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白說》讀後感
白巖松《白說》讀後感
《白說》,是央視資深新聞人白巖松,透過近年來於各個場合與公眾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一部言語中的心靈之路。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白說》讀後感,供參考閱讀!
《白說》讀後感1
對於名人,我們習慣性仰視,仰慕其光鮮亮麗的一面,感嘆命運的不公。其實,名人也是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他們也很普通,也很平凡,只是他們認真地過好普通、平凡的日子,才成為名人。借用白巖松的說法,我們需要平視,才能走近真實的名人。
不完美的童年。白巖松出生於內蒙古的海拉爾,在閉塞的年代,每天只能讀到三天前的新聞。八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是母親一個人拉扯大兄弟倆。普通家庭這樣大的一個變故,對於童年的白巖松會是怎樣的酸楚。箇中滋味他並沒有細說,可以深深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和孩子們的堅強。今天,我們擁有著圓滿幸福的家庭,我們覺得自己幸福了嗎?沒有!我們心中總有一些對父母的不滿與不屑,總覺得父母沒給我們想要的生活。親人,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後後悔莫及。父母,既然我們無法重新選擇,那就好好珍惜這份血緣!
八次搬家經歷。三十二歲時,白巖松才真正擁有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在這之前,孩子的孕育和最初的成長,都是在租的房子裡。“我認為在我的記憶中,如果沒有搬過那八次家,沒有那麼多找房租房的經歷,我的青春是不完整的。”今天,有多少年輕人,因為愛情而裸婚。房子、車子和票子也成為當今結婚的新三件。從父母角度出發,結婚首先要買房,也無可厚非,誰不想孩子有個安穩的家。但擁有住房不代表擁有愛情,兩個人共同努力建築的愛巢,才刻骨銘心。年輕時,有能力買房,固然欣喜;沒能力也不悲觀,打拼來的幸福,值得回味。一天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住在車廂裡的修路工人,起來時還播放著流行音樂。這就是生活的態度。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去用心聽首歌了,能說我過的一定比他們好嗎?幸福不是看你住在哪裡,而是你以怎樣的生活態度住在那裡!
拼的是自己。白巖松坦言,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也從沒為了工作給誰送過禮。“有很多年輕人抱怨,現在社會都是拼爹、拼外貌,我會告訴他們:我也曾經擁有一個成為富二代的機會,但是我爸沒有珍惜。”他還反對父母過早操心孩子的工作,要讓孩子享受他特定階段該享受的美好時光。“要知道,你所擔心的事情,只有不超過10%會變成現實,其餘的都是自己嚇自己。”當我們沒有什麼外在可拼的時候,就只能拼自己了。記得我考上現在的單位時,一位老同學打電話來問:“你和我說實話,你有沒有找人?”真希望自己當時有能夠得著的人,往往越往上走,機會越多,也更相對公平。我認為,找工作需要實力和機遇,有時你的實力取決於你的競爭對手。
興趣廣泛的人。白巖松喜歡古典音樂,且造詣不淺。他還喜歡運動,好足球與長跑。繁忙的工作之餘,不忘自己的愛好與初心,難能可貴。普通的我們,總是說,忙,忙,忙……忙的忘記曾經的最愛,忙的丟掉健康。每次看到體檢單時才發誓不喝酒多運動。正如周國平所言:生活節奏加快了,然而沒有生活。天天爭分奪秒,歲歲年華虛度,到頭來發現一輩子真短。怎麼會不短呢?沒有值得回憶的往事,一眼就望到了頭。其實,我們忙不過白巖松,我們也要學會忙裡偷閒,過多彩的生活,豐富的才是充實的。
《白說》不白說。平視白巖松,才能走近他,原來,他就像鄰家大哥,不僅給我們傳播知識,更教我們做人和生活,學會追求公平、正義和快樂。
白巖松,那麼遠,這麼近!
