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青蛙的成長》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青蛙的成長》含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青蛙的成長》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瞭解青蛙的外形特徵和成長過程。

  2、養成觀察事物細微變化的習慣,培養幼兒對動物生長的探究慾望。

  3、激發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青蛙圖片、青蛙生長5步圖、影片《青蛙的成長》、音樂影片《變青蛙》、青蛙的叫聲、害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咱們先聽聽它好聽的聲音吧!(播放青蛙的叫聲)大家很快就猜出來了,對,就是小青蛙。(出示青蛙圖)

  二、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徵

  師:“你們見到青蛙嗎?”誰能說說它的樣子吧!請大家從上往下來說一說。

  (青蛙穿得什麼顏色的外衣的?眼睛、嘴巴怎麼樣的?肚皮是什麼顏色的?有幾條腿?)

  ——幼兒說,教師貼上所說的外形特徵區域性圖。對語言完整的幼兒給予表揚。

  重點講解腳蹼——引導幼兒觀察。

  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青蛙,它的樣子很可愛,那它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不是)對,它生下來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它的長大經歷了很神奇的過程,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三、觀看影片,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1、分段播放影片,提問:

  (1)這是什麼季節?青蛙媽媽生下的小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許許多多圓圓的卵)

  (2)天氣暖和了,卵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脫下了外衣)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大腦袋,一條細細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樣遊動的?(請幼兒模仿動作)

  (3)小蝌蚪遊著遊著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它碰到了誰?(長出了後腿,碰到了小鯉魚和它的寶寶)

  (4)小蝌蚪遊著遊著身體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它由碰到了誰?(長出了前腿,碰到了小烏龜)

  (5)現在,小蝌蚪的身體變成了什麼顏色?(脫掉了黑衣服,換上了綠衣服)身體的哪部分消失了?(尾巴,慢慢變短)

  2、教師出示青蛙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回憶。

  師:“小寶寶是一下子就變成青蛙的嗎?(不是,慢慢長大,身體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引導提問:青蛙媽媽先在池塘裡產下了什麼?接著卵又變成了什麼?小蝌蚪先長出了什麼腿?又長出了?身體的哪部分消失了?最後變成了?)

  ——幼兒回答教師貼過程圖片青蛙卵—小蝌蚪—長出後腿小青蛙—長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

  問:“青蛙從卵變成青蛙經歷了幾個變化?

  3、音樂遊戲《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師:“啊,原來小青蛙是這樣長大的,我們也來學學它的`變化吧。

  ——播放音樂影片《變青蛙》,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遊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動作:半蹲準備,雙手握拳,從下往上擺動,左遊遊,右遊遊;雙手叉腰左右腿分別向後蹬;雙手五指分開,向左上、右上伸;雙手在身後擺動,再到胸前擺動;轉個圈,學青蛙跳2下。

  四、瞭解青蛙是人類有益的動物,引導幼兒保護青蛙。

  師:“太神奇了,終於變成了小青蛙,青蛙有什麼本領?那小青蛙喜歡吃什麼呢?——提醒幼兒大膽回答

  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麼大的用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呢?

  小結:青蛙不光吃蚊子、蒼蠅,還大量捕食蛾子、稻飛蝨等農業害蟲,它們一年吃害蟲的數量大約是五萬多隻。所以人們稱它為“莊稼的保護神”。青蛙對我們人類的益處很大,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捕殺青蛙,好好的保護它。

  五、延伸活動:

  科學區:在自然角飼養小蝌蚪,幼兒做成長記錄表。

  美工區:摺紙——小青蛙或製作與青蛙有關的環保宣傳畫。

  活動反思:

  春天是青蛙繁殖的季節,“青蛙的成長”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一個興奮點,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比較感興趣,始終處於積極自主的狀態。本節活動在大班年齡組進行。

  首先借助音訊“青蛙的叫聲”引課,讓幼兒在猜“誰來了”的過程中自然進入課堂內容,讓幼兒透過經驗說出青蛙和蝌蚪的特徵,再透過電視介面出現“青蛙”和“蝌蚪”的圖片對比,讓幼兒產生疑問,青蛙到底是不是蝌蚪變的?帶著疑問,幼兒看動畫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童話故事生動地講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全部過程。動畫中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展開情節的,兩條線索齊頭並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觀察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知道了春天青蛙媽媽產下卵,卵變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兩條後腿,再長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到消失,最後變成青蛙”,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小蝌蚪找媽媽的重要圖面,暫停動畫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圖面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透過幼兒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幼兒帶著問題看動畫故事,瞭解了蝌蚪變青蛙的幾個步驟。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隨著從蝌蚪變青蛙的全過程的觀察積累,孩子們掌握了最直接的經驗,他們對青蛙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了,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發現了一些青蛙的秘密。

  為了加深幼兒對青蛙成長過程的印象,讓他們排青蛙成長卡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在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排列小青蛙的生長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排列出了多種不同的順序,而且每一種排法都體現出了幼兒的智慧,不管幼兒的答案怎樣,都是他們觀察、發現和想象所得,這一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我給予了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在最後保護小青蛙的環節中,幼兒積極的發言,講出了很多青蛙的益處,進一步提升了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整個活動環環緊扣,自然過渡,幼兒參與性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