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8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8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

  一直都很喜歡龍應臺的文章,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卻不乏哲思與智慧。近來又看了她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兩代人的促膝長談,在驚歎他們之間無話不談的同時,也發現他們在信中提到的很多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真實可觸。

  最讓我觸動的是他們這些國外孩子思想的成熟。先談談菲利普吧,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對於他不喜歡的任課教師,他的處理,他的思考,他的對策,讓我嗟嘆不已,至少我在那個年齡,是沒有這麼嚴密的邏輯思維的。其次是安德烈,同樣作為19歲左右的大學生,在他面前,我真是相形見絀:他對於故鄉的懷念,對於國家的思考,對於自身道德的反思,對於社會的觀察……在他的多封信中,我感受到一個成熟睿智的靈魂,獨立善思的人格。當他在思考這些在我看來高深遙遠的社會現實之時,我卻拘泥於看劇,逛街購物。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這些小事都顯露無遺。

  其次是他們身上的獨立自主意識。一次,龍應臺打算帶他們倆兄弟去中國到處逛逛,心中已想好去哪些景點。但他們兩個異口同聲地說:“和你一起去多沒意思,一切都被安排好了,我們要自己去認識謝謝城市。”龍應臺就被這樣無情的拒絕了,兩個孩子自己開拓他們的中國之旅了。轉念一想,中國的父母,如果帶孩子去國外,會放人生地不熟的他們獨自行走在異國他鄉,浪跡在那個陌生的國度嘛(他們還並未成年)?我想大部分父母是拒絕的。他們會選好旅遊地點,訂好酒店,找好搭乘車輛……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孩子們只管放心的玩就行了。

  正因如此,同齡的中國孩子和國外孩子比,略顯稚嫩。安德烈在信中也提到,他看到一對大四的情侶,他們會像小孩子一樣,逗寵物狗,互相打鬧,所有的言行舉止,完全沒有成年人應有的成熟穩重。各地的讀者來信也明顯證明這一點:大三的孩子,還需要父母陪讀,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生回鄉創業還是進城就業,還要徵求父母同意;博士生對於未來的規劃。還要同父母商量;一個快四十歲的教授,母親仍把他當成20歲左右的孩子……

  於是也想到了自己,一個已進入大學的成年人,但父母家人總還把我當成個小孩子。並不是要著急著宣誓著自己的主權,證明著自己的成長,也不是煩惱著他們的叨擾管教,只是強烈的希望他們把我當成一個大人。如同“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這句話,只有他們相信我能夠獨立完成好一件事,並放手讓我去做,我才會真正成長。“鳥籠裡飛不出雄鷹,花盆裡長不出蒼松”與其沉溺在溫暖的港灣,待在舒適區,我更願意前方荊棘叢生,驚濤駭浪。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已經許久了,但至今覺得回味無窮,哲思不斷。這本書對於很多事的看法,已經它提到的諸多我所沒未觸及的方面,都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說,這本書,確實讓我學會了思考,懂得了一些東西。如此看來,也算值得。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2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裡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線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著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著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著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介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裡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為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為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體),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著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才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3

  “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奇怪: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說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傷心麼?後來我才明白,安德烈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著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說,“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該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應該不多吧。畢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說“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說,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因為我覺得隨著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小學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間,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初中後,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因為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間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後,他們也從來不過問我用手機的情況,我對此也很滿意。所以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說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麼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後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一定會非常滿足的。可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閒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不過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複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著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後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所以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一定會獲益匪淺的。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4

  二十一歲,讀完《親愛的安德烈》後我才意識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歲。

  大學生活已然兩年,每天思慮的不再是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雖然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發呆、電影和看書上,但看著周圍的同學開始埋首於實習和考研的事情,寫大把的簡歷參加大把的面試,心裡不免也有一點忐忑慌張。有時會整夜整夜的睜著眼睛,憂慮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別是當朋友問起以後的路怎麼走,是工作還是考研時,我發現我還沒有想的那麼遠,於是也就閃爍其詞搪塞了過去。

  二十一歲,是該看清未來方向的時候了吧。也確實已經過了塞上耳機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齡,不可以再任性耍賴,不可以再自以為是,不可以再覺得自己獨一無二不可代替。連承認自己的侷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這個事實也變得理所當然。誠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們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願,也要承認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數人頭上才有的光環。如若與其對比,只能讓平庸的我們自慚形穢而毫無意義。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眾人。MM對安德烈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很贊同這個觀點,卻也讓我想起電影《後悔無期》中的一句的話:在大城市,有關係有勢力,就會比別人更公平。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的吧~

  站在學校和社會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歲,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霧,只有靠自己的雙腳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關於學業、感情、工作,現實中殘酷的一切,該來的總會來的,與其到時候不知所措睜著惶恐的眼尖叫不出聲,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說,美好永遠是建立在現實的殘酷之上的。我不贊同,卻從千萬個例子中舉不出一兩個來反對。

