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後感(精選30篇)

《活法》讀後感(精選30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法》讀後感(精選30篇),歡迎大家分享。

  《活法》讀後感 篇1

  斷斷續續把《活法》讀完了!讀的過程中感覺收穫很大,但由於斷斷續續讀的,很多天才讀完,也可以說是邊讀邊忘,所以感覺收穫的感覺也在邊讀邊忘。這也提醒我們好書要多讀幾遍。我還會再讀《活法》的。《活法》真的是一本值得多次捧讀的好書!

  雖然忘了不少,但其中有幾點內容給我收穫還是挺大的。

  第一,作者稻盛和夫老先生反覆強調他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利他思想”。他不是隻為自己建立企業,他還為了員工;他不只為員工創造企業,他還為人民大眾。他的企業不是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有利於人民群眾為使命。他沒有很高深的理論來指導管理企業,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小孩都知道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而這恰恰是天道,稻盛和夫老先生正是順應了天道,才讓自己的事業不斷做大。什麼是天道呢?老先生在書裡面講的很清楚。宇宙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指引著宇宙萬物向和諧,美善的方向發展。只有順應這個方向,才是符合宇宙的意志,也就是符合天道。人之所以在宇宙中產生,也是天道的原因。也就是說,人是和諧,美善的產物。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這才是順應天道的。可是,我,一個名字叫羅再良的生命,來到人世間29年,有沒有經常順應天道做事呢?沒有。有滿身的缺點,對父母不夠恭敬,對領導不夠尊敬,對朋友不夠守信,對同事不夠團結等等。這一切都是有違天道的。難怪自己遭受很多的痛苦。原因就在此。讀完此書,算是越來越明白自己諸事不順的原因了。

  第二,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敬業心讓晚輩敬佩不已!他人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跟敬業心也是分不開的。公司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還是要埋頭苦幹,哪怕不發工資,他都願意幹!這一點,晚輩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達到。我不是一直想有所成就麼?那為什麼到現在還不見端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敬業心不夠!我相信自己敬業心一定會越來越強的!我相信再多看一遍《活法》,敬業心會增強一點的!

  第三,稻盛和夫老先生在書裡詳細描述了做事成功的一個秘密。那就是,在做事前,他能夠在腦海裡非常清晰看到成功的每一步驟,畫面。也就是說他首先預想,然後付諸實踐。最終經常得到腦海中預先想象的結果。這不正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成語“心想事成”嗎?

  前兩年看了一張光碟《秘密》不正是講的跟老先生一樣嗎?結合自己的一點點經歷,也能驗證這個秘密。經常在腦海中想象的事情,就會變成現實。不管我們想好的,還是想壞的。想積極的,還是想消極的。都會變成現實。所以,我們萬事都要朝好的方面想,朝積極的方面想。當想要完成一件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事情時,不要怕困難,相信自己,使用這個秘密,加上精進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以上是目前一點點的體會,下次再看一遍時,收穫一定會更大的。最後感謝公司提供這麼好的書籍!

  《活法》讀後感 篇2

  今天正式第二遍讀完《活法》!截止到目前已正式讀完稻盛經營哲學六本書。

  稻盛先生在書的開頭就進行了“活著的意義”的探索,人類活著的意義、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鍊靈魂。“我是為了做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讀至此處,隱隱感到“大道至簡”的力量。也聯想到去世的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說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他也真的做到了。

  本書整體講的道理淺顯易懂,印象比較深的有三點:

  一是有關“苦難現象”的因果分析——“這是因為你先認定了‘人生無法盡如人意,才會導致事情成真,不是嗎?從這個角度說,無法盡如人意的人生,根本就是實現了自己原先的預期”。這個邏輯的深層次分析,他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牽引,自己遭遇到的事情,其實根本是內心所產生。”他甚至把疾病也歸類於這些遭遇中。稻盛以自己年少時體弱多病為例,發現“人內心深處有一塊吸引疾病的磁石,因為內心的軟弱,疾病找上門來”。這和以前讀過《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則驚人相同。

  二是人要想成功,必須內心有強烈的願望。只是一般的願望是不行的。具備同等能力,做出相同程度的努力,有的能夠成功,有的以失敗告終。其差別是什麼呢?人們往往容易把原因歸結於命運、運氣,其實主要是因為願望的大小、高度、深度、熱度的差別而造成的。也許有人會搖頭認為這未免太樂觀了。但是,廢寢忘食地渴望、思考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行為。你必須持續擁有強烈的願望,並不知不覺地把它滲透到潛意識裡去。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較佩服李總對某個專案的專注度,幾乎是時時想著,心心念著,即使國外出差仍不時和我們分享對專案新的想法,值得佩服。

  三是知行合一。很多事情我們都瞭解,可是卻沒那麼做,只是一念之差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與人為善,多為他人著想,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忽視沒有做到。看了《活法》我們是不是該重新審視自己呢?你對人生的態度,對工作的熱忱,對生活的希望,是否該有所改變呢?幹,就對了!

  《活法》讀後感 篇3

  《活法》這本書,已經不止一次聽別人說起過,也有很多領導曾推薦我們去閱讀此書,當拿到這本書,首先被書的封面所吸引,“經營”、“突破”、“障礙”“潛意識”等一系列的詞彙奪人眼球,慢慢的品味這本書,才發現,這本書所蘊含的人生哲學。

  人活一世,目的是什麼?有人為錢,有人為名,也有人為了權,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稻盛和夫先生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初讀這本書,就深深被他的哲學觀和人生觀所折服。其實他的企業經營哲學和生活哲學都很簡單,就是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的私人利益等等。就是這些簡單的理念,幫助稻盛和夫走向成功,也幫助京瓷走向成功。有時候,做人是很簡單的,成功也是很簡單的。稻盛和夫談到他自己的成功時,也說自己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也就是擁有強烈的願望,推崇高尚的價值觀,並執著地對待工作而已。

  書中,稻盛先生提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公式:成功=思考方式*熱情*能力,在稻盛先生看來,“能力”多數源於天生,我們很難改變;“熱情”就是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而“思考方式”則是人生態度與思維。如果說“能力”和“熱情”是從0分到100分計算的話,“思考方式”則可以從-100分到+100分計算。這三個因素結合起來就會使人生和事業出現很大的差別。能力平平但勤奮努力的人,要比有能力卻以能力自居的人成果要大得多;如果一個人思考方式是邪惡的,那麼就是負數,用負數相乘所得的積也就是負數了。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時總是堅信鍥而不捨必定成功,他認為,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從而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對待困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無能為力,而稻盛和夫認為,無能為力只不過是過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沒準就能看到好的結果。竭盡全力直到極限就一定能成功。

  這本書也提到了關於靈魂的修煉,稻盛先生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曾子說“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稻盛和夫先生說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修煉靈魂。但這個修煉不是面壁,也不用禪悟。“人活著就要不屈不撓,勤勤懇懇,專心致志,堅持勞動”;從而陶冶人格、砥礪精神。人生放到宇宙中,是極為短暫的一瞬,“臨死前的靈魂哪怕只比出生時崇高一點點”,也說明人克服了自私、貪慾、邪惡等,完成了人生的意義。《活法》需要說明的都是這些簡簡單單的道理,即便修煉靈魂也不例外。

  為此,他更提出人生修煉的六個精進: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戒驕戒躁;每天自我反省;感謝生命;行善積德;棄掉感性所帶來的煩惱。一如既往的平凡,透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實踐,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活法”。

  《活法》讀後感 篇4

  讀《活法》之人生的意義在於靈魂的修煉。

  所謂今生,是一個為了提高身心修養而得到的期限,是為了修煉靈魂而得到的場所。人生是思維所結的果實。

  作者在談論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歷時,更注重做人的準則,砥礪人格、磨練精神,在處世原則上做一個好人。我認為在工作上磨練心志,修養身心要從小事做起。美國有個“福特公司”,福特是一個人,他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裡。然後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

  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居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所以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我們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天下有大事嗎?沒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為大善。

  《活法》讀後感 篇5

  稻盛和夫這個名字我是直到大學才知道,在我們做松下幸之助的案例的時候知道了他,他是和松下幸之助一樣的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那個時候也是粗略的對他有一個瞭解,也沒有認真研讀過他,讀了他的《活法》之後才知道他是這樣一位有深度的經營者。他的經營之道被人們津津樂道,他的思想引人深思。現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世界感到困惑,然而《活法》這本書正好可以為我們答疑解惑。他從他經營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點點滴滴,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認知。我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對現在的生活也有很多很多的困惑,我和很多人一樣經常問自己人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內心的看法就是吃苦受累,看了稻盛和夫的話: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的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讓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煉,讓我們不斷進步,在自己離開時帶著跟高尚的靈魂,這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這樣我們人生才有目,才有價值。

