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案彙編15篇

高中數學教案彙編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數學教案1

  [學習目標]

  (1)會用座標法及距離公式證明Cα+β;

  (2)會用替代法、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式關係式,由Cα+β推導Cα—β、Sα±β、Tα±β,切實理解上述公式間的關係與相互轉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並利用簡單的三角變換,解決求值、化簡三角式、證明三角恆等式等問題。

  [學習重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

  [學習難點]

  餘弦和角公式的推導

  [知識結構]

  1、兩角和的餘弦公式是三角函式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礎。其公式的證明是用座標法,利用三角函式定義及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把兩角和α+β的餘弦,化為單角α、β的三角函式(證明過程見課本)

  2、透過下面各組數的值的比較:①cos(30°—90°)與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們應該得出如下結論:一般情況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當α、β中有一個是的整數倍時,應首選誘導公式進行變形。注意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是誘導公式等的基礎,而誘導公式是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的特例。

  4、關於公式的正用、逆用及變用

高中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本節的中心任務是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及其應用,概念的形成分為三個層次:

  (1)透過複習舊知“求導數的兩個步驟”以及“平均變化率與割線斜率的關係”,解決了平均變化率的幾何意義後,明確探究導數的幾何意義可以依據導數概念的形成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2)從圓中割線和切線的變化聯絡,推廣到一般曲線中用割線逼近的方法直觀定義切線。

  (3)依據割線與切線的變化聯絡,數形結合探究函式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在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處的導數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的幾何意義,使學生認識到導數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就是函式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的圖象在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處的切線的斜率。即: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曲線在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處切線的斜率k

  在此基礎上,透過例題和練習使學生學會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解釋實際生活問題,加深對導數內涵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感受逼近的思想方法,瞭解“以直代曲”的數學思想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透過觀察感知、動手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感知發現的能力。

  (2)學生透過對圓的切線和割線聯絡的認識,再類比探索一般曲線的情況,完善對切線的認知,感受逼近的思想,體會相切是種區域性性質的本質,有助於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3)結合分層的探究問題和分層練習,期望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盡力走在教師的前面,獨立解決問題和發現新知、應用新知。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在探究過程中滲透逼近和以直代曲思想,使學生了解近似與精確間的辨證關係;透過有限來認識無限,體驗數學中轉化思想的意義和價值;

  (2)在教學中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如: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例題則採用練在講之前,講在關鍵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綜合能力,學會學習,進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與態度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切線的新定義、導數的幾何意義及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形結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

  難點:發現、理解及應用導數的幾何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導數的定義是什麼?求導數的三個步驟是什麼?求函式y=x2在x=2處的導數.

  定義:函式在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處的導數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就是函式在該點處的瞬時變化率。

  求導數的步驟:

  第一步:求平均變化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第二步:求瞬時變化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即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平均變化率趨近於的確定常數就是該點導數)

  2.觀察函式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的圖象,平均變化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在圖形中表示什麼?

  生:平均變化率表示的是割線PQ的斜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師:這就是平均變化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的幾何意義,

  3.瞬時變化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在圖中又表示什麼呢?

  如圖2-1,設曲線C是函式y=f(x)的圖象,點P(x0,y0)是曲線C上一點.點Q(x0+Δx,y0+Δy)是曲線C上與點P鄰近的任一點,作割線PQ,當點Q沿著曲線C無限地趨近於點P,割線PQ便無限地趨近於某一極限位置PT,我們就把極限位置上的直線PT,叫做曲線C在點P處的切線.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追問:怎樣確定曲線C在點P的切線呢?因為P是給定的,根據平面解析幾何中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知識,只要求出切線的斜率就夠了.設割線PQ的傾斜角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切線PT的傾斜角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易知割線PQ的斜率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既然割線PQ的極限位置上的直線PT是切線,所以割線PQ斜率的極限就是切線PT的斜率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即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由導數的定義知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由上式可知:曲線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的斜率就是y=f(x)在點x0處的導數f'(x0).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導數的幾何意義。

  C類學生回答第1題,A,B類學生回答第2題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重點講評第3題,然後逐步引入導數的幾何意義.

  二、新課

  1、導數的幾何意義:

  函式y=f(x)在點x0處的導數f'(x0)的幾何意義,就是曲線y=f(x)在點(x0,f(x0))處切線的斜率.

  即: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口答練習:

  (1)如果函式y=f(x)在已知點x0處的導數分別為下列情況f'(x0)=1,f'(x0)=1,f'(x0)=-1,f'(x0)=2.試求函式影象在對應點的切線的傾斜角,並說明切線各有什麼特徵。

  (C層學生做)

  (2)已知函式y=f(x)的圖象(如圖2-2),分別為以下三種情況的直線,透過觀察確定函式在各點的導數.(A、B層學生做)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2、如何用導數研究函式的增減?

  小結:附近:瞬時,增減:變化率,即研究函式在該點處的瞬時變化率,也就是導數。導數的正負即對應函式的增減。作出該點處的切線,可由切線的升降趨勢,得切線斜率的正負即導數的正負,就可以判斷函式的增減性,體會導數是研究函式增減、變化快慢的有效工具。

  同時,結合以直代曲的思想,在某點附近的切線的變化情況與曲線的變化情況一樣,也可以判斷函式的增減性。都反應了導數是研究函式增減、變化快慢的有效工具。

  例1函式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上有一點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求該點處的導數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並由此解釋函式的增減情況。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函式在定義域上任意點處的瞬時變化率都是3,函式在定義域內單調遞增。(此時任意點處的切線就是直線本身,斜率就是變化率)

  3、利用導數求曲線y=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方程.

  例2求曲線y=x2在點M(2,4)處的切線方程.

  解: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y'|x=2=2×2=4.

  ∴點M(2,4)處的切線方程為y-4=4(x-2),即4x-y-4=0.

  由上例可歸納出求切線方程的兩個步驟:

  (1)先求出函式y=f(x)在點x0處的導數f'(x0).

  (2)根據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得切線方程為y-y0=f'(x0)(x-x0).

  提問:若在點(x0,f(x0))處切線PT的傾斜角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求切線方程。(因為這時切線平行於y軸,而導數不存在,不能用上面方法求切線方程。根據切線定義可直接得切線方程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先由C類學生來回答,再由A,B補充.)

  例3已知曲線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上一點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求:(1)過P點的切線的斜率;

  (2)過P點的切線的方程。

  解:(1)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

  y'|x=2=22=4. ∴在點P處的切線的斜率等於4.

  (2)在點P處的切線方程為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即12x-3y-16=0.

  練習:求拋物線y=x2+2在點M(2,6)處的切線方程.

  (答案:y'=2x,y'|x=2=4切線方程為4x-y-2=0).

  B類學生做題,A類學生糾錯。

  三、小結

  1.導數的幾何意義.(C組學生回答)

  2.利用導數求曲線y=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方程的步驟.

  (B組學生回答)

  四、佈置作業

  1.求拋物線導數的幾何意義教案在點(1,1)處的切線方程。

  2.求拋物線y=4x-x2在點A(4,0)和點B(2,4)處的切線的斜率,切線的方程.

