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流年》的讀後感

《木棉流年》的讀後感

  在廈門鼓浪嶼,有一種花叫做木棉花。島上的人稱它為英雄花,花開時,鮮紅若血,朵朵傲立枝頭;花落時,啪的一聲決絕地自高空落下,滿地落紅、觸目驚心。這幾天,我一直沉浸在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裡,而主人公阿寧的故事,也由此拉開序幕……

  故事發生在七十多年前日寇侵華時期,由於鼠疫,主人公阿寧的父母把阿寧交給了家裡的福嫂,從李莊搬到了福嫂的家——海門井巷唐山腳下。可惜福嫂的兒子阿貴得罪了當時“假日本”馮興榮的兒子,阿貴也被殘忍的殺害了。阿貴死後,福嫂傻了,阿寧每天也會被福叔的夢話“馮興榮,殺!殺!殺!”驚醒,終於有一天,福叔把五歲的阿寧送到了番婆那兒去,在木棉島的番仔園一呆就是好長時間,阿寧知道了馮興榮被殺的事情,還認識了好多人:為保護《永樂大典》最終剖腹自殺的日本人唐明澤、為了丈夫歐陽卓離大家而去的隱忍堅貞的梅雪阿姨、為博文叔叔擋了日本人五槍的茉莉、可憐的小女孩月華……幾個月後,日本大搜捕開始了,總有一些人從身邊莫名其妙的消失:蔡先生被日本巡邏艇打死、阿海被拉上街示眾、李校長被人從學校帶走、周先生人間蒸發、三舍被日本人殘忍折磨致死、番婆被陸老闆殺害……臨走那天,林嬸滴在阿寧手上的淚,一藏便是六十年。六十年後,阿寧重返木棉島,一切的一切,她都懂了……

  這本書,是一部小說,也是一本歷史書,書寫的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歷史,也是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為兒子報仇的箍桶匠阿福,除掉了無惡不作的假鬼子馮興榮;為保護《永樂大典》的日本人藤田明澤切腹獻身……李秋沅用她唯美的文字以一個小女孩的目光來寫,使那段歷史更加感人肺腑。番婆、周先生、茉莉、博文、唐明澤、李校長、三舍、梅雪……他們一個個向我們走來,卻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那些和木棉花一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時不時讓我淚光閃爍。戰爭瘟疫、生離死別……讓我想起了這本書一直讓我疑惑不解的卷首語:“一幢幢宏偉肅穆的樓院,一扇扇緊緊閉合的門窗,必有什麼,隱藏其後,痛徹心扉、蕩氣迴腸……走進木棉島,走進血色流年。”血色流年,果真是血色流年……

  枝繁葉茂,陽光透隙而過,碎成了一地斑斑影影,番婆、福嫂、梅雪等人的.面孔一一在我眼前浮現,有時格外清晰,有時隱隱約約,良久,你還會久久發呆。從小到大,我看過太多書,很多都是一掃而過,也就是自己最喜歡的《完美的花朵》《梧桐街上的梅子》等書才會反覆看個兩三遍,這本書,我反覆看了好幾遍,有些段落我甚至都背下來了,是什麼吸引了我?是歷史的魅力嗎?

  離鄉、梅雪、菊隱、雅歌、月華、茗香,這本書一共六章,全都閃耀著光芒,為什麼?因為它充溢的全都是愛,是正義和尊嚴,正是他們,抒寫了這部南城舊事,抒寫了這部流年史詩,也正是它們,給了我們勇氣……

  你想體驗李秋沅字字如花的文字嗎?你想走進木棉島看看那木棉嗎?你想更深刻的瞭解愛嗎?我發自內心的向你推薦這本書,帶你經歷折射歷史的風雲,領你進入南國的南城舊事。

  走進木棉島,走進血色流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