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的讀後感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的讀後感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老師就是教給學生知識,教學生做人的道理,於是遇到學生違反紀律就會不厭其煩地給他上思想教育課,可是覺得這樣收到的成效卻越來越小了,學生聽多了,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收效卻不高,到底該如何與學生溝通呢?看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後,我領悟到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問一問為什麼,貼近學生的心靈。
一、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經驗告訴我們,對待問題學生,只要教師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動。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問題生也多是不善於控制自己感情的,他們衝動起來,可以忘乎所以,老師若跟他們對著幹,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對問題學生進行診療,前提是教師要冷靜。
我也覺得以前在對待問題學生,我不夠保持冷靜,在課堂上的個別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上提醒之後還是沒有明顯的改正,也不容易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時候,有一次我就用課堂上時間來處理這個學生的小動作問題,時間過去了,課的內容沒有講完,這讓也我反省過我的做法,教育不要變成吵架、頂牛,結果是兩敗俱傷,走向反面,事與願違,問題生的問題更嚴重。保持冷靜,起碼事情不會變壞。應該在冷靜中尋覓更好的解決辦法,等待良機。“敵進我退”是為了最後的勝利。冷靜寬容才能最終顧全大局。書中也說 ,問題學生髮生的問題,大都不適合“熱處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靜下來,再處理不遲。問題學生往往是咄咄逼人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學會一些體面地下臺階的招數,以便隨時撤出“戰鬥”,讓對方的怒氣“再而衰,三而竭”,然後再教育他們。只有應變能力很強、威信很高的教師,才可以考慮對問題學生採用“強攻”和“速戰速決”的辦法,其他老師最好暫時“撤退”,等待時機“反攻”。” 學生髮生問題或惹禍時,情緒常會非常衝動,這時,我們也應該保持沉著,不能自亂陣腳,不能因為某個同學的`一貫表現差或是他的一句挑釁的話就丟失了處理事情的公平感,從而站在與學生爭吵的對立面。
二、遇到事情多想為什麼。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為了儘快解決問題,大部分時候都是將犯錯誤的學生訓一頓,訓到學生淚流滿面,承認錯誤,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結果了,然後就此了事。現在想來,這種做法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收效甚微。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後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瞭解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做,如何採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像學生為什麼會頂撞老師這個問題,我們一般的老師可能會簡簡單單地歸因為“目無尊長,缺乏教養。”而王老師卻一下子羅列出了12種原因:老師冤枉了學生;老師不公平;老師提出了學生做不到的任務;老師諷刺、挖苦學生,傷了學生自尊;老師要請家長;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教師誤以為是頂撞;學生心情不好,遷怒於老師;學生想壓住老師,好為所欲為;學生想表現自我;和老師套近乎;學生對老師的業務水平有看法;學生缺乏教養。其中有幾種原因,可能是我們一般老師想都不會想到的,比如頂撞你是和你套近乎,想引起老師的注意。
三、多瞭解學生的心裡想什麼
學生的學習問題是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總有這樣的一些學生,他們不注意聽講,上課走神,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玩些小動作,在課堂上,鉛筆、橡皮擦、尺子成了他們最好玩的玩具。我的做法經常是沒收,然後警告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看了這本書我才懂得,一些孩子不是不注意聽講,而是在用他自己的姿態和習慣注意聽講或者比較注意聽講,而這些孩子的姿態與其他同學的差別較大,很不“標準”,所以在我的意識裡面他們就是沒有認真聽我講課,我上課的時候也仔細觀察了他們,有時候也突然問他我講了什麼,他也能回答出來。原來這些學生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聽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聽講姿態,讓他們作一些小的調整。
我還發現一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是因為她早就學會了,聽得不耐煩了,我以前跟一個孩子說不管你學會沒有,上課就是要認真聽,現在想想,對孩子有點苛刻了,看了這本書才覺得讓她乖乖地坐在那裡聽早已掌握了的知識,是殘酷的事情。改善的方法是說上課可多講些這些孩子不會的知識,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