  3.求曲線y=2x-x3在點(-1,-1)處的切線的傾斜角

  4.已知拋物線y=x2-4及直線y=x+2,求:(1)直線與拋物線交點的座標; (2)拋物線在交點處的切線方程;

  (C組學生完成1,2題;B組學生完成1,2,3題;A組學生完成2,3,4題)

  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變化率問題、導數的概念”等知識的基礎上,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由於新教材未設計極限,於是我儘量採用形象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透過動手作圖,自我感受整個逼近的過程,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導數的幾何意義及“以直代曲”的思想。

  本節課主要圍繞著“利用函式圖象直觀理解導數的幾何意義”和“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解釋實際問題”兩個教學重心展開。先回憶導數的實際意義、數值意義,由數到形,自然引出從圖形的角度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然後,類比“平均變化率——瞬時變化率”的研究思路,運用逼近的思想定義了曲線上某點的切線,再引導學生從數形結合的角度思考,獲得導數的幾何意義——“導數是曲線上某點處切線的斜率”。

  完成本節課第一階段的內容學習後,教師點明,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在研究實際問題時,某點附近的曲線可以用過此點的切線近似代替,即“以直代曲”,從而達到“以簡單的物件刻畫複雜物件”的目的,並透過兩個例題的研究,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完整地體驗導數與切線斜率的關係,並感受導數應用的廣泛性。本節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每一個知識、每一個發現,總設法由學生自己得出,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筆演算等活動後,再組織討論,本教師只是在關鍵處加以引導。從學生的作業看來,效果較好。

高中數學教案3

  教學目的:掌握圓的標準方程,並能解決與之有關的問題

  教學重點:圓的標準方程及有關運用

  教學難點:標準方程的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探究標準方程

  二、掌握知識,鞏固練習

  練習:⒈說出下列圓的方程

  ⑴圓心(3,-2)半徑為5⑵圓心(0,3)半徑為3

  ⒉指出下列圓的圓心和半徑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⒊判斷3x-4y-10=0和x2+y2=4的位置關係

  ⒋圓心為(1,3),並與3x-4y-7=0相切,求這個圓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講解例題

  例1、圓心在y=-2x上,過p(2,-1)且與x-y=1相切求圓的方程(突出待定係數的數學方法)

  練習:1、某圓過(-2,1)、(2,3),圓心在x軸上,求其方程。

  2、某圓過A(-10,0)、B(10,0)、C(0,4),求圓的方程。

  例2:某圓拱橋的跨度為20米,拱高為4米,在建造時每隔4米加一個支柱支撐,求A2P2的長度。

  例3、點M(x0,y0)在x2+y2=r2上,求過M的圓的切線方程(一題多解,訓練思維)

  四、小結練習P771,2,3,4

  五、作業P811,2,3,4

高中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組合的意義,正確區分排列、組合問題;

  (2)使學生掌握組合數的計算公式;

  (3)透過學習組合知識,讓學生掌握類比的學習方法,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組合的定義、組合數及組合數的公式;

  難點是解組合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提出下列思考問題,打出字幕.

  [字幕]一條鐵路線上有6個火車站,(1)需準備多少種不同的普通客車票?(2)有多少種不同票價的普通客車票?上面問題中,哪一問是排列問題?哪一問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討論並回答.

  答案提示:(1)排列;(2)組合.

  [評述]問題(1)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並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要求出排法的種數,屬於排列問題;(2)是從6個火車站中任選兩個併成一組,兩站無順序關係,要求出不同的組數,屬於組合問題.這節課著重研究組合問題.

  設計意圖:組合與排列所研究的問題幾乎是平行的上面設計的問題目的是從排列知識中發現並提出新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提出問題 創設情境]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字幕]1.排列的定義是什麼?

  2.舉例說明一個組合是什麼?

  3.一個組合與一個排列有何區別?

  (學生活動)閱讀回答.

  (教師活動)對照課文,逐一評析.

  設計意圖:啟用學生的思維,使其將所學的知識遷移過渡,並儘快適應新的環境.

  【歸納概括 建立新知】

  (教師活動)承接上述問題的回答,展示下面知識.

  [字幕]模型: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併成一組,叫做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一個組合.如前面思考題:6個火車站中甲站→乙站和乙站→甲站是票價相同的車票,是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一個組合.

  組合數: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所有組合的個數,稱之,用符號 表示,如從6個元素中取出2個元素的組合數為 .

  [評述]區分一個排列與一個組合的關鍵是:該問題是否與順序有關,當取出元素後,若改變一下順序,就得到一種新的取法,則是排列問題;若改變順序,仍得原來的取法,就是組合問題.

  (學生活動)傾聽、思索、記錄.

  (教師活動)提出思考問題.

  [投影] 與 的關係如何?

  (師生活動)共同探討.求從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排列數 ,可分為以下兩步:

  第1步,先求出從這 個不同元素中取出 個元素的組合數為 ;

  第2步,求每一個組合中 個元素的全排列數為 .根據分步計數原理,得到

  [字幕]公式1:

  公式2:

  (學生活動)驗算 ,即一條鐵路上6個火車站有15種不同的票價的普通客車票.

  設計意圖:本著以認識概念為起點,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核心的宗旨,逐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思維層層被啟用、逐漸深入到問題當中去.

  【例題示範 探求方法】

  (教師活動)打出字幕,給出示範,指導訓練.

  [字幕]例1 列舉從4個元素 中任取2個元素的所有組合.

  例2 計算:(1) ;(2) .

  (學生活動)板演、示範.

  (教師活動)講評並指出用兩種方法計算例2的第2小題.

  [字幕]例3 已知 ,求 的所有值.

  (學生活動)思考分析.

  解 首先,根據組合的定義,有

  ①

  其次,由原不等式轉化為

  即

  解得 ②

  綜合①、②,得 ,即

  [點評]這是組合數公式的應用,關鍵是公式的選擇.

  設計意圖:例題教學循序漸進,讓學生鞏固知識,強化公式的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反饋練習 學會應用】

  (教師活動)給出練習,學生解答,教師點評.

  [課堂練習]課本P99練習第2,5,6題.

  [補充練習]

  [字幕]1.計算:

  2.已知 ,求 .

  (學生活動)板演、解答.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生為本,讓全體學生參與訓練,深刻揭示排列數公式的結構、特徵及應用.

  (三)小結

  (師生活動)共同小結.

  本節主要內容有

  1.組合概念.

  2.組合數計算的兩個公式.

  (四)佈置作業

  1.課本作業:習題10 3第1(1)、(4),3題.

  2.思考題:某學習小組有8個同學,從男生中選2人,女生中選1人參加數學、物理、化學三種學科競賽,要求每科均有1人參加,共有180種不同的選法,那麼該小組中,男、女同學各有多少人?

  3.研究性題:

  在 的 邊上除頂點 外有 5個點,在 邊上有 4個點,由這些點(包括 )能組成多少個四邊形?能組成多少個三角形?

