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的研究五年級的科學說課稿
擺的研究五年級的科學說課稿
一、 說教材、學生。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只瞭解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運動是擺動,如:鐘擺、鞦韆、搖籃、吊床、拳擊沙袋------“擺”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但他們不知道擺動這種現象背後所隱藏的科學道理。研究“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能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出來。但如何控制好實驗過程中變數與保持不變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資料,對於學生來說是有些困難的。
二、 說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
推測擺的擺動快慢與什麼有關。
進行改變擺的.擺錘、擺的擺長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
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並且根據進行預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意識到精確測量結果的等到是需要反覆測量的。
認識到在實踐中細心觀察發現新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對新問題有繼續研究的慾望。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進行改變擺的擺錘重量、擺的擺繩長度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
【教學難點】
進行改變擺的擺錘重量、擺的擺繩長度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
四、 說教法、學法。
為了教圓滿的完成本次的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 教法。在本節課中我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綜合本課特點,主要採用對比實驗法,透過真實可靠的實驗現象,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較容易分析、總結出科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小組間的相互合作,拓寬學生的視野,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難點,再輔以課件教學,彰顯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2、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實驗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所收集來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總結出科學知識。
五、 說教學準備:
學生材料:每小組一個計時器、一個單擺裝置(鐵架臺、帶掛鉤棉線)、重量相同螺帽三個、研究擺錘重量和研究擺繩長短的記錄表各一份。
教師材料:演示一套、不同的單擺兩個、課件(或準備好板書)。
六、 課時安排:
1課時
七、 教學流程:
引入(課前寫好課題:擺的研究)
1、師:(師出示單擺)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擺”,我們透過實驗知道了擺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誰來幫大家回憶一下?(等時性)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
2、師出示投影記錄。這是**組的記錄,他們的擺一分鐘接近**次,這是**組的記錄,他們的擺一分鐘接近**次 [= - XXjxsj. =]
3、現在,老師心裡有個疑問:雖然我們認識的擺具有等時性,可擺和擺之間,它們的快慢都一樣嗎?(板書:擺的快慢)
用擺做實驗:
1、推測: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麼因素有關係呢?
(一)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
原來重量 兩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擺的快慢與擺錘重量有關嗎?(板書:錯號)
(二)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 15秒內擺動次數記錄 原來繩長 兩倍繩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擺的快慢與擺繩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對號
擺的快慢與什麼有關:
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的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的擺動越快。關於擺長的研究,我們下一節課將進一步探究,大家有興趣嗎?
總結:
透過今天的研究,你們的收穫有哪些?你還想對擺進行哪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