  稻盛和夫說,強烈的願望至關重要,這真的是對我們生活工作很重要的,我要是想要把一件事做好真的是首先要有這種強烈的願望,就拿我們的在課堂上做案例的時候舉例,我對待作業的態度有時候認真,有時候不認真,認真的時候我就特別想讓我們的作業能夠做到班裡的最好,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老師的肯定,這種強烈的願望促使我對待作業特別認真,從任務的分配到資料的查詢,從每個人資料的整合到作業呈現形式的完善,每個任務的進度控制,每個人演講的時間、語速、表情等等都會做到精益求精,我們會對這個案例多次潤色,多次修改,多次演講排練,這是我們才會把他呈現到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可想而知,我們的案例是非常精彩的。有的時候我們做好的願望就很低,就想隨便應付應付,只想儘快完事,可想而知做出來的東西是多麼的粗糙。在課堂上做案例和人生是一樣的,無論是誰,人生就如你內心描繪的一張藍圖,而願望就是一粒種子,是在人生這個庭院裡生根、發枝、開花、結果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從他的依原則思考一張裡我們可以得到很多關於學習生活的哲理性的話。他讓我們簡單做人,簡單做事。事情的本質是單純的,我們要把好自己的善惡觀,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堂堂正正做人做事,才不會出大的錯誤。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我們要不為所動,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現在,你在進入就不賺錢了,不小心還會配的很慘,所以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己,不被外界所誘惑,做出正確的判斷。人類原本是脆弱的存在,若不是特別有意識地約束自己,就終將無法抗拒慾望和誘惑。的確是這樣,對於我的學習來說,電視電影和小說是對我最大的誘惑,如果我自制力不強,我就會沉浸在這種誘惑力,學習自然就被耽誤了,考試的時候成績自然會很低,我的約束自己的能力還是需要加強的,不要老想著不要看電視小說,要好好學習,光說是沒用的,還要貫徹落實。稻盛和夫說要努力的過好每一天,這樣不斷積累,我們這一生都會過的很充實。儘管感覺厭煩工作,仍堅持再作一些努力,忍辱負重、積極向前,這將導致人生的根本大轉變。我在公司實習的經歷告訴我,不管我對我乾的工作有多麼的厭煩,只要我認認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是對我的磨練,我每一天做一點不起眼的活,我就會多學一點,這樣日積月累我就會有所沉澱。這一章裡我最感觸的是稻盛和夫對歷史問題的正視,他作為日本人,不像很多人那樣歪曲歷史,認為日本人侵略中國領土是不對的,日本侵略了別的國家,踐踏、蹂躪了該國國土,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應該道歉的還是道歉為好,向被傷害的對方真誠地道歉。他是心中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倫理道德的人。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總是客氣低頭、將功勞讓於人;得意之時,抑制膨脹的自我、一切淡然處之;優先考慮對方,相互謙讓”。這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要謙讓,這樣我們生活的秩序才會更加的和諧。領導的“德”要高才“才”。我們將來很多人會做領導,這就提前給我們上了一課,現在很多的公司領導利用職務之便犯錯誤,為自己斂利益,很多人輕者被開除,重者就會經歷牢獄之災,所以說德要高於才。時刻準備好說謝謝。無論對何人、何事,順境的時候自不待言,身處逆境的時候也要說聲“謝謝”,努力做到儘可能正確的人生。對困難要說謝謝,對好運也要說謝謝,少一些抱怨,時刻保持感恩的心,時時就會有滿足的心,這樣我們才會活的更加快樂。

  很多商人為了獲取自己利益,做了很多傷害別人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的商業秩序更加的混亂,另外你作為一個商人做出很多損人利己的事情,最終也會損害自己的利益,所謂害人終害己。稻盛和夫給出的回答是,既對他人有利、也對自己有利才是生意的秘訣。為社會和他人不妨犧牲一點個人利益,稻盛和夫作為一代經營之聖,他的思想就是高於一般的商人,他覺得多做有益於他人的事情,才會得到上天的庇佑,有這樣的動機才會獲得勝利。

  稻盛和夫的思想和深度真的是夠我們研究上很長時間的,他的想法能夠發人深省,能夠讓人大徹大悟,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指導意義,值得我們不斷去深究,不斷去學習。

  《活法》讀後感 篇6

  稻盛和夫的《活法》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而活,開門見山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純真的靈魂去迎接死亡,我們從出生改變最多的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實現了。

  人生修煉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提升心性、磨練靈魂。稻盛和夫提出兩種公式:人生等於性格加哲學:性格就是我們天生的、是基因裡帶來的,哲學就是我們後天逐步一點一點養成的,哲學就是何為人何為正確。還有一種公式:結果等於思維方式乘以熱情乘以能力:人的熱情度是不一樣的有高有低,最起碼都是零以上,能力也是一樣的,有高有低最起碼也是零以上的部分,但是思維方式是有正負之分的。首先你得敢想、你得敢想那些美好的正確的非常絢麗多彩的未來。我們要把整個生活當作磨練心智、我們的生活就會又簡單又愉快,不斷地創造更多的價值。

  人生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心態的轉變,人生的轉折是工作態度,甚至是一切最好的良藥。稻盛和夫說過人分三種,就像三種柴火一樣,一種點火就能燃燒的可燃性物質、一種是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物質、一種是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我們在工作中需要做自燃型的人要在漩渦中工作。

  我們活著就要感謝,遇到挫折勇敢面對,只要活著辛苦委屈乃是必然,遇到任何事都念南無、南無、謝謝!我們要知足有德,感謝現在的生活、感受知足、感謝父母、感謝給予我們工作的人、感謝幫助我們的人。

  我們要利他心度人生,要抱有一顆善被感動的心、要誠摯的對待生活,把感動帶來的能量當做動力,更加努力的工作,極度認真過好每一天。

  《活法》讀後感 篇7

  本月讀完了稻盛和夫的《活法》,本以為是一本勵志成功學的書籍,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從中獲得了很多的感觸。《活法》不僅僅是一本講述企業經營哲學的書,更是蘊含著很多人生的哲理,這也讓我從中受益匪淺。我想很多人讀完這本書之後都有一個感觸,那就是想從現在開始就不斷完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全書分成五個部分,整體而言,稻盛和夫沒有過多的豪言壯語,文字也是樸實無華,但正是因為如此,給我們一種真實的感覺。作為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從根本上質問人為什麼活著,而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昨天更好,這是我們都應該去追求的。為此,勤勤懇懇、不折不撓工作,孜孜不倦修養,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明明確確存在著。

  在書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稻盛和夫總結的一個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我對此的理解是人生或者工作的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用乘法的乘積,也就是說人生工作的結果絕對不是簡單的加法。而在這三個要素中,作者把思維方式放在了首位,我認為思維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的取值範圍很寬,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甚至是零。因此,我認為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生也不過分,很多人可能會對作者筆下的思維方式有種陌生的感覺,但其實它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面對人生的態度,也就是稻盛和夫在書中反覆提到的哲學、理念和思想。而在工作中,我們就應該養成積極方向的思維方式,充滿理想,有一顆感恩的心,不惜努力並且知足,或許就是我們取得事業成功的關鍵。

  第二個要素是熱情,之所以把熱情發在了能力前面,我認為作者想要傳達的就是人生和工作是在做乘法,如果你只有能力而沒有熱情,那麼你肯定很難會有好結果。相反,如果你自知自己能力有欠缺,但是以十足的熱情去面對人生和工作,那麼你往往能夠比那些天資聰慧但沒有熱情的人走得更遠,這也是符合我們實際生活的。作者雖然把能力放在方程式的最後,但是並不意味著能力就不重要。而積極的思維方式加上十足的熱情,正式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能力。成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的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此刻付出的努力,也一定會在未來給你相應的回報,你是不是也贊同這種觀點呢?

  最後,稻盛和夫認為成功的人生應該是在不違反人類基本普斯倫理和利他主義的原則下,以對待戀人一般對待工作,凡事高標準、嚴要求,以百分百的精力去迎接困難和挑戰,珍惜每一個現在,我們就會化平凡為非凡。受此啟發,我認為我們在工作中都應該有一種使命感,透過為公司和社會創造價值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升自己的靈魂和境界。

  《活法》讀後感 篇8

  近日,閒暇時讀了《活法》這本書,感觸很多。作者用極其簡明通俗的語言,闡釋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些道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和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只是由於太過平常和普通,往往被很多人忽視和遺忘。讀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個自我透視和醒悟的過程,在漸漸走進稻盛和夫先生精神世界的同時,自己彷彿也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淨化和啟迪。

  首先,要與人為善,心懷感激,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思維習慣,造就了我們獨一無二的性格特徵。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應該求同存異,多些理解和寬容,少些苛求與埋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遭遇摩擦,如果學會換位思考,試著從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有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人越感恩,心越善良,善良人眼中的世界必定充滿和諧與美好,與人為善,同時也是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健康愉快的生存環境。

  其次,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喜怒哀樂,都是人之常情,如何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把握好量和度,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心如止水,笑看人生,那是大師的境界。作為平常人的我們,只需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勝不驕,敗不餒,把握現在的,珍惜擁有的,不盲目攀比,做好自己,知足常樂。

  第三,要有追求和夢想,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享受奮鬥的過程。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永葆朝氣和活力的秘訣就是不斷的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快樂和滿足。人生的幸福和滿足感絕不僅僅是物質的富足和佔有,不能把物質作為衡量一切的標尺。

  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生命的質量卻千差萬別,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過得更加有意義。凡事經歷過便是財富,看重過程,看輕結果,人生會更加豐富多彩。

  《活法》讀後感 篇9

  九月是公司文化月,除了安排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公司還為愛好讀書的員工們精選了一本讀物,那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一書。忝列為其中的一員,我來向大家簡單介紹下這本書和我讀後的感受:

  首先,我向大家闡明一下書名“活法”的意思。“活法”是美國現實主義法學針對傳統法學獨尊“紙面上的法律”提出的概念。活法是那些支配著社會生活本身的規則,也是構成人類社會法律秩序的基矗一句話,活法,就是社會生活的法則。

  稻盛和夫呢,是日本人,不過這個日本人很厲害,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目前是日本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進入了世界500強。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另三位分別是松下、索尼、本田公司的創始人。

  稻盛和夫的這本《活法》曾被譽為“日本21世紀勵志第一書”,他將企業的活法轉引到人的層面,透過探討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闡述普通人的“為人之道”和企業的發展之道。他認為,一個企業生產出的產品質量高低,在於這個企業的人有沒有親近產品,有沒有在悉心地照料產品中聽見“產品的私語”。《活法》探討了一個命題,那就是人生的真理和活著的意義。

  初讀《活法》,有眼花繚亂之感,繼而猶如沐浴春風、靈魂得以洗滌——他的哲學思想多面開花,卻一脈順承,給人極大地啟發,醍醐灌頂不過如此。

  活法一書分為序言和五個章節,序言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改變思維方式,人生將發生180度轉變等等。五個章節則分別告訴我們如何實現人生的理想,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怎樣磨練靈魂、提升心志,以利他心度人生有何好處,人生的正道是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他指出熱愛是點燃工作激情的火把。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會產生向下一個目標挑戰的積極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於所做事的人。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指引方向,闡明真理,開拓思維,激起鬥志的好書,希望大家閒暇之餘可以借來一看,很有裨益。

  《活法》讀後感 篇10

  斷斷續續,終於讀完了這本書,一位出了家的身為企業家的老人家寫的書,也無怪乎會是這種味道。

  書中有一句:企業經營的目的,首先在提升員工的生活與幸福。

  首先我要承認,這本書有一定的催眠效果,對於我來說。於是在暈暈乎乎的情況之下看了這句話我就更暈了,接著我就震驚了。這是神馬樣的境界啊,這是神馬樣的企業家才能說出的話啊,我想說,這位老人已經不是一位單純的企業家了。讀了這麼些年的書,只知道企業的存在首先是以營利為目的,與此同時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就業問題,這回算是開了眼界的,可我還是想問,真的假的啊,雖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啊……最後想說,這本書其實挺好的,包含著一位老人對日本的過去、現在的反省以及對將來的思考,雖然有點烏托邦之嫌,導致有點催眠之效。從小就認識到,人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死亡就是指永遠不會以任何形態再次出現(轉世投胎是自我安慰的產物)。