  (五)課後點評

  在學習了排列知識的基礎上,本節課引進了組合概念,並推匯出組合數公式,同時調控進行訓練,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教案5

  第一章:空間幾何體

  1.1.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透過實物操作,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

  (2)能根據幾何結構特徵對空間物體進行分類。

  (3)會用語言概述稜柱、稜錐、圓柱、圓錐、稜臺、圓臺、球的結構特徵。

  (4)會表示有關於幾何體以及柱、錐、臺的分類。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透過直觀感受空間物體,從實物中概括出柱、錐、臺、球的幾何結構特徵。

  (2)讓學生觀察、討論、歸納、概括所學的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感受空間幾何體存在於現實生活周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感受大量空間實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

  難點: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的概括。

  三、教學用具

  (1)學法:觀察、思考、交流、討論、概括。

  (2)實物模型、投影儀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提出問題:在我們生活周圍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築物,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這些建築的幾何結構特徵如何?引導學生回憶,舉例和相互交流。教師對學生的活動及時給予評價。

  2.所舉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由這些幾何體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錐、臺、球結構特徵的空間物體),你能透過觀察。根據某種標準對這些空間物體進行分類嗎?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思考、交流、討論,對物體進行分類,分辯稜柱、圓柱、稜錐。

  2.觀察稜柱的幾何物件以及投影出稜柱的圖片,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小組選出一名同學發表本組討論結果。在此基礎上得出稜柱的主要結構特徵。(1)有兩個面互相平行;(2)其餘各面都是平行四邊形;(3)每相鄰兩上四邊形的公共邊互相平行。概括出稜柱的概念。

  4.教師與學生結合圖形共同得出稜柱相關概念以及稜柱的表示。

  5.提出問題:各種這樣的稜柱,主要有什麼不同?可不可以根據不同對稜柱分類?請列舉身邊具有已學過的幾何結構特徵的物體,並說出組成這些物體的幾何結構特徵?它們由哪些基本幾何體組成的?

  6.以類似的方法,讓學生思考、討論、概括出稜錐、稜臺的結構特徵,並得出相關的概念,分類以及表示。

  7.讓學生觀察圓柱,並實物模型演示,如何得到圓柱,從而概括出圓標的概念以及相關的概念及圓柱的表示。

  8.引導學生以類似的方法思考圓錐、圓臺、球的結構特徵,以及相關概念和表示,藉助實物模型演示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概括。

  9.教師指出圓柱和稜柱統稱為柱體,稜臺與圓臺統稱為臺體,圓錐與稜錐統稱為錐體。

  10.現實世界中,我們看到的物體大多由具有柱、錐、臺、球等幾何結構特徵的物體組合而成。請列舉身邊具有已學過的幾何結構特徵的物體,並說出組成這些物體的幾何結構特徵?它們由哪些基本幾何體組成的?

  (三)質疑答辯,排難解惑,發展思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1.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餘後面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幾何體是不是稜柱(舉反例說明,如圖)

  2.稜柱的何兩個平面都可以作為稜柱的底面嗎?

  3.課本P8,習題1.1A組第1題。

  4.圓柱可以由矩形旋轉得到,圓錐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轉得到,圓臺可以由什麼圖形旋轉得到?如何旋轉?

  5.稜臺與稜柱、稜錐有什麼關係?圓臺與圓柱、圓錐呢?

  四、鞏固深化

  練習:課本P7練習1、2(1)(2)

  課本P8習題1.1第2、3、4題

  五、歸納整理

  由學生整理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佈置作業

  課本P8練習題1.1B組第1題

  課外練習課本P8習題1.1B組第2題

  1.2.1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畫三檢視的基本技能

  (2)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

  主要透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動手作圖,體會三檢視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

  (2)體會三檢視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檢視

  難點:識別三檢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1.學法:觀察、動手實踐、討論、類比

  2.教學用具:實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景,揭開課題

  “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這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體視覺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較真實反映出物體,我們可從多角度觀看物體,這堂課我們主要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

  在初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球的三檢視(正檢視、側檢視、俯檢視),你能畫出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嗎?

  (二)實踐動手作圖

  1.講臺上放球、長方體實物,要求學生畫出它們的三檢視,教師巡視,學生畫完後可交流結果並討論;

  2.教師引導學生用類比方法畫出簡單組合體的三檢視

  (1)畫出球放在長方體上的三檢視

  (2)畫出礦泉水瓶(實物放在桌面上)的三檢視

  學生畫完後,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並與同學交流,總結自己的作圖心得。

  作三檢視之前應當細心觀察,認識了它的基本結構特徵後,再動手作圖。

  3.三檢視與幾何體之間的相互轉化。

  (1)投影出示圖片(課本P10,圖1.2-3)

  請同學們思考圖中的三視圖表示的幾何體是什麼?

  (2)你能畫出圓臺的三檢視嗎?

  (3)三檢視對於認識空間幾何體有何作用?你有何體會?

  教師巡視指導,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然後讓學生髮表對上述問題的看法。

  4.請同學們畫出1.2-4中其他物體表示的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並與其他同學交流。

  (三)鞏固練習

  課本P12練習1、2P18習題1.2A組1

  (四)歸納整理

  請學生回顧發表如何作好空間幾何體的三檢視

  (五)課外練習

  1.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底面是正方形,側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稜錐模型,並畫出它的三檢視。

  2.自己製作一個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側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稜臺模型,並畫出它的三檢視。

  1.2.2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斜二測畫法畫水平設定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

  (2)採用對比的方法瞭解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兩種方法的各自特點。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透過觀察和類比,利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提高空間想象力與直觀感受。

  (2)體會對比在學習中的作用。

  (3)感受幾何作圖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值的直觀圖。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1.學法:學生透過作圖感受圖形直觀感,並自然採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體的過程。

  2.教學用具:三角板、圓規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我們都學過畫畫,這節課我們畫一物體:圓柱

  把實物圓柱放在講臺上讓學生畫。

  2.學生畫完後展示自己的結果並與同學交流,比較誰畫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樣才能畫好物體的直觀圖呢?這是我們這節主要學習的內容。

  (二)研探新知

  1.例1,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正六邊形的直觀圖,由學生閱讀理解,並思考斜二測畫法的關鍵步驟,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點評。

  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的關鍵是確定多邊形頂點的位置,因為多邊形頂點的位置一旦確定,依次連結這些頂點就可畫出多邊形來,因此平面多邊形水平放置時,直觀圖的畫法可以歸結為確定點的位置的畫法。強調斜二測畫法的步驟。

  練習反饋

  根據斜二測畫法,畫出水平放置的正五邊形的直觀圖,讓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檢查。

  2.例2,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圓的直觀圖

  教師引導學生與例1進行比較,與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一樣,畫水平放置的圓的直觀圖,也是要先畫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點,由於不能像多邊那樣直接以頂點為代表點,因此需要自己構造出一些點。

  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如何構造出需要的一些點,與學生共同完成例2並詳細板書畫法。

  3.探求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的畫法

  (1)例3,用斜二測畫法畫長、寬、高分別是4cm、3cm、2cm的長方體ABCD-A’B’C’D’的直觀圖。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要注意對每一步驟提出嚴格要求,讓學生按部就班地畫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

  (2)投影出示幾何體的三檢視、課本P15圖1.2-9,請說出三視圖表示的幾何體?並用斜二測畫法畫出它的直觀圖。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完成,教師巡視幫不懂的同學解疑,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圖形尺寸大小之間的關係。

  4.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

  投影出示課本P17圖1.2-12,讓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的各自特點。

  5.鞏固練習,課本P16練習1(1),2,3,4

  三、歸納整理

  學生回顧斜二測畫法的關鍵與步驟

  四、作業

  1.書畫作業,課本P17練習第5題

  2.課外思考課本P16,探究(1)(2)

