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皮卡》讀後感500字

《我的兒子皮卡》讀後感500字

  前不久,曹文軒在《面對淺閱讀時代——兒童文學應有的觀察和體悟》演講時說:“當一個善良的、充滿母愛並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抱了巨大希望的母親選擇了某種書,我們基本上可以放心地說那些書,就是用來為孩子打精神底子的書。相信一個母親的'直覺。”恰巧,這次我和媽媽心有靈犀,同時選中了《再見,鋼琴》這本書。

  皮卡是帶著對這個世界的抗爭和不滿而出生的。但在他以後的歲月裡,卻是始終以一個孩子的純真、善良、友愛和熱情面對他的人生和這個世界的。皮卡到上學的年齡,爸爸媽媽把他接回了北京。北京的日子是美好的:皮卡可以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開車去兜風;可以在幼兒園和最喜歡的杜夏老師一起瘋。北京的日子又是憂愁的:皮卡要開始一個人睡自己的單人床,他十分懷念在鄉下和奶奶姑姑在一起的日子。而現在他要跟別的城裡孩子一樣開始上課外班了。

  皮卡在彈鋼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被逼著學鋼琴,不過他也不是那麼討厭鋼琴。最後沒想到是因為一個叫絮絮的小女孩鋼琴彈得很好……這個脾氣倔強、好強且具有好奇心,心地善良的皮卡居然放棄了鋼琴……

  閱讀皮卡,就像在閱讀自己!我想,我也像許許多多的孩子一樣,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逐漸成長,深刻地體會到那些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從中感受到成長的共鳴,懂得了在我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辛勤付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