  看了稻盛先生的《活法》有一種悟的感覺,真我的永垂不朽。

  《活法》讀後感 篇11

  《活法》一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對他的生命哲學的講述。書中的文字雖平實無華,但卻足以撼動人心。

  可以感受到,稻盛和夫先生內心深處,有著最簡單的人生觀。

  稻和盛夫很善於總結,他用自身經歷的事情向我們闡述,人生最簡單有價值的活法,並希望其畢生總結出的人生哲學,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最正確的人生。

  當閱讀書本時,你會發現,《活法》一書中很多道理,其實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甚至有些道理我們都能倒背如流,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需要我們去融匯,去理解,才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也正是這些道理,影響著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

  而我對書名的理解是:所謂“活法”,就是做人。做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人。

  書中提到,“有一個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其實就是做人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七點,一個人的心態樂觀,生活也會跟著陽光;

  而消極的心態則是失敗的源頭,更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人會在悲觀中,越來越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裡,畏縮在狹隘的角落。

  這一點讓很多時候處於工作、人生迷茫時,可以豁然開朗。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工作和生活感到彷徨,或找不準人生的導航方向,這時候其實我們是很容易處在一個悲觀的自我圈禁中,這時候我們只有走出自我的陰霾,胸襟才會開闊,心態變得陽光,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你會發現在工作中,你已經在慢慢的進步。

  稻盛和夫還認為,做人最基本的規範,就是堅持行善。學會感恩,是我們畢生該學的。當我們覺得周圍的一切對自己不公平不優待的時候,請想想我們為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社會做過了什麼,是否這一且都是理所當然的。每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心存感恩,學會擁有一個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的心。

  總而言之,書中圍繞的幾點,其實就是

  1、真心:做人認真、做事認真;

  2、誠心:誠信、誠懇,做人誠實;

  3、虛心:謙虛為人,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4、恆心: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5、愛心:善良的心,懂得感恩。

  希望這些做人的簡單道理,我們都能懂得。

  與君共勉。

  《活法》讀後感 篇12

  讀稻盛和夫所著《活法》,我懂到了:“人生的意義、價值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工作職場就是磨鍊意志最好的場所。”這不禁讓我產生深深的觸動。

  一、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擁有正面的思維及保持高度的熱愛

  《活法》中提出了這樣一條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公式說明一個道理:熱情是對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的程度,能力是自身的才能與智商,但作者不僅把思維方式在第一位,還把此項的評分範圍設定在可正可負的100分之間,把要素之間設定為相乘的關係,“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書中,正面的思維方式作者用日常詞彙描述,比如:是積極向上的、有感恩心、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勤奮、不自私、不貪慾等等詞彙。這說明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遵循並堅守傳統美德中關於“仁、義、禮、智、信”的種種論述,對工作和生活保持著高度的熱愛,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與主觀能動性,就一定會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逐漸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價值追求。

  二、在日常生活中要過得異常認真,並形成厚實的人格

  《活法》中提出,要想成功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需要每一天都過得“異常認真”,在日常工作中以“認真”進行提升心性、磨鍊靈魂。作者說:“他不在意一個人是否有才華,才子往往對今日抱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很容易憑藉自己的才智看到未來,因而難免對烏龜般的按部就班不耐煩,總想學會兔子,用最短時間達到終點”。作者直言不諱的對一種勞動態度作出評判,“一般人都把勞動看成獲得生活所需糧食與報酬的手段,認為勞動時間越短越好,工資則多多益善,其餘的時間要用來從事休閒活動,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作者認為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勞動有剋制慾望,磨鍊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我們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鍊意志的地方,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尊貴的修行。“國得異常認真”就是全身貫注於一事一業,拼命努力,持之以恆,精益求精。人在這個過程,靈魂自然而然的獲得淨化,形成厚實的人格。

  三、要保持京津姿態,創造生命偉大的價值。

  作者提倡“精進”,堅持不懈,直至成功。他們的觀點真誠、質樸而令人警醒: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戒驕戒躁,要每天自我反省,要感謝生命,要行善積德,都是提高心性、磨鍊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只要保持“精進”的姿態,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的精於求精,就可以從稻盛和夫人的人生體悟中得到受益。

  《活法》讀後感 篇13

  在讀《活法》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書中的道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很多道理可能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如何利用這些簡單的道理,在人生道路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透過閱讀《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確了做人做事的原則。

  在這裡我就其中幾條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愛人

  敬天,就是指遵循自然變化、順勢而變。愛人的本質=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關愛眾人,在企業的角度實為“利他”,自利則生、利他則久。自私的人之所以不快樂,並不是因為得到的太少,而是計較得太多。我們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要先學會給予,但是很多人順序反了,不願付出只想回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最大限度獲得滿足感。所以無論企業還是做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懂感恩的人才懂得愛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我們也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幫助。

  二、提升心性,磨鍊靈魂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現今社會,物慾、名欲、權欲充斥進我們的生活,人們感到累了,為名權財所累,但即使累了,卻不甘心的想去獲得更多,慾望不會輕易的得以滿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掙扎中。拋棄物慾、名欲、權欲,去提升心性,磨鍊靈魂,那麼大到社會、企業,小到個人,就充滿和諧,我們就會活得很輕鬆、滿足、快樂。經營者必須要有高尚品德,高尚的品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性。

  三、持續的力量

  不厭其煩地重複做一件事,讓很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個平凡的今天的積累。如果你不滿意今天的自己,好好把握每一個今天,以更努力的狀態去創造未來。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紮實的行動,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因為過去的時間塑造了今天的你,今天的時光將鑄就未來的你。

  四、積極的心態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或考驗,但只有能夠把考驗當做機會的人,才能將有限的生命綻放光彩。積極應對,不見得能改變,但消極應對,一定不能改變。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相信自己具備還沒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稻盛先生說: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所以遇到困難也要改變我們的思維,用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五、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就是“有意圖的”將自己的意識凝聚起來,集中到某一事物所有方面的一切細節上。我們的集中力有限度,始終將意識集中於某一事物相當困難。但是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慢慢養成有意注意的習慣,這樣我們就會具備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並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要想做成事情,強烈的願望、認真的思考是起點。這種願望、思考強烈的程度、持續的長度,以及在實現過程中貫徹的認真程度,是一切成敗的分水嶺。

  《活法》讀後感 篇14

  雖然是選讀書籍,但《活法》的書名讓我很感興趣,也就先行閱讀起來。一直以來,我經常自問“怎麼活著才能幸福?”“怎麼工作才能開心?”從《活法》中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

  對於人生的思考,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很高深的問題,稻盛和夫卻透過親身的經歷和通俗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簡單人生的有價值“活法”。書中很多道理都是與我們實際生活很貼近,耳熟能詳的簡單道理,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透過《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目前的狀態,似乎也找到了一些思想上的共鳴。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簡單的方程式帶給我們的卻是人生大智慧。“思維方式”是我們人生座標的選擇,是正是負還是零,將決定了人生前進的方向和最後的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拿我個人來說,很喜歡這個公式。這個公式裡用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一個人的能力越強、熱情越大,如果思維方式錯了,最低值就是負數,也就直接把自己的能力和熱情放到了相反的方向上,不但不會做出對人類有益的貢獻還可能危害他人,而思維方式的負面性越大,你造成的損害就越大,這個公式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熱情,而是思維方式!細分解的話,就是心態、人性。

  《活法》讀後感 篇15

  現在的社會是個信仰缺失、盲目跟風、大眾浮躁的社會,說其病態也不為過。如何在迷茫中保持清醒、擺脫迷茫,《活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活法》一書是一位成功企業家的生活感悟,我覺得作者並沒有講述其成功哲學的意思,而是講述他對生活本源的認識和感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來說,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兩點:

  一、讓處於迷茫中的人找到活著的意義;

  二、認識到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

  如何實現這兩點重大改變呢?我覺得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強調轉變思維方式,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

  第一、如何認識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美好的願望每個人都有,但實現願望的過程往往是更多的是平凡、單調,甚至是煩惱、挫折。如何客觀認識現實和願望之間的關係,需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視角,那就是接受並堅持每天的'平淡與平凡,美好的願望是平淡累積到一定量時的華麗轉身。

  要相信堅持的力量,因為堅持的力量是呈幾何數級增加的。

  第二、建立個人人生哲學的重要性?

  要成為一個獨立思考、有判斷力的人,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做好一個社會人和個性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判斷力、不盲從的人。

  看《人與自然》節目,角馬成群結隊行進中,當有一隻角馬遇險受驚奔跑時,其他動物本能地開始奔跑,隊伍頓成汪洋之勢。儘管這個比喻不甚恰當,但盲從之景以此形容恰如其分。

  第三、活著的意義在哪裡?