高中數學教案6

  教材分析:

  三角函式的誘導公式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B版)數學必修四,第一章第二節內容,其主要內容是公式(一)至公式(四)。本節課是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是公式(三)。教材要求透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式定義和公式(一)(二)的基礎上,發現他們與單位圓的交點座標之間關係,進而發現三角函式值的關係。同時教材滲透了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

  教案背景:

  透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式定義和公式(一)(二)的基礎上,發現他們與單位圓的交點座標之間關係,進而發現三角函式值的關係。同時教材滲透了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出了要求。因此本節內容在三角函式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主題,以發現為主線,盡力滲透類比、化歸、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採用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共同探究、綜合應用等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藉助單位圓探究誘導公式。

  能正確運用誘導公式將任意角的三角函式化為銳角三角函式。

  教學重點:

  誘導公式(三)的推導及應用。

  教學難點:

  誘導公式的應用。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情景設計:

  一.複習回顧:

  1. 誘導公式(一)(二)。

  2. 角 (終邊在一條直線上)

  3. 思考:下列一組角有什麼特徵?( )能否用式子來表示?

  二.新課:

  已知 由

  可知

  而 (課件演示,學生髮現)

  所以

  於是可得: (三)

  設計意圖:結合幾何畫板的演示利用同一點的座標變換,匯出公式。

  由公式(一)(三)可以看出,角 角 相等。即:

  .

  公式(一)(二)(三)都叫誘導公式。利用誘導公式可以求三角函式式的值或化簡三角函式式。

  設計意圖:結合學過的公式(一)(二),發現特點,總結公式。

  1. 練習

  (1)

  設計意圖:利用公式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小組研究討論,得到新公式。

  (學生板演,老師點評,用彩色粉筆強調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公式。)

  三.例題

  例3:求下列各三角函式值:

  (1)

  (2)

  (3)

  (4)

  例4:化簡

  設計意圖:利用公式解決問題。

  練習:

  (1)

  (2) (學生板演,師生點評)

  設計意圖:觀察公式特點,選擇公式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將任意角三角函式轉化為銳角三角函式,體現轉化化歸,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練應用解決問題。

  五.課後作業:課後練習A、B組

  六.課後反思與交流

  很榮幸大家來聽我的課,透過這課,我學習到如下的東西:

  1.要認真的研讀新課標,對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把握要到位

  2.注意板書設計,注重細節的東西,語速需要改正

  3.進一步的學習網頁製作,讓你的網頁更加的完善,學生更容易操作

  4.儘可能讓你的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的思考,能夠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5.上課的生動化,形象化需要加強

  聽課者評價:

  1.評議者:網路輔助教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態大方,作為新教師,開設校際課,勇氣可嘉!建議:感覺到老師有點緊張,其實可以放開點的,相信效果會更好的!重點不夠清晰,有引導數學時,最好值有個側重點;網路設計上,網頁上公開的推導公式為上,留有更大的空間讓學生來思考。

  2.評議者:網路教學效果良好,給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空間發揮,教學設計得好;建議:課堂講課聲音,語調可以更有節奏感一些,抑揚頓挫應注意課堂例題練習可以多兩題。

  3.評議者:學科網路平臺的使用;建議:應重視引導學生將一些唾手可得的有用結論總結出來,並形成自我的經驗。

  4.評議者:引導學生透過網路進行探究。

  建議:課件製作線上測評部分,建議不能重複選擇,應全部做完後,顯示結果,再重複測試;多提問學生。

  ( 1)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長,語調相對平緩,總結時,給學生一些激勵的語言更好

  ( 2)這樣子的教學可以提高上課效率,讓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

  ( 3)網路平臺的使用,使得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提高,存在問題:1.公式對稱性的誘導,點與點的對稱的誘導,終邊的關係的誘導,要進一步的修正;2.公式的概括要注意引導學生怎麼用,學習這個誘導公式的作用

  ( 4)給學生答案,這個網頁要進一步的修正,答案能否不要一點就出來

  ( 5)1.板書設計要進一步的加強,2.語速相對是比較快的3.練習量比較少

  ( 6)讓學生多探究,課堂會更熱鬧

  ( 7)注意引入的過程要帶有目的,帶著問題來教學,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

  ( 8)教學模式相對簡單重複

  ( 9)思路較為清晰,規範化的推理

高中數學教案7

  【課題名稱】

  《等差數列》的匯入

  【授課年級】

  高中二年級

  【教學重點】

  理解等差數列的概念,能夠運用等差數列的定義判斷一個數列是否為等差數列。

  【教學難點】

  等差數列的性質、等差數列“等差”特點的理解,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三維目標】

  ㈠知識目標:

  瞭解公差的概念,明確一個等差數列的限定條件,能根據定義判斷一個等差數列是否是一個等差數列;

  ㈡能力目標:

  透過尋找等差數列的共同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以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㈢情感目標:

  透過對等差數列概念的歸納概括,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資料的能力。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師:上兩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數列的定義以及給出表示數列的幾種方法—列舉法、通項法,遞推公式、影象法。這些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數列的特點。下面我們觀察以下的幾個數列的例子:

  (1)我們經常這樣數數,從0開始,每個5個數可以得到數列:0,5,10,15,20,()

  (2)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奧運會上,女子舉重被正式列為比賽專案,該專案工設定了7個級別,其中較輕的4個級別體重組成的數列(單位:kg)為48,53,58,63,()試問第五個級別體重多少?

  (3)為了保證優質魚類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水庫管理員定期放水清庫以清除水庫中的雜魚。如果一個水庫的水位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即可得到一個數列:18,15.5,13,10.5,8,(),則第六個數應為多少?

  (4)10072,10144,10216,(),10360

  請同學們回答以上的四個問題

  生:第一個數列的第6項為25,第二個數列的第5個數為68,第三個數列的第6個數為5.5,第四個數列的第4個數為10288。

  師:我來問一下,你是依據什麼得到了這幾個數的呢?請以第二個數列為例說明一下。

  生:第二個數列的後一項總比前一項多5,依據這個規律我就得到了這個數列的第5個數為68.

  師:說的很好!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一下以上的四個數列,看看以上的四個數列是否有什麼共同特徵?請注意,是共同特徵。

  生1:相鄰的兩項的差都等於同一個常數。

  師:很好!那作差是否有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生2:作差的順序是後項減去前項,不能顛倒!

  師:正如生1的總結,這四個數列有共同的特徵: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於同一個常數(即等差)。我們叫這樣的數列為等差數列。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推進新課

  等差數列的定義: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都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這個常數就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從剛才的分析,同學們應該注意公差d一定是由後項減前項。

  師:有哪個同學知道定義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生2:“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

高中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瞭解反函式的概念,弄清原函式與反函式的定義域和值域的關係.

  2.會求一些簡單函式的反函式.

  3.在嘗試、探索求反函式的過程中,深化對概念的認識,總結出求反函式的一般步驟,加深對函式與方程、數形結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

  4.進一步完善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求反函式的方法.

