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自傳讀後感範文850字
富蘭克林自傳讀後感範文850字
第一次知道這本自傳估計是因為讀《胡適留學日記》的第一篇,當時胡先生初到美國,買了一套《哈佛五尺叢書》(又名《哈佛經典叢書》),十分陶醉,每天讀書五六個小時,於是百度了一下這套書是寫的啥,知道是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愛略特,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文學鉅著中選取了卷,作為哈佛學子必讀書目,也是哈佛大學學生人文社科之基礎。
《哈佛經典》旨在囊括人類有史以來至19世紀最優秀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文獻,以向現代讀者展示人類觀察、記錄、發明和思想演變的`程序。從學科領域來看,涵蓋了歷史、傳記、哲學、宗教、遊記、自然科學、政府與政治、教育、評論、戲劇、敘事和抒情詩、散文等各大學科領域。
而此卷叢書第一本便是這本《富蘭克林自傳》。時隔多年,終於找來這本自傳來讀,才發現這本書對於今日之美國,有著巨大的影響,美國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中都有推薦這本書,這本書在美國影響巨大。所以,我更想找來讀讀。富蘭克林的名字第一次聽到估計是中學關於避雷針。
讀這本自傳,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富蘭克林家境貧寒,早早就輟學,在印刷廠打工,他白天工作,晚上把要印刷的書借走,第二天一早再歸還,一直堅持自學讀書。
富蘭克林堅持吃簡單的午餐,節省時間用來讀書學習,並長期堅持。這一點另我反思,並試著每天吃飯的時間儘可能節省,營養均衡即可,不必刻意追求過於華美耗時的飲食。
富蘭克林在偷渡到今天的賓夕法尼亞州時,飢寒交迫,當他得到兩塊麵包時,將其中一個分給了遇到的一對母女,這個小細節讓我很感動。
13條美德的一生一週休養養成計劃,實際執行其實很難堅持,富蘭克林在取得一定經濟,社會基礎之後,依然沒有放棄這13條習慣養成計劃,並堅持到人生最後時期。這種恆持的一種堅持,才最終成就了偉大的美國建國之父之富蘭克林。
博覽群書,積極為社群,為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務之精神。
書中之習慣與經驗,如能理解並踐行於個人日常之實踐,方為真讀書。不為富貴所迷失,不為貧寒所轉移。中國古人之精神,與偉大的富蘭克林異曲同工。走出生活的安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