  我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1.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很是不易,要不枉來一世,需要我們活出自己的精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化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挖掘自己的潛力,更多地領略和感受這個世界,如果能為自己所處的時代記住,那當然是最最成功之人。

  2.作為社會人,我們有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們的喜怒哀樂、成功失敗影響著周圍的人,因此,能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積極影響的人,比給社會、他人造成消極影響的人更有意義。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的工作業績給企業帶來更好發展,企業的發展會給所有員工帶來更多的福祉。

  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這一點毋庸置疑,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於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認為應該具備四種心態:

  第一、感恩的心態

  感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感謝今天的平安和健康,這是我們快樂幸福的源泉。

  其次,要感謝公司和同事。我們相聚到天潤,不僅僅是選擇的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要感謝公司、包括公司的領導、同事,因為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來到了公司,自己的這個工作平臺是由所有的同事搭建起來的,自己的工作成績關係到公司的發展和其他員工的福祉。

  第二、簡單的心態

  大道至簡,保持一點點單純,會活得更輕鬆,更有質量;

  努力工作,專心做事,是我們生活的本真、幸福的源泉;

  有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理解了這句話,你會活得更健康些。

  第三、敬業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暫時的失敗和不成功,是還沒有努力到老天爺感動的程度。

  第四、空己

  做個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第五、利他

  現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良好的合作氛圍需要利他精神的支撐。經常能夠換位思考,過分自愛而不顧及他人往往容易導致失敗,提高自己的情商,摒棄狹隘,決定了成功之九十。

  三星原董事長李秉哲說:“企業的成敗在於員工的素質”。因此,每一個員工都應該養成勤思、自省的習慣、培養積極寬容的心態,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企業的成功就為期不遠了。

  共勉語: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揹負著各種各樣的十字架,在艱難前行。它也許是我們的學習,也許是我們的工作,也許是我們的情感,也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正是這些責任和義務,構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活法》讀後感 篇16

  《活法》一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對他的生命哲學的講述。我一口氣讀完,身心踴躍。書中的句句都從嘔心瀝血的實踐中來。文字平實無華,但是撼動人心。

  可以感受到,稻盛先生是一個在生命的實踐中努力貫徹佛教智慧的模範。由此可知,佛教不是消極的避世,而是要精進創造“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事業。稻盛創立、壯大企業的過程,就是他秉承孜孜完善人格的宗旨,在為人的基礎上做事、在人生的每一刻體驗佛教智慧的歷程。

  一個實踐偉大事業的人,其實在心靈深處,有著最簡單的人生觀。稻盛和夫認為,為人就是要堅持做人最基礎的規範,堅持行善。對身邊人,對社會,擴大到對整個世界心存利益之心,並且孜孜不倦、不畏艱難地去實踐這種善意。生命的價值就在這種實踐中展現。企業經營之道很簡單,“不是公司的利益或面子,而是對社會或人類是否有益”。儘管資金十分充裕,但是他拒絕投資房地產賺取浮財,因為“只有自己辛苦賺取的錢財才是真正的利益”。

  乃至大到國際事務,也是“大道至簡”。日本不能就侵略他國做誠實的道歉,就是因為帶了太多複雜的想法。做了罪惡,就應該真誠道歉,這是簡單又合乎最基本情理的表現。這樣直心去做,一切都很簡單。世界各國出現貿易爭端,那是因為有國界,於是有了在此基礎上的國與國的爭奪。如果統一貨幣和政策,整個世界成為一個國家,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稻盛和夫崇尚“化繁就簡”,這是禪意的表現。

  稻盛認為,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三個基本素質。有厚重沉穩的道德,一切努力的方向都不會偏差。其次,有鍥而不捨、廢寢忘食的激情。最後是能力。他認為,思維方式是根本的。那就是,始終把穩立身的基本道德。他們不是缺乏經營的熱情和能力,而是最簡單的方面被忽視了,那就是,做一個有道德有正義的人。

  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淨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並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

  稻盛主張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佛陀教導的六度: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等種種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在紛紜浮躁的事務中錘鍊風雨不動的佛心;在生命的種種努力中,體悟佛智。從他的實踐歷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如果因為崇拜經營之聖的光環而去讀稻盛和夫的書,還不如把他作為一個在人生中實踐佛理的普通人的書去讀。每一個人,都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分子而已。但是儘自己的心力發光發熱,在每一個當下昇華自己的靈魂,每一個小分子,都能創造偉大的生命。一個所謂“成就大事”的人,只是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得精益求精、在每一刻每一處毫不放逸地自淨其意,而自然成就了博大的影響力。不僅是經營企業者或者其他所謂做“大事業”的人,任何希望在人生旅途中尋找到生命真諦和精神家園的人,都可以從稻盛的人生體悟中得到受益。

  書中舉了一個叫做二宮尊德的農民的例子。二宮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毫無學問,他所堅持的只是日復一日披星戴月地耕田勞作。由於他的精進,一個凋敝的農村成為富裕的村莊。因為他的事蹟,後來他被德川幕府任用。雖然二宮沒有學過任何禮儀,但是在宮中他的舉止言談自帶威儀,讓人敬佩。這是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升華生命的例子。二宮透過專心進行田間的精進,陶冶了人格,生命也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活法》讀後感 篇17

  最近一直都在讀勵志的書,其實已經不是立志的年齡了,但又有什麼關係呢。從現在開始懂的活法也不晚呀!

  看這樣的書可以使自己變的平靜,不浮躁。我覺得成功的人分兩種,一種只是表面上成功,另一種是不只表面成功,他在成功的表面背後隱藏著更大成功。這種人遲早會成功,無論做什麼都會成功,因為在他的心裡埋藏著一顆成功的種子。這種人就是《活法》的作者。他很小就給自己規劃了人生,一直規劃到了80歲。看到這裡我覺得我開竅有點晚,快40了只能安排後40年了,前30多年以前都是糊塗的生活,沒有目標。現在應該給自己規劃一下,小的規劃是一週,大的規劃是一生。有目的才會有行動,有行動才會有結果。

  其實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簡單,很多道理我們從小就知道,但卻不明白。現在看來那就是真理。

  被尊為日本三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所有人的人生,最後的發展都是自己內心念頭的延長線。我的內心怎樣想,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的想法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我的未來。:“是什麼造就了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呢?是那一股能默默專注在同一件事而不感到厭煩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過每一個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積的持續力。”

  我特別相信,我們的計劃也就兩個月,但是已經有無數的成績出來了,雖然那是別人多少年前做的事情,但也有的人一生都不會去做呢?我相信我看的書不晚。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成長,在這幾個月中我成長了,我發現了自己的變化,有時都不相信,真的變了,沒有那麼焦慮了,不再埋怨了,不常常想不該想的了。我說是沒有用的,這些內心的變化我內心真的體會了,這是我覺得最快樂的事。要有追求和夢想,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享受奮鬥的過程。

  什麼是享受,付出了得到了就是享受。不付出得到了也不會認為那是享受,況且不付出就永遠體會不到得到的快樂。

  “想要成就事物,必須先有強烈的願望”。“強烈的願望”包括強大的決心,堅定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一個高標準的目標。還有實現目標的恆心和毅力。我在堅持因為我有目標,我有信心。

  《活法》讀後感 篇18

  我的感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抗拒階段。

  開始瞭解盛和塾是透過孔繁鋒孔總的推薦,從一開始孔總就給我介紹了《活法》這本書,因為我從來沒有看書的習慣,也從來沒有真正看完過一本書。還有我是比較喜歡賴床的那種,每天幾乎睡到自然醒,出於情面出於個人感情,我就勉強的接受了他的建議,給個面子先看看這本書吧。孔總還特別強調,稻盛先生建立了京瓷公司建立了KDDI公司,親手打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在78歲高齡的時候還救活了日航這個破產的公司,並且在接手後不到3年時間又再一次上市。他也特別強調,稻盛先生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也就是在這種半推半就的情況下慢慢的勉強的看完這本《活法》,剛開始真是為了完成任務似的。

  第二階段:理解階段。

  看完《活法》這本書以後就停不下來了,現在每天都要看稻盛先生的書籍。我突然覺得原來稻盛先生是這麼普通的一個人,只要努力按照基本的、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時刻都要提醒自己,要以六項精進為準則:一、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二、謙虛戒驕;三、每天反省;四、活著就要感謝;五、積善行,思利他;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我時常把六項精進放在嘴邊,逢人必說。六項精進的每一條都特別特別地貼近我們平時的生活,六項精進裡面沒有一個生僻字,也是這樣才讓我們這些沒有文化的人通俗易懂,能夠慢慢的去理解,然後一步一步融入到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工作,融入我們的血液,融入到我們的骨髓裡面。

  第三階段,踐行階段。

  六項精進的第一條,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我們自己也好,我們身邊很多成功人士也好,怎麼持續性,當我們沒有找到可持續性的原動力的時候,我們就沒辦法做到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於任何人的努力,我現在把六項精進當成了原動力。

  第二點就是,要謙虛,不要驕傲。我覺得我自己的話,平時也不夠謙虛,經常身邊的人一誇尾巴就翹起來了,就有點飄起來了。那麼學了六項精進以後,我想我我現在飄起來的機率頻率已經減少了很多很多。

  六項精進的第三條:要每天反省,每天檢點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沒有卑怯的舉止?自我反省,有錯即改,這點呢也說得非常非常的好,就是現在每一天睡覺之前都會自我反省後才睡覺。

  第四點就是活著就要感謝,活著就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報,這個也非常的強大,也就是說,我們要感謝身邊所有的人,感謝出現在我們生命裡的所有的人,感謝欺負我們的人,感謝陪伴我們的人,感謝鼓勵我們的人也感謝給我們打擊的人,所有所有的人都感謝他們。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我們多感謝,世界將變得無限美好。

  六項精進的第五條: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行善利他言行之間留意關愛別人,行善積德有好報,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做事情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麼做生意也一樣,如果站在對方的這個角度,再考慮問題的時候,我們只要有盈利,只要在雙方盈利的這個基準點上面,就皆大歡喜。那也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利他,那麼我們平時工作中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壓軸的也就是第六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不要老是糾紛不平,不要讓憂愁支配自己的情緒,不要煩惱焦躁。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的投入工作,以免事後懊悔。我們平時生活當中的煩惱有80%的煩惱,都是來自於感性的煩惱。就比如說隔壁的小雞丟了,這個樓下的小孩子又在哭鬧啊,我們小區的這個阿姨又在跳廣場舞啊,等等。我們每天為這種小小的事情而煩惱的話,會導致很多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不必要的小事上面而沒有生產力了,所以說自從學了六項精進的第六條——不要有感性的煩惱,我覺得每天都是比較樂觀了,活得比較輕鬆自在了,把煩惱拋之腦後了,平時也很多事情都看開了,我甚至把六項精進設定成了我的螢幕保護,生怕自己忘記。

  加入盛和塾以來是給我感觸比較深的,還有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 *熱情 * 能力。這句話也對我影響頗深,就是說我們能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給我們的基因,加上我們的學歷經歷加上我們的天賦。我們的熱情是可以培養的,熱情就是對事情的關注,對事情的熱愛程度。我們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可以從-100到+100之間,它都是隨著我們的“作為人何為正確正確的”的思維方式轉變的。所以回到我們作為人何為正確的基本原理原則,作為企業,何為正確的基本準則來定位。

  以六項精進為原動力,以成功方程式為基準,以員工物質精神雙幸福為企業願景,以回報社會為目標。以上是我的個人感悟,謝謝大家。

  《活法》讀後感 篇19

  單純的原理原則就是不可動搖的人生指標

  稻盛和夫的思想就是“將作為人應該做的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以及“追求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倘如工作中,我們能夠有共同的是非觀念,大家溝通起來就會非常順暢。而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所總結出來的就是三個“有利於”,當你遇到一件新增業務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時,就要捫心自問,如果是有利於公司的就可以做,如果是有利於部門的可以去做,如果是有利於科室的可以去做。在三個“有利於”的指引下,部門間的協作、科室間的協力、員工間的協同將更為順暢,本質上企業與個人是命運共同體,大家都有了共同的使命。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

