僱,工廠勤務時間減半,員工要全力銷售庫存產品,這樣一來,由於員工的傾力推銷,不但沒有滯銷,反倒造成生產量不夠銷售的現象,創下公司歷年來最大的銷售額,解決了公司的危機。轉變思路這一點讓我尤為佩服,值得當下處於不景氣時期的企業家們參考。
另外松下先生對緊縮政策的看法半個世紀後依然值得我們學習:一般的社會人士,都跟隨著濱口內閣的緊縮政策,停止了腳步,以致經濟愈來愈蕭條、困窘情況愈來愈糟糕。政府各機關都把文明的寵兒——汽車停用,以身作則,為民表率。勸導社會大眾配合政府的緊縮政策,一切節約,共度難關。可是,大企業、工商大財團跟隨政府實行緊縮政策,不但不能解決經濟不景氣的危機,反倒造成經濟蕭條,收支愈來愈不平衡,也促使失業率增高,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大家都不蓋房子,木匠就沒有工作做,只好遊手好閒過日子,成為政府“緊縮政策”下的犧牲品。
由於政府的緊縮政策,造成本來有工作的人失業了,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也找不到職業。如此惡性迴圈,人心便愈加惶恐,社會也跟著動盪不安。松下幸之助先生確認為,政府的“緊縮政策”,才是經濟不景氣的罪魁。“我對這種政策感到很遺憾。我很懷疑,蕭條景象若持續下去,日本的產業能夠進展嗎?
依我的常識,我認為站在指導地位的人,應在此時刻,分秒必爭地為使日本繁榮而賣力才對。為了要達到繁榮的目的,應該要“活動,再活動”本來走路的地方,要改騎腳踏車;本來騎腳踏車的地方,要改開汽車,藉此提高活動效率。東西用得愈多愈好,這樣才能促進新舊產品的更新迴圈,工業技術才會更加提升,才能消除不景氣,實現繁榮日本的目標,國民才會有朝氣、有幹勁,國家才會富強。然而,政府所採取的緊縮政策,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松下幸之助自傳》這本書讓我受益良多。多讀書,讀好書。學習才能進步,今後要多讀書,養成勤讀書的習慣才行。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二)
松下幸之助,一般人大多會感到陌生,但要說起松下電器,那可以說盡人皆知了。它和東芝、三洋、日立、索尼等在中國家喻戶曉。本人也是松下電器的受益者之一。2008年買的一把剃鬚刀,用到今年才壞掉,重新又買了一把,給生活平添了許多方便。
近日讀了松下幸之助的自傳,對於松下電器的來歷有了較深的瞭解和感悟。松下幸之助,100日元起家,努力奮鬥,最終使自己的企業成為了國際知名品牌。這其中的飛躍靠的是什麼呢?
松下是從小吃過苦的,有過艱苦的生活經歷,使得自己能夠銳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那就是透過拼命的工作,絲毫不懈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極其認真,追求產品的精緻。它有獨到的眼光,知道人們的真正需求。進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並使自己的產品品質做到最好。優良的效能、合理的價格,獲得的方便心理感受。是大多數人需求的,這就為產品的銷售創造了有利條件。
松下對自己要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充滿信心,從不懷疑事情會有辦法解決,帶著極大的熱忱,總會找到思路。他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為達成目標奮進開拓。良好的心理素質、堅定的信心是他不斷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證。
松下從小事做起,每個不起眼的工作他都認真去對待,並從中尋找到快樂;當他事業走向發展壯大,他的思想境界又得到了昇華,他覺得工作不是為自己,賺錢也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回報社會。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具有社會責任感,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做國際人。透過與佛門弟子的對話,他感悟到佛是能給人帶來精神寄託的深,而自己便想透過自己的努力,給人類帶來物質上的快樂和享受。
松下在社會上打拼,靠的不是背景和雄厚的資金,靠的是拼命工作和服務。他的敬業精神,深深地感動著社會,使客戶感受到他確實為了社會,這就為自己贏得了信譽。他的廣告就是使用者的口碑,流傳到社會,就成了最好的吸引效應。
松下能夠發展壯大,在於他有很好的超前意識,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善於發掘人的潛能,提前著力培養,放手讓他們去工作,自己定下方針大略,這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所在。無論對於生產和銷售,他都有自己獨到超人的見解。並付諸實施。他以自己的努力,身體力行,感染著員工,使他們明白工作不是為了老闆,而是為了自己,是員工自己的事業!這就使他們迸發了極大的熱情,努力為公司去工作,自己的才能得到施展,企業旺盛的生命力給自己帶來的是精神和物質的享受。
松下的一生,給自己也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物質和精神享受,他的管理理念和信念深深的影響著後人。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巨大的精神財富。使企業的生命力和動力源泉。當我們今天在享受著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感受,用著松下電器的時候,;當我們在工作時,感受著松下的管理理念,享受著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積極熱情的工作時,我們心中都會對松下先生充滿敬意。他絕對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人。他的一切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能夠深刻的感悟快樂的人生。工作不再是負擔;不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種崇高的事業,樂在其中!