  教學難點:反函式的概念.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複習提問

  ①函式的概念

  ②y=f(x)中各變數的意義

  2.同學們在物理課學過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時間的函式關係,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 中位移S是時間t的函式;在t=中,時間t是位移S的函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t=是函式S=vt的反函式.什麼是反函式,如何求反函式,就是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3.板書課題

  由實際問題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展示了教學目標.這樣既可以撥去"反函式"這一概念的神秘面紗,也可使學生知道學習這一概念的必要性.

  二、例項分析,組織探究

  1.問題組一:

  (用投影給出函式與;與()的圖象)

  (1)這兩組函式的影象有什麼關係?這兩組函式有什麼關係?(生答:與的影象關於直線y=x對稱;與()的圖象也關於直線y=x對稱.是求一個數立方的運算,而是求一個數立方根的運算,它們互為逆運算.同樣,與()也互為逆運算.)

  (2)由,已知y能否求x?

  (3)是否是一個函式?它與有何關係?

  (4)與有何聯絡?

  2.問題組二:

  (1)函式y=2x 1(x是自變數)與函式x=2y 1(y是自變數)是否是同一函式?

  (2)函式(x是自變數)與函式x=2y 1(y是自變數)是否是同一函式?

  (3)函式 ()的定義域與函式()的值域有什麼關係?

  3.滲透反函式的概念.

  (教師點明這樣的函式即互為反函式,然後師生共同探究其特點)

  從學生熟知的函數出發,抽象出反函式的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透過這兩組問題,為反函式概念的引出做了鋪墊,利用舊知,引出新識,在"最近發展區"設計問題,使學生對反函式有一個直觀的粗略印象,為進一步抽象反函式的概念奠定基礎.

  三、師生互動,歸納定義

  1.(根據上述例項,教師與學生共同歸納出反函式的定義)

  函式y=f(x)(x∈A) 中,設它的值域為 C.我們根據這個函式中x,y的關係,用 y 把 x 表示出來,得到 x = j (y) .如果對於y在C中的任何一個值,透過x = j (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對應,那麼, x = j (y)就表示y是自變數,x是自變數 y 的函式.這樣的函式 x = j (y)(y ∈C)叫做函式y=f(x)(x∈A)的反函式.記作: .考慮到"用 x表示自變數, y表示函式"的習慣,將中的x與y對調寫成.

  2.引導分析:

  1)反函式也是函式;

  2)對應法則為互逆運算;

  3)定義中的"如果"意味著對於一個任意的函式y=f(x)來說不一定有反函式;

  4)函式y=f(x)的定義域、值域分別是函式x=f(y)的值域、定義域;

  5)函式y=f(x)與x=f(y)互為反函式;

  6)要理解好符號f;

  7)交換變數x、y的原因.

  3.兩次轉換x、y的對應關係

  (原函式中的自變數x與反函式中的函式值y 是等價的,原函式中的函式值y與反函式中的自變數x是等價的)

  4.函式與其反函式的關係

  函式y=f(x)

  函式

  定義域

  A

  C

  值 域

  C

  A

  四、應用解題,總結步驟

  1.(投影例題)

  【例1】求下列函式的反函式

  (1)y=3x-1 (2)y=x 1

  【例2】求函式的反函式.

  (教師板書例題過程後,由學生總結求反函式步驟.)

  2.總結求函式反函式的步驟:

  1° 由y=f(x)反解出x=f(y).

  2° 把x=f(y)中 x與y互換得.

  3° 寫出反函式的定義域.

  (簡記為:反解、互換、寫出反函式的定義域)【例3】(1)有沒有反函式?

  (2)的反函式是________.

  (3)(x<0)的反函式是__________.

  在上述探究的基礎上,揭示反函式的定義,學生有針對性地體會定義的特點,進而對定義有更深刻的認識,與自己的預設產生矛盾衝突,體會反函式.在剖析定義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函式與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數學思想,並對數學的符號語言有更好的把握.

  透過動畫演示,表格對照,使學生對反函式定義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消化理解.

  透過對具體例題的講解分析,在解題的步驟上和方法上為學生起示範作用,並及時歸納總結,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習慣,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題目的設計遵循了從瞭解到理解,從掌握到應用的不同層次要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並體現了對定義的反思理解.學生思考練習,師生共同分析糾正.

  五、鞏固強化,評價反饋

  1.已知函式 y=f(x)存在反函式,求它的反函式 y =f( x)

  (1)y=-2x 3(xR) (2)y=-(xR,且x)

  ( 3 ) y=(xR,且x)

  2.已知函式f(x)=(xR,且x)存在反函式,求f(7)的值.

  五、反思小結,再度設疑

  本節課主要研究了反函式的定義,以及反函式的求解步驟.互為反函式的兩個函式的圖象到底有什麼特點呢?為什麼具有這樣的特點呢?我們將在下節研究.

  (讓學生談一下本節課的學習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進一步強化反函式的概念,並能正確求出反函式.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落實程度.具體實踐中可採取同學板演、分組競賽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

  六、作業

  習題2.4第1題,第2題

  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一個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經過具體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本節教案透過一個物理學中的具體例項引入反函式,進而又透過若干函式的圖象進一步加以誘導剖析,最終形成概念.

  反函式的概念是教學中的難點,原因是其本身較為抽象,經過兩次代換,又採用了抽象的符號.由於沒有一一對映,逆對映等概念的支撐,使學生難以從本質上去把握反函式的概念.為此,我們大膽地使用教材,把互為反函式的兩個函式的圖象關係預先揭示,進而探究原因,尋找規律,程式是從問題出發,研究性質,進而得出概念,這正是數學研究的順序,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有助於概念的建立與形成.另外,對概念的剖析以及習題的配備也很精當,透過不同層次的問題,滿足學生多層次需要,起到評價反饋的作用.透過對函式與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動畫演示,表格對照、學生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求欲,在探究與剖析的過程中,完善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使學生自然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線性規劃的概念;會解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

  2.在運用建模和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線性規劃的概念及其解法

  教學難點

  代數問題幾何化的過程

  教學方法:啟發探究式

  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

  教學過程:1.實際問題引入。

  問題一:小王和小李合租了一輛小轎車外出旅遊.小王駕車平均速度為每小時70公里,平均耗油量為每小時6公升;小李駕車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0公里,平均耗油量為每小時4公升.現知道油箱內油量為60公升,兩人駕車時間累計不能超過12小時.問小王和小李分別駕車多少時間時,行駛路程最遠?

  2.探究和討論下列問題。

  (1)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

  (2)滿足不等式組①的條件的點構成的區域如何表示?

  (3)關於x、y的一個表示式z=70x+50y的幾何意義是什麼?

  (4)z的幾何意義是什麼?

  (5)z的最大值如何確定?

  讓學生達成以下共識:小王駕車時間x和小李駕車時間y受到時間(12小時)和油量(60公升)的限制,即

  x+y≤12

  6x+4y≤60 ①

  x≥0

  y≥0

  行駛路程可以表示成關於x、y的一個表示式:z=70x+50y 由數形結合可知:經過點B(6,6)的直線所對應的z最大.

  則zmax=6×70+6×50=720

  結論:小王和小李分別駕車6小時時,行駛路程最遠為720公里.

  解題反思:

  問題解決過程中體現了那些重要的數學思想?