  怎樣才能提升人格?修身養性具體該怎麼做?要居深山,擊瀑布進行特殊的專門修煉嗎?不必。在這奮進的社會里,天天勤奮勞作就是了。稻盛和夫直接給出了人格提升的方法。“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至。”古代大賢格物而求真理,現今社會只要一直勤奮工作,就能夠獲得真理。聚精會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這就是最尊貴的“修行”,就能磨練靈魂,提升思想境界。而這,我所歸納的就是一個人的從業素養。擁有高尚從業素養的人,無一不是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產生。當年輕的你在悠哉中度過時,不要沾沾自喜,你浪費了自己的光陰。而當你的工作變得充實,特別是承擔了新的工作任務後,恭喜你獲得了新的磨練時機。我時刻記在心裡的是劉忠儉總助理時常講過的一句話:“在船上工作,如果你不是個好機工,那麼你也成不了一個好老軌”。其實,無論從事哪個崗位,你都應該竭盡全力,爭取做的更優秀,而這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汗水。

  “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

  人生和工作的成果是由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三要素相乘得來,其中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有正負的,這個相信不難理解。如果思維方式是“扭曲的”,那麼一個人職位越高,帶來的災難就越重,危害就越大。其次,我也非常認同稻盛和夫提出的“熱情”一詞,工作熱情,我認為就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就好比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患者能夠克服病症,從而延壽或康復,而一種具有消極、悲觀心態的病人會加劇病情一樣。在我身邊就不乏有這樣的同事,不同崗位上,不計報酬,承擔著繁重的工作任務,日復一日,有不少設計人員在崗默默的加班奉獻。隨著售後業務量的增加,售後技術支援人員,時常為解決船舶故障,即便是休息時間也要隨時保持線上支援,因為全球時差問題經常是要熬夜到凌晨,遇到不被家人理解之時,心中必定充滿委屈,但是他們仍然憑藉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情,一如既往的無私奉獻。而他們的熱情也在影響並帶動周圍的同事。當然,在實際工作當中也是存在一些作業能力優良,但是最終卻沒有獲得大家認可的同事,大多是因為缺乏對工作的熱情,只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作了獲取報酬、謀生的手段,區分了有報酬的上班時間與無報酬的下班時間。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心不喚物,物不止”,這一點對於技術人員最貼合,技術工作是創造性工作,不能滿足現狀,要具有追求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的思想,而且應該主動的、強烈的、持續的追尋渴望,才有可能創造新產品,取得新突破,獲得新產品,才能夠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如果我們認為產品已經獲得了最嚴苛的認證,產品已經定型了,不需要再最佳化升級了,那麼我們的產品就可能逐步的喪失了競爭力,應該更清楚真實看到存在的問題,要有勇氣、有決心、有毅力專注問題的解決。歸納起來,我認為無論是從事哪個崗位,都應該擁有一顆迫切想改善現狀的心。這也是書中松下先生講到的“水庫式經營”,儘管方法不知道,但是必須要建水庫,你必須得這麼想。這不僅僅是經營層面,技術層面也是一樣。我常常給大家講的一句話就是,你時刻要掂量一下自己手裡還有多少牌可以打,如果手中沒有底牌,那麼註定不會是贏家。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從個人體會來看,從無到有做成一件事,如果沒有持續強烈的願望是肯定不成的,如果沒有體會到睡也想、醒也想,這就說明還不夠用心,那麼事情完成的肯定是不夠完美。當一個問題出現後,你只有反覆推敲,不斷思考,尋求各種資源,耗盡最大努力,才有可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答案。現在手機已經成為必備可少的工具,有問題可以隨時查詢,有時突然有了好的想法,也要及時記錄下來。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或精心的準備

  縝密的工作計劃對於專案的推進作用毋庸置疑,對於研發技術工作來講,要制訂出真實、可行的計劃,難度也是非常大,因為不同於定時定工專案,會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擺在面前,這些未知問題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也為未可知。怎麼才能制訂出合理的計劃,首先計劃的制訂需要整個團隊骨幹參與進來,在自己分工領域中儘可能進行詳細的分解、評估,然後依據專案的推進情況對標計劃的落實情況,並提前預判總體計劃的完成情況。當然在專案推進中遇到的每一個突發問題,都是應該作為一個需要挑戰的困難,要想盡辦法、調動資源儘快的去克服,推進專案的執行。

  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到

  生產設計如果缺少了對產能的瞭解、對工藝的瞭解、對應用環境的瞭解,沒有結合生產實際,我認為是不會有好的產品產生。所以設計人員應該爭取一切機會多走入生產現場,無論是生產車間、製造供應商,還是船舶一線都應該沉浸其中,有可能一次兩次未必有發現或收穫,但是隻要堅持下去,肯定會有所收穫。當前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設計人員對產品的瞭解程度還不及裝置的使用者,仍然存在一些想當然的思想。其實,很多的最佳化思想都是來源於生產一線的同事,作為設計者本身,更是不能僅僅聽說,然後根據提案者的思路去整改,而是要像老中醫一樣“望聞問切”,找出病灶,同時要關注驗證結果,確認是否“藥到病除”。

  結合解決濾器實際過濾能力達不到額定處理效果的問題,技術服務人員與設計人員反覆跟船測試,不斷的研討驗證,付出汗水與努力,最終推倒了許多“不可能”,找到了問題根源,倘若脫離船舶一線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

  以德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緩

  這一章節提出了塑造“正確的職業觀”,如果整個團隊都有正確的職業觀,那麼這個團隊應該是非常有力量。我也非常認同,並認為我們缺少正確職業觀的灌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並不是所有員工都有正確的職業觀。所以,技術部對技術從業人員提出了員工從業素養:“熱愛企業,忠誠企業;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嚴謹務實,追求卓越;勇於進言,善於納諫;順暢溝通,良性互動;坦誠積極,團結協作;敬畏規則,公正誠信;平等尊重,責任擔當;志同道合,風清氣正。”也希望不能僅僅成為口號、成為形式主義,而是大家都能夠理解每個詞語其中的含義,當作一面鏡子經常審視自己的不足之處。

  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

  對於標題的總結,從我的認識來看,任何事情想要做的完美,必須要下苦功夫。即便是下了功夫,最終的答卷也未必能夠完美。特別是當整個事情結束後,重新來審視時,你可能會發現或多或少不完美的存在。但這都不影響你要有一顆追求完美的心,也就是在做一件事時,你要非常認真的對待,要總結前面的經驗教訓,全力以赴的去做,爭取事情能夠完美的解決。特別是在產品最佳化升級這條道路上,並不是要求從一樓直接邁上二樓,而是透過一階一階的臺階,不斷的攀升。同時,也要注意每一步要走踏實,找準方向,避免走彎路。

  結語

  如同曹岫雲先生做的推薦序言,《活法》是一本罕見的、非常實用的人生教科書。只有細讀《活法》這本書,才能理解稻盛哲學的精髓,在人生不同的階段給予不一般的啟迪。

  《活法》讀後感 篇20

  每日忙忙碌碌,不時感到茫然,更有些許莫明的焦躁,偶與朋友聊聊,卻也難解心中的疑問。不惑之年已過,可心中仍有諸多的疑惑和煩憂。然而,看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卻忽然有一種久違了的豁然開朗的感覺,使我更加明晰了人生的意義。

  平日裡我們大都忙於生計,卻很少停下來思考,究竟怎樣的活法才能充分體現人生的價值。物質生活固然重要,可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才能更使人心明眼亮,使人生更有意義。因此我必須要說,感謝公司領導為我們烹製的心靈大餐。

  《活法》一書的前言是這樣寫的:我們現今生活在紛亂如麻、前途未卜的“不安分時代”。富裕卻不知足,豐衣足食卻禮節不周,充分享受自由,有時卻倍感閉塞。的確,生活好了怎麼還會感到空虛呢?作者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人生的意義在於提高修養,磨鍊靈魂。說得真好,人活著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修養,把人生各種不幸都當成是對自己的考驗。經歷一次考驗人格就得到一次昇華,就會獲得一筆莫大的人生財富,從而使得自身修養不斷得到提升。有時經常覺得工作壓力大,有許多的擔憂。然而這本書,卻給了我很大的自信。我會把工作中的各種壓力化為動力,發揮自己最大的熱情,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著就是幸福的,工作著就是快樂的。這在自己付出努力得到回報的同時也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這本書對我觸動較深的還有作者所寫的磨礪心智的“六個精進”。當我們真正能做到付出最大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一心一意堅持做下去,不驕不躁,不斷淨化靈魂,並做到自省自戒,我們將會變成另一個脫胎換骨的自己。另外,作者還告誡我們要感謝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可是我們都在追求什麼?房子再大也不算大,越大越好;車子再好也不算好,牌子越亮越好。我們早已迷失了自己,卻渾然不知。心懷感恩,這是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也需要我們去一遍遍重溫。如果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行善積德,心懷感恩,可以想象,這個世界將會是多麼的美好。

  讀一本好書,不但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還會改善到自身的行為舉止。讀罷此書,我們便會不自覺地去三省吾身,然後在不斷完善自身修養的過程中成為像作者所期望的那種心懷感激少有憤怒的君子。是啊,有個平和的心態,心中少有太多欲望和抱怨,我們才會處事坦然。無論書中有多少的真諦和教誨,最終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用心去體會。我相信自己已經在讀書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坦然。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樣,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樂趣,也堅信自己會度過一個充實快樂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真正走進了稻盛和夫的心靈世界,那麼你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活法:堅持、寬容、勤勉、熱情…其實活法,本不應該成為困擾我們的話題,不是麼?

