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家庭教育原創作品,是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記,同時也是一本還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傳的圖書。如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歡迎大家踴躍閱讀!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一)
前段時間,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同樣作為媽媽,也同樣作為教師的我,將全書通讀一遍後發現原來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
本書的尹老師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婷婷,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無痕。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尹老師說:“學習為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尹老師設了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很多家長和老師肯定都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品行的培養。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喜歡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進步。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而事實上,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點進步都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如“幫媽媽洗菜,洗得很乾淨”“幫鄰居奶奶收衣服”“扶受傷的同學上醫務室”“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動承認錯誤”“勸阻同學玩危險遊戲”等等。作為教師,還要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三、對閱讀極其重視。
該書的第二章幾乎全部是講早期閱讀的,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各個方面都闡述的很到位,並且舉了很多的例項。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課外閱讀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閱讀實質上構成了孩子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了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看了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們記住她的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為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了“童年”而活著。”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才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二)
最近在微博裡看到一個小男孩因不滿媽媽不給其買玩具而當街拽母親頭髮、扼住母親喉嚨的新聞,讓我大吃一驚,而後寒心不已。是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才造就了這一幕的發生。這個男孩不僅扼住了母親的喉嚨,也扼住了教育的喉嚨,更是扼住了社會的喉嚨。為了減少這一幕悲劇的發生,我在此特別推薦一部家庭教育經典作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希望能給天下的`父母親帶來幫助,給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尹建莉,她是一名教育學碩士,曾從教多年,現在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尹建莉熟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特別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和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品學兼優,曾兩次跳級,2007年16歲的女兒即參加高考,成績超過當年清華錄取分數線22分。在個性方面,她女兒自主自立、自強自愛,是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尹建莉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了一個優秀的女兒,還出版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和家長們分享自己的家教心得,頗受天下父母親的歡迎和喜愛。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尹建莉的教子手記,記載了她成功的教育理念和一些實用的教育方法。它首次提出了一系列新穎成功的家庭教育原則,還給出了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它不但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它還教你如何指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格。它集理論和實踐於一身,是實事求是談論家庭教育的典範,更是家長們最實用的育兒工具書。
俗話說,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是孩子從小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一個心地善良的母親,不太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而一對不孝敬長輩的父母,絕不可能培育出一個大孝子。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寫道,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關注孩子的幸福感,要給孩子真正的自由。作者的一位老同學說:“我原來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間的差別。自從看了你的這些文章,才發現這差別原來是我和你之間的。作為母親,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實只是把孩子養活大了。”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三)
今天花費3個小時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大概給看了一遍,整體感覺,這本書對小學生家長是必備的,他裡面講到了關於寫作業,暴力作業,學習提升等方面都有介紹。對我震動最大的有2個點:
1、對學習成績的提升,在小學,乃至是初中,這些都是可以逆襲的,這個魔法棒就是課外瀏覽。這使我更加深信要陪孩子一起看書,將現在的看書時間再增加。而這個看書是孩子感興趣的書,不要給孩子任何功利性的行動。這些對他以後的爆發有很大的影響。對這2個孩子,現在要把陪他們的讀書時間擴大到每天的1。5小時,不要只是限制在他們的繪本上面,可以是任何的東西。在他們上小學以後就能夠讓他們去看長篇小說,這個對讀書習慣的養成,提升瀏覽速度很重要。裡面講到“當瀏覽量上去了,瀏覽速度也會提升”
2、一個家長應有的智慧裡講:最好的“管”就是“不管”,這讓我想到最近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事情,特別是大寶,最近讓我很苦惱,早上起來開始哭,不願意上學。自己不穿衣服,洗臉刷牙都是磨嘰的,沒有很乾脆的完成。上學校之前有時還會鬧一場。在回來家以後,吃飯前看電視,吃飯後自己玩,在我的提示下,自己去整理玩具,洗臉刷牙,上床看書,玩玩具,聽故事,該睡覺時不願意睡覺。
想一想自己給孩子定的目標,現在發現我其實也常常的在提示孩子,“我們應當......”,這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管,這類管會讓孩子失去主觀能動性,不會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成為一個很好的履行者,而沒有成為一個思考者和自控者。
那這類“不管”究竟是如何不管呢,這個和我給他制定的他需要做的事情之間是甚麼樣的關係呢,我給他制定這麼多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對的呢還是不對的呢?如果是對的,那怎樣樣做,才能讓他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去自己做呢,解決這些問題呢?這些和自控力,之間是甚麼關係呢?
突然之間覺得,自己是屬於管的比較多的家長了,這個到底對我們家的兩娃是甚麼樣的呢。
今天如自己所願,把書大概看了一遍,很多好奇心被滿足了,照舊值得把她買下來,花時間去看。也合適將它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這本書要比《完全的成長》少燒腦很多,那本相對是心理學的書,需要一句句去體驗。而這本給了很多現在家長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