  3.線性規劃的有關概念。

  什麼是“線性規劃問題”?涉及約束條件、線性約束條件、目標函式、線性目標函式、可行解、可行域和最優解等概念.

  4.進一步探究線性規劃問題的解。

  問題二:若小王和小李駕車平均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和40公里,其它條件不變,問小王和小李分別駕車多少時間時,行駛路程最遠?

  要求:請你寫出約束條件、目標函式,作出可行域,求出最優解。

  問題三:如果把不等式組①中的兩個“≤”改為“≥”,是否存在最優解?

  5.小結。

  (1)數學知識;(2)數學思想。

  6.作業。

  (1)閱讀教材:P.60-63;

  (2)課後練習:教材P.65-2,3;

  (3)在自己生活中尋找一個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寫出約束條件,確定目標函式,作出可行域,並求出最優解。

  《一個數列的研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數列的有關概念和性質;

  2.在對一個數列的探究過程中,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提高問題探究意識、知識應用意識和同伴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問題的提出與解決

  教學難點:

  如何進行問題的探究

  教學方法:

  啟發探究式

  教學過程:

  問題:已知{an}是首項為1,公比為 的無窮等比數列。對於數列{an},提出你的問題,並進行研究,你能得到一些什麼樣的結論?

  研究方向提示:

  1.數列{an}是一個等比數列,可以從等比數列角度來進行研究;

  2.研究所給數列的項之間的關係;

  3.研究所給數列的子數列;

  4.研究所給數列能構造的新數列;

  5.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式,可以從函式性質角度來進行研究;

  6.研究所給數列與其它知識的聯絡(組合數、複數、圖形、實際意義等)。

  針對學生的研究情況,對所提問題進行歸類,選擇部分型別問題共同進行研究、分析與解決。

  課堂小結:

  1.研究一個數列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出問題並進行研究?

  2.你最喜歡哪位同學的研究?為什麼?

  課後思考題: 1.將{an}推廣為一般的無窮等比數列:1,q,q2,…,qn-1,… ,上述一些研究結論會有什麼變化?

  2.若將{an}改為等差數列:1,1+d,2+d,…,1+(n-1)d,… ,是否可以進行類比研究?

  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一、對“研究性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與接受性學習相對應的學習方式,泛指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學習。研究性學習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活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是美國數學教育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主要口號,即認為應當以“問題解決”作為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

  問題解決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能力,其核心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的主要途徑。

  二、“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 以研究性學習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下簡稱為“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試圖透過問題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以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形式,發現、分析並解決問題,培養處理資訊、獲取新知、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識、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

  (一)關於“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

  透過實施“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達到以下的功能目標:學習發現問題的方法,開掘創造性思維潛力,培養主動參與、團結協作精神,增進師生、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覺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二)數學學科中的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目標

  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目標可以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會審題,會建模,會轉化,會歸類,會反思,會編題。

  (三)“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四)“問題解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1. 教學目標的確定;

  2. 教學方法的選擇;

  3. 問題的選擇;

  4. 師生主體意識的體現;

  5.教學策略的運用。

  (五)瞭解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途徑

  (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

高中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含有“或”、“且”、“非”複合命題的概念及其構成形式;

  (2)理解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含義;

  (3)能用邏輯聯結詞和簡單命題構成不同形式的複合命題;

  (4)能識別複合命題中所用的邏輯聯結詞及其聯結的簡單命題;

  (5)會用真值表判斷相應的複合命題的真假;

  (6)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技能.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判斷複合命題真假的方法;難點是對“或”的含義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匯入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從事任何工作、學習,都離不開邏輯.具有一定邏輯知識是構成一個公民的文化素質的重要方面.數學的特點是邏輯性強,特別是進入高中以後,所學的教學比初中更強調邏輯性.如果不學習一定的邏輯知識,將會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經常犯邏輯性的錯誤.其實,同學們在初中已經開始接觸一些簡易邏輯的知識.

  初一平面幾何中曾學過命題,請同學們舉一個命題的例子.(板書:命題.)

  (從初中接觸過的“命題”入手,提出問題,進而學習邏輯的有關知識.)

  學生舉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 ……(1)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師提問:“……相等的角是對頂角”是不是命題?……(3)

  (同學議論結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師提問:什麼是命題?

  (學生進行回憶、思考.)

  概念總結: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的語句叫做命題.

  (教師肯定了同學的回答,並作板書.)

  由於判斷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所以命題有真假之分,命題(1)、(2)是真命題,而(3)是假命題.

  (教師利用投影片,和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例1 判斷以下各語句是不是命題,若是,判斷其真假:

  命題一定要對一件事情作出判斷,(3)、(4)沒有對一件事情作出判斷,所以它們不是命題.

  初中所學的命題概念涉及邏輯知識,我們今天開始要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介紹簡易邏輯的知識.

  2.講授新課

  大家看課本(人教版,試驗修訂本,第一冊(上))從第25頁至26頁例1前,並歸納一下這段內容主要講了哪些問題?

  (片刻後請同學舉手回答,一共講了四個問題.師生一道歸納如下.)

  (1)什麼叫做命題?

  可以判斷真假的語句叫做命題.

  判斷一個語句是不是命題,關鍵看這語句有沒有對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疑問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題.有些語句中含有變數,如 中含有變數 ,在不給定變數的值之前,我們無法確定這語句的真假(這種含有變數的語句叫做“開語句”).

  (2)介紹邏輯聯結詞“或”、“且”、“非”.

  “或”、“且”、“非”這些詞叫做邏輯聯結詞.邏輯聯結詞除這三種形式外,還有“若…則…”和“當且僅當”兩種形式.

  對“或”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並集”的概念. 中的“或”,它是指“ ”、“ ”中至少一個是成立的,即 且 ;也可以 且 ;也可以 且 .這與生活中“或”的含義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這種可能.

  對“且”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交集”的概念. 中的“且”,是指“ ”、“ 這兩個條件都要滿足的意思.

  對“非”的理解,可聯想到集合中的“補集”概念,若命題 對應於集合 ,則命題非 就對應著集合 在全集 中的補集 .

  命題可分為簡單命題和複合命題.

  不含邏輯聯結詞的命題叫做簡單命題.簡單命題是不含其他命題作為其組成部分(在結構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題)的命題.

  由簡單命題和邏輯聯結詞構成的命題叫做複合命題,如“6是自然數且是偶數”就是由簡單命題“6是自然數”和“6是偶數”由邏輯聯結詞“且”構成的複合命題.

  (4)命題的表示:用 , , , ,……來表示.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作補充和強調,特別是對複合命題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開.)

  我們接觸的複合命題一般有“ 或 ”、“ 且 ”、“非 ”、“若 則 ”等形式.

  給出一個含有“或”、“且”、“非”的複合命題,應能說出構成它的簡單命題和弄清它所用的邏輯聯結詞;應能根據所給出的兩個簡單命題,寫出含有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複合命題.

  對於給出“若 則 ”形式的複合命題,應能找到條件 和結論 .

  在判斷一個命題是簡單命題還是複合命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來看有沒有“或”、“且”、“非”.例如命題“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此命題字面上無“且”;命題“5的倍數的末位數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無“或”,但它們都是複合命題.

  3.鞏固新課

  例2 判斷下列命題,哪些是簡單命題,哪些是複合命題.如果是複合命題,指出它的構成形式以及構成它的簡單命題.