  安德烈問MM,當我們開始談事業、結婚、家庭時,怎麼有人已經身在其中了?二十一歲,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來說,都是徹徹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說,“成年人”這三個字的意義對他來講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為成熟的、能承受壓力的獨立自主的態度。孩子會說大人總是忙忙碌碌的活著,幹自己不喜歡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後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該是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個“不得不做”的圈,然後乖乖的呆在裡邊對生活的妥協。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著做這樣的妥協之前,我們應該為擁有“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的權利而努力。

  最後,關於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從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5

  寒假,讀了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合作寫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受益匪淺。整本書我讀出了兩個詞,尊重和自由。

  龍應臺對兒子的尊重和兒子與母親交談的自由,頗讓我們感動與羨慕。我們常說,對待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可是能做到的家長又有多少?龍應臺女士在這36封家書中給我們做出了榜樣。記得書中這樣敘述到,龍應臺非常討厭自己的兒子吸菸,每當他吸菸的時候,都想狠狠地訓斥安德烈,但終於還是忍住了,理智告訴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選擇的權利。而我們做家長的和龍女士所區別的,就是我們面對這樣的行為,常常忍不住訓斥孩子,甚至對他們大打出手。因為我們恐懼,恐懼孩子走彎路,恐懼孩子走向我們所不希望的道路。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甚至亞洲的傳統教育方法。《獨立宣言》一文中寫道:

  一天,一些中國大陸記者來採訪龍應臺,她的二兒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剛離開,菲利普便說道:“媽,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女的華人朋友的特徵?”

  他說,“就是當他們要問我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是看著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卻用第三人稱‘他’來稱呼我。”

  從這可以看出,在我們中國,甚至亞洲傳統思想中,孩子無論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龍應臺女士對於孩子的尊重還表現在,能夠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平庸”。作為中國的家長,我們常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形當中,便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樣,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獲得的成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值。這裡,很喜歡龍應臺女士給安德烈的這樣一段話與家長們共勉: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這兩句話使我醍醐灌頂,因為我也是一名家長,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不平庸,但是對於不平庸的意義,我理解的很狹隘,能上一流的大學,能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並沒有考慮到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其實,正如龍應臺女士對安德烈說的“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物件,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其次,這本書給我的另一個衝擊就是安德烈在母親面前是自由的。從書中可以看出來,安德烈,想談什麼就談什麼,毫無顧忌,就像對待自己的同伴。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即使說得有些過分,有些無禮,對方也不會因此而大發雷霆。記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學》中,安德烈在和媽媽討論音樂,說了這樣一段話:

  “拿著曲子和同樣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大夥一起聽,然後會有無窮無盡的討論,討論歌詞裡最深刻的隱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觀念,那真是不可言傳的獨特經驗——我不能給你解釋,因為那種經驗是隻為那一個時刻和氣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傳而獨特。”

  又在結尾時這樣寫道:“我不知道你要怎麼回覆我這封信,因為你不是樂迷,但是,MM,你‘迷’什麼呢?你的寫作,或者文學,所帶給你的,是不是和音樂所帶給我的一樣,一種獨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窺探的一種秘密的、私己的美學經驗?”

  這哪是和媽媽對話呀,這就是和同齡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討自己的隱私。

  真好,透過這樣的對話形式母親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6

  曾被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深深的感動,感動於這位偉大而深情的母親,能用一顆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們共處。年後,拿起的第一本書就是《親愛的安德烈》,像一部長篇的連續劇,從孩童階段看到了青少年時期,一頁接一頁,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這本書信集收錄了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三年來的36封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當看到這樣一個介紹時,心底湧出的是些許的羨慕:如果我的孩子在她18歲的時候,還能和我保持書信聯絡,那該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就像安德烈在書裡說到的“我跟我的母親,有了聯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訊,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所以,我開始嘗試用文字來記錄我和涵涵之間的點滴片段,希望在將來某個時候我想念她時,回頭翻看這些文字,播放一段自己的電影,看見她稚嫩的小臉、清澈的雙眼和甜甜的笑容。

  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母子倆因為年齡差距和東西文化背景差異,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是,他們只是就事論事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沒有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而更像是他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十八歲的安德烈能和母親堅持通訊三年,在信中,他們無話不談——政治、喝酒、旅行、戀愛、各種困惑,如果沒有長久以來的彼此尊重,我想,他們母子是不可能有這份信任的。