  《活法》讀後感 篇21

  前幾天我收到了公司饋贈的稻盛和夫《活法》一書,在閒暇時如飢似渴的讀了起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這確實是一本讀起來就放不下的經典之作。

  上學的時候系統學習過哲學,也曾讀過幾本中外關於哲學乃至處世和出世方面的書籍,《道德經》、《菜根譚》、《蘇菲的世界》等。這些書闡述的道理都是相同和相通的,但《活法》更接近我們現實的工作和生活,是一本珍貴的、實用的人生教科書。

  稻盛和夫不但是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還是成功的企業家、科學家。他在整本書中把哲學理論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透過自身的實際經歷和經驗,動情的講述出來。如果要用主要的詞來概括,我覺得是:敢想、堅持、認真、動腦、實踐、利他與感恩。眼睛可以眺望高空,腳踏必須踩實在地上,極度認真地對待每一項單純甚至枯燥的工作,學會動腦思考並親身實踐,這樣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就會達到目標。

  稻盛和夫講述創辦“京瓷”之前的一些困難處境。他不像其他自恃才高而吃不了苦安不下心的年輕人,他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在那樣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企業,廢寢忘食地搞研發。他堅信當人的頭腦裡出現“想要這樣做,想做成這樣”的願望時,從遺傳基因的層次上講,這種願望大體上都在可能實現的範圍之內,就是說人類具備把自己想法變為現實的潛在能力。於是他充滿熱情和自信,刻苦鑽研,每天都在不斷思考不斷積累。認真觀察大膽創新,不放過任何細節,終於做出了世界先進的研發成果,後來創辦了稱霸全球的新型陶瓷業。他提倡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他的成功經歷恰恰體現了這一點。在那個瀕臨破產的小企業,自以為有才華的人都已經跳槽,留下來的人也大都對前途無望,消極混日,只有他用敢想肯幹的熱情,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認真踏實的態度,拯救了企業更成就了自己。我被他的故事所感染:新產品在實驗爐中燒製捲翹,他親臨現場找辦法,想要成功的殷切希望促使他居然想把手伸進一千多度的爐內壓住捲翹,這反倒帶給他靈感,最終找到用耐高溫重物壓住的方法解決了技術難題。面對“非晶矽硒鼓”的技術難題,他深更半夜親臨現場,看到本該認真觀察實驗過程的研究員正在打瞌睡,於是打破多年的管理模式,冒著風險大膽進行調整和重組,實驗便有了突破性進展。這些都驗證了動腦思考和親臨現場實踐的重要性。我們的企業裡不乏可以與稻盛和夫的能力和才華相提並論的人,但是卻還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成就。我所在的新產品中心,也正是需要稻盛和夫的精神,去攻克一個個研發難題,為公司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和持續發展的創新力!建議大家都來讀一讀《活法》,一定會受益匪淺。

  除了講述工作和生活之道以外,稻盛和夫還透過這本書向我們傳達了“以利他之心度人生”的世界觀、價值觀,與環境和宇宙潮流協調和諧的因果觀和大局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世間萬物都存在因果關係,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

  合上書,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其實稻盛和夫所講的道理很簡單,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無非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道酬勤,知足感恩……我們常常用“盡人意,聽天命”把沒有成功歸咎於天意,給碌碌無為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試問:我們真的用盡自己全部力氣了嗎?

  已接近不惑之年的我,也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怎樣做才能不枉此生,活的有意義?讀過《活法》我更加堅信,只要踏實過好今天,每一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即便平凡渺小,我們仍會活得充實快樂;儘自己最大努力為身邊的人,為社會做點有用的事,哪怕很微不足道,我們仍然會活得很有意義。我想這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區別,這就是《活法》要送給我們最珍貴的哲理!

  《活法》讀後感 篇22

  這本書的名字叫《活法》,作者稻盛和夫,日本企業家。

  到現在依然記得當時看這本書的情景。去年的7月份,我糟糕透了。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本來就讓我應接不暇,再加上領導隔三差五的痛批,還有同事之間的不理解不支援,我完全成了一個超級負能量的人。每次打電話給親人或者朋友都是大吐口水,腦袋裡面每天想的就是我要辭職!我要辭職!甚至,我還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城市,回到我溫暖的家鄉去尋求精神的慰藉。

  現實殘酷,事與願違,我所有的預謀都沒有得逞。正當我打算過一天算一天的度日時,我遇見了《活法》。猶記得讀這本書的晚上,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讀到共鳴處會激動,讀到痛點會反思,讀到新解會興奮。在那個當下,我忘掉了白天在工作中的瑣碎與煩惱,也不去想明天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與不悅,隨著作者的思想走動,那些怨氣和消極好像就不知不覺的消失了,我好像遇見了一個新的自己。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本書中,作者重點強調了這個人生方程式,這也是最擊中我的部分。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人生結果或者工作結果等於他思考問題的方式、自己的熱情以及自身能力的乘積。熱情和能力為正數,但思維方式可以為負數。所以一個人的人生結果如何,是由思維方式決定的。倘若一個人熱情和能力都很高,但思維方式是負的,那麼就會有負向的人生結果,比如駭客犯罪。當你的工作或者生活狀態不好的時候,首先可以反思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出了問題,其次才是熱情與能力。

  工作結果—為什麼要工作?

  金先生說自己工作沒意思沒激情,那麼就需要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工作?從人生方程式來看,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工作結果是什麼?

  解決溫飽、買房、買車,改善生活?打發時間,與社會保持聯絡?實現金錢獨立,不依靠別人?為父母爭氣,光耀門楣?如果這些確實能成為你好好幹活的動力,那就去做吧。但從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出發,以上的這些需求都沒有涉及到最高層次的需求,即自我實現的需求。一旦有外因打破你的工作動機,很容易崩潰瓦解而不堅定。

  稻盛和夫說,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人生的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悟。作者的觀點頗富禪意,是需要足夠的人生經歷才能領悟的。那麼在我的思想層次上又該如何為自己設定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動機呢?我想到的是——你到底可以走多遠?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個我能在職場之路上到底走多遠,我特別想知道答案。遇到了困難想放棄,我就反問自己,難道真的只能走到這裡了嗎?不如堅持堅持再走走吧。這種內心深處自我實現的需求會鞭策自己不斷前進,不會覺得負重前行,反而擁有一種誰怕誰的挑戰欲。

  稻盛和夫說: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這句話很好的反駁了哪些認命論者。比如金先生最近比較常說的消極語錄就是,能力有限啊,感覺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我想說的是,不要給自己設限。做中國黃頁時的馬雲和現在的馬雲難道不是同一個馬雲嗎?你永遠想象不到你會成為怎樣的自己,所以不要急於為自己設限。能力真的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正如自信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工作熱情—對現在的工作不喜歡?

  很多人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覺得工作機械無聊,或者感覺沒有發展前景,或者工資一般,或者工作壓力大。作者在本書中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姑且一心不亂,拼命投入工作再說!這個方法並不是老先生隨便說說,而是親身感悟得來的。來看看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學畢業後,稻盛和夫進入一家很糟糕的公司。所有人都表示同情,即使到小賣部裡買東西,老闆娘也會一臉同情說,你怎麼進了那樣的破公司?

  他對這家公司很失望,整天抱怨個不停。跟他一起進來的小夥伴們一個個辭職離開,他也想辭職,但那時辭職比較麻煩,需要家裡寄戶口簿過來。哥哥不同意寄,怪他瞎折騰。也就是說,他根本就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只能在這家公司繼續待下去。

  他為此抱怨了很久,也沮喪了很久,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他不知道如何面對別人的嘲笑,他對所有的一切都感到迷茫。但後來他意識到,一直這樣下去,根本於事無補啊,不如好好工作,說不定還有轉機。於是他真的好好工作了,每天都幹勁十足,甚至抱著自己的產品睡覺。當然,有時間還會看專業書籍,不斷地給自己充電。

  這樣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效,他研發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同,他在公司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到後來,以他一人之力,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公司,為公司贏得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後面的事情不再有懸念,他創立自己的公司,他變得越來越優秀,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曾經的那些迷惑還在嗎?當然不在了,不然也不會寫書告訴大家,好好工作,好運就會降臨。

  我對於作者的這段故事很有共鳴。比如現在的這份工作,在那段死活不想幹下去的日子卻由於生活所迫只好接受的時候,我慢慢平靜,當我開始重新投入工作解決問題的時候,我發現好事情也開始慢慢找到我。升職了,加薪了,成就感也越來越強了。所以啊,當你陷入工作的迷茫時,不要急著逃離,冷靜下來投入工作,這種投入會幫你獲得好的工作結果,而好的工作結果會讓你獲得樂趣和成就感從而喜歡現在的工作。

  工作能力—工作沒有進展怎麼辦?

  喜歡現在的工作,也有著正確的工作動機,但就是工作幹不好?擁有的資源有限?性格不合適?領導對自己有偏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疇?正確的思維方式不應該是這些,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不斷精進!稻盛和夫提出了六項精進。

  第一,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就事論事。比如金先生某個專案沒做好,不應該全面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應該分析這個專案本身自己哪裡沒有做好,就事論事。

  第二,反省問題,思考解決方案。專案沒做好的原因在哪裡,去學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去請教別人,去培訓學習都可以。

  第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所謂勤能補拙,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可以透過不斷的學習而提升的。

  第四,謙虛戒驕。當你取得一點點小成績的時候不能驕傲,要時刻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

  第五,感恩生活。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報。

  第六,利善利他。要相信,當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成全著你。

  《活法》這本書,不同的年齡階段去讀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現在的我會對前面的部分很有感觸,而後面有點佛學意味的觀點就不那麼能夠理解。突然也對寫作這件事有了點新的思考。並不是說你的文筆棒就能寫出好文章,有些東西還真的經歷點什麼才能寫的通透。稻盛和夫把自己豐富的人生感悟寫進了書裡,雖是由日文翻譯過來的,但精神依然精準的傳遞到世界的萬千讀者。

  《活法》讀後感 篇23

  我每次乘飛機習慣帶本書以便無聊時打發時間,一天出差前向同事借書,他隨手拿起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感覺薄薄的一本小冊子倒方便攜帶。閱讀本書如身邊一位長者語重心長的對我講解人生的真諦。以前我也為哲學老師講人生觀價值觀如何重要而覺得可笑,可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遇到一些人遇到一些事,愈發覺得自己年幼的無知和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而本書每一標題的資料都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稻盛和夫的哲學就是要我們懂得,人類活著的好處和人生的價值就是提高身心修養,磨練靈魂,要課以自己比他人更為艱苦的人生,並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努力、誠實、認真、正直的道德觀和倫理觀,學會“知足”,以利他之心生活,不斷積累善行,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哲學並貫徹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走向成功和輝煌,同時也是人類走向和平幸福的王道。

  追求正確人生態度和人類應有的狀態已經不是我們個人問題了,稻盛和夫的哲學為了把人類引向正確的方向,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務必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們有義務認識自己的職責,終其一生去努力磨練靈魂,使靈魂更高尚,一點點反覆精進。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人生好處,才是稻盛和夫哲學闡述的真實的“活法”