  (1) ;

  (2)0.5非整數;

  (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線不相交;

  (6)若 ,則 .

  (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辨析.教材中對“若…則…”不作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作些補充.)

  例3 寫出下表中各給定語的否定語(用課件打出來).

  若給定語為

  等於

  大於

  是

  都是

  至多有一個

  至少有一個

  至多有個

  其否定語分別為

  分析:“等於”的否定語是“不等於”;

  “大於”的否定語是“小於或者等於”;

  “是”的否定語是“不是”;

  “都是”的否定語是“不都是”;

  “至多有一個”的否定語是“至少有兩個”;

  “至少有一個”的否定語是“一個都沒有”;

  “至多有 個”的否定語是“至少有 個”.

  (如果時間寬裕,可讓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

  置疑:“或”、“且”的否定是什麼?(視學生的情況、課堂時間作適當的辨析與展開.)

  4.課堂練習:第26頁練習1

  5.課外作業:第29頁習題1.6

高中數學教案11

  1. 幽默風趣的你,平時在班裡話語不多,也不張揚,但是,你在無意中的表現仍然贏得了很好的人際關係,學習上你認真刻苦,也能及時的完成作業,但是我覺得你總是沒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學習上,不然以你的聰明,應該保持在前三名才對啊,加油吧,也許關注學習成績對你才是更有意義的事!

  2. 身為紀律委員的你,認真負責,以身作則,生活上的你平易近人,與同學關係融洽,學習上你勤奮刻苦,尤其在英語的學習上,顯示出了你的語言天賦,我覺得,假如你能把這份自信和興趣用到其他的學科學習中,也一定會收穫很多的!加油吧!

  3. 你能嚴格遵守校規,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完成認真,樂於助人,願意幫助同學,大掃除時你不怕苦,不怕累,但是英語方面還不夠給力,所以,如果再投入一點,定會取得更好的結果,而且你還是一個願意動腦筋的好學生,如果繼續保持下去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

  4. 你是個懂禮貌明事理的孩子,你能嚴格遵守班級紀律,熱愛集體,對待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能夠專心聽講,課下能夠認真完成作業。你的學習方法有待改進,若能做到學習時心無旁騖就好了,掌握知識也不夠牢固,思維能力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平時善於多動筆認真作好筆記,多開動腦筋,相信你一定能在下學期更得更大的進步! 你學習認真刻苦,也能善於思考,更十分活潑,並能嚴格遵守班級和宿舍紀律,上課你能認真聽講,做作業時你十分專注,常常願意花功夫鑽研難題,與同學相處也十分融洽,但若能在認真做作業的同時,將速度提上去,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要多講究學習方法,不能靠熬夜來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老師相信你一定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5. 雖然你個頭小,但每次你領讀時的那股認真勁兒,令老師暗暗稱讚。你尊敬老師,和同學能和睦相處。甜美可愛的你,經過不斷的努力,你會更出色的!

  6. 你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課堂上,你非常投入地學習著,朗讀課文時數你最有感情。中午你還主動給老師捶背,真是個會關心人的孩子,老師謝謝你。你十分喜愛讀課外書,不過課上可不能偷看啊!願書成為你的好朋友。

  7. 學習中你能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你永不落敗的秘訣。老師希望你能借助良好的學習方法,抓緊一切時間,笑在最後的一定是你!

  8. 許麗君——你思想上進,踏實穩重,誠實謙虛,尊敬老師。黑板報中有你傾注的心血,集體榮譽簿裡有你的功勞。但學習的主動精神不夠,競爭意識不強,也很少看到你向老師請教,成績進步不明顯。請相信:世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也沒有比心更高的山!望今後大膽進取,多思多問,發揮你的聰明才智,進一步激發活力,提高學習效率,持之以恆,美好的明天屬於你!

  9. 每天你都揹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可惜只能記住很少的一部分。希望你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下學期有更大的進步!

  10. 你言語不多,但待人誠懇、禮貌,作風踏實,品學兼優,熱愛班級,關愛同學,勤奮好學,思維敏捷,成績優秀。願你紮實各科基礎,堅持不懈,!一定能考上重點! 優秀的男生肯定是逗人喜歡的,老師希望你能一如既往的優秀,把這種優秀保持在你人生的每一階段中。你的人生就是輝煌如意的!

高中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中最佳化問題的學習,體會導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促進

  學生全面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2。透過實際問題的研究,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數學建模能力的提高。

  教學重點:

  如何建立實際問題的目標函式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問題1把長為60cm的鐵絲圍成矩形,長寬各為多少時面積最大?

  問題2把長為100cm的鐵絲分成兩段,各圍成正方形,怎樣分法,能使兩個正方形面積之各最小?

  問題3做一個容積為256L的方底無蓋水箱,它的高為多少時材料最省?

  二、新課引入

  導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利用導數求最值的方法,可以求出實際生活中的某些最值問題。

  1。幾何方面的應用(面積和體積等的最值)。

  2。物理方面的應用(功和功率等最值)。

  3。經濟學方面的應用(利潤方面最值)。

  三、知識建構

  例1在邊長為60cm的正方形鐵片的四角切去相等的正方形,再把它的邊沿虛線折起(如圖),做成一個無蓋的方底箱子,箱底的邊長是多少時,箱底的容積最大?最大容積是多少?

  說明1解應用題一般有四個要點步驟:設——列——解——答。

  說明2用導數法求函式的最值,與求函式極值方法類似,加一步與幾個極

  值及端點值比較即可。

  例2圓柱形金屬飲料罐的容積一定時,它的高與底與半徑應怎樣選取,才

  能使所用的材料最省?

  變式當圓柱形金屬飲料罐的表面積為定值S時,它的高與底面半徑應怎樣選取,才能使所用材料最省?

  說明1這種在定義域內僅有一個極值的函式稱單峰函式。

  說明2用導數法求單峰函式最值,可以對一般的求法加以簡化,其步驟為:

  S1列:列出函式關係式。

  S2求:求函式的導數。

  S3述:說明函式在定義域內僅有一個極大(小)值,從而斷定為函式的最大(小)值,必要時作答。

  例3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源的內阻為,電動勢為。外電阻為

  多大時,才能使電功率最大?最大電功率是多少?

  說明求最值要注意驗證等號成立的條件,也就是說取得這樣的值時對應的自變數必須有解。

  例4強度分別為a,b的兩個光源A,B,它們間的距離為d,試問:在連線這兩個光源的線段AB上,何處照度最小?試就a=8,b=1,d=3時回答上述問題(照度與光的強度成正比,與光源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例5在經濟學中,生產單位產品的成本稱為成本函式,記為;出售單位產品的收益稱為收益函式,記為;稱為利潤函式,記為。

  (1)設,生產多少單位產品時,邊際成本最低?

  (2)設,產品的單價,怎樣的定價可使利潤最大?

  四、課堂練習

  1。將正數a分成兩部分,使其立方和為最小,這兩部分應分成____和___。

  2。在半徑為R的圓內,作內接等腰三角形,當底邊上高為 時,它的面積最大。

  3。有一邊長分別為8與5的長方形,在各角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把四邊折起做成一個無蓋小盒,要使紙盒的容積最大,問剪去的小正方形邊長應為多少?

