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家風家訓讀後感範文

傳承家風家訓讀後感範文

  導語:好家風貴為“和”。“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傳承家風家訓讀後感的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傳承家風家訓讀後感1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國人心中,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岳母刺字到西花廳的家規家訓,無不體現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同樣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淳樸的家風家規。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或是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小時候,父母就要求我們遇到長輩要主動問好;互相尊重;我父親曾經跟我們兄弟說過討便宜就是吃虧的“後門”,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要佔有的貪慾之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勤儉節約,碗裡的飯必須要吃完等。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風,不好的家風必然導致家庭的不幸。

  孟母為保家風純正三擇其鄰,又斷機杼,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使遊手好閒、不思進取的孟子刻苦攻讀,成為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位列三公的曾國藩對子女要求嚴格,不允許高人一等,提倡節儉持家,使其子女都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良好的家風家規對於家庭成員猶如土壤、陽光、雨露一樣,是不可或缺的。那麼,怎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家風家規呢?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構建良好的家風家規最重要的是要有和諧的家庭關係,良好家風家規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包容、和諧的家庭關係。其次是對家規的堅持,家規雖然大多數沒有文字記載和要求,但身教、口傳的傳統美德教育非常關鍵,我父母的一言一行,是我家家風得以發揚光大的根基。

  家規不是想出來的,是由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創造出來的。如果一家之長的言談舉止有失規範,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家風家規也無濟於事。只有正當的家風家規,才能給家庭全體成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成長環境,良好的家規家風將是家庭和社會永遠的財富。

  傳承家風家訓讀後感2

  中華文明,燦爛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程序中,孕育了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諸子百家文化和傳統美德。家風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應積極用傳統文化精髓佔領人們的思想意識,自覺抵制西化、庸俗文化的侵蝕,在弘揚傳統文化中傳承好家風。

  好家風貴為“和”;“和”是中國哲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從《論語》中的“禮之用,和為貴”,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活字印刷術表演展示的中國“和”理念,再到羊年春晚主題“家和萬事興”,都在詮釋著和諧、和平與和睦。家風作為家庭文化的傳承,首先要家人之間和睦,相互信任、謙讓、理解、支援,相處融洽,讓家成為和睦幸福的港灣;其次要家庭與社會之間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每個家庭的“家風”都和,則社會風氣自然會得到改善,也會相應的“和”。

  好家風重在“德”;“德”,是一個會意字,起源於甲骨文時期,意為行動要正,而且“目不斜視”。發展於西周,“禮樂文明”把“德”為其核心,涵蓋了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誠信、仁義等,《周易》中講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今仍影響著大家。

  家風作為家人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影響著做人做事態度、為人處世的風格,主導家風的父母或長輩在教育家人時,應以德為先、以德育人、德才兼備,讓“德”成為衡量家風好壞的尺子和天平,使家人在面對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時能用道德標準做出正確判斷。其次,還要將十六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賦予家風新的時代內涵。

  好家風嚴於“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規”即“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風作為家人的行為規範或習慣,近年來,廣受關注和爭議的《弟子規》,就是一套成熟的家規家教體系,雖然現在看來有些教條和呆板,但其內容從行為舉止中的細節入手,從日常生活習慣中的小事規範,培養青少年戒陋習、懂禮貌、守規矩,對家風、家規的培養仍然值得借鑑。有規矩、懂規矩是前提,關鍵是守規矩,守規矩在於嚴,長輩要帶頭執行、率先垂範,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家人,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讓家規外踐於行,內化於心。

  把傳統文化融入家風傳承,用家風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既豐富了家風的內涵底蘊,又拓展了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途徑,讓傳統文化與好家風共同激勵人、塑造人、培養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