  稻盛和夫提出“以原則思考,化繁就簡是做人和做事的原則”,我十分贊同他的觀點,我認為作為個體我們做人做事都要有一把尺子,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度”,就要明確告訴自己不能做。

  真理是一根線織成的布。所以,所有事情越單純越接近它本來的狀態,也就是說越接近真理。於是用簡單的方法去對待複雜的事情,這種思維方式很重要。其實用最樸素的原理卻能解決大問題,很多問題是我們想複雜了。人生的原則如此,工作的原則亦相通,很多看似複雜的問題認真分解,然後找到相互之間的聯絡,從整體―區域性―整體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往往遇到的難題也能解決。

  該書以稻盛和夫本人的成長曆程來給予勸告,當我們用他的哲學觀來看待事情時,所有的困難都會突然出現簡單有效的解決之道。他認為:工作現場有“神靈之聲”。當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無論怎樣想辦法、反覆試驗不斷摸索、處處碰壁,無計可施,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此時事情才剛剛開始,此時,就應恢復冷靜,然後應對現實對產品和現場,重新審視、體察、傾聽,才能聽到“產品對我們的私語”,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其實我工作亦經常遇到困難,應對困難百思不得其解,而此時我一貫的做法也是不“作為”,認真反省自己,把思路方法過濾一遍,如有可能儘量去現場,在現場中仔細觀察、善於分析,以現場發生的現象及收集的資料來分析問題,難題往往也能解決。當我們遇到困難僅憑想象和經驗往往不能解決問題,尤其當我們應對的“產品”有其獨特性時,這種應對“產品”,親臨現場掌握該“產品”的特性變得尤為重要。08年,我負責太倉電廠600MW超臨界機組鍋爐燃燒調整試驗,在帶給試驗大綱時心理很害怕,因為以前沒有做過類似的試驗且對該型別超臨界機組不瞭解,但專案立了總要做吧,多方查資料並向前輩學習還是心理沒底。在做試驗前一個禮拜我去電廠熟悉狀況,每一天對著IP系統看,與執行人員交流機組執行狀況,慢慢的瞭解了該機組的特性,到做試驗時也就有信心了,專案能夠順利進展。

  透過本書的閱讀,感覺與智者進行了一番長談,對此受益頗多。

  《活法》讀後感 篇24

  拿起《活法》這本書,很多人的感受應該差不多:深深的贊同書中的很多闡述,深覺得讀此書可以明智,可以幫助我們重塑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活著”的過程中,不因世俗的利益衝擊而產生猶疑,堅定的做一個正直高尚的人。

  人的一生很短暫,從20多歲到60多歲,一直都在工作,如果沒有樹立一個很好的觀念,處理不好個人與工作的關係,人生應該也不會過得愉悅。偶然會聽到有人說,反正幹一天算一天。對於這樣的觀點,總是覺得很愕然。工作是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時間是自己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影響了公司也必定會影響自己。公司並不會因失去這樣一個人而受到多大的影響,但對個人而言,隨著時間流逝沒有獲得成長,才是最致命的。

  書中提到“自燃型”的人,喜歡工作,不需要督促。這是不是一種理想型,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香樟在南方是強勢樹種,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到了北方,長勢一年不如一年,最後不是被截頭就是被替換。事實上香樟就不應該在北方使用,但它沒有發言權。是景觀設計和施工中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還是所有人都選擇了無視與沉默。

  “對領導的要求是德重於才”。企業的管理者並不一定是能力最強者,但應善於發現和傾聽,具備為他人服務的意願,有協調關係、調動資源的能力。可以引導集體的工作熱情,協助團隊中的員工發揮所長,亦能幫助員工實現人生價值。如果只有指派工作的管理形式,會抹殺員工潛力和主動思考的意願。所以無論是公司提供成長環境,還是員工主動創造發展空間,需要的是雙方有良性的互動。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可以培養員工主人翁的態度。多一個腦子思考,團隊就多一份力量。

  如果說公司是一塊土壤,員工就是植株。在貧瘠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植株,會具有很多的優良品質和卓越的能力,比如稻盛和夫先生本人。但這種環境下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是稀少的。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在同一片肥沃的土壤上,每種植株需要的微環境是不一樣的,有的喜歡充足的陽光,有的喜歡半陰狀態,有的喜歡長在水邊,有的可以紮根在石縫,或許各有差異,但一樣生機勃勃。

  誠邦從2017年上市後,進入了轉型期,就像一艘大船改變了目的地,在汪洋大海中調轉船頭。船身會傾斜,沒有做好準備的船員可能會不小心摔出船身,而其他的船員需要緊緊握住靠近自己的任何一個固定部件,跟隨大船作出改變。從思想上和身體上都要配合轉型的一系列變化,這對於船上的每個人都是挑戰。這期間公司對於培訓工作非常重視,進行了多項綜合性的課程安排,幫助員工在轉型過程中,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等多方面能力,跟上公司的發展需求。公司和員工,都在一條船上,需要共同推進,才能保證順利的轉型。

  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提及做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至始至終都在他的文字中體現,反覆的強調正義、公平、公正、誠實、謙虛、努力、勇氣、博愛等等,讓讀者印象深刻,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停的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達到“讀書育人”的目的。誠邦秉承的“以德立人,以誠興邦”的企業文化,也需要象《活法》一樣,透過各種方式、各種活動灌輸到每位員工的思想中,自上而下以此為工作行為的準則,形成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活法》讀後感 篇25

  12月中,終於收到《活法》一書,到樊登讀書聽此書,並通讀全書,不由感嘆:稻盛和夫的思想境界,真的有種大道至簡的味道。

  人到底為什麼而活?稻盛和夫先生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什麼叫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呢,就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這是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這個過程當中,改變最多的東西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已經實現。其中我最喜歡磨礪心志的"六項精進",還有兩個公式。

  第一個公式是第8頁的人格=性格+哲學。,如果說性格是天生的東西,記憶裡邊兒帶來的東西,那麼哲學就是我們後天逐步一點一點養成的東西。什麼是哲學?人何為正確,就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什麼樣的事兒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這種評判的依據就叫做哲學。所以,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比如說不可說謊,不可給別人添亂,要正直,不貪心,不能只顧自己等等,無論哪一條,都是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被別人不斷教育的,這就是最簡單的哲學。如果我們能夠依據這些最簡單的哲學來判斷我們的人生,來決定我們該做這一件事兒,還是不該做那一件事兒,我們的生活會簡單很多。但是我們往往隨著人生不斷的成長,決定我們做一些事情的依據,不再是這些最簡單的哲學性規則,而是社會的慣性。是別人都在怎麼做,現在的潮流是什麼,怎麼樣賺錢來得更快。你會發現,當你背離了那些哲學以後,我們往往走偏了。哲學是可以改造我們的性格,並實現我們更上層次的人格。

  那麼第二個公式就在13頁: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能力重要嗎?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有高有低,但它起碼是零以上的分值,可以後天彌補。人的熱情度是不一樣,一定是喜歡燃起熱情。我們經常在領導力培訓裡提到團隊中有三種人,哪三種人呢?就像三種柴火一樣,第一種是點火就能燃燒的,叫可燃性物質。第二種呢,是點火也燃燒不起來的,不燃性物質,第三種是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希望我們在工作中能夠做自燃型的人,也就是在漩渦中間去工作,如果你希望在團隊中凸顯出來,被老闆看到你是一個能幹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跳進漩渦當中去,什麼事兒最難,什麼事焦點,我就去做什麼事兒,攻克難關。就算你做不到是一個自燃型的,有吃苦精神的工作者,你也應該做一個可燃性人,當別人跟你說希望你努力之後一定能夠做到。而不燃型,就是別人再怎麼鼓勵,你再怎麼帶著他一塊兒做,他都沒勁兒做不起來。這時候,普遍認為這種人在團隊當中是很危險,需要特別留意。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某週六帶女兒去參加鋼琴演奏會,有一位奶奶近70歲,穿著大紅長裙落落大方上臺演奏《梁祝》,指法嫻熟靈動,樂曲如行雲流水,我們都猜測學琴至少多年,後期得知紅奶奶正兒八經學琴也就半年時間,獻花謝幕時紅奶奶就總結一句:我學琴就是喜歡,所以每次都陪孫女去學琴去請教老師,天天和孫女搶著練琴,所以自己和孫女進步都特別大!此事兒對我們觸動很大,真正應了書裡85頁那句“喜歡燃起熱情”。

  繼續說這第二個公式,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思維方式是有正負之分的,如果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他的想法是負面,你會發現他前面的能力和熱情越高,他做事錯誤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希特勒,能力強熱情高,但當他的思維方式完全錯誤的時候,它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劊子手。在生活中,我們不會像法西斯主義那麼嚴重,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負面心態的人,你可能會違背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呢?稻盛和夫先生認為首先你得敢想。你得敢想那些美好的,正確的,非常絢麗多彩的未來。然後你得做,此時此刻做好當下的這一件事,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其實變得很愉快,這就是正面的狀態。稻盛和夫先生解釋什麼叫心想事成,就是你極度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產生的效果,去想象一個有顏色的未來,極度認真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和要做的事兒,這就是敢想堅持做,就一定會心想事成。

  當然,所謂活法是別人的活法,你活不成別人,唯有努力學習別人的幹法,才能活到別人的境界。

  《活法》讀後感 篇26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充滿了人生哲理,內容豐富,涉及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散發著理性的光輝,引人深思。讀完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改變了我內心的一些想法,讓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關於努力工作,稻盛和夫這樣說:“夢想和期望不管有多麼遠大,現實生活中還是得一天接著一天,老老實實把工作做好,這就已經讓我們耗盡所有力。為了比昨天更向前一步,哪怕只是一釐米、一分米也,都要用汗水拼命去排除接踵而來的問題,而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因此,與其為明天而煩躁,汲汲營營計劃未來,不如把力量放在充實每一個今天。這才是讓夢想成真的最佳方法。”把握當下,珍惜時光,才是努力的表現,循序漸進,一點一滴地進步,而不是憑空幻想,處於做夢的人生狀態。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漫漫長河,那麼事業就是人生長河中的風景,風景是否秀麗需要付出努力與艱辛,需要付出創造與思考,只有踏實的付出和辛勤工作才能領略到美麗的風景。按時按量完成了工作任務僅僅只是完成了工作,還不能說是做到最好,我期望能夠在工作中做得更好。學無止境,利用業務時間我不斷學習工作技能,翻看一些優秀書籍,拓寬知識面,與同事保持友好的團結關係,不懂就問,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勤思考,多問,多總結。並且給自己制定了近期目標和遠期計劃,期望透過努力工作一步步實踐。只有打心裡真正熱愛這項工作,真正把單位當成自己的家,把單位的事當成自己的家事,無論大事小事,都應該認真對待,做到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學習意識和溝通意識,加強務實能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制定條理清晰的工作思路,以身作則、切實做好自己的崗位本職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單位做貢獻。