  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到和涵涵平等相處,併為此常常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安德烈的一段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他說“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是啊,孩子的“自由”和“權利”不應該是我們賦予的,而是他們來就應該享有的。這種“自由”和“權利”不能因為家長心情不好而被隨意剝奪,也不能因為家長怕麻煩而被隨意剝奪,更不能因為家長怕失去自己的“權威”而被隨意剝奪。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話題——“我的孩子不聽話”。我們似乎從小就被我們的父母唸叨著“要聽話”,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又希望我們的孩子“聽話”。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所要求的“聽話”,到底是希望孩子能自覺的“配合”,還是希望孩子的“服從”?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自由”和“權利”,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我們,不難想象,那會引起多少的權力之爭,會迫使孩子想出多少辦法“對付”我們。如果是希望孩子的“配合”,那是不是首先應該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上,然後,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在這本書裡,我同時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不離不棄、貫穿始終的愛,就如龍應臺在書中說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至死不渝的”。正是因為這份愛,父母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心思急切,但是,這樣的感覺卻常常讓我們厭煩,覺得父母干涉我們太多,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遠離他們。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我們在重視對孩子的愛的同時,是不是忽視了日漸衰老的父母日復一日的站在原地守護著我們的身影?是不是忽視了父母模糊雙眼背後流露的失落與渴望?

  透過龍應臺的文字,我似乎重新認識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我們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需要的空間與界限每一天都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想要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需要不斷整理自己積年累月的想法與觀念,能有新的活力去跟隨孩子的腳步。我們的父母帶著對子女不變的關心正在老去,他們所需要的有可能只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句問候、一句肯定。我想,當我們努力去改變、去理解、去包容,我們和父母、孩子之間也終將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橋樑。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7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歡《給河馬刷牙》這一篇,針對兒子未來的工作選擇,龍應臺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因為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如果你喜歡的是動物研究而不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那麼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也是有意義的。我覺得這樣的擇業觀是很正確的,可是很多人卻被世俗的標籤迷失了雙眼,選擇外表風光,實則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為了讓別人豔羨,實則苦了自己。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認為,這是全世界鼓勵孩子認真讀書最好的理由!兒子安德烈對母親說了許多人生的困惑,母親龍應臺也做出瞭解答。安德烈說,在這麼多邪惡,這麼多痛苦的世界裡,還能保持同情的純度,那可是一種天分;在中國,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輕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無時間想根本問題……

  龍應臺跟兒子說,面對失戀,面對當下的痛苦,學會把人生的鏡頭拉長來看,就不那麼絕對了;“愚昧無知”的漁村,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彷彿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人生是從平原走向森林的過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終身奉讀的經;人生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希望兒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龍應臺還說,她不希望兒子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也許那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變得比較[]深刻。這段話,也讓我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大師級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快快樂樂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寫了這麼多讀後感,我發現《親愛的安德烈》是最難寫的,裡面的思想太豐富,差異性太大,政治、經濟、文化、時代什麼樣的主題都有。

  有時候不得不選擇站隊,站在母親龍應臺這一邊,還是站在安德烈一邊,同一個問題他們說的好像都有道理。同為20多歲的年輕人,我很多時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樣的,卻也知道母親龍應臺此時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後可以理解的。

  寫到最後,我好像從複雜的主題中找到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母親對兒子的愛。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8

  這本書是目前為止自己最喜歡的一本了。現在大二,對未來充滿期待和好奇啊。龍阿姨的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博學精深的親人講述兒子成長中的疑惑,有大到國家政權,有小到抽菸喝酒。現在的我們,更多擔憂的就是生活,學習,感情等問題。

  生活中我與安德烈有好多相似之處,喜歡找個地方坐下來與朋友們暢談,相對於淺層次的對話我更喜歡有些兒走心的交談。自己也喜歡抽出一些獨處時間,享受自己內心的最明亮的想法。我更喜歡聽歌,打球,這些在現在的生活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啊。

  在學習上,就像書裡說的是為了在以後擁有選擇的能力,而不至於被迫過上逼不得已的日子。況且相比於頹廢的日子去把玩當成一種負擔,我更喜歡充實自己的每一天。所以啊,不擔憂明天,不懊悔昨天,踏踏實實的做好今天的此刻的自己,這樣就夠啦,以後是怎樣誰說的準呢!

  感情上,自己的不斷分分合合已經讓我感到厭倦。但有時也是很期待那個唯一的人,所以就會很寂寞。阿姨說的那個可以在驚濤駭浪中牢牢我住我手的人,真的讓人很為期待啊!

  生活中,自己對人際關係等等問題還是有些擔憂的,但我相信不論別人如何,我始終會保持對他人有溫度的笑臉。人麼,怎麼能全是讓你討厭的地方。

  自己現在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兒子對母親的憤怒的勸導。一個是在多為他人著想,一個是對待地位低下侍者的態度。真好!

  羨慕有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家庭,但我不會抱怨自己出生平凡。我要做的是讓自己優秀,讓自己博學精深,為自己的後代創造出一個更高層次的學習氛圍。

最近訪問