透過近來的工作,更感受到現在的綠城文化魅力,她正是這樣一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團體,其經營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企業文化“真誠、善意、精緻、完美”,是松下理念在這裡的活學活用。綠城的含義代表著希望,代表著強大的生命力,她的管理不同於以往經歷過的企業,每個員工的工作表現,每一天都在感動著我,使我願意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去努力工作。儘快地融入這個氛圍,提高和完善自己。
《松下幸之助自傳》讀後感(三)
看了這本不到200頁的小書,不斷的思考,還是想到了一些覺得有啟發的東西。
這本書是簡單的介紹了松下幸之助的成長經歷,他創辦公司的一些事情,以及他的企業家精神吧。可能具體的經營理念還得看其他書。
松下的童年還是相當的苦難的,小學四年級就因為家貧,讓爸爸給安排了一個工作,後來去腳踏車店裡面當了6年學徒,書中沒有過多的講這六年,只是說他隨著慢慢長大,開始學會觀察社會思考社會的變革,去尋找機會,他發現當時的大阪電車越來越多,會慢慢取代腳踏車,電力的運用也越來越多,所以很想進入大阪電力公司去工作。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決定,他的申請也是相當順利,有了空缺就入職了,雖然他沒有什麼相關背景,而且三個月就當上了低階管理員。可能就是他再腳踏車行學會的那種勤懇,認真幫助了他吧。
在電力廠工作7年後,松下當上了主管,每天檢查頭天的產品然後作報告,他慢慢的發現自己對這個所謂的輕鬆活沒有熱情,然後之前做的是研究燈泡的插座,但是被上級否定了,這兩個事情的聯絡加上他自己年輕氣盛,所以決定自己出來創業,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明新型燈泡插座。
創業伊始,就兩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妻弟(後來的三洋電機創始人),他的年輕氣盛還體現在自己對具體的工藝都還不瞭解的情況下就創業,好在一個朋友是做這個的,幫助了他,才有了第一批產品。賣產品的過程也是相當艱難的,他們的這個創業也是快到山窮水盡的時候,遇到了大單才拯救了他們。他們夫妻變賣家產勉強支撐。好在命運之神眷顧了他。成功者往往運氣也是很好的。或者可以說往往只有運氣很好的創業者才能成功。
此後他們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了。
50年代,已經60歲的松下去美國調研,發現美日的差距相當大,美國工日工作一天半的工資就可以買個收音機,而日本工人需要一個半月的工資,美國紐約城市一天的用電量能抵得上日本去昂過。還有很多很多的優越。於是他決定要做一些改變,他的髮型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由半寸變成的分頭,一個60歲的老先生敢於改變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氣,這也是他們這種優秀企業家的執行力吧。
他們後來擴張的過程中,有件事情對我的感觸有點大。他們最先開始是和一家十五銀行合作,但是住友銀行的工作人員反覆的交涉,誠懇的尋求合作,多次的交流打動了他。這個真的是一個社會的通行的哲理,沒有談不成的生意,只有放不下的面子,誠懇交流。人心都是肉做的,兩個的效果都差不多的時候,哪個客戶體驗高,就用哪個。
當他年齡70歲的時候,在一次給年輕人的成人儀式上,他猛地發現年輕真好,他願意用一切換20歲的身體。於是寫了一個座右銘勉勵自己,雖然沒有20歲的身體,但是20歲的精神必須擁有。
我們現在正值青春,如果沒有青春的思想,那樣就是虛度光陰。把握青春年華,讓自己的青春綻放能讓自己感動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