  透過讀完《活法》這本書,我更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不虛度光陰,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工作,努力工作,認真進取,我始終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將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活法》讀後感 篇27

  一口氣讀完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帶給我的是如同父母的耳邊叮嚀一般。告訴我們的“經營之聖”的秘訣是如此的簡單、樸實。這些生活道理早在打小時候起,父母就在耳邊叮囑:要勤勞本分,不能好吃懶做;要正直謙虛,不能虛偽傲慢,要誠實謙讓,不能撒謊貪婪;要節制,要堅強,做事要多替別人想想,不能軟弱,不能幹損人利己的事等等。父母沒讀過幾年的書,不識幾個字,但是這一點兒也不妨礙他們對生活的正確理解,他們的道理總是樸實,簡單。這些都是無數代人的“生活真理”、“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可能,我們和稻盛和夫的區別就是他認認真真、徹徹底底、踏踏實實的做到了,並且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這些真理。

  比如:“勤勞”。小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做人要勤勞。“如果天上真的會掉餡餅,那你也得起的比別人早,不然,等你起來了,早就被別人撿走了”,“種莊稼啊,七分靠管,就是再好的苗子,不去管,還是會顆粒無收”。稻盛和夫就有著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的勤勞。懶惰、不努力的植物絕不存在,不努力的草類無法生存,動物也一樣,這是自然的鐵律。現在,豐富的物質生活,輕易的滿足了人們生活的需求,使勤勞、踏實的幹活日益成了“愚直”,“偷懶”看來是如此的“合情合理”。“愚直”的人上進了,但是他們卻不明白“偷懶”才是導致他們沒有上進的罪魁禍首。

  再比如:“利他”。我們的父母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吃虧是福,特別是在跟別人分好處的時候,別人拿六分,自己拿四分,那別人就會認為,跟這個人做生意好,下次還會繼續跟你做”。這就是經營上的“人我雙贏”。其實,稻盛和夫用簡單的話語闡述了什麼叫“利他”。“利他”其實很平常,想給小孩好吃的東西,想讓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適等等,任何出於對周圍人的關愛之心都是利他。“換位思考”,多麼簡單的四個字,這就是“利他”的極好體現。

  然後是“持續的力量”。“要是你不是時刻捧著竹籃,望著天,那有可能餡餅就在你低頭的時候掉到地上去了。”父親是這樣跟我說的。關於愛迪生的1%天分,99%汗水,我是這麼理解的。我永遠不去關心什麼時候機會才會來臨,只要時刻提高自己,充實自己,機會來臨的時候能有一把抓住的實力就可以了。如果機會

  擺在面前,沒有抓住的實力,那隻能頹然看著機會溜走。與其關心機會的來臨時機,不如動手提升自己。“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每天提升1%的1.01的365次方的算術肯定很多人都知道,重點是每天堅持做到,提升多少不是關鍵。

  我們年輕一代可能沒有父母們的來自生活、生存的壓力,缺也丟失了對工作的認真態度,這是我們需要尋找回來的;我們年輕一代可能沒有父母們對工作的渴望、迫切,缺也丟失了那以廠為家的奉獻態度,這是我們需要尋找回來的;我們年輕一代可能沒有父母們的“社會主義好”,缺也丟失了那捨己為他的美好精神。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是我們的事業,需要我們認真經營;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是我們的人生高度,需要我們努力到達;我們的處事方針是什麼?是捨己為他、換位思考,需要我們時刻牢記。

  人活一世,為何?

  這是“洩露天機”的書,其實“天機”是如此的簡單、樸實。

  《活法》讀後感 篇28

  說到《活法》讀後感,我認真的讀完以後,心裡有諸多感受。

  一是感恩的心態感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感謝公司、同事和家人。我們相聚到中鼎,不僅僅是選擇的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要感謝公司、包括公司的領導、同事,因為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來到了公司,我剛進入中鼎時,從一名最基層的硫化工做起,感謝公司和領導給予我的機會,讓我有展示自己的平臺,同事們在工作中給予的指導、幫助和協助,讓我更好的適應工作和公司,讓我得到成長。

  二是簡單的心態,有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理解了這句話,你會活得更健康些。稻盛和夫在瀕臨倒閉的京瓷製造出在剛剛才在美國的大企業研發出的新材料時,我第一個反應是這老頭真了不起,水平真高。不過我很快想到,稻盛和夫僅僅是水平高嗎?僅僅是技術好嗎?試問,在他試製這種新材料時,真的有人要求他一定要造出來嗎?我想除了他自己以外,誰要是提這樣的要求都是過分的。指望一個瀕臨倒閉的小作坊造出美國大公司投入巨資才研發出的材料,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只有稻盛和夫自己才清楚能不能做,怎樣才能做出來,真正的動力與壓力其實來自稻盛和夫自己,即使他當時做不出這種新材料,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指責他。對員工個人來說,真正對自己起作用的動力與壓力來自自身,不要指望公司領導像小時候的父母和老師那樣對自己提各種各樣的要求,指明自己前進的方向。平時對自己要求嚴格,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當我們的客戶提出較高任務要求的時候,就容易適應。稻盛和夫能滿足IBM提出的在其他公司看來難以接受的苛刻要求,其實是基於其平時他和他的團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四是空己做個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五是利他,所謂利他精神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聰明的人應該能注意到,奉獻於他人並不僅僅只是對他人有利,終究還將有利於自己《活法》意境悠遠博大精深,我目前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二是在閱讀時,我反省我對工作的態度實在是與書中提出的要求相距甚遠,我為此感到非常的慚愧。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

  《活法》讀後感 篇29

  再次接觸到《活法》這本書是在20xx年,發現身邊的企業家朋友很多都在學習稻盛哲學,尤其是好朋友朱以容學兄一直多次反覆向我提到稻盛經營哲學的魅力,並再次送了我一本南寧盛和塾的《活法》並多次和我分享塾友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透過對稻盛先生經營哲學和實學引用後對企業帶來的深刻變化。至此之後,我幾次反覆研讀《活法》這本書,每次都會產生不同的我感悟,總結對我個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思維方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思路決定出路,一個擁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只要心態積極,充滿熱情,即便能力稍弱,結局一定不會太差。反之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如果人生觀是負面的,則結局一定不會好!要經常告誡自己做事一定要儘可能認真、負責,因為你得到的每一件工作都是來自別人對你的信任以及恩賜,不要輕易去毀掉別人對你的信任和給你的恩賜。

  二、做為人,何為正確

  敬天愛人,利他之心,是稻盛先生的核心哲學。對待員工和客戶,只要心存利他之心,則必定長久!做人做事何謂正確,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位置去看待事情,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自己所有努力的原動力其實都是來自於“利他”之心。就如工作最簡單的動力是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能夠過上更為舒適的生活,為家人盡心盡力後,無論自己能夠給社會貢獻些什麼,或者是否為社會去做貢獻,但這些不那麼重要了,因為這是能夠證明你來到過這個世界的憑證,活著的意義、價值所在。

  三、個人修煉,個人心性的提升

  人的一生一定是個精進的過程,六項精進會告訴我們一個完整的流程。從做事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到取得些許成功後不可驕傲,再到每日反省改進,前三條是做事。後三條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再到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則是做人心性的修煉。常存感恩之心,多做善事,站在利他之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性思考,定會不斷精進自已!

  四、胸中懷有強烈的願望

  想要靈活地運用潛意識,需要反覆地不斷地加強思維體驗。自己制定的經營目標,從早到晚,夜以繼日,24小時反覆思考。這樣強烈而持續的願望,就會進入人的潛意識,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朝實現目標的方向前進。只有胸懷強烈願望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才會大,謀劃的事情就如談戀愛追求物件一樣只有日思夜想才能成功!

  《活法》讀後感 篇30

  《活法》是企業文化的一種,但它可以讓人在工作中認識人生的意義。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之聖”——世界上唯一一位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京都陶瓷和KDDI)的企業家,把自己一生工作中的思想哲學與經營理念總結在《活法》中,他透過自己的實踐行動指導我們:如何找到生命的喜悅,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實人生,這些理念看似是大道理,但細細體會卻不難發現其中的精髓。

  在中國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僅取決於財富和金錢,更取決於整個社會,特別是社會精英群體堅守的精神和信仰。而且,後者更是前者得以持續發展的最關鍵的支撐點。如同稻盛和夫先生所認為的,企業經營者的人性、人格對企業的經營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展開很好的經營。在書中,稻盛和夫先生毫無保留地闡述了他的根本思想,並從根源上闡述了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應有的狀態。幫助人們尋找那曾經迷失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人們重新燃起心中的那盞精神之燈。

  稻盛和夫先生說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修煉靈魂,他給出的最好的活法就是,人活著就要不屈不撓,勤勤懇懇工作,專心致志,一心撲在日常最重要的崗位上,孜孜不倦工作,堅持勞動,紮根於內心,陶冶人格、砥礪精神,才能達到更高境界,人生自然而然得到磨鍊。並且對世間萬物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利他人之心,有愛心、不懈努力、順應宇宙潮流就能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與其相對,憎恨、仇視他人,只顧利己之人,其人生將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因此人生須要磨礪自己。而且,稻盛和夫老先生反覆強調他的企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利他思想”。他不是隻為自己建立企業,他還為了員工;他不只為員工創造企業,他還為人民大眾。他的企業不是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的,而是以有利於人民群眾為使命。他沒有很高深的理論來指導管理企業,只有最簡單最樸素的小孩都知道的社會倫理道德規範。透過看這三本書之後,我聯想到自己的公司。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中一直強調客戶價值最大化,這與稻盛和夫書中“利他思想”是一致的。

  《活法》看似是關於如何經營企業、怎樣獲得成功的商業書籍,其實是一本關於如何做人、怎樣活著的人生指南。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練心智、提高人格,這些就是稻盛先生教給我們的“活法”,簡單的道理告訴我們:不是知道多少複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和原則”,努力做到這些看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正是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