《白說》讀後感2
白巖松的《白說》已草草翻過一遍,平心而論,還是有些小失望。即使白巖松在後記提及這不是一本演講集,但是從每一篇文章結尾的日期和地點,我們仍能感受到演講稿的痕跡。很大的篇幅是在各個大學的演講稿重新歸納整理,之前也散見於不少媒體,不少故事的講述和感悟的闡述,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再看就少了些許的驚喜,如同隔了夜的飯菜,重新加熱總歸少了最初的新鮮。和前幾本書相比,總覺得缺少了些誠意。
因為是為大學生做的演講居多,文中難免存在些心靈雞湯的內容,或許對於尚未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讀者比較受用,但對我而言,一方面已經工作多年,一方面離開媒體多年,再看裡面的內容,終歸是缺乏了一些共鳴。
可這些無礙於買一本《白說》裝飾著我的書櫃,書櫃的一層是由包括南方報業叢書在內大批媒體人的書籍組成,曾以為這些書將會是自己工作中的輔導教材,可至今有些書仍未拆封,但購買如初,說起來這是對媒體工作難捨情懷的一種慣性。
這幾年的媒體似乎被一種悲愴的氛圍所籠罩,南方週末愈來愈少了銳度,那位寫出“即使新聞死了,也留下聖徒無數”的報業先驅身陷囹圄,從前幾年的柴靜、崔永元,再到最近的張泉靈、郎永淳,一個個昔日熟悉的名字的面孔因為各自的原因從熒屏上漸次消失,他們不是第一批離開央視的主持人,同樣也不是最後一批。不過這樣看來,白巖松的堅守顯得尤為珍貴。
本有千言萬語,落到筆下卻已寥寥。《白說》是否真的白說,並不好說。不管如何,我還是會從書櫃中偶爾取出讀上三兩行。
書中提及胡適的一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至少我曾振臂高呼過。
《白說》讀後感3
《白說》是央視資深新聞人白巖松繼《幸福了嗎》《痛並快樂著》之後的全新作品,一部言語中的心靈之路。透過近年來於各個場合與公眾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態度,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 域,溫暖發聲,理性執言。
從白說這本書的序章可以看出這本書是白巖松在做了央視第一位新聞評論員之後結合自身感悟而創作的一本關於人生道理的書。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標題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白說兩個字讓我感到很迷茫,這到底是寫的什麼,讀著讀著發現這本書就是透過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現給我們許多“大道理”。
全書分為五個章節:歲月,價值,溝通,態度,時代。每一章節都會引入一句名言,作者會對著這句名言開始展開自己對於這句分析與理解,進而引向更高的層面,深至內心,廣至社會。作者為了讓讀者更容易懂得他的思想,加入了許多有意思的話,我在讀的時候總感覺這本書不像是熒幕上那個擁有一張標準國字臉,滿臉嚴肅的白巖松寫出的,更像一位年輕人用輕鬆的口吻對你訴說著一些道理。
道理就是為成功而出現, 成功並不容易,雞湯遍地的年代,你喝的再多也許你還是個,白巖松的這本書並沒有高歌眾人所傳唱的大道理,反而反對一些話如;堅持就是勝利,並且充分論證自己所說的正確性。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
《白說》讀後感4
借一雙眼睛看世界,所以很喜歡央視主持人寫的書,《白說》共分為“歲月(活著不是非贏即輸)”、“價值(得失不是非有即無)”、“溝通(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態度(進退不是非取即舍)”、“時代(真相不是非此即彼)”五個部分二十餘章,透過記錄他15年來在各個場合與公眾的深入交流,分享其世界觀和價值觀。書中內容涵蓋時政、教育、改革、音樂、閱讀、人生等多個領域,每篇文章後都有一篇“自己的讀後感”,增加了文章的豐富性;用與讀者相同的身份,做進一步跨越時空的交流。
許中國夢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
對於中國時政和改革,白巖松直言不諱,他說“中國結束了捱打的時代、捱餓的時代,正在進入一個捱罵的時代。”“眼下這個時代的不夠公平,是通往更高層次的公平的必經之途。”“中國人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美國所有的好,都被這個望遠鏡給放大了。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我猜他們拿反了……”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物質快速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蹟,GDP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直線上升,世界排名由第十名升至第二名,不止翻了兩番,財稅的增長速度更是遠超GDP的增速。不可否認的是,在追求GDP增長的過程中也積累了相當多的問題,而且現在似乎成了問題的集中爆發期。但我們不能因此責怪政府、痛罵社會。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模式,歐洲走過,日本走過,有人說是“中等收入陷阱”,但哪個成長期沒有困難、陣痛?白巖松結合自己的成長故事講述中國夢,這也是普羅大眾走過的歷程和該有的夢。
許輿論環境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
針對當下社會的紛紛擾擾,白巖松則在書中表示:“理性,是目前中國輿論場上最缺乏的東西,有理性,常識就不會缺席,但現在,理性還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國輿論場上總是在爭鬥、搶奪、站隊並解氣解悶不解決。”“資訊爆炸時,別被忽悠了。”
