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領域:《動物的雨傘》說課稿

中班語言領域:《動物的雨傘》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動物的雨傘》,我將分別從說教材、說活動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闡述本次活動。首先說說設計意圖: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雨傘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動物的雨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分別描繪了小鳥、螞蟻、青蛙這些小動物在遇到下雨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的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群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與生機。這首詩語言質樸、清新,句式工整,韻律十足,讀起來朗朗上口。透過讓幼兒在歡快活潑的氛圍中去感受尋傘的趣味性,進而萌發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學情分析:詩歌內容簡單明晰,適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中班幼兒較小班相比,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較完整、連貫地講述一件事情,根據《綱要》精神和年齡班語言領域特點,該詩歌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水平。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綱要》中指出"要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結合所執教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理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分別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本次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欣賞詩歌,知道不同的小動物有不同的雨傘

  2、能力目標:嘗試合作探討,能用動作、語言等方式大膽地表現詩歌內容

  3、情感目標:萌發對不同種類雨傘的喜愛之情,體驗文學活動的快樂。

  本次活動的重點:《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因此將活動重點放在"欣賞詩歌,知道不同的小動物有不同的.雨傘"上。

  本次活動的難點:語言教學應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與其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能用動作、語言等方式大膽地表現詩歌內容。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我將分別從物質和經驗兩方面著手:

  1、物質準備:實物傘、Flash課件、幼兒學具(小動物頭飾、教學圖譜各一套、小電腦、圖書、圖片)雨聲錄音

  2、經驗準備:幼兒在活動之前瞭解過生活中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同時對於下雨有一定的感受和體驗。

  三、說教法學法

  洛克說過:任何東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樣,給學生指明道路,幫助她前進。良好的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基於以上原則,同時結合本次活動的具體實施方式,我採用瞭如下教學法:遊戲法、談話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情境體驗法等。本次活動,我最主要採用的方法是自主學習法,讓幼兒自己去了解詩歌,去觀察動物角色和感受其生動的語言。這不僅與生態課堂所提倡的"自主化、生活化"學習相吻合,也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是活動的合作者和引導者。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活動內容的具體表現和實施。為了體現層次性,我將其分為五大環節:一是實物匯入,引發興趣;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三:完整欣賞,學習詩歌;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這五個環節會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得到逐一體現。

  一、實物匯入,引發興趣

  本環節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旨在讓幼兒在觀察交談的過程中去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1、教師出示雨傘:小朋友,瞧,這是什麼呀?這是一把什麼樣的雨傘呀?雨傘有什麼用處呢?

  2、出示小動物頭飾:今天呀,有三個小動物要出去玩,他們是誰呀?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幼兒猜想)

  (匯入旨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活動一開始,教師便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以詩歌的主體雨傘匯入,透過提問同雨傘有關的一系列問題,讓幼兒在加深對雨傘作用認識的同時,又對接下來部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而結尾的設疑,也萌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

  本環節主要採用觀察法和自主學習法,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自主探索知識,從而初步瞭解內容。

  (一)、播放雨聲的錄音,讓幼兒能感受到下雨的情境。並提問:天怎麼樣了呀?那小動物們會怎麼去找什麼傘躲雨呢?請你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看看吧。

  (二)、幼兒分組自主選擇方式合作探討詩歌內容,教師巡迴指導

  給幼兒提供三組不同的材料,分別是:小電腦、圖書、圖片,讓幼兒自由選擇以何種方式學習探索。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深入到幼兒中去,去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適當地參與到幼兒的交流過程中去。

  (三)、分享交流

  教師請不同組別的幼兒來交流內容

  1、師:你看到了什麼?它是怎麼躲雨的呀?(瞭解完後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學習這一句詩歌)哦,燕子飛到大樹上,她找到的是什麼傘呀?(大樹傘)那她心情怎麼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哈哈!大樹傘!"(重點學習"飛"這一動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