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四手聯彈》評課稿
鋼琴《四手聯彈》評課稿
鋼琴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藝術課程,常常使孩子們一開始興趣十足,沒多久便望而生畏,以至牴觸逃避,這是學習鋼琴的一個普遍現象。我校鋼琴教學的目的在於以鋼琴為媒介和手段,促進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音樂實踐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品味。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好的鋼琴演奏聽覺感受,教師普遍採用的是“四手聯彈”的形式,以彌補學生個人演奏技能的不足。曾老師的這節“四手聯彈”鋼琴課,把簡單和絃配置和二人合作嘗試兩方面作為重點教學內容,無疑對孩子的音樂感受、音樂創造、音樂實踐、音樂情趣和相互協作等方面大有裨益。
一、化難為易,提高興趣。
鋼琴的魅力,一是在其美妙的音色,更是在其無窮無盡的.、妙趣橫生的和聲音響的變化。一年級小學生鋼琴普及教學,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演奏技能,讓每人單手或雙手彈奏單旋律,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學生很希望能向老師一樣右手彈奏單旋律左手進行和聲伴奏,希望小曲彈奏得更加動人,然而事實是鋼琴普及教學很難在短期內達到這一目標。為了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豐富的鋼琴演奏聽覺享受,教師在課堂上普遍採用了“四手聯彈”這一形式,即甲生彈奏單旋律,乙生彈奏分解和絃,透過孩子們的共同合作,使得個人彈奏難度降低,而音樂的音響得以豐滿,可聽性可賞性大大增強,從而為鋼琴的學習增添了無窮的樂趣。如此,透過合作,從音響上達到他們期望的美妙效果,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二、創造實踐,快樂無限。
老師在課堂上不是簡單地把Ⅰ、Ⅳ、Ⅴ級分解和絃進行機械傳授,而是要求學生在演奏了《小蜜蜂》、《粉刷匠》、《鈴兒響叮噹》(上幾節課已學)等曲目之後,透過認真觀察和小組討論,找出其中的變化規律。他們發現:旋律中如果1、3、5三個音出現得較多就用Ⅰ級和絃伴奏,如果出現4、6、1較多就用Ⅳ級和絃伴奏,如果出現5、7、2較多就用Ⅴ級和絃伴奏,如果不能確定就看第一個音是什麼音來選擇和絃。透過觀察,找到了規律,教師便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為自己熟悉的簡單小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配置分解和絃伴奏,再與自己的搭檔在鋼琴上彈奏感受。可貴的是教師沒有用“對”與“錯”來評價學生的嘗試,而是說:“聽一聽,用哪一個更好?”透過聽覺感受上的比較,讓學生作再次和絃選擇,保護了學生創造實踐的積極性,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相互協作,淡化自我。
在課堂上,學生明白了光彈單旋律不好聽,只彈和絃分解更沒意思,只有當兩者精確地合為一體時,才成為美妙的音樂。而這“精確”的尺度往往是學生難於把握的。孩子們習慣於自我中心,只聽自己彈得對不對、好不好,而不去關注別人的音響如何,於是彈奏中,不是旋律快了,就是和絃伴奏慢了,造成音響混亂,這是鋼琴合奏教學中永恆的難點。唯一能夠解決的辦法是教師不斷地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他們不但要聽自己的聲音,更要聽別人的彈奏,不拖不搶,步調一致,才能獲得最佳的音響效果。學生在反覆實踐形成這一良好的合奏習慣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在內心深處形成了合作的意識,對其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