新興媒體,假新聞太多,傳統媒體,時常態度失真。錢的力量太大了,市場的力量也太大了,一時間,虛假新聞和有償新聞層出不窮,一味地迎合、媚俗、八卦,人群中的對立和撕裂也愈演愈烈。身處這樣一個快速變革的傳媒時代,如何處理自己與傳媒之間的關係,面對紛繁複雜的資訊,如何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見解,變得越來越重要。既不能徹底隔絕,也不能沉浸於此。不僅要選擇接收什麼樣的資訊,還要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它。當資訊趨於對等,每個人又學會了理性思考,負責表達,這個社會的輿論環境該會改觀。
許個人成長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
在關於生活和幸福的話題中,白巖松寫了一個細節:“曾經在飛機上看過一篇康洪雷(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導演)的專訪,被一個細節戳中淚點。康洪雷是我的內蒙老鄉,當初當助理導演的時候,每天都要面對亂七八糟各種事。早上起床,總會有一番掙扎,然後對自己說,你康洪雷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你打算怎麼過?說完之後衝出屋子幹活去。看到這兒我熱淚盈眶,把雜誌合上了……”有一段時間,因工作的糾纏和人事的紛擾,很有一種想一走了之的衝動,每天上班前都需要給自己鼓勁。讀到這兒,一下釋然,堅強銳利如他們,也會如此,於我更不足為怪。自此,一掃陰霾,一身陽光。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當遇到挫折和問題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找一找合適的書籍,靜下心來閱讀。相信這世界上一定有這樣一本書能在你不知所措的時候給你安慰,讓你冷靜下來整理思緒再次前行。
一部《白說》,沒有教條,極少理論。只像一個充滿睿智的大哥哥與你促膝談心,以其凌厲但卻無比平實的“白氏”話風直面現實,讀來親切自然,時時處處體現著白巖松對人生的參悟,作為新聞人的敏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白說》讀後感5
在白巖松的新作《白說》中有這麼一段內容,說的就是成功與失敗。他說道: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氾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扭曲和亂象,都與追求面上的成功有關。我們只是追求現實的結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為了實現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在回答體育如何影響下一代的問題時,是這麼回答的,“體育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同時,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這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從小到大,什麼時候學習過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 其實老祖宗早已明白這個道理,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我們從來不教“十有八九”時的心態和應對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極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回頭看中國歷史,包括世界歷史,想想看,失敗很可怕嗎?中國有無數的歷史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失敗,而不是因為成功。岳飛是因為成功才偉大嗎?項羽是成功者嗎?林則徐的人生成功嗎?
以史為鑑,迴歸到個人去看,我們應該知道,失敗有時是需要的,而且是偉大創作的重要動因。此外,我們還應該明白,挫折與失敗原本就是變革的機會。要知道,人在勝利的時候是不必做決定的,但在失敗的時候要做決定。做出決定,往往意味著一種變革,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每當失敗與挫折來臨,你應該懷著好奇心去看待它,試圖弄明白它的目的:難道這是一次提醒?難道我應該做出一個更有利的決定?
《白說》讀後感6
今天抽空讀了下前些日子買的老白的白說這本書,書的開頭就談了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書上說大多身處中年危機的中年男子會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我今年才26就時常在思考這個問題,這說明我提前遭遇中年危機麼?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有時也會問導師,導師說談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哲學研究的方向早已遠離本體論(就是不在討論世界的本源,人生的意義其實就與世界的本源有關係),我們應該關注更具體的問題。對於導師這個回答我是不滿意的,但是導師粗暴的回絕我問題的態度令我也沒有進行再次深問。
我很喜歡但丁神曲裡西西弗里斯推石頭的故事,人的意義就好比上帝懲罰西西弗里斯推石頭一樣,慾望就是石頭,滿足了一個慾望就會產生下一個慾望,於是西西弗里斯就不斷的把石頭推向山頂然後石頭又滑落到山底,如此反覆,想想人生何嘗不是。
史鐵生說人生本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沒有意義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我們自己要賦予人生一個意義,這個意義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人生設定一個個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完成這個目標,重要的不是達成目標,而是達成目標的過程,過程就是意義,如果達成了這個目標就設下下一個目標,直至生命結束。雖然這短話乍一聽很有道理,但是剝開一些言詞的包裝,其實和西西弗利斯的故事一樣,所謂的目標與慾望也相差無幾。