  4。一條水渠,斷面為等腰梯形,如圖所示,在確定斷面尺寸時,希望在斷面ABCD的面積為定值S時,使得溼周l=AB+BC+CD最小,這樣可使水流阻力小,滲透少,求此時的高h和下底邊長b。

  五、回顧反思

  (1)解有關函式最大值、最小值的實際問題,需要分析問題中各個變數之間的關係,找出適當的函式關係式,並確定函式的定義區間;所得結果要符合問題的實際意義。

  (2)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來判斷函式最值時,如果函式在此區間上只有一個極值點,那麼這個極值就是所求最值,不必再與端點值比較。

  (3)相當多有關最值的實際問題用導數方法解決較簡單。

  六、課外作業

  課本第38頁第1,2,3,4題。

高中數學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三角函式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式值的取值範圍。

  【過程與方法】

  經歷三角函式的單調性的探索過程,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猜想計算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三角函式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式值的取值範圍。

  【教學難點】

  探究三角函式的單調性以及三角函式值的取值範圍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如何研究三角函式的單調性

  (四)小結作業

  提問:今天學習了什麼?

  引導學生回顧: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導證明過程。

  課後作業:

  思考如何用三角函式單調性比較三角函式值的大小。

高中數學教案1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記法

  (2)使學生初步瞭解“屬於”關係的意義

  (3)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

  教學重點: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集合的兩種常用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

  授課型別: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內容分析:

  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學數學中,就滲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進一步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 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有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 至於邏輯,可以說,從開始學習數學就離不開對邏輯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邏輯知識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也是認識問題、研究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 這些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也是本章學習的基礎把集合的初步知識與簡易邏輯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為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絡,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 例如,下一章講函式的概念與性質,就離不開集合與邏輯。

  本節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例項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並且結合例項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 然後,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這節課主要學習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學習引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本章的意義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不定義的概念 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透過例項,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 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 ”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簡介數集的發展,複習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質數與和數;

  2、教材中的章頭引言;

  3、集合論的創始人——康托爾(德國數學家)(見附錄);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講解新課:

  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問題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義的?

  (2)有那些符號?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麼?

  (一)集合的有關概念:

  由一些數、一些點、一些圖形、一些整式、一些物體、一些人組成的。我們說,每一組物件的全體形成一個集合,或者說,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集合中的每個物件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定義:一般地,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物件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個集合(簡稱集)

  (2)元素:集合中每個物件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數集及記法

  (1)非負整數集(自然數集):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 記作N,

  (2)正整數集: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3)整數集:全體整數的集合 記作Z ,

  (4)有理數集:全體有理數的集合 記作Q ,

  (5)實數集:全體實數的集合 記作R

  注:(1)自然數集與非負整數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括數0

  (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 記作N*或N+ Q、Z、R等其它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是這樣表示,例如,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對於集合的隸屬關係

  (1)屬於: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於A,記作a∈A

  (2)不屬於: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於A,記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確定性:按照明確的判斷標準給定一個元素或者在這個集合裡,或者不在,不能模稜兩可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重複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開口方向,不能把a∈A顛倒過來寫

  三、練習題:

  1、教材P5練習1、2

  2、下列各組物件能確定一個集合嗎?

  (1)所有很大的實數 (不確定)

  (2)好心的人 (不確定)

  (3)1,2,2,3,4,5.(有重複)

  3、設a,b是非零實數,那麼 可能取的值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實數x,-x,|x|, 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個元素 (B)3個元素 (C)4個元素 (D)5個元素

  5、設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數,求證:

  (1) 當x∈N時, x∈G;

  (2) 若x∈G,y∈G,則x+y∈G,而 不一定屬於集合G

  證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則x= x+0* = a+b ∈G,即x∈G

  證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數,

  ∴ = 不一定屬於集合G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了以下內容:

  1、集合的有關概念:(集合、元素、屬於、不屬於)

  2、集合元素的性質: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3、常用數集的定義及記法

高中數學教案15

  1. 你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書寫比較端正,課堂上你也坐得比較端正。如果在學習上能夠更加主動一些,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

  2. 你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關心集體,所以大家都喜歡你。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習不夠刻苦,有畏難情緒。學習方法有待改進,掌握知識不夠牢固,思維能力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習成績比上學期有一定的進步。平時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有益的文娛活動。今後如果能注意分配好學習時間,各科全面發展,均衡提高,相信一定會成為一名更加出色的學生。

  3. 你性格活潑開朗,總是帶著甜甜的笑容,你能與同學友愛相處,待人有禮,能虛心接受老師的教導。大多數的時候你都能遵守紀律,偶爾會犯一些小錯誤。有時上課不夠留心,還有些小動作,你能想辦法控制自己嗎?一開學老師就發現你的作業乾淨又整齊,你的字清秀又漂亮。但學習成績不容樂觀,需努力提高學習成績。希望能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開動腦筋,遇到問題敢於請教。

  4. 你熱情大方,為人豪爽,身上透露出女生少有的霸氣,作為班幹部,你會提醒同學們及時安靜,對學習態度端正,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少了點耐心,試著把心沉下來,上課集中注意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一步一個腳印,一定能走出你自己絢麗的人生!

  5. 學習態度端正,效率高,合理分配時間,學習生活兩不誤,善良熱情,熱愛生活,樂於助人,與周圍同學相處關係融洽。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做好筆記,課後能按時完成作業。記憶力好,自學能力較強。希望你能更主動地學習,多思,多問,多練,大膽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注意採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一定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6. 作為本班的班長,你對待班級工作能夠認真負責,積極配合老師和班委工作,集體榮譽感很強,人際關係很好,待人真誠,熱心幫助人,老師十分欣賞你的善良和聰明,希望在以後能夠積極發揮自己的所長,帶領全班不僅在班級管理上有進步,而且能在學習上也能成為全班的領頭雁,在下學期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7. 身為班委的你,對工作認真負責,以身作則,性格和善,與同學關係融洽,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不太張揚的你顯得穩重和踏實,在學習上,你認真聽課,及時完成各科作業,但是我總覺得你的學習還不夠主動,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若從被動的學習中解脫出來,應該穩定在班級前五名啊!加油!

  8. 你是個懂禮貌明事理的孩子,你能嚴格遵守班級紀律,熱愛集體,對待學習態度端正,上課能夠專心聽講,課下能夠認真完成作業。你的學習方法有待改進,若能做到學習時心無旁騖就好了,掌握知識也不夠牢固,思維能力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老師相信你會在各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9. 你為人熱情大方,能和同學友好相處。你為人正直誠懇,尊敬老師,關心班集體,待人有禮,能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抵制各種不良思想。有集體榮譽感,樂於為集體做事。學習刻苦,成績有所提高。上課能專心聽講,思維活躍,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思考,認真做好筆記。今後如果能注意分配好學習時間,各科全面發展,均衡提高,相信一定會成為一名更加出色的學生。

  10. 記得和你說過,你是個太聰明的孩子,你反應敏捷,活潑靈動。但是做學問是需要靜下心來老老實實去鑽研的,容不得賣弄小聰明和半點頑皮話。要知道,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野馬,易放難收!望你下學期重新抖擻精神早日進入狀態,不辜負關愛你的人對你的殷殷期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