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說課稿範文

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說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加減混合”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必須練就的基本功之一,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退位減法及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進行加、減混合計算。由於學生容易將第一步計算結果忘記,導致計算結果的錯誤,所以教學難點確定為學生能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準確地記憶在頭腦裡,去順利完成第二步計算,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教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各種能力得到鍛鍊和發展。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實現: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學數學,用數學,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培養。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制定的三唯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說教法

  鑑於教材特點和一年級學生好動、思維依賴具體直觀形象的特點。採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現代教學媒體,愉快教學等輔助教法作突破點,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師的善導下讓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後抽象概括,在一個數的基礎上先增加後減少就是先“+”後“減”的加減混合;在一個數的基礎上先減少後增加就是先“—”後“+”的加減混合,使之由直觀中抽象出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方法)讓學生在輕輕鬆鬆的學習氣氛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實現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結合。

  四、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充分調動各種器官參與學習,達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由於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用他們喜愛的活動情景激發興趣,引入新課,一開始,課件顯示生動的畫面:美麗的風景,綠綠的草地,高大的樹木,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時來了四個小朋友在那裡載歌載舞,多快活呀!在這種情景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欣賞歌舞的同時有意無意的獲取了含著的數學資訊:有4個小朋友在唱歌跳舞。

  此時,進入教學的第二個環節。

  (二)自主探索,建構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數學不是記數學,背數學,而要“做”數學,親歷探究新知的過程,主動建構新知。因此設計了“自主探索、建構新知”的環節。

  1、教學例1

  在上面創設的美好情景中學生對聲情並茂的場景深深吸引,課件繼續演示,這時又有3名小朋友跑來和前面的4名小朋友一起載歌載舞,過一會兒,有兩名小朋友跳累了,回家了(走了),學生全神貫注地欣賞畫面,手、眼、口、腦多種感官盡情地發揮,認真觀察,把觀察所得敘述出來,理解圖意,並自己根據圖意提出數學問題:現在還有幾個小朋友在跳舞?然後自己讀題,自己試算(解決問題)4+3—2。在試算的過程中採用相互討論、交流的方式,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理解4+3—2這個算式的意義,明白4+3—2這個算式的意義,明白4+3—2這個算式的計算順序是先算4+3=7,再算7—2=5。在討論中更進一步的明白在計算時一定要記住第二步是幾減幾。

  2、教學例2

  課件繼續演示:第二小組的4個男生又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彈琴。情況發生了新的變化,一會兒走了兩個彈吉他的小男孩,又過了一會兒,三個女生聽到優美的樂曲聲,情不自禁地跑來翩翩起舞。學生由於前面情景中問題解決的經驗,能順利地理解圖意,並進行列式計算,4—2+3。先算4—2=2,再算2+3=5。明白做題時關鍵要記住第一步的得數2,否則就無法進行計算了。

  為學生創設了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給足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活動中既學得主動,又學得輕鬆。

  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所以及時進行例1例2的計算順序小結,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絡起來,從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結論。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小結後自己擺小棒,完成75頁“做一做”。做後集體訂正,學生在探究中解決了問題。記得有位名人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設計了“質疑”的小環節。

  (三)設定情景,解決問題

  學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數學”,運用學生自己學會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去體驗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練習題的設計有梯度、有趣味,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練習題,這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再到別處去看看。走著走著,小猴擋住了去路,原來它是要大家幫忙的。那是一個美麗的池塘,有6只小鴨正在嬉戲遊玩,瞧!又來了3只。過了一會兒,又走了4只,現在池塘裡還有幾隻小鴨?

  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然後集體訂正。

  小猴怎麼還不走呢?原來它還有一道題呢!(出示):

  在○裡填上“>”“<”或“=”

  9—3+2○71+6—4○49—7+5○58+2—5○5

  6+4—9○99—3+2○98+2—1○74+3—1○5

  2、我們繼續往前走。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麼熱鬧!原來,小狗、小豬、小雞、小貓在運動會上分別獲得了四個專案的第一名,森林之王的獅子要獎勵他們每人一處房子,你能幫他們找到房子嗎?生搶答完成。

  獅子大王獎智慧星,做題,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延伸課堂

  在表揚學生之後:看來數學知識真重要呀,就讓我們積極開動腦筋,學好數學知識,為自己、為更多的人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吧!

  最後,讓學生在動聽的音樂聲中結束這堂課。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看著板書就明白學習的內容及方法,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因此板書力求簡潔、美觀。設計如下:

  加減混合

  4+3–2=54–2+3=7

  總之,全課藉助多媒體數學,能較好地吸引一年級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讓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有利於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本節課既重視知識的數學,更注重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知識、應用知識,有利於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提高今後學好數學的熱情和信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