叔本華說人的一生是悲劇的,雖然人生是有喜悅的,但是總體來說悲劇的時間會長於喜悅的時間,而且喜悅總是短暫的,悲傷卻是很長久的。
加繆說人的一生是虛無的,人類對於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存在。
前些日子,我又看到一種比較新穎的'論述,人活著為什麼一定要有意義,無意義的活著也挺好的,我覺得也好像挺有道理。
寫到這裡,我想起放羊娃的故事,放羊娃的爹從小就放羊,問他為什麼放羊,他說我爹跟我說放羊可以買更多的羊,賣了羊可以娶媳婦再生娃,生娃再放羊。當我們聽到這個故事,大多數和我一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覺得放羊娃的一生是悲劇的,是毫無情趣的,是不快樂不幸福的,但是放養娃的內心我們是真的能體會到嗎?我想不盡然,因為仔細想想我們和放羊娃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從小就被爹媽教育要好好讀書考大學,讀完大學找工作,找到工作娶媳婦,娶完媳婦生個娃,然後再讀書,工作,媳婦,生娃。我覺得其實與放羊娃沒什麼區別,一樣的可悲。
關於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這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最後我的體悟是當你被“人活著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這個問題困擾時,原因僅僅只是你意識到人生需要一個意義,而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卻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去想人生有沒有意義,你的困擾肯本就不會存在。畢竟人生原本就是一場虛無。
《白說》讀後感7
這兩天在看白巖松的《白說》,頗有些感觸。這種強烈的感覺促使我突然想寫點什麼。《白說》這本書聽其名大概就可以猜到它的主要內容,也就是白巖松對於人生和生活的感悟。我平常向來不太愛好此類書籍,在我看來,人生百態,各有其不同,成功和人生軌跡是不能複製的。但是我很好奇從一個新聞人眼中看社會和世界是怎麼樣的。
此時此刻我的心跳速率比平常快,這說明這本書給了我收穫和共鳴。刷了太久的微博和朋友圈,很久沒有這種在書中偶遇知音的驚喜感和幸福感了。就像張愛玲筆下所寫:“原來你也在這裡”。就像在鋪滿青石板的雨巷中,突然轉身看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這種幸福感缺失了太久。我開始認同讀一本好書就如談一場戀愛的觀點了,期間有與作者心靈之通,有意見相左的分歧,只是不能爭吵,不能轉身離開,一陣反思過後仍然愛不釋手。
白巖松在書中談到他的讀書之道時,我差點淚流滿面。他說你以為讀過了,其實是錯過了。我想想自己錯過的確實值得可惜。大學四年,我很多時間都是跑圖書館,借閱過很多書籍,歷史類,哲學類,心理類,文學類等等。但是至今讓我想重新想借閱和翻看的是田餘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如果說我是因為愛好歷史所以愛此書,那就錯了。與此書的相遇說來有些不那麼浪漫,如果不是大學老師佈置作業,我想此生我註定和它錯過,但是我雖然曾與它相遇,卻沒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這也是我至今最大的遺憾。當時把看《東晉門閥政治》當成一項任務,我愛上它是在喧鬧的候車室等火車的時候,當我看到作者筆下的東晉門閥的那些趣事和人物性格時,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穿越了,當時的我不知道四年後我還會如此著迷此書。看過太多歷史類的書籍,很少有這種覺得歷史是個很有趣的東西的感覺,大多數人對歷史總是過於敬畏,所以寫出來的作品總是覺得離現實很遙遠。歷史確實是個遙遠的概念,但是我想能把遙遠的概念寫出昨天的感覺,這才是還原歷史最好的方法吧!當然大家的作品是有很多的,每當我讀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我都覺得黃仁宇先生必定是個很有趣的人。其實我沒有接觸過作者,我之所以讀出我所認為的作者的性格,不過是因為他的作品確實有趣,確實讓我喜歡。當然這也和個人的文學底蘊以及史學背景有很大的關聯。作為大家或者資深的研究者,也許他們在我們看來枯燥的史學中發現了樂趣,然後幫助我們去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們現在所閱讀的都是他們在原始史料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正如他們把食材加工成食品。只是食材加工大多數人都會,只有少數人才能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流連忘返。我至今都很感謝我大一的專業老師,是她讓我知道陳寅恪,錢穆,顧頡剛,翦伯贊,黃仁宇……這些人的作品有驚人之處,當然驚人之處是我閱讀後得出的結論。經過廣泛閱讀之後,我發現讀什麼樣的和讀誰的書太重要了。一本好書讀完後就像和戀人分別,其間的酸甜只有自己慢慢去體會和領悟。
有的時候,我們不帶任何目的的去閱讀也許會收穫更多。僅僅只是喜歡,所以願意在喧鬧的環境中如飢似渴的閱讀。正如白巖松所說:閱讀也要講究隨緣和惜緣的,別功利,彆強加。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慢慢成為你的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現在社會大多流行成功學,所以我也用成功學來抒發下感概吧!我認為生活的成功就是把大多數人認為的枯燥感過出趣味感,學者的成功是把多數人認為的枯燥寫出趣味感但不對事實進行扭曲。讀一本好書時,也許你會淚流滿面,也許你會哈哈大笑,拍手稱快。也許……
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把《東晉門閥政治》重新看幾遍。雖然曾經的年少無知讓我錯過它,但是再次相遇我會更加去好好品味其中的趣味和價值。因為錯過,所以更加珍惜。好書原來看一遍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